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科技信息     
科技新闻武汉大学测绘学院部分科技成果简介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是以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学测量工程学院为基础组建的 ,下设测绘工程、卫星应用工程以及地球物理 3个系 ,现有 2个硕士点、两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中国极地测绘研究中心。共有教师 81名 ,其中教授 37名 ,院士 3名。近年来 ,学院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项、三等奖两项 ,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 1项、一等奖 1 0项、二等奖 1 4项。“GPS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荣获 1 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研究可以大量减少…  相似文献   

2.
科技信息     
科技新闻《精密立体测图仪维护检校 2 0 0问》获地矿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由武汉测绘院游传金编著的《精密立体测图仪维护检校 2 0 0问》一书近日获地矿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精密立体测图仪属高、精、尖、大、稀设备。虽然我国航测成果目前已向全数字化方向发展 ,但模拟测图技术及精密立体测图仪仍在我国许多测绘单位 ,特别是西部大量使用。成果获奖者游传金同志多年从事精测仪的维护检校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书即是其工作经验的总结。相信随着我国精测仪维修高峰的来临 ,这一成果必将发挥更大作用。武测承担的高坝洲大坝外观变形GPS监测…  相似文献   

3.
从全国科技大会上获悉,武汉大学两项测绘成果奖获2005度国家年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名称分别是“空间数据自动综合技术应用工程”和“空间信息网络服务技术及产业化”。  相似文献   

4.
刚刚过去的2009年,我国测绘科技工作捷报频传:落实了高精度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核心技术及产品等3个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级遥感测图业务平台研制及重大工程应用、国家系列比例尺地形图保密处理技术及导航领域应用两个项目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发明二等奖;组织实施了困难地区测图关键技术、机载干涉SAR测图系统等一批测绘科技专项,为重大测绘工程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国产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系列项目通过鉴定并推广应用,丰富了实时化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手段;科技部批准成立国家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22项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和一大批地方标准,1项标准获得国家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卢健教授,男,湖北红安县人,生于1942年.1960年就读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1993年受聘为航测专业教授,获政府特殊津贴,之后又成为博士生导师,是遥感信息工程领域资深教师. 1965年从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毕业后,卢健同志被分配到国家测绘局第一地形测量队工作.1969年冬测绘局所属队伍撤消,失去了专业所依托的机构所产生的惶惑并不能动摇他人生的理念,在新工作岗位上他仍然孜孜不倦,更为广泛地吸取知识.为此,他自学水能机的深奥理论、掌握电力网自动控制的二次回路原理,并在实践中对运行系统进行革新改造.1972年底因工作需要他调到总参谋部测绘科学研究所,虽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正常的科学研究难以开展,但能重回测绘岗位工作的喜悦,使他不顾条件的艰难,利用一切可能机会阅读国内外科技资料,为后来开拓遥感和数字化新技术作了充分准备. 1974年重建国家测绘局,他是响应号召首批回校人员之一.为了尽快恢复测绘高等教育,弥补与国际间的差距,他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成为担当学校需要的任何机动工作的力量.1974年他学习修理航测仪器,满足开课需要;1975年被派往血吸虫高发区大沙湖测图,出色完成任务;1976年地震频发,航测系派他去四川绵阳测绘三分局负责电子印像机研制,住帐篷,吃咸菜,连续两年苦干,白手起家为绵阳测绘局建立了设备齐全的电子实验室.终于在"四人帮”垮台、测绘事业新生始见曙光的1977年完成了测绘系统第一台电子印像机的研制任务.又于次年的全国科学大会期间,获得科技进步奖的荣誉.1978年回校参加全数字化测图系统研究工作,担负硬件方案的准备任务. 1979年学校计划发展遥感教育,他分工负责"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建设,使我校成为在国内继北大、清华后率先开设这一课程的院校.并先后担负6门课程主讲,三次获教学优秀奖,1996年获优秀教师称号.发表研究论文42篇,专著<遥感图像处理原理与方法>在1991年和1998年分别获部级优秀出版著作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和同志们一道多年来的开拓进取,使我校的遥感教学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1993年<遥感系列课程建设>研究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于同年获教育部国家级一等奖. 从"六五”到"九五”,他不畏艰难积极参加科技开发任务,先后参与及负责科研课题共19项,足迹踏遍全国27个省(市)和地区.曾多次担负湖北省地区性专项资源遥感调查任务;两次奔赴新疆,在天山南北5万余平方公里土地上进行林业资源遥感调查;于国内首次完成江西省全省的土地遥感检测工作.在遥感应用技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果,1985年<应用遥感技术调查咸宁市土地利用现状>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鄂西利川草场资源遥感调查>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新疆四县(市)沙漠绿洲农田防护林遥感调查研究>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同年<解析测图仪开发应用研究>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从1988年开始转入计算机视觉应用研究,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航空遥感影像信息处理中的分形模型研究>、<智能化图形扫描输入系统>、<数学形态学应用>等三项任务.1992年<计算机视觉图纸读取系统-CV2>研究获部级二等奖;1993年<工业流体量仪表记录图纸读取量算系统>成果获国家专利,1996年获教育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三等奖;1998年<智能化扫描图纸数字化系统研究>获部级三等奖.在"九五”国家重大科研项目<3S技术集成遥感应用研究>中任96-b02第四专题的技术负责人,同时领导国防预研项目<雷达信号分析的"3S”技术支持系统研究>.这两项研究均已通过国家验收和专家鉴定,取得国际先进的评价.他还担任武汉市科委机电一体化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南北极科学考察学会常务理事,并是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员.  相似文献   

6.
刚刚过去的2009年.我国测绘科技工作捷报频传:落实了高精度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核心技术及产品等3个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级遥感测图业务平台研制及重大工程应用、国家系列比例尺地形图保密处理技术及导航领域应用两个项目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发明二等奖.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活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了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148项;授予5名外籍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相似文献   

8.
<正>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其中,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林科院资源所")李增元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高分辨率遥感林业应用技术与服务平台"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李增元研究员作为技术成果第一完成人第二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完成人还有高志海、张煜星、陈尔学、张旭、覃先林、夏朝宗、李晓松、凌成星、李崇贵等。  相似文献   

9.
李德仁院士指导的三位博士关泽群、袁修孝、吴华意 ,其学位论文分别于 1999年、2 0 0 1年和 2 0 0 2年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前不久教育部学位办的负责人曾对党委书记顾海良说 ,三次获得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的 ,全国仅李德仁院士一人 ,十分难得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迄今共举办四届 ,评出优秀论文 397篇 ,李德仁是全国博导中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次数最多的 ,这其中有什么奥秘 ?带着这个问题 ,记者采访了李院士。李德仁谦虚地说 ,任何评奖都有它的偶然性和局限性 ,并不能全面反映这一领域的情况 ,不能说没有评上全国优秀的博士论文…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我国目前卫星测地事业的实际,对近期发展提出建议,内容包括:研制和引进轨道改进软件,对GPS结果施加对流层天顶方向改正数;建立多种模式作业结合的GPS控制网;研究GPS和常规地面测量技术的最佳结合方式,倡导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会战和联测;公布已测GPS工程项目信息;扩大施测成果的应用范围,拟订国家统一的GPS接收机检验标准,建立规范的检验设施和场地,扩大GPS技术在测地学中的应用领域,支持  相似文献   

11.
20 0 1年 9月 ,因科学技术贡献突出 ,我院钱曾波教授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成为该院已有的 69名中国籍院士中唯一的军内科学家。钱曾波教授 ,1 93 1年 6月出生 ,浙江嵊州市人 ,是我国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 ,博士生导师 ,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曾先后担任中国图像图形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军队科技进步奖评委会委员等重要学术职务。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研究 ,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项、国家发明专利 1项、军队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2.
科技信息     
科技新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三队员参加中国第 17次南极考察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有三名队员参加中国第 17次南极考察 ,他们将于 12月初启程赴南极长城站、中山站考察 ,执行GPS国际联测任务。GPS国际联测是由SCAR_WEEI(国际南极考察委员会下属的大地测量与地理信息工作组 )组织实施的国际合作项目 ,旨在测量南极板块和微板块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和方向。此外 ,还将进行由于冰盖融化及海洋负荷变化而引起的南极地区的垂直形变测量。本次GPS国际联测时间为 2 0 0 1年 1月 2 0日 0 0 :0 0 (UTC)至 2 0 0 1年 2月 10日 2 4:0 0 …  相似文献   

13.
以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测区1:2000航测成图技术方案为例,简要介绍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尺测图中的应用,并对IMU/DGPS辅助空三加密成果进行精度分析。通过外业检测数据对DLG进行数学精度评定,论证采用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大比例尺测图中的数学精度。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22日,上任不久的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出席在武汉大学召开的测绘学科院士座谈会. 国家测绘局陈俊勇院士,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宁津生院士、刘经南院士,张祖勋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刘先林院士分析了国际测绘科技发展趋势,对"十一五"期间重大测绘工程建设取得的进展给予充分肯定,提出了现代测绘基准、测绘卫星、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以及测绘标准化等方面重大测绘科技项目建议,并对高层次测绘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测绘》2005,(1):71-71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测绘院,现为中国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下属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是河北省测绘学会和测绘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北京市测绘协会理事单位,具有全国甲级测绘资格证书和土地勘测证书,2000年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UKAS认证。近年来,先后参与多项国际、国内工程测量、地质测量、地籍测量、遥感测绘、航空摄影、土地利用项目,提交了数百份技术资料,并有10余份技术成果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测绘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相似文献   

16.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现阶段已日趋成熟,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内外业规范已无法指导数据的生产,制定相应的数字成果测图规范显得十分必要。1∶25000 1∶50000 1∶100000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是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针对其作业内容、技术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测图规范。对该标准的制定原则和主要问题以及与第1、第2部分的不同之处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航摄像机(DMC)技术和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数字航摄像机(DMC)获取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影像,实现航空摄影测量工程项目,摄影投入资金较少、影像分辨率高、信息逼真丰富、测绘生产周期短、成果资料的现势性更强。该项技术近几年来在许多领域内得到了广泛使用,其成果的数学基础、地理精度、现势性、要素的属性精度及拓扑关系等同于常规航空摄影测量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数学精度(包括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能否满足规范要求呢?本文结合作者参加对广东某市利用数字航摄像机(DMC)进行航测数字化测图生产全过程的监理以及对最终成果的检验,探讨数码航摄像机(DMC)摄影测量生产大比例尺3D产品的数学精度。  相似文献   

18.
日前,武汉大学有6项成果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主持完成4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统计,此次该校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通用项目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七,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通用项目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五。其中,  相似文献   

19.
徐绍铨教授,男,博士生导师。1939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仙居县。1965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大地测量系副主任,地学测量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等,现为武汉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同时他还兼任南方冶金学院、长春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理事,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北南北极科学考察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测绘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测绘学会工程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全球定位系统》编委。1995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徐绍铨教授自80年代开始,致力于GPS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河北沧州市、河北唐山王滩、福建厦门市、福州市、湖北黄石市、华东地质学院实习场、广东恩平一湛江高速公路等GPS控制网的建立和海南省A级试验网联测等项目。在这些成果中,获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1990年开始,他开展“GPS水准在局部GPS网中应用”的研究,于1992年在国内率先应用于厦门市GPS网中正常高的计算,并获得成功。其原理、方法在十多期GPS培训班上讲授,向全国推广应用。同时完成“GPS高程拟合系统”商品化软件,已在生产上使用。 徐绍铨教授曾先后3次赴南极测绘考察,其中一次是中国首先在东南极考察,是最早登上南极大陆的4名中国考察队员之一。另一次又完成中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他为长城站、中山站大地坐标系统的建立、菲尔德斯海峡、地壳变形网监测、国际南极GPS联测等作了大量开拓性的测绘工作,荣立二等功一次。他参加的南极测绘考察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和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1994年,他又赴南沙群岛,主持南沙群岛与大陆GPS联测,在南沙群岛礁盘上建立GPS点,使南沙群岛坐标系统与大陆统一。 “隔河岩大坝外观变形GPS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研究”是理论结合实践、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的工程项目,徐绍铨教授任课题组长,在他精心组织、协调下,20多位专家、教授、博士生、硕士生,经3年苦心钻研,于1998年3月15日建成并投入运行,在1998年抗御长江特大洪水期间,系统每2h提供的大坝变形资料,为隔河岩水库超蓄调度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从而使清江与长江洪水错峰,为长江防洪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5名院士和5名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系统是卫星定位技术、数字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现代数据处理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集成,是首次成功地将GPS用于大坝外观变形长期连续实时监测,其中监测系统精度达亚毫米级,响应速度小于10min等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获1999年湖北省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徐绍铨教授受学校委派,兼任学校与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湖北普赛高新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公司开业仅一年,已承接高坝洲、龙羊峡水电站GPS监测项目。 1998年,徐绍铨教授主持国土资源部“长江三峡崩滑地质灾害GPS监测试验(示范)”项目,开展GPS在三峡库区滑坡监测中的最佳观测时段、最佳时段长度、最佳基准点数、最佳截止高度角、最佳解算软件、采用何种星历等试验。其成果通过专家验收,得到国土资源部的肯定,准备在全库区推广应用。同时,徐绍铨教授正在开发为GPS滑坡监测专用的“直接提取变形量的高精度快速GPS解算软件”。 徐绍铨教授从事测绘教育30多年,先后主讲过《大地测量学》、《椭球大地测量学》、《应用大地测量学》、《GPS原理与应用》等6门课程,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多次获校教学质量优秀一、二等奖及先进教师称号。他主编出版的《GPS测量原理及应用》获全国优秀测绘教材三等奖;他还主编出版了《大地测量学》、参与编辑出版了《椭球大地测量学》、《应用大地测量学》、《BASIC程序设计与测量计算程序》等教材。1994年开始,他牵头与其他教授一道,开展“跟踪学科发展前沿,改造和建设大地测量专业”的研究,提出对原有大地测量专业进行全面改造,增加“大地测量(空间测量技术与地球动力学)”和“大地测量(卫星导航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形成教学、科研、生产三者有机的结合,并富有自身“造血”功能的办学模式,促进了大地测量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该课题成果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1997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受到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徐绍铨教授主持下的测绘基金项目“基于多媒体的计算机辅助测绘学教学系统研究”,探索了在不同平台上研制测绘学科CAI课件的经验,为测绘学CAI教学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在多年的教学和科研中,徐绍铨教授先后在中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他还先后荣获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洪山区文明市民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以下是国家土地测量局在航空摄影方面GPS技术的应用目标:-为飞行员提供飞机在计划航线中的位置信息以便导航。-实现在预定的位置上自动曝光。-确定在预定的位置上自动曝光。-确定空中摄影机在曝光时的坐标。在1989年,1990年和1992年,用Ashtech接收机做实验,以期获得GPS在这方面应用潜能的一种概念。开发了用于导航和实现预定位置自动曝光的微机程序。在1991年航摄期,使用的飞机就装备了G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