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当前基坑变形监测数据分析可视化程度低、分析功能单一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坑变形监测数据分析方法。该法在Surfer中将沉降量构建格网数据,通过插值方法绘制等沉降曲线,实现任意点沉降量分析、趋势分析和均匀性分析。通过读取坐标、计算方位角和向量模,在Grapher中构建水平位移向量图,实现水平位移定量精确分析和一致性分析。数据分析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数据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视化效果和较强的分析功能,可进行变形监测整体性分析和趋势分析,且该法具有较高的普适性,是一种可靠的基坑变形监测数据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基坑变形监测数据量非常巨大,且数据管理和分析容易出错的问题,设计开发了基于C#.Net的基坑形变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使用ArcGIS Engine与数据库等技术实现了变形数据管理、数据分析以及数据成图等功能。主要介绍了该系统使用的关键技术,阐述了该系统的各结构模块的组成以及功能的实现。通过基坑变形工程项目实例,展现了该系统在项目实例下对变形数据的处理以及高效的管理,对变形数据进行属性与空间信息查询,以及对数据进行二维可视化。解决了变形监测数据冗杂,难以进行高效的管理与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代大型工程变形监测手段丰富、监测点数目较多、变形可视化困难等特点,提出了以Midas GTS为平台,利用地形数据和监测点、特征点空间数据进行3维建模,通过对模型的拓扑变换和任意剖切,实现了对各类变形监测点变形量的可视化表达。以某隧道为实例证明该方法操作简便、表现直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的变形监测建模方法一般针对单一监测点的变形预测模型,未考虑到监测点间相互作用的变形特点,该文分析了变形监测点间的相互关联性,通过相关系数法对监测点进行分类,并将邻近监测点的观测序列值作为和时间因素等同的影响因子应用到建模过程中,利用高斯过程算法进行训练,建立预测模型。为提高高斯过程算法的模型预测精度,应选择适合工程案例最优协方差函数。通过实例分析,比较GM(1,1)、多点灰色预测模型和顾及邻近点变形因素的高斯过程等3种模型在基坑围岩、滑坡等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预测精度,表明该文算法考虑到监测点间的变形关联性,充分利用高斯过程在针对小样本、非线性数据建模时的高自适应性等优点,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分布在福州市城区五个空气质量监测点2018年全年的空气污染物浓度日均值数据分析处理,对福州市空气质量时空特征进行研究。运用数理统计分析、GIS空间插值分析等技术,对监测点数据进行时间、空间分析,获取空气质量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福州市空气质量的季节性特征较明显,冬季空气质量最好,春季空气质量最差;福州市空气质量总体情况较好,影响福州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臭氧(O3)和颗粒物(PM10)。  相似文献   

6.
李东  毛之琳  刘露 《测绘通报》2012,(4):86-88,91
针对山区地形复杂、独立坐标系的建立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提出寻找独立坐标系最佳参数的解决方案。利用网上下载的地形高程数据和Global Mapper软件绘制独立坐标系长度变形的分布图,可判断独立坐标系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分析独立坐标系长度变形的特性,绘制出满足长度变形限差的高程区域图,利用其特性设置参数,可使满足限差的区域最大化。并以山区某县建立独立坐标系为例,详细叙述解决方案的建立过程,并与常用的建立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管理基坑安全性监测过程中采集的海量观测数据,更加直观地展示变形情况,基于时态GIS在数据管理、空间可视化以及时间维动态表现上的强大优势,利用ArcGIS Engine技术建立了基坑时态GIS监测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储存与查询、变形情况图形展示、数据分析与预报、成果报表输出等功能。系统的建立给基坑工程安全性监测提供了新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8.
由于基坑结构性强、稳定性差且不易控制,在建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变形监测和预报分析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监测点精度要求反推控制网等级的观测方案,首先根据基坑规模确定监测点精度和控制网等级,然后布设控制网观测并验证平差结果,最后整理分析数据使用回归分析法进行预报。本文以苏州广济医院基坑为例进行监测和预报分析,得到最佳拟合的三次曲线模型,并对各观测项变形趋势进行预测,该基坑在周期内变形趋势稳定,周期外预测值满足规范要求,基坑总体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苏涛 《北京测绘》2018,32(5):586-589
运营地铁周边的基坑建设会引起地铁隧道结构变形。以往依赖人工的变形监测方法,效率低、成本高、安全性不高。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高精度全站仪、红外测距仪及数据自动采集器的全自动变形监测方法,通过合理地布设基准点、监测点,并安装相应的仪器,在施工前采集初始值,施工开始后每天采集多次观测值并及时进行数据检验与处理,即可实时地监测在垂直、纵向、横向三方向上的位移。以便准确地发现变形,合理地指导基坑施工。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监测基坑施工对地铁隧道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长春市地铁一号线——繁荣路站基坑变形监测点连续28期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立自回归模型,并对后4期数据进行预报,其一步拟合中误差为σ=±0.2 mm,具有较高精度。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论证了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地铁沉降监测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的各种方法及新技术,重点讨论和分析了视准线法、极坐标法与角度交会法,结合误差传播定律分别对各方法监测点精度进行推算;在极坐标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监测精度更高的双极坐标法。论文结合具体基坑监测工程,分别利用每种方法对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进行精度估算,并分析不同监测方法的适用情况,为类似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方案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于基坑工程的监测工作往往会受到开挖深度、设计形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监测方法和手段也不能一成不变。基于虚拟断面法仅适用于比较规则的多边形基坑,本文结合珠海市横琴新区基坑工程实例,提出使用平面四参数坐标转换法在圆形基坑中对基坑立柱水平位移计算的应用。结果表明:使用平面四参数坐标转换法计算基坑水平位移时,既不受基坑形状的影响,也能更直观地反映出基坑水平位移的变形量。  相似文献   

13.
在基坑变形监测领域,将GM(1,1)模型应用于变形量的分析预报较为普遍.根据灰色系统理论,通过设定参数,进行用于基坑变形分析预报的灰色预测模型Matlab程序设计,利用具体工程前数期的实测数据,预测建筑基坑后期累计位移变形量,通过与后期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程序运行的准确度较高,能够满足基坑变形预测预报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一期20个车站基坑的变形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基坑深度为依据,分别研究了不同风险等级基坑的地表沉降、桩(墙)顶水平位移和桩(墙)体水平位移情况;明确了各监测项目的实测值分布形态,并给出了实测数据的数理统计结果;分析了桩(墙)体水平位移最大值出现的位置,明确了基坑深度对最大值位置的影响,并着重对该地区基坑工程的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成果可指导后续郑州地区基坑工程变形控制工作的开展,也可为类似地区基坑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陈健 《四川测绘》2011,(2):57-59
运用混沌理论研究基坑变形破坏的演变机理,对基坑变形观测数据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将若干固定时间延迟点上的测量作为新维处理,形成相点,按照关联维数方法求算吸引子维数,提取和恢复基坑系统原有的规律。实例分析表明,混沌理论为基坑预测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基坑开挖所产生的卸载和基坑降水的影响,临近地铁隧道的受力条件将改变,造成地铁隧道的变形和位移。采用自动化技术实时监测地铁隧道的变形,对保证地铁运营安全至关重要。文中结合广州大马站商业中心项目基坑开挖对临近运营地铁1号线隧道结构变形位移自动监测工程项目的实践,对自动全站仪监测系统在地铁隧道监测方面的系统构建、测量方法、测量精度、监测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以高精度、自动化的优势,及时提供可靠的动态监测数据,科学指导基坑施工,保证了地铁运营安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基坑变形监测工作中,受场地条件的限制,工作基点往往只能埋设在基坑边相对稳定的地方,因此,工作基点也会产生位移。针对在施工现场进行变形观测时工作基点易于发生变动的情况,分析和讨论了工作基点位移的确定以及其位移给观测点带来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修正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基坑监测是保证基坑工程安全施工和运行的重要手段。基坑的变形受到较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很难用力学模型或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和预测。本文引入维纳过程对基坑变形数据进行建模,然后,在历史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卡尔曼滤波对基坑变形进行预测。应用实际监测数据和基于维纳过程的预测模型,进行了某基坑监测数据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根据历史监测数据进行较为准确、高效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在地铁设计与施工中是关键工程。近年来,由于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地铁的建设也越来越快,所以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杭州某地铁深基坑,通过FLAC~(3D)对其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最大变形量与变形曲线,再与实测数据进行比对。结果发现,通过FLAC~(3D)模拟能有效地反映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变形规律,为以后的地铁深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全站仪非接触自动监测巷道围岩变形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全站仪结合计算机组成巷道围岩变形,自动量测及分析系统的原理、功能及其开发应用,提出全站仪自由设站3维坐标非接触量测、单站独立坐标测线等围岩变形量测的理论和方法,并建立相应的数学平差模型,使围岩变形非接触监测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和精度。通过对全站仪观测数据后处理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在机载软件控制下,无需进行对中、量仪高,全站仪可自动完成对目标点的监测,由计算机进行所有的数据处理、回归分析和预报,为巷道施工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