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导致我国水污染严重,水环境堪忧,饮用水水质不断下降.此外,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区划陈旧,未严格按照国家、省级最新有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规范,科学、适宜地进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管理不规范,保护区域管护设施不完善,都是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利用测绘技术可以完善并核准各级保护区边界的矢量数据,还可进行地勘定界,为完善保护区管护设施提供数据支撑.本文基于自主研发的Umap图库一体化系统,定制地形图快速制图方案,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推动了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保护区的划分是地质公园规划的重要任务和公园建设的基础,但目前还存在划分标准随意、主观臆断干扰大等问题。在地质遗迹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基于游客体验和资源框架,引入地质遗迹集中度、丰富度等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地质公园保护区划分评价体系,利用GIS空间分析等功能定量评价公园保护指数,以湖北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为研究区域,对其进行地质遗迹保护区划分。结果显示:公园保护指数为8.4~124.4,呈现出聚集性和空间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等需要,划定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区总面积174.749 km2,其中一级保护区9.023 km2,二级保护区75.403 km2,三级保护区90.323 km2;保护区的划分为地质公园规划中园区建设和功能区划分等关键问题提供了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省级地质灾害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行地质灾害区划研究,作者在对国内外地质灾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快速的图文互访功能来管理分析地质灾害数据,并从数据共享的角度提出建立省级地质灾害数据库.文章从数据库的概念性设计、逻辑设计和数据库实体建设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省级地质灾害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从属性数据库建设、图形数据库建...  相似文献   

4.
《河北国土资源》2004,(11):35-36
编制完成了《沧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02年我们聘请有关专家,在《河北省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的基础上,编写了《沧州市海洋功能区划》,并于2004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实施,为科学、合理的使用海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金普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管制区研究不合理的状况,提出一种基于GIS技术的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划分方法。根据不同建设用地管制区的用途,结合金普新区实际情况,利用Map Info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定量确定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划定范围,并与金普新区现行的管制区划定图进行对比,研究分析适宜金普新区规划期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的合理划定,提出符合县域实际发展状况的管制区划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生态敏感性分析是城市规划编制研究的重要依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生态敏感性定量分析。文中以环滆湖地区为研究区,选择海拔、水域、农田、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和建成区六项有区域代表性的生态因子,借助GIS空间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功能,采用因子叠加取最值法得到规划研究区的总体生态敏感性区划,对研究区生态敏感性进行定量化分析与评价,为环滆湖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空间管制规划策略制定与用地空间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支撑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划定“生存线”,明确耕地保护面积和水资源开发规模;划定“生态线”,明确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各类国家级保护区范围;划定“保障线”,明确能源资源、重大基础设施、工业生产及生活居住用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海洋与气候变化等重大前沿科学与应用对空间海洋观测系统的需求出发,基于当前国内外空间激光技术水平与前期海洋激光遥感的探索,提出了海洋遥感从二维向三维发展的紧迫性,并将海洋剖面探测激光雷达作为未来“海洋三维遥感”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对近50年国内外激光海洋剖面探测技术的理论与应用、基础性关键探测机理问题,尤其是近10年来的试验性探索及其在多个海洋科学问题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结合中国自主“观澜号”海洋科学卫星计划中海洋剖面探测激光雷达的系统论证与指标要求,提出了未来海洋剖面探测激光雷达发展路线图建议以及中国有望率先在空间海洋剖面激光探测领域取得突破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海洋时空基准网的进展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时空基准网是获取地球时空信息的基础设施,它包括地基时空基准网、空间时空基准网和海洋时空基准网3个部分,其中海洋时空基准网的建设尚属起步阶段。先就海洋时空基准网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分析,并从海洋定位导航基准、高精度海洋水平及垂直定位基准等角度介绍并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海洋时空基准网的主要构建方式是综合运用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卫星定位、水下声学定位以及压力传感器等技术将全球统一的时空基准传递到海洋表层、内部和底部。它的建设在我国还属于空白,故需结合国情、配合国家战略规划大力推进;指出当前全球和各国海洋环境监测的需求普遍甚旺,而现有海洋环境监测网多为局域网络,未与时空基准网融合,故海洋环境缓变或快变的时空位置不清楚或不精确,因此,将海洋时空基准网与海洋环境监测网融合起来建设,实现效益、效率和功能的互补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在此基础上还认为,融合后的海洋时空基准网与环境监测网加上通信和数据交换功能,以实现海洋环境精准监测并进行海洋信息传输的目的,进而逐渐推进以形成具有时空位置属性的全球性海洋环境感知认知网络,即为海洋物联网。进一步探讨设想:将海洋物联网与海底通信光缆链接起来,同时通过海面浮标观测舱与通信卫星链接起来,就构成了有时空位置属性的海洋互联网。最后认为,我国应加快建立以中国周边海域为主的精密动态海洋时空基准和环境监测网,并通过国际合作开展全球性海洋时空基准与环境监测网的布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苏州农田保护区土地管理系统”建立的背景,分析了本系统的数字来源,数据流程,详细介绍了系统内各种数据的组织管理方法以及系统主要功能的设计与实现,并对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为信息系统技术用于农田保护区的土地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浓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孪生神经网络的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利用多期高分遥感影像,构建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支持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的智能化发展,正是当前研究的难点所在。本文探讨了构建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模型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土地资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基于孪生神经网络的变化检测模型,以及对模型输出结果进行GIS优化获取目标区域的变化图斑,实现针对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区域的快速提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发现不同时期影像中土地利用现状的变化位置,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的智能化水平,可服务于日常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以"数字增城"规划为例,从增城数字城市建设的现状基础和问题、"数字增城"建设的基本框架、关键技术及"数字增城"建设规划的特色方面阐述"数字增城"规划,探讨了县域城市如何基于空间数据和3S技术科学规划和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对其他县域城市进行数字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有2 729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近1.5万km2。实景三维数据具有效率高、纹理清晰、内容全面精细等特点,在支撑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管理方面发挥很大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1)按级别,县级自然保护区个数最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最大;2)按主管部门,林业主管的自然保护区个数最多,总面积也最大;3)按所属类型,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个数最多,荒漠生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最大。本文给出了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框架并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实践。  相似文献   

14.
高精度大地测量中的海潮位移改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旭华  吴斌  李军 《测绘学报》2001,30(4):327-330
鉴于目前IERS规范中缺乏海潮对多数中国测站位移的改正,基于表面负荷形变理论,本文采用CSR3.0全球海潮模型和Farrell的格林函数结果,计算了中国测站的海潮位移改正。部分结果同IERS公布结果引比,符合很好,可以用于高精度大地测量,对中国地壳形变监测特别是沿海地区地壳形变监测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地下管线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命脉,准确掌握地下各种管线的状况,是搞好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工作的基础。本文根据石狮市城市规划建设现状,探讨地下管线普查和采集的方法,提出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GPS以其独特的定位能力,为建立海底控制网开辟了新的途径。为了在建立海底控制网时得到更好的精度,本文在对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联测时各种因素对海底控制网的影响,并作了理论上的推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海洋负荷潮改正的基本原理,结合算例分析了海潮对GPS网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近海地区较短时段的GPS观测,考虑海潮负荷改正可以明显地提高解算精度,特别对改善高程方向的精度贡献明显。影响可达数厘米,这种影响的量级对水平方向不明显;对于远离海洋地区,海潮负荷改正的影响已不明显,可以不与考虑。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Digital Ocean is a new research domain of Digital Earth. Because of the spatio-temporal, three-dimensional (3D) and intrinsically dynamic nature of ocean data,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make a breakthrough in this doma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a Digital Ocean Prototype System (CDOPS) pushes Digital Ocean a step forward from its operation as a mere concept to its achievement as a realistic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technical framework of the CDOPS is discussed, including its data,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layers. Then, two key technologies are studied in detail that will enabl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3D ocean environment and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ocean model output data. Practical demonstrations show that the CDOPS provides a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Ocea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n ongoing research proj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DOPS that aims at the facilitation, integration, sharing, accessing, visualization, and use of the ocean data and model computing data from the Digital Earth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9.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监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了加快地方海洋监测能力建设,构建省级卫星遥感海洋应用平台十分必要。介绍了河北省卫星遥感海洋应用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总体架构、系统建设和应用情况。该平台将国家遥感数据分发单位、地方业务化监测单位、现场观测单位有机联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卫星遥感数据与现场观测数据的收集、数据处理、产品生产、数据管理、成果发布至精度评价的全业务闭环流程,实现了海洋环境常规监测业务系统后台全自动化运行,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河北省海洋遥感监测能力和服务能力,为地方海洋遥感监测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