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在GIS、遥感技术和地质学等学科交叉融合驱动背景下,首先阐述了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地图学与地质制图课程的理论知识点和实践教学模式,设计了遥感地质制图实践教学案例,并从资料收集、遥感图像预处理、遥感地质解译和制图成果表达几个方面详述了其实施过程,锻炼学生的多学科综合应用实践能力,以期提高地图学与地质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摄影测量与遥感是高职高专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文针对摄影测量与遥感课程理论抽象、实践性强、入门难等特点,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摄影测量与遥感课程特点和高职学生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课程定位、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摄影测量与遥感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等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其他课程教学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邓磊  胡德勇  段福洲 《地理空间信息》2013,11(1):170-171,16
《遥感原理与方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在遥感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对该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学校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材、试题库建设与课程考核等方面提出了遥感实践教学的改进措施,为遥感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是地学类专业的基础课,分析遥感学科发展的特点和全国高校本科教学的现状,指出了当前《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双语教学改革的措施,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课程双语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高光谱遥感”以其获取地物详细光谱数据的能力,为遥感信息定量应用开辟了新前景,是遥感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巩固遥感原理与方法、开拓光学定量遥感应用新视野的重要课程。本文在“新工科”建设需求下,总结高光谱遥感课程教学经验,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改革方案,思考课程建设新举措。根据教学反馈结果,本文提出的教学改革思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为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深造学习和工程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全球背景与国家战略层面、学生就业需求与深造层面、国内外主要高校教学现状等方面探讨了“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教学改革关键问题、目标与内容,提出了教学改革应以陆海统筹为原则,以解决全球性问题为导向,并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开展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持续更新、灵活的课程教学形式、加强学科交叉应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 《遥感空间信息技术的现状与未来》(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Remote Sensing Today and Tomorrow.)Proceedings IEEE,1984,434P. 本书是1984年10月2-4日在美国福尔斯召开的“遥感空间信息技术的现状与未来”的会议文集。空间信息处理技术与地理学,地质学和遥感机器人导航有关,这次会议叙述了计算机空间数据处理的硬件、软件、图解、自然语言、空间数据结构、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和遥感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
遥感实习课程独立设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永明 《地理空间信息》2011,(6):146-147,157
在分析传统遥感实习课程教学模式不足的基础上,论证了单独设立遥感实习课程的必要性。对《遥感软件操作综合实习》独立实践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突出该课程的"综合"特色。实践表明,《遥感软件操作综合实习》独立设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遥感专业软件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作为地理信息科学(GIS)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已成为遥感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探讨在新开GIS专业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中,围绕如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这一目标,在优化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教育、教研一体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与建议,尝试为相关院校新开专业的课程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应急监测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汶川地震灾害应急遥感监测评估过程为例,介绍了利用遥感技术等手段对巨灾灾情进行应急监测评估的技术方法,并重点对四川、陕西和甘肃3省受灾较重的152个县(市、区)进行了应急评估.结果表明,汶川地震房屋倒损严重,受灾人口分布点多面广,受灾程度总体上与断裂带分布呈明显对应关系,山区受灾重于平原,农村重于城镇.四川省汶川、北川、青川、绵竹等12个县(市、区)受灾极为严重,甘肃省文县和陕西省勉县等受灾相对较重,利用地面调查数据验证,证明了评估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遥感数据研判、空间分析外推技术的自下向上、逐级汇总的应急评估技术路线,能够发挥遥感数据的优势,也能保证应急评估的时效性,同时有利于组织大规模协同运行与综合结果生成,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别适合于巨灾灾情遥感应急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1.
Is the intense controversy between French and English scientists of the late 1600 th and early 1700 th—relating to the figure of the Earth—reflected in the “most obstinate war” fought between “the two great empires of Lilliput and Blefuscu”—over the correct way of breaking eggs?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利用农业系统地图直接对区域经济布局及发展作出规划与预测,并将分析和解译地图的结果直接用于指导生产实践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地图就是客观实际的科学模拟,可以揭示出自然与经济、经济系统内部的规律,是研究农业生产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发展区域经济和科学预测的极为有效的科学工具。  相似文献   

13.
地名地址数据作为一类重要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是各行业专题数据融入地理信息的最主要载体,日益受到社会各行业、各部门的重视,但不同行业、部门由于不同的业务和应用需求,制定的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建库标准都不尽相同。本文从民政和测绘部门的地名地址数据标准差异化着手,分析不同行业的内在需求,提出了将两者数据进行有机融合的技术方案,以实现地名地址数据的统一采集、管理和共享。  相似文献   

14.
恶意软件的特征、危害性及其防范与清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意软件已成为社会公害,其泛滥是继网络病毒、垃圾邮件后互联网世界的又一个全球性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恶意软件的特征及其危害性,指出了防范恶意软件的一些具体措施,列举了清除恶意软件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梳理分析了2006年以来国务院批准城市用地的审批方式和国家、省、市职能划分不断调整的情况,国家层面将城市用地审查从前置审批变为事后监管,主要进行空间管制、总量控制和跟踪监督。按照这一要求,通过信息化手段,基于综合监管平台进行了城市用地全生命周期监管的系统设计和实现,并在对2011年35个试点城市用地的年度评估中得到实际应用,促进了城市用地实施情况监管审查工作的可视化、精细化、常态化,为国家有关政策的执行和调整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数字省、市在国土规划与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德仁 《测绘学报》2002,31(Z1):16-21
全面介绍数字地球,数码城市,数字省、市的概念与理论;提出数字省、市建设的总体框架结构与上下连接关系;对数字省、市建设的技术支撑条件包括信息高速公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差分GPS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科学计算,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发展与应用作了分析与讨论;分析了数字省、市在国土规划,城镇建设,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前景;提出数字省、市应是全国各省、市推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各省、市都应高高举起,以此推动数字中国,数字地球战略的实施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数字省市在国土规划与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全面介绍数字地球,数码城市,数字省市的概念与理论;提出数字省市建设的总体框架结构与上下连接关系;对数字省市建设的技术支撑条件:包括信息高速公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差分GPS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科学计算,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发展与应用作了分析与讨论;分析数字省市在国土规划,城镇建设,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前景;提出数字省市应是全国各省市推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各省市都应高高举起,以此推动数字中国,数字地球战略的实施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先简要介绍了多媒体电子地图的概念,并对《南北极电子地图集》的制作软件TeleAtlas3.2作了简要描述。重点介绍了《南北极电子地图集》的重要科普价值和优势,以及它的制作特点和数据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学校定位及专业实际出发,探讨了测绘工程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的基本思路及课程结构体系.从专业设置管理体制的建立、测绘工程专业专项建设经费的设立、实训基地的建设、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计划实施的保障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Summary The authors explored the possibility of separating gravitation from inertia in the frame of general relativity. The Riemann tensor is intimately related with gravitational fields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inertial effects. One can judge the existence or nonexistence of a gravitational field according as the Riemann tensor does not vanish or vanishes. In the free fall case, by using a gradiometer on a satellite, gravitational effects can be separated from inertia completely. Furthermore,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a general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relativistic gravity field by using gradiometers mounted on satellites. At the same time the following two statements are proved: in the case of using gradiometers on a satellite, with some kind of approximation the Riemann tensorR can be found; in the case of free motion, if the measured Riemannian componentsR (i0j0) are equal to zero, the Riemann tensorR equals ze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