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围岩变形的监测结果,可以及时分析与预测围岩稳定性。结合小金口连拱隧道监测数据,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对Ⅲ类围岩水平位移监测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算得出:采用Boltzman函数拟合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反映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水平收敛位移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到连拱隧道水平位移的控制标准,对双连拱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有效的隧道监控测量方法可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作业依据。在永宁高速高增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围岩收敛等进行了监控测量。在分析探讨台阶法隧道监控测量技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福建省公路隧道建设项目实例,设计了隧道台阶开挖法监控测量点位设置与监测方法,并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该公路隧道施工期内6月份隧道断面周边收敛观测、隧道拱顶下沉规律,构建了隧道断面周边收敛值和拱顶下沉变化趋势模型,可供挖掘分析隧道施工沉降动态规律,也可为今后隧道工程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隧道作为我国基建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其施工安全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为了保障隧道的安全施工,除了考虑地质条件、施工方案外,降雨因素也是工程师们需要重视的因素。本文以某隧道施工中隧道塌方事故为背景,利用塌方前的隧道变形监测数据,分析研究降雨条件下隧道塌方的变形规律,结果发现:降雨期间,即使隧道变形监测未达到一级预警,但当隧道拱顶出现大面积(至少两个监测断面)二级预警,且隧道收敛反而逐步降低时,表明拱顶正在挤压隧道两侧围岩以扩展塌方空间,此时需要进行施工预警,及时进行治水处理。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相似环境下隧道工程的变形监测预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系统阐述在施工过程中,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全方位的监测,经过分析、处理监测数据,及时对危险、不合理、浪费等地段进行变更设计,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5.
大湾隧道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湾隧道是邵怀高速公路重要工程之一,为了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可靠性,对大湾隧道进行了全程监控测量工作.对隧道的水平收敛测量数据和拱顶沉降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运用了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和最小二乘法三类回归函数进行了回归分析,比较了三种回归函数,讨论了其对位移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不仅可以很好地拟合软弱围岩开挖后的初期变形,还可预估围岩的最终变形量,且相关系数高.  相似文献   

6.
依据三角高程测量原理,简述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进行隧道拱顶沉降监测的方法——中间观测法;分析了监测过程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提出了减少误差和提高精度的措施和手段,可为类似隧道拱顶沉降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隧道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安全控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分步验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对隧道净空收敛和沉降观测进行数据分析,优化隧道施工方案和设计,确定合理的安全步距和支护时间,保障隧道施工和工后运营安全。虽然国内外对隧道监控量测工作十分重视,但目前监测水平与信息化施工要求还相差甚远。本文讨论隧道监测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反分析,提出监测数据信息化分析技术,并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徐爱功  李娜  张涛 《测绘科学》2013,38(5):57-60
为了避免地铁建设过程中危险事故发生,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本文研究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对不同地质条件下地铁拱顶沉降点观测数据进行平稳化处理,求出自相关系数及偏相关系数,确定预测模型和误差残差值及置信区间。实验结果表明,拟合预测值与原始观测数据的差值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能够对沉降值进行预测,实现对地铁沉降进行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巴陕高速米仓山特长隧道为我国目前在建最长公路隧道,全长约13.8km。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高速率、高精度获取对象表面三维坐标的优势,对米仓山隧道LJ2标段右线施工过程中的超欠挖、二衬厚度、掘进面爆破效果进行了检测,并对开挖断面围岩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进行了变形监测。结果表明,检测段隧道超挖区域比例占到81%,其中超挖0~20cm的占62%,欠挖0~10cm的为14%;二衬厚度选取不同里程、相同位置121个位置进行分析,最大厚度0.662m,最小0.456m,平均厚度0.564m;掘进面爆破深度约为3.048m,爆破方量为254.065m3;K54+030断面围岩周边收敛6d最大收敛变形量为9.5mm,拱顶下沉监测点6d最大变形量为5mm。  相似文献   

10.
曹占虎 《测绘工程》2014,23(9):70-73
地铁区间盾构法施工监测是确保地铁区间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地表建(构)筑物沉降监测、建(构)筑物倾斜监测、裂缝监测、隧道管片隆沉监测、隧道管片水平收敛监测等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及控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某地铁区间盾构法施工监测工程实践,分析所获得的横向地表沉降、隧道管片沉降或隆起、净空水平收敛监测的结果,得到相应横向地表沉降、纵向地表沉降和沉降过程的规律,以及隧道管片沉降或隆起、净空水平收敛监测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地面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发展地下交通轨道,不可避免地会实施隧道工程,由此引起的地表沉降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本文以山东省某地铁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测数据分析研究由此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一般认为peck公式只能对下沉最终值进行预测,本文将依据peck公式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面沉降值进行实时预测,结合实测数据,我们可以发现peck公式可以很好地预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规律。  相似文献   

12.
Human activities have a large impact on land subsidence in great metropolitan areas. In this study, the RADARSAT-2 observation data over a 4-year period (from November 2010 to September 2014)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trends of land subsidence in the eastern Chaoyang District in Beijing, China, an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it. The observ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s trend of land subsidence in this area is uneven, with deformation rates ranging from ??116.52 to 7.1 mm/year. There are two large subsidence area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tudy area, and we find that the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and deformation rates are strongly linearly correlated. The effect of construction on land subsidence has also been investigated. Over time, land subsidence is generally increased in the study area, with an exception at the Longfor Changying Galleria area, which is under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Based on the time-series analysis of permanent scattered points in the 200 m buffer area,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re observed to cause both land subsidence and upheaval deform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soil.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surrounding soil is disturbed. After completion, the initial displacement of surrounding soil is tended to involve the uplift of the surrounding soil, followed by a gradual subsidence with time.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某输水隧洞进水口岩塞爆破后水下检测为例,综合利用多波束声呐、水下机器人、彩色图像声呐等声学和光学相结合的海洋测量技术,获得高精度、全覆盖、高时效性的输水隧洞进水口测量数据。检测结果显示:多波束声呐水下地形测量地形分辨率达1.25 cm,实现输水隧洞进水口岩塞爆破后的形状、尺寸、平面位置、高程及洞口周围边坡高精度检测;水下机器人深入隐蔽复杂的隧洞水底环境,搭载的彩色图像声呐剖面扇扫可拟合隧洞进水口岩塞段、锁口段和集渣坑断面,高清水下摄像呈现了爆破后洞身衬砌质量和集渣坑内块石堆积状况。本文综合利用海洋测量技术,实现了复杂环境水下隧洞的安全、高效、全覆盖检测,其技术手段可为相关水下工程测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根据超近距隧道施工变形监测的需要,介绍蜘蛛山隧道的施工时段拱顶下沉的变形监测和预报方法,通过实测数据建立双曲线回归函数预测模型,预测后期隧道拱顶下沉达到稳定的时间,从而为隧道的健康施工提供准确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基于建筑物地表沉降数据的变形预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海燕  杨松林 《北京测绘》2012,(2):23-25,79
为了研究隧道周边建筑物地表的变形,本文根据京东方蒸汽管道工程隧道开挖过程中周边建筑物地表的沉降观测数据,利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和灰色系统法建立数学模型,分别对建筑物地表做变形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显示二次指数平滑法的预测精度更高。对于隧道周边建筑地表沉降的预测二次指数平滑法效果更好,比较符合实际变形曲线,相对来说是一种较好的变形预测方法,为隧道的开发过程中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提供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6.
建设工程进行过程中施工现场地形复杂且呈现动态变化,施工过程中工程实体形度和施工操作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都需要进行监控测量,建设工程施工测量是复杂地形测量的代表。本文讨论复杂地形监控测量过程中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的快速获取数据,获取到的据利用专业的处理软件处理后获得监控测量物体的立体成像结果,再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GNSS-RTK)辅助测量监控点的空间坐标变化以及高程差。两者协同应用可以既快速又准确的进行复杂地形的监控测量。  相似文献   

17.
以昆明主城区为例,分别利用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对2014—2017年间29景升轨Sentinel-1A数据进行沉降监测,对比两种技术得到的沉降结果,进行剖面图分析与时序分析。结果表明,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监测结果具有一致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研究发现,昆明市沉降漏斗主要位于居民区、地铁、道路、高速公路以及滇池等区域,最大年沉降速率可达-39.580mm/a,累积沉降量达到85mm。研究表明,昆明主城区地面沉降主要由于近几年城市和轨道交通建设的飞跃发展,导致居民区和交通网络密集,地面载荷增加,地下隧道开挖与地下水开采等原因引起地面软土地层下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