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基于WebGIS、嵌入式移动通讯智能终端应用、影像动态融合等新技术进行了宁夏地质灾害实时预警预报系统的研究,设计了预警预报分析、成果发布、信息反馈、群测群防管理等四大预警预报系统模块。系统采用扩展性强的三层体系结构,基于模块化思想设计,实现了集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分析、发布、反馈于一体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的相关理论研究,论述了临沂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与指挥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功能设计,介绍了本系统的预警预报、应急指挥、态势标绘等功能。系统旨在逐步提高临沂市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技术水平,为各级政府制定国民发展计划和城镇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为减灾防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防治是通过大量的监测数据预测灾害变形趋势乃至预报灾害发生时间,其结果将为地质监测管理决策人员提供辅助支持,保障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顺利进行.分析了提高地灾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和预测预报能力的必要性,基于数据质量分析、相关性分析、位移矢量图、切线角法预警预报等综合处理与分析技术,结合巫山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站地质灾害业务信息和地灾监测数据的特点,阐述了数据综合处理与分析的关键技术及其在地灾防治管理系统的应用,为地灾防治综合地质调查提供了信息化、网络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北京市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系统设计原则,研究和设计系统的总体架构和详细架构,提出了功能模块、数据库,对比分析了预警预报模型与GIS集成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汪民 《国土资源通讯》2012,(12):21-22,27
(2012年5月18日)今天,我们在四川成都召开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现场会暨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推进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关于深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实施,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广西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结合了轻量化模型技术、Spark空间大数据处理技术、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等新技术,解决了广西地质灾害监测网络不够完善、智能化水平不高等问题。系统通过3 a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提高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具有重大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精细化,提高地质灾害实时监测和动态预警预报能力,本文利用GIS、三维可视化、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基于云服务的T-C-V(terminal-cloud-virtual)框架,构建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数据库,开发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实现了地质灾害的二三维一体化展示、基本信息管理、监测预警管理、应急指挥管理等功能,有效地提高了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灾害快速制图系统的构架、系统组成、系统功能及主要作用。阐述了地质灾害快速制图系统是基于1∶1 000 000—1∶10 000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统一处理、信息综合、信息分析,体现了新疆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需求,说明该系统是一个高效的综合制图系统,能够为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提供多尺度的专题图件,实现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快速、准确和有效地反应,提高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排查与指挥救援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通讯》2004,(3):34-34
编制完成《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认真落实和完善地质灾言年度防灾预案编制、讯期值班、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建立和完善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和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加强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提高预报准确度。落实各项防灾责任制、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损失。加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系统建设需求、系统构架、功能组成及数据集成建设、系统展示与应用六个方面介绍了重庆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与应用。系统研发过程中利用了计算机网络、通信和3S技术,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建设,旨在搭建一个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信息与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地质灾害防治网络化运作模式,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日常管理、监测预警、决策支持和应急处置能力,为重庆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信息服务及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遥感调查与GIS分析的林芝地区地质灾害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遥感、G IS技术和其它分析手段,在“递进分析法”(AMFP)理论框架下,利用AHP模型评估各影响因子权重;选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求取潜势度、危险度及危害度等区域地质灾害评价指数;借助自建的灾害评价系统,实现了藏东林芝地区的区域性地质灾害预测评价及其可视化表达。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较为合理;研究方法和试点区预警系统的建设实践对于区域性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止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人类活动等影响因子量化,不仅缩小了预测区的范围,也突出了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第2代显式统计预警模型为基础,针对中山市地质条件及降雨情况,构建了满足该地区需求的统计预警模型。在此基础上叠加了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同时在模型计算过程中,对高程低于10 m的平原地区直接判定为无风险,减少了数据运算,实现了研究区更为精准、单元尺度更小的地质灾害分级预警。与中山市以往采用的单点监测预警效果相比,该模型针对不同的地形地貌进行分区,逐一构建小区域预警模型,得出了地质灾害预警分级图。实践表明,所提出的区域性预警方法较先前的单点预警方法定位更准确,预警等级表现更直观。  相似文献   

13.
GIS技术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是一门介于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强大的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功能为地质灾害信息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总结GIS技术在地质灾害中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GIS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优势与不足,结合3S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多级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4.
地质灾害数据共享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次高、强度大、灾情严重、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巨大。近几年,由于西部大开发步伐的推进,泥石流、滑坡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如何科学合理地构架地质灾害数据共享平台,从而利用该平台提供的共享和互操作机制来预测、预警、评价和治理各种地质灾害也就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就此提出了整合WebGIS、Ajax、ESML和数据网格技术的地质灾害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选取与地质灾害发生有重要关系的土质条件、降水、地表蠕动、坡度、地表植被(人为影响)等因素,利用GPS对地面蠕动作变形监测,并将影响地质灾害的所有因子给予适时的影响系数,从而实现了地质活动活跃时地质灾害适时预警。  相似文献   

16.
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是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数字移动通信网络。基于GSM及GIS技术,探讨了GSM Modem技术在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了应用过程中涉及的部分关键技术和规范,并结合AT指令、ASP.NET和C#编程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Web技术的地质灾害数据采集与预警信息发布功能模块。最后,对该功能模块进行了应用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基于VRMap的惠州市地质灾害信息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VRMap为开发平台,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管理地质灾害信息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以三维可视化窗口作为前台用户与地质灾害信息数据库交流的渠道,为用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信息查询、分析功能和结果反馈途径。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惠州市地质灾害信息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华蓥山地区地质灾害分布广、危及面积大且区内降雨量丰富,建立相应的区域预警系统,可以减小灾害带来的损失。选择影响地质灾害易发性的评价指标并将其量化,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区域内已划分各单元格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值,同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地区实时监测降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计算降雨量引发地质灾害的概率值。依托MapGIS平台分析生成研究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降雨量危险性分级图和预警等级图,并进行预警信息的发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