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2001年和2011年2期TM图像为数据源,采用分类后比较法提取了10 a间天津市蓟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利用空间分析算法生成地形起伏度和坡度2个地形因子,分析了不同地形特征上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变化特征;从类型转换和动态度2个方面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地形起伏度和坡度的相关关系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有显著的影响,在微缓起伏地形上,居民地增加最多,其次是水域,而林地减少最多;在低起伏和中起伏地形上,居民地增加最多;在山地起伏地形上,居民地有所增加;在高山起伏地形上,只有林地和未利用地有少量变化。该结果可以为天津市蓟县的生态保护以及半山区县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面高程起伏对机载雷达成像定位影响较大,要实现飞行器的精确定位,必须修正地形起伏的影响。分析了雷达成像的几何关系及特点,分别从影像匹配定位和飞行器定位两方面探讨了地形起伏的影响,对地形起伏影响的修正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于飞行器上实时处理的误差修正算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实验中获取的数据进行了改正,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结合SAR成像特点和数学理论知识,给出左视、右视两种侧视成像情况下影响地形起伏区域SAR后向散射的本地入射角理论计算模型,基于微波散射物理模型AIEM,模拟不同雷达入射角下地形坡度、坡向对SAR数据后向散射的影响,结果表明雷达入射角相对较小的SAR数据受地形起伏影响较小,是地形起伏地区SAR应用的最佳数据源。并提出一种SAR影像后向散射系数的地形校正半经验模型。地形校正过的SAR影像分类总体精度较未校正SAR影像提高12%。  相似文献   

4.
以西南地区为例,采用数学建模方法,结合空间分析方法,基于栅格高程模型提取研究区域地形起伏度,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获得了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模拟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对比得出,地形起伏度是影响人口密度的重要因素,说明研究能够正确反映出地形起伏度和人口分布的相关性,为研究以县域为尺度的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形起伏度最佳分析区域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锦明  游雄 《遥感学报》2013,17(4):728-741
地形起伏度指分析区域内最高点和最低点之差,反映宏观区域内地形的起伏特征,是描述地貌形态的定量指标。确定最佳分析区域是地形起伏度提取算法的核心步骤,以及决定地形起伏度提取结果有效性的关键。本文以全国范围内随机选取的78个实验区域、三种不同尺度的DEM数据作为实验对象,分别进行系列分析区域尺度的地形起伏度计算,建立了基于微观地形特征因子的地形起伏度最佳分析区域预测模型。实验表明:相同区域、不同尺度的DEM数据提取的地形起伏度存在差异,DEM尺度相差较小时,地形起伏度的差异也较小;地形起伏度和实验区域的最大高程、区域高差、平均坡度和平均坡度变率等地形特征因子存在强相关关系;当置信水平为0.05时,预测模型拟合参数的准确率达到95%以上,证明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地确定最佳分析区域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6.
地形起伏度最佳分析区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形起伏庹是指定分析区域内最大相对高程差,反映地面相对高差,描述地貌形态的定量指标.确定实验样区的最佳分析区域是地形起伏度提取算法中的核心步骤和决定区域地形起伏度提取效果与有效性的关键.基于64幅实验样区数据进行多尺度地形起伏度计算,试图确定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区域.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样区的地貌特征和最佳分析区域并不存...  相似文献   

7.
地形的起伏是反映地形起伏的宏观地形因子,是比较适合区域水土流失评价的地形指标,在区域性研究中,利用DEM数据提取地形起伏度能够快速、直观的反映地形的起伏特征。1∶10000比例尺DEM具有越来越广泛、重要的应用,系统探讨基于其提取地形起伏度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陕北黄土高原不同地貌区的DEM数据为实验数据,依据地貌发育的基本理论,GIS的窗口递增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单元———小流域划分方法,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不同地貌区的地形起伏度。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该方法是一种比较通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水准网平差中高差定权方法未能较好地考虑地形环境对高差观测误差的影响关系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测区地形起伏并根据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的水准网高差分类定权新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际数据证明,在水准网中既有地形起伏较大的测段,又有地形起伏不大的平缓测段时,采用文中提出的定权方法比传统定权方法更能真实反映水准网测量的精度情况,弥补了传统定权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李鑫  廖鹤  赵美玲  周文龙  曹水艳  周世宏 《测绘学报》2014,43(12):1238-1244
针对斜坡地形、台阶地形和植被地貌、分界地貌建立了4种基本模型,研究了不同的地表空间起伏和反射率分布对回波信号时空分布特性的影响,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仿真了4种模型下Geiger探测模式星载激光雷达的高程测量精度,发现:地形起伏主要影响回波信号的时间分布特性,统计条件下可以消除测量误差;回波信号空间分布特性变化主要由地貌(反射率)的变化引起,误差较小可以忽略.研究结果表明:激光三维测绘卫星对垂直陡变地形(如城市建筑)、斜坡地形(如山坡)、分界地貌(如水陆分界)和折射率起伏地貌(如植被地貌等)具有良好的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地形起伏度也称为地势起伏度,是区域地貌分析研究和地貌类型划分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利用广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生产的DEM数据成果,以乐昌市为例,对广东省区域地貌形态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动态调整圆形分析模板窗口,利用高差显著性变化分析方法,求得乐昌市地形起伏度的最佳统计单元,统计单元面积为0.75km~2。在综合考虑乐昌市的最大地形起伏的情况下,采用统一的地貌分类标准将乐昌市的地形起伏度划分为5级,在此基础上,制作生成了乐昌市的地形起伏度分级图,并对乐昌市的地貌形态进行了简单划分。论文采用了大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对区域地貌形态的划分也更为细致,将为地形起伏度在地理国情普查统计分析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城区和山区等测区航空摄影时,地表起伏对相片重叠度的影响很大,航线设计时必须考虑.本文首先推导了一个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地表起伏对重叠度影响公式.然后,借鉴目前已有的重叠度计算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叠区边缘的重叠度计算方案,并将它应用于计算相片和立体模型的实际重叠度,以此来敷设航线.最后,基于地表起伏较大的汉口地区DSM...  相似文献   

12.
三维地形虚拟现实技术是当前计算机图形学、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了以Client/Server结构模式为基础进行的三维地形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从数据服务器对地形三维数据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客户端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应用程序以及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及数据传递技术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系统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可为地形三维可视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3.
产生式规则由于其接近人类思维且简洁高效的优点被引入到六角格地形量化研究中,用于指导六角格地形量化规则的制定。按照产生式规则的逻辑思维过程,研究了六角格地形量化的相关概念、量化规则的表达形式以及获取规则的依据,制定了六角格地形量化的判断规则,主要包括格元地形判断规则和格边障碍判断规则。所制定的六角格地形量化规则主要用于指导六角格地形量化数据的规范化、自动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GIS中的地形可视化与地形模型简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形可视化是一门以研究数字地形模型或数字高程域的显示、简化、仿真等内容的学科 ,属于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分支。GIS中的地形可视化有助于用户对空间数据相互关系以及分析结果的直观理解。文中分析了GIS中地形建模的基本问题 ,研究了地形模型简化与多分辨率地形模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HTML5的出现以及Web GL技术的推广,为三维Web GIS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针对强调具有真实感三维地形的构建与实现,对Web GL第三方类库Three.js引擎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瓦片、DEM数据的三维地形构建方法,并充分发挥Web GL开放性、免插件、跨平台、硬件加速的优势,创建了基于浏览器的三维地形交互系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TERCOM(terrain contour matching)算法定位精度对航向误差敏感和算法普适性差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航迹线追踪的TERPM(terrain profile matching locating algorithm)定位算法。利用INS(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提供的速度和航向信息对UV(underwater vehicles)的航迹进行追踪,在遍历基准地形时考虑航向误差对数据选取的影响,组合最优匹配的判别方法,提高定位算法的抗噪性。实验结果表明:TERPM定位算法适用于机动UV的精确定位且定位精度对航向误差不敏感;与已有的TERCOM改进算法相比,新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更好的抗噪性能。  相似文献   

17.
地形是影响电磁波地表传播的重要因素,地形反射波对接收机天线的镜面效应直接影响相关电磁发射接收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甚至造成系统无法正常工作。通过对地表反射波产生镜面效应的原理进行分析,建立了天线藕合单向链路传播通道反射波地表镜面效应点分析判断模型,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8.
袁薇 《四川测绘》2011,34(1):11-13
在对高分辨率影像进行几何纠正、影像拼接以及制作正射影像图的基础上,制作了某实验区的三维地形景观,并利用SketchUp进行地物的精细建模同时通过ArcGIS 9.3进行三维显示和三维系统的二次开发。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高分辨率影像制作的三维地形具有地形逼真、清晰度高、信息量丰富等特点;完成了ArcGIS与三维建模软件的数据交换以及所建立模型的查询功能。  相似文献   

19.
地形可视化是对地形的直观表达,是人们了解和认识地形的基本途径。通过传统的可视化技术所展现的三维高低起伏效果,相比平面图虽然更容易判读出地形的总体走势,但对地球表面的纹理细节要素的刻画程度却远远不足,无法达到特定工程应用中对地形真实性的需求。因此,本文以黄土丘陵地区原始DEM为主要数据源,通过研究二阶微观地形因子,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二阶微观地形因子增强DEM地形可视化效果,从而达到刻画出该地形正常难以辨别的细小地表单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scribes two mapping algorithms for plotting the templates needed to construct three dimensional landform relief models. A contour relief model and a profile relief model were assembled using the elevation data extracted from Defense Mapping Agency 1:250,000 scale Digital Terrain Tap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