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AutoCAD2000VBA编程方法的剖析,探讨了利用AutoCAD2000VBA编程绘帛矿图符号的过程,为直接在AutoCAD2000图形环境下实现矿图的矢量化和辅助地质制图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吴承园 《地图》1990,(1):45-48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三幅地图,为研究秦末汉初的测绘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现根据有关史料,对出土的帛地图的测绘时间考证如下。由于学识所限,疏漏之处一定不少,望批评指正。一、帛地图的有关情况1973年12月,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地图共有三幅,一幅是地形图,一幅是驻军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地图质基的发展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图质基,即刻、绘地围内容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古代使用过多种不同的地图质基。在原始公社后期,我国已发明了可以刻画地图的陶制品质基。大约到了公元前21世纪,出现了以金属为质基的地图。自从我国发明了抽丝织帛以后,以帛为质基的地图便在我国地图质基的发展中占居重要地位。纸张发明于西汉初年。但纸张做为地图质基的最早文字记载是隋代(公元581—618年)。至此以后各朝均有用纸做为质基的地图。另外,还有青石板和木料为质基的地图。  相似文献   

4.
张彤  俞连笙 《四川测绘》2002,25(3):102-105
晕渲地图由于其美观,立体感强的特点,在大型挂图的制作中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传统晕渲帛作难度很大,在计算机晕一出现以后,自动晕渲地图以快速,准确,美观的特点取代了传统方法,本文就新型自动晕渲《深圳市地图》的研制过程,特点和研制中的技术问题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5.
GIS数字产品质量抽样检验方案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GIS数字产品生产过程,采用“二级检查,一级验收”的检查原则,初步探讨了对数字产品衽帛样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抽样方案,以OC曲线分析了传统百分比帛样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了对GIS数字产品采用挑选型一次极限质量方案作了生产单位的二级检查抽样方案,而采用挑选型一次检后平均不合格品率上限方案作为验收单位的一级验收抽样方案。  相似文献   

6.
方颖  沈云中 《东北测绘》1998,21(3):25-25,31
本文基于长江口施工区水下地形测量工程,针对水下地形断面图绘帛过程中测深数据的粗差问题,结合施工中的一些经验提出了测深数据处理的平差方法以及减小粗差,提高精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孙果清 《地图》2003,(3):38-39
1973年12月与《长沙国南部地形图》一起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该图是一幅用黑、红、青三色绘在帛上的军用地图。纵78厘米、横98厘米。方位上南下北。比例尺约在1:8万-1:10万间。图中山脉惫向用黑色单线表示,河流用青色表示,道路用红色虚线画出,圈上军队番号和驻地、防区界线、指挥城堡等,均用红色表示。图中绘出了三支军队:周都尉军、徐都尉  相似文献   

8.
在毛主席“古为今用”方针的指引下,继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后,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于一九七三年十二月进行了二、三号墓的发掘工作,又获得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特别是三号墓,出土了写在绢帛上的二十多种书籍和绘于帛上的三幅地图。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组织各有关单位的专业人员成立了帛书整理小组,对这些珍贵古籍进行了修复整理和考释研究。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研究所、地图出版社的同志参加了对三幅地图的修复整理工作。本文是帛书整理小组对第一幅地图的修复整理情况。它为广大测绘战线职工研究我国地图测绘的历史,以及研究儒法斗争对我国测绘技术发展的影响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
地图珍闻     
《地图》1993,(4)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绘制地图的国家之一。西周初营建洛邑城址时画的地图是古籍中记载的最早地图。战国时,地图使用广泛,人们熟悉的“图穷匕首见”这个典故说的是侠士荆轲以献督亢地图为名,企图刺杀秦王的故事。东汉时期,马援曾制作了我国最早的地图模型。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地图,更是惊人的发现。晋,王嘉《拾遗记》记载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较详细地论述了我国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两幅地图“地形图”和“驻军图”。这两幅地图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地图,内容丰富,表示了水系、地貌、居民地、道路四大要素。地图有一定比例尺,采用了三种颜色而为世界地图学界所震惊。两幅绘在帛上的地图是西汉初期我国南方两个诸侯国长沙国和南粤国发生军事冲突而产生的。两汉的数学、天文学已达到很高水平,勾股弦定理已在实际测量中得到应用。测角器“司南”、测距仪“矩”等测量工具已经出现并广泛用于测量海岛的高远、方邑大小、河宽、山高、谷深等方面。对两幅汉代地图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科学技术条件作了较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