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6 毫秒
1.
"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理空间数据框架是构建"数字城市"的数据平台,是建设"数字城市"的必要保证。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是"数字城市"建造和实践的基础,文中概括了分布式技术下WebGIS的技术特点,提出基于WebGIS构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较好地解决了数字城市应用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分布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2012年12月14日,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以下简称"数字城市")项目验收暨成果推广会上,数字长沙、数字益阳、数字郴州获得验收并通过,长沙市还荣获"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的荣誉称号. 这是湖南省数字城市建设第一次获得国家验收并通过,标志其踏上了新里程,为实现全省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全面贯彻落实《数字湖南建设纲要》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3.
《中国测绘》2003,(4):14-16
加快构建“数字江苏”地理空间信息基础框架,是江苏全省测绘系统落实国家测绘事业发展“十五”计划,促进当前和今后事业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这既是适应国际科技、经济最新发展趋势,建设“数字江苏”的要求,又是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系统梳理"数字湖南"产生的背景和目前的建设成果,分析总结"数字湖南"的核心———基础地理空间框架平台建设内容和建设步骤,进而探究"数字湖南"建设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数字湖南"建设的研究将极大地推进湖南的科技发展,并在湖南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地理空间框架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社会的经济文化中心,是全省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最活跃、发展最快和信息最丰富的区域。为使测绘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与发展,为城市信息化建设打好基础,推进城市地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国家建设部及国家测绘局在2006年启动了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首先分析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中支撑环境的重要性及其技术要求;随后分析了目前较为主流的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经过对比分析确认了最适宜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支撑环境总体部署方案;最后以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实际项目为例,分基础版、政务版和公众版较为详细地提出了一整套硬件、软件、网络的部署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城市信息化管理和建设,数字城市是必然趋势,珠海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数字珠海"的战略目标,并通过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向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上报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申请。本文基于NewMap GIS技术,以珠海为试点设计并实现数字珠海的地理空间框架构建。该技术的实现推动了数字城市的发展,可为其他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和城市数字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数字湖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等各个层面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推动了全省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广泛应用。以湖北省区域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深入研究了"数字湖北"为各行业和部门提供地图服务的方式,进一步发挥了地理信息在加强政府宏观决策、国家应急管理、社会公益服务等方面的保障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绪龙 《测绘通报》2012,(Z1):417-420
在"数字地球"浪潮的推动下,我国数字省区、数字部门发展较快,其基础是"三维遥感地球",即三维遥感信息共享平台。以山东省"数字国土"为例,探讨三维遥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总体框架及数据合成、网络发布、海量数据管理、系统接口等关键技术,最后提出加快共享平台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理空间框架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十一五"期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为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形成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立项开展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在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前,必要的分析工作必不可少,这关系到整个框架建设的整体质量。本文就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前需进行的分析要点进行了探讨,从框架建设本身的分析、需求分析、现状分析,以及保障情况分析等方面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前需进行的分析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分析要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地理空间框架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平台。"十一五"期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为全面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形成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立项开展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在建设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前,必要的分析工作必不可少,这关系到整个框架建设的整体质量。本文就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前需进行的分析要点进行了探讨,从框架建设本身的分析、需求分析、现状分析,以及保障情况分析等方面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前需进行的分析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分析要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网络数字专题地图的制作与发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众多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厂商大都基于"客户端构造模式"制作"网络电子地图",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其门槛过高,不利于"网络电子地图"的应用和推广.针对此情形,采用现今流行的矢量图形制作和发布技术--Flash技术,以数字专题地图的网络发布为最终目标,实现了"低门槛"的网络数字专题地图的制作与发布.介绍基于此技术制作各类数字专题地图的流程,结合网络数字专题地图原型系统,细述了地理底图和专题要素表示方法的设计,并着重探讨了专题信息动态更新机制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浙江省全面推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项目,为保障全省各级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稳定以及监控平台运行良好,本文提出了数字城市一体化运维监控的整体框架,从管理角度与技术角度梳理了运维指标体系,设计并实现了由省市统一监控、县(市)独立运维、平台门户、信息服务及系统管理等子系统构建的一体化运维监控平台。  相似文献   

14.
数字城市以地理空间框架为定位基准,集成城市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综合信息,基于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城市信息的广泛共享。本文基于数字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开发建设市级测量标志巡查维护系统,并充分利用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成果为测量标志管理与巡查维护提供方便、快捷的地图浏览,为测绘主管部门和测绘单位管理和使用测量标志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末,当以网络、Web、高性能计算、通信和3S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波信息技术发展浪潮——"数字地球"时代来临时,我国科学家敏锐地抓住了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掀起了建设"数字中国"的新高潮,借助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稳固地建立了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使我国的数字地球技术水平大步跨入世界"第二梯队"的先进行列!在这里,我们由衷地对那一代科学专家们表达崇高的敬意! 正是基于这样良好的基础,当以"3G"和云计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发展浪潮再次袭来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像今天这样从容游刃,扬帆弄潮!  相似文献   

16.
以"数字宜春"空间信息服务框架建设为例,研究了框架的技术体系和人员组织体系,给出城市空间信息服务体系框架;研究了宜春市空间信息服务框架、数据资源、系统集成的方法以及基于框架的城市管理、警务等服务应用,指出"数字宜春"城市建设中的不足,建议宜春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7.
从数字城市走向智慧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综述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我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思路、内容、进展、作用及影响;然后,针对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发展变化,论述了当前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所面临的全新发展机遇、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框架的建设目标与内容,展望了"数字城市"走向智慧城市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我国全面进入新时代,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革命正深刻改变着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前所未有地构建智慧城市新图景。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发展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数字中国。可以预见,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生态的不断优化,必将成为推动智慧城市纵深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字省、市在国土规划与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德仁 《测绘学报》2002,31(Z1):16-21
全面介绍数字地球,数码城市,数字省、市的概念与理论;提出数字省、市建设的总体框架结构与上下连接关系;对数字省、市建设的技术支撑条件包括信息高速公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差分GPS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科学计算,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发展与应用作了分析与讨论;分析了数字省、市在国土规划,城镇建设,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前景;提出数字省、市应是全国各省、市推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各省、市都应高高举起,以此推动数字中国,数字地球战略的实施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建设数字徐州的理论分析与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世纪里,信息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一个地区信息化的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徐州作为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城市,建设数字徐州是必须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以数字城市的基础理论为起点,探讨了建设数字徐州的若干问题,即建设数字徐州的总体框架、核心支撑技术、保障体系等重要内容.最后,提出了建设数字徐州的几个重点工程.可以预测数字徐州的建设将会极大地提高徐州市的信息化水平,改善徐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其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