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陈出云 《地图》2010,(4):48-59
苏东坡有些落寞地伫立在汴河码头上,回首望了一眼烟雨朦朦的东京城。淅淅沥沥的小雨丝毫没有影响到这座城市的日常生活:汴河里,船只云集,首尾相接;码头上,搬运货物的脚夫往来不绝,周围的饭铺酒楼人声喧闹,生意兴隆。这是北宋熙宁四年(1073年)七月的一天,苏东坡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排挤出京城,正要出发去杭州担任官职。他身后的东京开封府,又名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它拥有超过100万的人口和堆积如山的财富,拥有不计其数的商铺酒楼和50多家瓦子勾栏,堪称享乐安逸的天堂。但苏东坡不得不离开了。只是此刻的他,不会想到100多年后大宋将面临亡国之祸,而南迁以后,新王朝的首都正是杭州。那座城市彼时更名临安,其富庶和繁华,以及城市生活之丰富,甚至非东京所能及。  相似文献   

2.
公元2008年7月10日,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黄河记住这一天,中国地质史上也写下这一天。它掀开了黄河流经延川68公里路程的美丽面纱。黄河从雪山走来,在延川翩翩起舞,形成5个巨型S大湾。  相似文献   

3.
公元2008年7月10日.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黄河记住这一天.中国地质史上也写下这一天。它掀开了黄河流经延川68公里路程的美丽面纱。黄河从雪山走来.在延川翩翩起舞.形成5个巨型S大湾。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变迁,浓缩着黄土高原的风情.推演出许多鲜为人知的神话.传承着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这里凝聚了天地之灵气.汇集了九曲黄河之神韵。黄河用乳汁哺育延川儿女.同时也以美展示母亲的风采。  相似文献   

4.
提起黄河,家住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市防汛办副主任王墨田就忧心忡忡:“现在的黄河河床,已‘悬’在我家的房顶上了。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有点玄,但说‘黄河之水房上流’一点也不过分。如果这一段大堤决口,站在房顶上都躲不过灭顶之灾。”据沿线水文站监测,黄河内蒙古河段在过去十年中“蹿”高了两米多,已成为继下游河南、山东段后又一“地上悬河”。河槽萎缩,河身变“瘦”地处黄河中上游的黄河内蒙古段,全长890多公里。数千年来,黄河用母亲乳汁般的河水,孕育了草原煤城乌海、草原钢城包头、河套平原及土默川平原,流传下“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相似文献   

5.
孙果清 《地图》2006,(1):89-89
“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诗句一是形容黄河之水, 水流很长:二是表明对黄河的水源在哪里, 还不十分清楚。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中下游一直是中华民族发祥、生活的主要地区, 人们对这里的河道等地理特征已经有所了解。而对黄河上游的地理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元代 专门派遣考察队实地踏勘河源,人们才开始弄清黄河上源的地理情况。  相似文献   

6.
地理知识     
▲中日联合黄河水源探查队,八五年到达黄河的两个发源地——青海省的卡日曲和古宗列曲。探查队经调整证实,在卡日曲,作为黄河源泉的有五个大池,这些池的水很满,溢出的水成了黄河最初的源流。在这些源泉的对面,隔着一条高达20米左右的分水岭,还有一股  相似文献   

7.
从宁夏北部卫星影像上发现,在宁夏石咀山至内蒙乌达之间,有一组古洪积扇被黄河所穿切,经野外考察认为,该段黄河两岸的Ⅲ级阶地属晚更新世洪积侵蚀阶地,宁夏北部黄河发育于晚更新世以后。  相似文献   

8.
孙果清 《地图》2011,(4):132-133
黄河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一条河流。自古以来,它就和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中游地区素称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古人很早就开始探索这个问题。由于河源地处高寒,交通困难,所以,对其正源的认识就如同黄河本身一样,经历了不少的曲折。  相似文献   

9.
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投入运用后对黄河下游河道的影响程度如何是黄河治理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基于多期Landsat TM/ETM等卫星影像数据,解译提取了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等小浪底水库运用前后7个年份的黄河下游河道水域数据,通过空间叠置分析、列表对比,揭示黄河下游河道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小浪底水库运用前,黄河下游河道宽,水域变化大,1985—2000年的15年间面积变化546.979 km2;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河道变窄,水域变化小,2000—2015年的15年间面积变化46.759 km2。说明小浪底水库投入使用后,有效控制了黄河下游的流量和流沙,对稳定黄河下游河道起到了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黄河万里,奔流激荡。在黄河“几”字弯的最后一道峡谷中,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耸立于大河之上,镌刻着新中国“黄河安澜,国泰民安”的丰功伟绩。黄河安澜,是炎黄子孙千年以来的夙愿。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把治理黄河列入治国理政的重要议程。1952年深秋,毛泽东主席第一次离京巡视就选择了黄河,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  相似文献   

11.
青海湖在地质历史时期曾作为黄河水系的一个"过境湖",由于日月山的隆起而成为内陆湖泊。这一推测性结论自提出后被相关研究广泛引用。基于ETM、ASTER等卫星遥感数据对该地区的古河道、湖相沉积物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遥感调查,对沉积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约在0.10 M a以前,黄河的主流为布哈河流经青海湖连接现今贵德盆地内的黄河主河道,随着日月山隆起,青海湖成为内陆湖并发生快速萎缩,同时迫使黄河切穿龙羊峡向共和盆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自2002~2003年度首次启用遥感技术监测黄河凌情以来,到目前已连续进行了10个年度。10个年度的生产实践表明:国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能够有效跟踪黄河凌情的发展过程,实现黄河凌情的日动态监测、重点时段的精细监测和突发凌汛灾害时的实时监测。黄河凌情尤其在封开河阶段,日变化非常显著,中巴资源卫星作为国产高分辨率可见光民用遥感卫星的代表,以其大视场、高空间、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动态监测凌情,基本做到每天实现一次全覆盖监测的能力,配合其他如中国遥感卫星等高分辨率可见光、雷达数据,初步实现了凌情发展预估、开河前的河道槽蓄水量计算、封开河期间冰凌险情监测以及发生凌汛灾害时灾情信息采集与评估,为黄河防凌调度、决策会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地图》2010,(4):26-27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一幅100多米长、6米高的《清明上河图》动画长卷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图上展示的是12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的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黄河遥感影像数据管理和共享系统足"数字黄河"工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的开发建设将使遥感技术在黄河治理开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关防汛、水调、水资源保护等业务对遥感数据的实时性要求比较高,为满足这些业务的要求,在"数字黄河"工程中,规划建设遥感影像数据管理和共享系统,重复利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会)现有海量影像资源,实现对有关遥感数据资源的统一处理和管理,避免资料的重复购买及项目的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李鼎臣 《地图》1991,(2):36-37
近年来,为适应黄河的河道治理、水力资源开发、科学研究、中游干流规划及工程布置、下游防汛的需要,已编制了一些不同形式的黄河河道地图,现已出版的有三本:《黄河中游干流河道地图》、《河南黄河河道地图》、《山东黄河河道地图》。经过几年来的实际应用,认为册芯为连续长条折叠式的装帧成册形式最理想而又适用。  相似文献   

16.
引风送雨,振兴中华--空中南水北调方案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旗 《地图》2000,(1):50-53
关注黄河,拯救母亲河,开发大西北,改变南涝北旱,这是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必须思考的有关民族兴亡、国家盛衰的切身问题. 经过长时期多角度思索,笔者曾发表过黄河下游双河道方案、黄河中游黄河清工程、黄河上游(包括大西北)春风再度玉门关气象工程,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深石 《地图》2010,(4):26-35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一幅100多米长、6米高的《清明上河图》动画长卷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图上展示的是12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的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8.
就4S技术在“数字黄河”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并对4S技术应用的关键问题作了探讨。通过分析认为,4S及其集成技术是“数字黄河”的神经网络,是建设“数字黄河”工程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地质作用·黄河悬河段水动力条件·遥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黄河冲积扇区基底构造轮廊,分析了各河段新构造运动形式及河道发育特征,同时也分析了黄河河道的地段性对控导工程的影响,最后对中常及特大洪水期黄河下游河道的防洪形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 青海某水电站位于黄河干流上,是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大中型水电站规划中紧接龙羊峡水电站的第二个梯级电站。该水电站距上游龙羊峡水电站32.8km,距下游李家峡水电站73km(均为河道距离),距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公路里程为134km,距下游青海省贵德县城25km,对外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