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曹雪峰  万刚  张宗佩 《测绘学报》2016,45(Z1):77-84
网格编码代数是当前全球空间网格研究中的难点,也是推动全球空间网格从数据组织管理框架发展成为新一代空间分析模型的理论基础。Hilbert曲线是设计全球空间网格单元编码的重要工具。本文以Hilbert曲线序列码作为八叉树立体网格单元的唯一编码,由Hilbert曲线数学性质推导得到网格单元Hilbert码的层级演进关系表,进而设计了用于网格编码代数运算的若干操作算子,为构建全球空间网格分析理论与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格网单元的编码计算是全球离散网格系统的核心,支撑着网格快速索引及应用分析的高效计算。Hilbert曲线具有聚簇性高、连续性强的特点,是研究设计全球离散网格编码的重要工具。利用Hilbert曲线进行格元编码实现了坐标等效降维表达,但是对Hilbert曲线不同层级之间的变换关系、一维Hilbert码如何刻画格元多维空间结构与关系等网格编码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尚不完备。本文以八叉树立体网格中三维Hilbert曲线层级演进关系为突破口,使用状态矩阵与演进矩阵构建层级演进模型,进而分别设计笛卡儿坐标至Hilbert码计算以及邻近格元Hilbert码计算方法。与现有算法对比,本文算法以层级演进模型为理论基础,避免了烦琐迭代步骤以及转换步骤,算法流程简明直接。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笛卡儿坐标至Hilbert码计算效率较迭代算法提高为7%~23%,邻近格元Hilbert码计算效率较转换算法提高4.0~4.5倍。  相似文献   

3.
地理网格通过对地理位置进行网格化剖分与编码,可有效表达地球各圈层、各要素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以提升多源数据融合、管理与应用效率。在梳理国际地理网格技术的标准化现状和应用简况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地理网格标准化的现状、技术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其在多源空间数据的信息集成、共享、分析处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只有顶点链码能够直接用于表达六边形网格边界。将典型的四边形网格链码推广应用于六边形网格,并提出了新的链码方法,其中,六方向Freeman链码(F6)对边界网格中心连线的6个绝对方向进行编码;左右二方向链码(left right 2-direction chain code,2LR)通过记录外轮廓前进的两个相对偏转方向实现对边界的表达;单调性标识链码(monotonicity identify chain code,MICC)通过区分码标识沿网格边界的单调性变化;边链码(edge chain code,ECC)则是将每个边界网格在外轮廓上的边数作为其码值。对4种方法的几何特性、表达效率与压缩性能进行了全面比较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这4种方法均能有效应用于六边形网格形状的边界表达,其中,ECC和F6的表达效率最高,平均码数约为1;2LR与ECC的压缩性能最好,与F6相比,压缩率可达67%。  相似文献   

5.
针对网格化城市管理机制中网格的空间划分方法,拓展并提出利用空间基本网格作为构建城市公共管理体系的基石,分析了空间基本网格的含义和特征,指出其空间划分的关键问题、技术路线和地理编码,并提供了一个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自然资源管理中地理信息数据被滥用、非法测绘行为无法溯源等风险问题,本文深入研究了区块链技术和水印技术,建立了矢量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的水印模型。经验证,本文建立的水印模型具有良好的抗攻击性,设计的智能合约链码具有良好的自动溯源能力,构建的区块链+地理信息应用系统为地理信息数据和非法测绘行为的事后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有效地解决了地理信息数据应用共享安全问题,同时为区块链技术与地理信息服务应用深度融合提供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地球空间网格是将地球空间区域剖分成不同尺度单元的空间参考系统。网格编码利用地理空间位置的结构化索引表达技术,将代码分配给地球空间网格系统的每个网格单元,实现网格位置的统一标识。对照统一规则递归剖分形成的多层次、多分辨率全球的地球空间网格系统编码的要求,本文在分析当前地球空间索引标识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探讨地球空间网格编码方案,以实现地球空间网格单元的统一标识,并可通过代码描述网格单元空间位置,反映网格单元间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8.
城市网格管理系统作为解决当前城管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最基础的一步是划分空间网格,而城市区域的划分实际上是对其中分布的地理要素进行分区存储。通过对基于域模型的城市空间网格划分的重点分析,以建设部门推荐标准“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中七项原则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以地理要素细分城市空间网格的方法,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李世忠  程承旗  王东  濮国梁  陈波 《测绘学报》2016,45(Z1):115-120
随着空间和对地观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立一个适应全球的多源、多尺度、多时相跨平台统一数据组织的网格框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地理空间数据的生产、维护分散在不同单位,且采用的数据网格标准各异,造成了部门或系统之间、不同历史阶段之间标准不统一。本文针对高分专项地理空间信息保障库对数据资源全局展示、关联检索和模版应用等综合服务展示需求,基于GeoSOT网格与编码理论体系,提出了"地理空间信息全球统一网格化编码管理"的数据剖分组织解决思路,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与设计。通过试验证明,基于GeoSOT虚拟一张图的数据组织管理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地理空间信息保障服务系统的整体应用效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如何标准化表达多源、异构政务信息资源空间位置信息的问题,该文利用地理网格方法处理数据,将多源政务信息资源进行空间定位,按照多级行政区划进行网格分配和编码,实现多尺度、多时态、多指标政务信息资源网格化管理。研究结果表明,地理网格整合技术实现了政务信息资源空间定位和语义一致性处理,有利于跨区域、跨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空间关联分析和深度整合利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Matlab编制的精密伪距单点定位程序,利用IGS跟踪站的源数据,对P码和C/A码伪距精密定位的精度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C/A码、L2C码以及L5码的生成方式、测距精度及特性,并对GPS系统中测距码的扩充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国家地理格网是一套穿越各级行政境界和地图尺度范围的无缝平面坐标系统,不但定位容易、使用方便,并且精度可根据不同应用目的而变化。条码技术作为一种关键的信息标识和信息采集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本文将着重讨论地理格网编码与二维条码的集成方法,并探讨集成后二维条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遗传算法解算GPS短基线整周模糊度的编码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遗传算法(GA)应用于GPS短基线模糊度解算过程,实现了二进制编码和实数编码方法,并对这两种编码方法在实际计算过程中的实现效率和复杂度进行了分析比较。针对双差模糊度的整数特性,笔者在实数编码内取整后再生成个体进行算子操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修改的实数编码遗传算法可以取得比二进制编码更高的可靠性和成功率,是更适于双差模糊度搜索采用的编码方法。  相似文献   

15.
GPS双频接收机C/A码与P码伪距精度的分析和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研究GPS双频接收机C/A码和P码伪距的精度问题,首先阐述了保密P(Y)码伪距的测量原理,然后采用自行编制的精密单点定位程序,利用大量IGS跟踪站观测数据进行了试算,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论认为C/A码和P1码伪距的精度基本相同,而P2码伪距观测值的精度较低。  相似文献   

16.
《管线要素分类代码与符号表达》CH/T 1036-2015是在目前多种地下管线要素分类编码标准和方案的基础上,充分衔接《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编码》,结合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实际以及相关标准的关系制定,解决了当前实际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基本内容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幅号查询信息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应大比例尺地形图是城市测绘资料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文中论述了在ARC/INFO基础上,以1:25000比例尺地形图上的点、线、面地物为索引,查询北京市1:500~1:10000各类比例尺地形图图幅号的算法。实验表明系统是实用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代码迁移进行WPS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网络分析服务(Web processing service,WPS)规范数据传输量大的缺点限制了其应用。对此,提出了基于代码迁移的WPS新模型,该模型能在WPS执行过程中避免大量空间数据的传输,提高了WPS执行效率。实验系统使用不同客户端程序验证了新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符号提出了一个按层、类、目安排的3位数字编码,不仅覆盖了全部图式符号,而且还包括图外整饰、图面注记、甚至地籍测量符号,有利于数字地形测量和数字地藉测量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另外,还附带提出了某些地形符号的改进意见,以期适应当前计算机绘图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目前线特征提取算法中不规则曲线不能得到有效逼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链码的线特征提取方法.它采用V0到V7的顺序对边缘二值图像进行链码跟踪,然后通过距离判断去逼近物体的边缘线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可以高效准确提取出物体的直线边缘,而且能用直线段精确地逼近不规则物体的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