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江苏省工业转型的时空分异特征与机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及工业转型系数、工业高级化指数、空间基尼系数、专业化指数和偏离—份额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了2000-2012年江苏省工业转型的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机理.研究发现:近10年来江苏省工业转型速度呈先快后慢而高级化呈较快提升趋势,工业转型对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各工业部门增长速度差异显著,竞争优势行业和主导产业均发生更替,但主导产业的主导作用变化不明显;空间上,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工业转型速度、方向及空间集聚程度各异,形成了苏州—无锡、南京、徐州三个工业空间集聚高地;工业专业化分工梯度差异显著,呈现以苏南为核心向外工业技术层次逐渐降低的圈层式垂直分工格局;资源禀赋、技术创新、贸易需求、区域政策是造成江苏工业转型时空分异格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2.
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城镇空间响应的时空异质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仇方道  金娜  袁荷  单勇兵  白亮宇 《地理科学》2017,37(10):1459-1468
整合ESDA和GWR 模型,以徐州都市圈为例,分析了2005~2014年成长型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城镇空间响应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发现:① 研究期内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城镇空间响应程度不断增强,同期各县域间差异呈持续增大趋势;② 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城镇空间响应强度差异格局的多尺度性特征显著。城乡尺度上,呈现以地级市市区为中心向外围降低的圈层式区域格局;省际边界区域尺度上,呈现向鲁南>皖北>苏北>豫东的区域格局演变趋势;③ 强响应县域主要向京沪铁路沿线地区集聚,城镇空间扩展轴线正在形成。弱响应县域在皖苏、豫皖边界地区集中,形成了产业结构转型城镇空间响应强度较低走廊;④ HH型县域主要集中于地级市市区及其周围地区,LL型县域在豫皖苏边界区域的黄河故道沿线地区集聚,表明南北差异正成为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城镇空间响应强度关联性差异的主要表征;⑤ 徐州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城镇空间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作用程度呈现对外开放>经济水平>创新能力>政府调控能力的特征,且空间不均衡性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能源约束的江苏省工业结构优化及空间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是产业转型的前沿领域。利用构建的工业能源熵与区域能源熵概念模型,将江苏工业划分为优先发展、适度发展与限制发展3类行业,并分析了2000-2012年江苏省工业结构变化及布局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江苏省优先发展行业工业能源熵和区域能源熵呈增大态势,显示出由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向以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演变趋势;适度发展行业始终以资本密集型行业作为主导,而限制发展行业中资源资本密集型行业占主导地位,但所占比重呈下降之势;在空间布局上,优先发展行业分布呈现由南而北递减趋势,适度发展行业呈核心边缘型分布格局,限制发展行业呈点状分布。据此,将全省划分为鼓励集聚区域、适宜集聚区域、适度集聚区域,并提出了促进工业结构转型和空间布局优化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马国霞  徐勇  田玉军 《地理研究》2007,26(3):590-598
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研究是近年来区域经济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从新的视角探讨了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关系;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对传统收敛模型加入空间项构建了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而对京津冀都市圈的区域经济收敛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在1992~2003年经济增长存在收敛趋势,但由于强集聚效应,收敛率较低,内部差异仍很显著。  相似文献   

5.
苏州老城区文化产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杨槿  陈雯  袁丰 《地理科学》2015,35(12):1551-1559
文化产业发展深刻影响城市经济转型和空间重构过程。国内对文化企业微观区位及政府作用的研究仍显薄弱,基于苏州老城区1 661家文化企业分布信息,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Moran’s I指数等方法,分析文化企业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文化产业发展利好政策干预下,苏州老城区文化企业数量显著增长,行业结构由传统媒体娱乐行业独大转向均衡化发展;文化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但整体集聚程度下降,呈现由向古城集聚转为向古城外扩散的趋势;微区位上,文化企业向主要道路沿线和文化产业园区集聚,但不同行业的集聚模式存在差异。影响机理分析表明市场是影响微观文化企业区位选择的基础力量,政府干预降低企业选择特定地价圈层区位的成本并提高其隐形效益,改变了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区位选择的成本-效益权衡,从而影响企业的区位决策,引致文化产业空间格局演化。  相似文献   

6.
环渤海“C型”经济区经济格局的空间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尹鹏  李诚固 《地理科学》2015,35(5):537-543
利用空间自相关指数、经济平均增长指数和空间变差函数,分析1990年以来环渤海“C型”经济区经济格局的空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呈现显著空间自相关,高-高、低-低集聚度不断提高,京津唐都市圈、沈大经济带和山东半岛城市群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集中区,其他内陆县市和省际邻接地区是冷点集中区;经济增长空间集聚,高增长率转化快,热点区跃迁特征明显,1990~2000年呈不规则的团块状零散分布,2000~2010年呈带状集中分布于辽西北,省内经济差异不断缩小,而省际经济差异逐渐增大;经济发展的结构化分异显著,空间自组织性增强,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减弱,以东部沿海为中心,向周边多峰值递减,西南与西北内陆始终处于低谷。最后,从区域战略政策、经济产业基础、区位与交通条件探讨经济格局演化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7.
区域战略视角下中国地区差异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泰尔指数、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等指标,在Eviews和ArcGIS等软件支持下,从时间、空间和空间关联性三方面分析中国在不同区域发展战略时期地区经济差异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平衡发展战略时期,中国地区经济相对差异较小,主要表现为南北间差异和东西间差异并存的格局,且全局空间分布呈随机状态;在非均衡发展战略时期,相对差异较大,呈现经济发达地区向东部集聚而欠发达地区向中西部集聚的分异状态;在协调发展战略时期,东西间相对差异开始收敛,但集聚和分异的趋势依然显著。  相似文献   

8.
1989-2009年河南省农作物地理集聚及其演化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河南省17 种农作物为对象,采用1989-2009 年的地市级数据,对农作物的集聚特点、专业化格局及其演化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作物的集聚水平低且整体增长缓慢,尤其是遍在农作物;部分农作物有分散化的趋向,而水稻的集聚程度一直很高,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河南省农作物整体的集聚水平;经济作物的集聚与区域专业化程度均高于粮食作物,且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仍集聚于研究时段初始时的优势区域;蔬菜类作物专业化程度较低,其空间分布与城市化水平高度相关,不断向郑汴地区集聚;水果类作物不断向豫西山地尤其是三门峡市集中,而部分水果类作物如葡萄、桃等则出现分散化的趋势。总体来说,各市域间农作物结构相似度高,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初现雏形。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稳定—变化—选择—适应”过程分析框架,对河南省农作物集聚与专业化格局的形成演化机制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综合测度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邱灵  方创琳 《地理研究》2013,32(1):99-110
全球经济服务化趋势增强、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国际大都市主导产业和增长动力背景下,中国大城市正向服务经济迈进,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成为影响城市空间重构和功能提升的重要力量。以北京市为案例区,基于基本单位普查和经济普查的大样本企业数据,运用Theil系数、空间基尼系数、赫芬代尔系数、EG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和地理联系率进行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综合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就业人数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差异更为明显且呈现扩大趋势,功能区间发展差异的贡献最大。②街区尺度生产性服务业区域集聚程度和企业集中程度均存在时间波动性和行业异质性,控制企业规模的产业集聚普遍存在,但空间集聚程度普遍较低。③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关联性,首都功能核心区是高密度区与高密度区邻近的集中区域。④流通、信息、商务和科技服务相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一致性较高,流通、商务和科技服务之间以及信息与科技服务之间的空间集聚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及其价值链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卢明华  李丽 《地理研究》2012,31(10):1861-1871
作为主导产业部门之一的电子信息产业在北京具有较强的产业实力及较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通过分析电子信息产业和大型电子信息企业主要价值链环节在北京的分布情况, 总结了电子信息产业及其价值链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郊区化趋势明显且呈集聚分布, 大型电子信息企业主要价值链环节也呈集聚分布, 生产环节的远郊化明显, 呈现多中心空间结构;北京市主要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呈现明显的功能分工、大型电子信息企业主要价值链环节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工。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的背景下,经济开发区的空间布局优化和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事关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本文选取西北五省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官方发布的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数据,利用核密度分析和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该区域经济开发区2006年和2017年空间格局演变及主导产业变迁过程,得到以下结论:(1) 2006年和2017年西北五省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均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集聚强度增大,并呈现差异化的集聚扩散模式。(2) 五省区开发区在特定范围内的空间分析尺度上显著集聚,2006—2017年间集聚程度和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 五省区开发区整体产业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主导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开发区数量和所占比例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不同类型主导产业的开发区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变迁差异:技术密集型产业更倾向于在“西安—兰州—银川”集聚片区集聚;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方面在“乌昌石—奎屯—喀什”沿边集聚带强化集聚,另一方面,在“西安—兰州—银川”集聚片区的集聚中心逐步从兰州转移到了西安地区;资金密集型产业在新疆“乌昌石—奎屯—喀什”沿边集聚带和西安市与兰州市之间的“通道状”集聚区强化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开发区在西安市和乌鲁木齐市集聚。  相似文献   

12.
高秀丽  孟飞荣 《热带地理》2013,33(6):703-710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有效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文章首先对省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空间依赖性进行了检验。然后,基于我国1997―201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因变量空间滞后项和自变量空间滞后项,构建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2个方面分析物流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着显著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物流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显著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而且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婷婷  宋飏  钱思彤  张瑜 《地理研究》2022,41(1):193-209
基于企业数据与空间计量方法,总结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东北地区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并在分析地区空气污染同期变化的基础上,探讨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对空气污染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① 东北地区制造业集聚水平逐渐增高,并形成多个新兴“热点区”,31个细分行业大类均呈集聚分布,资本规模由高度集中向“T字形”铁路周边沿线城市扩散。②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清洁度与产业技术高级度均呈下降趋势,在县区尺度上体现出空间差异且有不同程度的增幅和降幅。③ 制造业空间格局对空气污染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和技术效应,二者分别表现为拥挤效应和回弹效应,但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科技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兴产业,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日趋重要。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区位熵分析、EG指数和面板回归等方法,对2007—2017年河南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河南省现代服务业总体及其8个分行业集聚程度较高,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集聚程度最高,教育最低;②河南省现代服务业总体及其8个分行业专业化水平较低,其中郑州市专业化水平最高,并在金融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个行业表现出较强的集聚优势;③河南省现代服务业总体及其8个分行业空间集聚结构较差,发展还不成熟;④经济发展水平对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最大,交通条件、资本支持、信息化水平和人力资本对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工业化水平、政府行为对其产生显著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何则  杨宇  刘毅  金凤君 《地理研究》2020,39(2):337-353
国际与国内发展环境双重变革下,开发区“二次创业”乃至“三次创业”的呼声不断高涨。为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开发区的主导产业分布、集聚及其影响因素,以促进其转型升级发展。以国家级经济产业开发区为例,在系统梳理中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主导产业基础上,采用核密度分析法与Ripley's K函数可视化其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集聚状态;并面向转型发展与产业升级,采用GWR方法探讨影响技术密集型产业分布与集聚的主要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① 国家级经开区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产业空间集聚存在尺度分异与空间衰减特征。② 从产业组织来看,以单一/双要素密集的主导产业组织模式为主。③ 开发区自身条件对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的促进效果相对有限;城市对开发区产业集聚的支撑作用与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存在一定的反向联系;开发区参与全球化的深度,尤其是利用国际资本的能力与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具有较强关联性。面向转型升级发展,开发区自身应持续改革,主动探索;同时要处理好两个“资本关系”,即开发区与所在城市固定资产投资以及与国际资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城市群制造业集疏与产业空间格局变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有序推进不同类型制造业集疏与产业空间格局变动是优化区域空间组织、提升地区竞争力的重要过程。论文基于区县层面的制造业企业汇总数据,在刻画珠三角城市群制造业集疏及其产业空间格局变动的基础上,建立统计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空间集聚程度最高的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其次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最低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同类型制造业空间集疏差异促使城市群“核心—边缘”结构进一步强化,核心城市更加专业化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边缘城市则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显著影响了制造业空间格局变动,核心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促使制造业总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土地资源更加丰富的地区转移,环境压力促使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环境容量更大的地方扩散,但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影响不明显。另外,区位与交通条件、经济技术水平、制度与政策等对不同类型产业的作用强度和方向也存在显著差异,共同推动珠三角城市群产业转型与制造业空间重构。  相似文献   

17.
蔡善柱  陆林 《地理科学》2019,39(3):415-423
选取1989~2015年地级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及主导产业面板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技术,探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产业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整体经历探索阶段、推广阶段、完善阶段和升级阶段等4个阶段;空间格局演化体现出“点轴结构、T型结构、π型结构和网状结构”4种空间形态;空间扩散方式有“点-线-面”扩散、梯度扩散、等级扩散、邻近扩散、集聚扩散和升级扩散6种扩散模式;空间相关性整体呈波动起伏且逐渐上升态势,高-高集聚区从青岛-烟台逐渐演变为长三角、京津冀和福建沿海。 五大主导产业集中稳定,装备制造始终处于集聚态势,其余4个主导产业呈“分散-集聚”态势;三大类型产业空间布局演化与上述空间格局演化态势基本一致,空间集聚性整体呈“N型”变化态势,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特征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田卡吨  邹泽铎  彭宝玉  卢荣旺 《热带地理》2022,42(10):1651-1664
在探讨旅游业与金融业融合发展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域旅游业与金融业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特征与空间关联格局,并利用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旅游业与金融业发展水平总体保持上升趋势,但金融业发展水平始终高于旅游业;两者发展水平年均值呈“东部 > 中部 > 东北 > 西部”空间分布格局,年均增长率则呈“东慢西快”的空间特征。2)两大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整体呈上升态势,初步实现中度协调;在空间上呈“东部―中部―东北―西部”梯度递减格局。3)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度呈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且空间集聚强度呈波动增长的态势;“H-H”集聚类型分布在东中部,“L-L”集聚类型分布于西部和东北地区;各省域的空间集聚状态变化具有稳定性,表明各省域两大产业发展具有路径依赖特征。4)从影响因素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区域创新能力和政府支持对旅游业与金融业耦合协调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规模、交通发展水平和数字化程度则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地区开放程度则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9.
武汉城市群的空间整合与产业合理化组织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方创琳  蔺雪芹 《地理研究》2008,27(2):397-408
城市群形成与发展过程就是其空间结构优化与整合的演变过程,也是产业不断重组和优化的过程。武汉城市群处在中国"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是中国东西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本文在分析武汉城市群建设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型城市群的总体思路,发展方向与建设重点;提出了武汉城市群空间整合的由"一核、两环、两带、四轴"组成的点轴结构方案,由"核心圈、紧密圈、辐射圈"组成的圈层结构方案,由黄-鄂-黄东部组团、仙-潜-天西部组团、孝-汉-应西北部组团和咸-赤-嘉南部组团组成的组团结构方案和由"一主一副七节点"组成的形态结构方案;提出了延伸10大优势产业链,建设具有区际意义的15个产业集群和7大特色产业带的产业发展与布局思路,提出了武汉城市群九大城市之间产业合理分工与协作方案。本研究对武汉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对湖北省和中部崛起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30个省域1997-2017年金融产业及经济发展数据,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各省域的金融产业集聚度和经济增长质量及其各维度指数进行测算;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实证检验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质量及其各维度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各省域经济增长质量综合指数不断提升,并呈现由上海单极向全国多极化发展的空间格局;金融产业集聚度始终呈现北京、山西、上海、宁夏、重庆、青海和新疆等多极点发展的空间格局,且趋向于在各个地区形成多个金融集聚中心。2)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金融产业集聚度显著提升经济增长结构性、效率和分享性,但对成本性和稳定性有负向影响;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质量及各维度变动的贡献度存在长短期差异。最后,围绕发挥金融产业集聚优势作用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