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绵阳地区的西北山地是指青川、平武、北川三县境内山区,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在东经103°16′—105°38′,北纬31°29′—33°03′之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土地面积1.17万平方公里,约折合1755万亩。总人口52.16万,其中农业人口47.30万,农村劳动力19.74万。 (一)复杂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 根据全国地貌区划指标,青川、平武、北川县属以中山为主的地貌类型。从农业区划角度讲,这是一个生产条件、基本特点、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相类似的综合农业区。这个农业区有复杂的自然环境,多样的生物资源。 自然环境的特点是:1.山高坡陡。海拔532—5400米。平武县内的山坡坡度30°—  相似文献   

2.
正尕斯库勒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端,地理坐标北纬37°57'~38°11',东经90°40'~91°10'。尕斯库勒盐湖发育于柴达木盆地茫崖拗陷的尕斯库勒凹陷中,湖水面积103 km~2,水深一般为0.5~0.8 m,平均水深0.65 m;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镁亚型,是一个以石盐、芒硝沉积为主的盐湖。湖表  相似文献   

3.
青海共和盆地的风沙堆积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北干旱内陆盆地区域。在高原内部,除柴达木有广泛的风沙堆积外,青海东部共和盆地也是沙丘分布比较集中的-个区域。自1981年夏季以来,笔者曾数度涉足共和盆地,对盆地内风沙堆积获得一些初步认识。鉴于在中国沙漠研究中,共和盆地的沙区尚无专文系统报道,现根据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资料整理成文,以供沙漠研究与治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及区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野外调查数据、遥感影像和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了一套适用于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的分类分级指标体系及遥感解译标志。以此为基础,选取目视解译法监测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5年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面积392 913km2,占高原土地总面积的15.1%,主要包括沙质沙漠化土地、砾质沙漠化土地和风蚀残丘3种类型。沙漠化土地以中度和轻度沙漠化土地为主,重度和极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仅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12.2%。空间上,沙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在高原的北部和西部地区,其他地区零散分布。自东南向西北,沙漠化土地面积逐渐增大,沙漠化程度不断加重。以沙漠化土地空间分布数据(面积、类型、程度、空间特征和驱动因素)为基础,结合气候、地貌、第四纪沉积物和人类活动等数据,将青藏高原沙漠化区划分为雅鲁藏布江半干旱高山宽谷沙漠化区、藏北青南高寒高原面沙漠化区、柴达木干旱盆地沙漠化区、黄河上游半干旱河流盆地沙漠化区和“三江”流域湿润半湿润高山沙漠化区。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冷湖地区地貌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达木盆地对于大陆总的基准面来说是阿尔卑斯期以后的上升平原,但对于青藏高原却是一个围绕在群山之间的陷落盆地。 张文佑在其“柴达木地质概况”一文中指出:第三纪晚期以来(包括整个第四纪时期)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对于大陆总的基准面来说是阿尔卑斯期以后的上升平原,但对于青藏高原却是一个围绕在群山之间的陷落盆地。 张文佑在其“柴达木地质概况”一文中指出:第三纪晚期以来(包括整个第四纪时期)  相似文献   

7.
正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乌兰县境内,地理坐标N 36°18'~36°45',E 99°02'~99°12',湖面海拔3 059 m,面积154 km~2;气候干旱、温凉,交通便利。湖盆属新生代断陷盆地,南有鄂拉山,北有青海南山,与青海湖相隔;盆内全新统风积、湖积粉细砂、  相似文献   

8.
再论青藏高原范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镱锂  李炳元  刘林山  郑度 《地理研究》2021,40(6):1543-1553
伴随青藏高原研究的深入,高原内外多学科研究程度和认识的提高,及地理大数据、地球观测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对青藏高原范围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系统论述了确定青藏高原范围的原则、依据和方法,分析探讨了高原地貌宏观结构(高原面、高原内低盆地与高原边缘河谷低地等)和周围边界各自然地段构成的基本特征。采用ArcMap软件,通过遥感影像和DEM数据及新资料对高原地貌比较研究,实现了1:100万比例尺地图精度的青藏高原范围的界定。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北起西昆仑山-祁连山山脉北麓,南抵喜马拉雅山等山脉南麓,南北最宽达1560 km;西自兴都库什山脉和帕米尔高原西缘,东抵横断山等山脉东缘,东西最长约3360 km;范围为25°59′30″N~40°1′0″N、67°40′37″E~104°40′57″E,总面积为308.34万km2,平均海拔约4320 m。在行政区域上,青藏高原分布于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尼泊尔、不丹、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9个国家。其中中国境内的青藏高原面积约258.09万km2(占高原总面积的83.7%),平均海拔约4400 m,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新疆等6省区,西藏和青海两省区主体分布在高原范围内(约占高原总面积的60.6%)。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在中国自然地理区划中的地位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它应该放在青藏高原区(或西藏区),还是包括在蒙新荒漠、半荒漠区内。一部分人从气候和拔海高度等特征出发,把它列入青藏高原区,并认为同羌塘高原相似或同属一个亚区;  相似文献   

10.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由羌塘(藏北高原)、青海高原、祁连山地、集达木盆地、藏南谷地和川藏高山峡谷等地形区组成。其中羌塘高原是青藏高原的核心部分,被称为“高原上的高原”,它地势高充,平均海拔4500束以上、草木罕生。“羌塘”藏语意为“北方荒原”。羌塘高原面积约168万平方千米,大致相当于17个浙江省的面积。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在中国自然地理区划中的地位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它应该放在青藏高原区(或西藏区),还是包括在蒙新荒漠、半荒漠区内。一部分人从气候和拔海高度等特征出发,把它列入青藏高原区,并认为同羌塘高原相似或同属一个亚区;  相似文献   

12.
纳木错     
正纳木错地处N30°30'~30°35'和E90°16'~91°03'之间,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湖面海拔4 718 m,面积1 920 km~2,湖水最深处超过120 m。pH值7.8~9.5,矿化度0.173~1.732 g/L,阴离子主要是HCO_3~-,其次是SO_4~(2-),Cl~-最少;阳离子中以Na~+为主,其次为Mg~(2+),Ca~(2+)最少;属重碳酸盐型钠组微咸水湖。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陆域地理格局与环境变化风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在新时期推动国际合作共赢的倡议,旨在打造绿色、健康、智力、和平丝绸之路,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共同发展。系统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特征、演化趋势与未来风险格局,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科学基础。应用遥感监测、统计资料,探究“一带一路”陆域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环境要素空间分布特征和时空差异;依据经典综合自然区划的方法论,将“一带一路”陆域划分为中东欧寒冷湿润区、蒙俄寒冷干旱区、中亚西亚干旱区、东南亚温暖湿润区、巴基斯坦干旱区、孟印缅温暖湿润区、中国东部季风区、中国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等9个区域。结合模型模拟、情景预估等技术手段,将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方法论用于预估未来30年高温热浪、干旱和洪涝等突发性极端事件的灾害风险,以趋势—基线对比方法预估宏观生态系统、粮食生产等渐变事件的风险。结果显示,亚欧大陆西部将是暖干趋势;青藏高原两侧区域高温热浪高风险;中东欧寒冷湿润区东部干旱高风险;孟印缅温暖湿润区和中国东部季风区洪涝高风险;荒漠边缘区域为生态脆弱高风险区;中低纬区域为粮食减产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14.
西北干旱灾害影响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1951-2000年中国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降水资料,1951—1994年主要农作物旱灾面积和粮食减产资料,建立了干旱等级指标、农业旱灾指标、因旱粮食减产指标体系,分析了西北干旱灾害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西北干旱和农业旱灾呈增加趋势,以20世纪70、90年代最严重,农业旱灾以重大旱灾事件为主,其空间变化以西北东部干旱灾害严重。采用谐波和功率谱方法分析西北干旱周期,建立了拟合预测回归模型,并对西北干旱灾害进行影响预测,表明21世纪前十年西北干旱灾害有减缓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王波儿  何美珑 《地理教学》2009,(10):19-20,30
一、教材分析 上海新课程初中教材在“农业及其地区差异”这一章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节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各具特点的四大农业区,②北方早地农业区与南方水田农业区,③西北干旱农业区与青藏高原农业区。教材中通过配置四大农业区的景观图以及“茶叶生长的气候条件”、“饮食与地理”、“辨证地看待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条件”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结合图表说一说我国北方和南方农业生产的主要差异,并讨论我国北方与南方农业生产差异在自然条件方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乌(达)吉(兰太)属包兰铁路支线, 位于内蒙乌兰布和沙漠的西南。该线1967年建成通车, 全长130公里, 自1970年以来, 线路风沙危害严重(照片1、2), 火车脱轨22次, 1982年5月份脱轨4次, 沙埋铁路最深达1.7米, 沙埋1米深以上长达2公里。现沙害严重区段有40-49公里、67-68公里、70-72公里, 73-82公里、82.5-85公里、88-91公里和92-94公里等7段。历年铁路部门所有防沙投资已达200多万元, 平均每年20-30万元, 但成效甚小, 目前沙害仍在发展, 严重地影响行车安全, 影响当地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81—2001年中国西北干旱区NDVI变化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1981-2001年连续21年的NOAA/AVHRR的NDVI植被覆盖指数,空间分辨率为8km×8 km,时间分辨率是"准半月",分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四个地区(新疆的南疆地区、北疆地区、甘肃内蒙古河西走廊地区和青海柴达木地区)1981-2001年连续21年的NDVI变化.结果显示:1981-2001年中国西北干旱区四个地区的NDVI虽然普遍不高(小于0.3),但是其在新疆的南、北疆处于增大的趋势,北疆1991-2001年的平均NDVI值比1981-1990年的平均值增加了2.48%,南疆的相应增幅较大为8.95%;甘肃内蒙古河西走廊地区的NDVI值年际变化不明显;青海的柴达木地区NDVI值则有减小的趋势,其1991-2001年的平均NDVI值比1981-1990年的平均值减少了2.76%.新疆植被覆盖的增加可能与大面积开荒等人为活动以及这一段时间新疆地区"增温"和"增湿"的自然气候变化有关,而青海柴达木地区植被覆盖的减少则可能存在更复杂的自然和人类活动等多方面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干旱的盆地之一,常年盛行强劲的西北风,尤其在冬春季更甚。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自新生代以来沉积了巨厚的河湖相沉积。自上新世晚期以来,随着气候的逐步干化和盆地内部构造变形的加剧,该地区风力侵蚀地貌开始出现。早更新时出现的古盐壳和古雅丹地貌说明当时侵蚀已经相当剧烈。晚更新时以来,气候的极端干旱化和冰期的出现,更加促进了风蚀地貌的发育,在强劲的低空风力的雕刻下,形成了盆地西部几万平方千米的“百万雅丹”地貌,十分壮观。柴达木盆地不同地区风蚀地层的厚度和速率都不同,最大可达3 km和1.1 mm/yr,如此巨量的物质搬运必然为下风向的地区(都兰、青海湖地区、西宁盆地、黄土高原)的粉尘堆积提供可观的物源物质。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被侵蚀的古湖相地层是上述地区,尤其是黄土高原重要的物源物质。随着研究的深入,其盆地内侵蚀物质输送到黄土高原的机制,已被学界越来越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茂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川西平原过渡带,四周与北川、安县、绵竹、什邡、理县、松潘等9县相邻,全县幅员面积4074.96平方公里。南北宽94.8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1°24″-32°17″,东经102°56″-104°10″。全县辖22个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又称“陕甘宁盆地”,它北起阴山,南至秦岭,东依吕梁山,西靠六盘山,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面积37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盆地内以长城为界,北部为干旱沙漠、草原及丘陵区,地势相对平坦,南部为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海拔在1120米到1800米之间。作为大型聚煤和含油气盆地之一,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能源基地。截止2002年底,鄂尔多斯盆地发现油田36个,已探明含油面积两千余平方公里,地质储量上亿吨,油气生产能力已经步入我国大型油气田的行列,诸多国际石油公司业已涉足鄂尔多斯盆地,正在共同勘探开发鄂尔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