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适应性是研究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科学领域的新视角,为地理学科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通过对国内外适应性相关文献的梳理,回顾适应性概念的起源与发展,总结适应性研究的方法、研究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发现:(1)21世纪以来适应性研究进展迅速,表现为研究视角的多样化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2)适应性研究框架包含适应主体、适应对象、适应过程以及适应性评价与调整5个方面内容;(3)国内外适应性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体现出一定的共性和个性,在理论建构、学科互补和方法创新上有待拓展;(4)未来适应性研究应完善适应性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加强多尺度与跨尺度的研究,关注耦合系统适应性过程与机制,探究适应性驱动因素与演化机理,构建适应性动态评价与管理系统,实现适应性评价与综合实践,满足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2.
冰川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川旅游是现代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冰川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冰川分布偏远、进入性差、旅游活动专业性强等因素制约着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体系。论文梳理了国内外冰川旅游相关研究成果,从冰川旅游的概念与内涵、冰川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冰川旅游发展效应、气候变化对冰川旅游的影响及应对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评述了国内外冰川旅游在研究时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提出了冰川旅游研究的难点和突破口。在此基础上,提出冰川旅游研究应基于资源学和地理学科特点,以旅游地域的人地关系演化为着眼点,从冰川旅游的资源基础、景观价值评价与适宜性开发、冰川旅游发展模式、目的地管理与社区建设等方面构建研究框架,指导中国冰川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乡村地理研究的主要理论演变与启示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杨忍  陈燕纯  张菁  徐茜 《地理科学》2020,40(4):544-555
采用Citespace工具和文献归纳方法,系统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乡村地理研究的热点及理论发展脉络。在全球化和逆城市化背景下,西方国家乡村地区普遍经历了发展转型与空间分化过程,其研究热点和主要理论发展大致分为3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主要关注于乡村农业去中心化和逆城市化过程,延续20世纪80年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围绕农业经济展开的监管理论和根植于浪漫主义运动的乡村田园牧歌式理论主张占主导,受后现代思潮影响兴起了社会文化转向的“他者”研究;进入21世纪,在网络视角转向下,全球尺度的乡村分化及其内在机制的综合研究引起学界关注,研究议题及理论切入主要涉及全球乡村、乡村重构、乡村分化、多功能农业、舒适性迁移和创新理论等;近10 a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粮食危机背景下,危机下的乡村可持续发展得以较大关注,衍生出可持续生计、社区恢复力、脆弱性、生态经济、生物经济等的概念和理论主张。中国乡村地理的学科发展需集成多学科方法与理论,融合中西方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成果,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核心指导,全面深化从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视角分析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维空间的分化、重构、治理的过程、动力和综合效应及其优化调控机制,发展中国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4.
国外脆弱性理论模型与评估框架研究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脆弱性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已经在多学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由于学科背景及研究视角的差异性,不同研究领域之间存在着结论不兼容和工作重复等问题,迫切需要一个可行的理论模型与评估框架来整合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对脆弱性概念内涵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外多学科领域中的脆弱性理论模型及评估框架进行了对比研究和评述.研究发现:脆弱性概念的泛化是制约通用脆弱性理论模型与评估框架的关键因素,结合未来脆弱性研究的发展方向,对整合的脆弱性理论模型与评估框架提出了4个方面的要求,即多时空尺度特征、多重扰动特征、耦合系统特征和人文特征.  相似文献   

5.
行为地理学的学科特色与拓展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行为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因其独特的分析视角和对人地关系的深入阐释而在20世纪70年代快速发展。但是,目前缺少关于行为地理学学科框架的系统界定,对于行为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独特性和学科分工的讨论尚不够深入,这既不利于人文地理学其他子学科的研究者正确认识行为地理学研究的价值,也不利于行为地理学者之间凝聚共识、构建学术共同体。恰逢中国行为地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之际,论文尝试进一步厘清行为地理学的学科特色与定位,在回应当前行为地理学面临的一些学科属性和理论路径选择方面的困惑的基础上,指出行为地理学的一些拓展路径。行为地理学兼具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论的定位,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了理解人地关系的个体视角、主观视角和过程视角;未来行为地理学应该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立足尺度理论推动微观尺度研究与宏观尺度研究的对话整合,进一步拓展对行为的心理机制解释和相关因果机制的检验,并立足中国的地理背景加强中国行为地理学研究的原创性和应用价值。期待更多学者积极投身行为地理学研究之中,共同推动中国行为地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韩勇 《世界地理研究》2015,24(4):122-130
系统总结了2000年以来英语世界人地关系研究在认识,方法和应用方面取得的进展,通过总体评价提出了以资我国人地关系研究借鉴之处。无论是在学科内还是在学科间的交流中,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传统依然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认识上,地理学环境研究的复兴与学科内的融合是实现统一地理学发展的桥梁,学科间的交叉拓宽了人地关系研究视野;在方法上表现为依托现代技术的方法综合,即在复杂系统科学的背景下,建构以关系思考为本的评价模型;在应用上以人地关系之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解决从全球到地方尺度的贫困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并为其他学科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行为地理学的方法论与微观人地关系研究范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革命以来,人文地理学研究开启了微观个体视角的探索,逐渐形成了具备典型微观人地关系研究范式的行为地理学研究。然而,当前研究对微观人地关系的探索仍然存在不足,理论上呈现宏观和微观尺度割裂的态势,已经成为限制微观人地关系理论发展和指导实践的主要障碍。因此,论文在总结当今行为地理学方法论进展的基础上,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梳理了区域主义、实证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结构主义等不同理论思潮下人地关系研究范式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比宏观和微观人地关系研究范式的差异,认为行为地理学研究范式具有探索微观人地关系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可通过建立与其他研究范式的接口,立足人地关系研究微观化的基本内涵和目标,重构微观研究的人地观与方法论,并搭建从微观到宏观的跨尺度研究范式,以期为行为地理学和微观人地关系的发展给予启示。  相似文献   

8.
孙鸿烈  石玉林  李文华  封志明  江东 《地理学报》2020,75(12):2610-26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资源科学研究在自然资源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了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体系。本文系统总结中国资源科学从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到资源科学综合研究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初期(20世纪50—60年代)、区域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与资源科学研究时期(20世纪70—80年代)、资源科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2000年)及现代资源科学迈向新发展时期(21世纪以来)等4个阶段,促进了中国自然资源的考察和开发利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对中国资源科学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当下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两个国家先进发展需求,资源科学研究要以史为鉴,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学科的新概念、新知识与新方法,促进资源科学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地关系演进及其资源环境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李小云  杨宇  刘毅 《地理学报》2016,71(12):2067-2088
人地关系研究始终贯彻在地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本文在大量的文献梳理基础上,对中国人地关系的内涵特征、研究概况和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综述。① 阐述了中国人地关系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内涵及演进规律,发现人地关系作为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不断强化,其内涵随时代不断演变,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提出极大地丰富了人地关系的内涵及理论体系。② 运用文献计量方法概述中国人地关系的基本研究状况,对1980年以来人地关系研究的经费来源、主要研究团队和主要传播期刊等进行了定量识别,研究经费以国家级基金支持为主,并呈现多元化趋势;研究的优势团队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及师范类院校;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期刊对人地关系研究传播具有重要影响力。③ 资源环境是人地关系的基本载体,本文进一步聚焦到人地关系的资源环境基础研究,发现中国资源环境基础研究经历了从单要素视角逐步向多要素综合视角演变的历程,研究主题从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等单一要素逐步向资源环境综合要素转变。服务于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证研究是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特色,未来要更加注重以发展、动态的思路关注“人”、“地”特征的变化以及新因素对人地关系的影响研究,尤其要注重资源环境绝对区位的时空变化对人地相互作用的模式影响研究,加强学科交叉以及综合集成技术的系统性研究,以推进人地关系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地关系时空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地关系是一个既涉及自然过程又涉及社会过程的综合概念,它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从时间角度看,人地关系的演化可分为5个阶段:混沌阶段,原始共生阶段,人类对环境的顺应阶段、大规模改造阶段和人地协调共生阶段。在人地关系演进过程中,"人"通过技术手段改变了人地关系,并且"人"与"地"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也是与特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根据区域间人地系统要素空间流的性质和方向,区际关系可分为封闭式、掠夺式、转嫁式、互补式等4种类型,当前的人地矛盾主要表现在全球尺度、国家尺度和局部地域3个不同尺度上。为协调区际人地关系,在优化区内人地关系和公平原则条件下,应强调共同利益和跨地区补偿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方创琳 《地理学报》2004,59(Z1):21-32
作者系统总结了1990年以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指出并反思了人地关系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并展望了未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认为,中国科学家始终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视为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与核心,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深入分析人地系统的基本特征,科学划分人地系统的学科分支,尝试揭示人地关系演进趋势与基本规律;新型人地关系理论不断出现,正在逐步形成理论体系,具体可归结为人地系统协调共生与耦合优化理论、人地系统危机冲突与错位异化理论、人地关系分形辩证与系统构型理论共三大类理论研究流派;人地系统研究方法趋于多元化,定性研究方法、数学模拟方法、3S技术方法和综合集成方法等新方法与新手段不断应用;人地系统理论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于解决不同时空尺度的区域发展问题和不同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但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尚且存在研究经费严重不足,理论研究深度不深,实践应用广度不够,研究机构缺少,研究队伍不稳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方向包括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人地关系理论的深入研究,加强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的综合集成交叉与技术支持系统研究,加强人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演进中全球问题、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的研究,加强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与生态道德研究.  相似文献   

12.
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是人地关系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的前沿及热点内容。近年来,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体现在:①建立了综合、广泛的评价指标体系;②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与人地关系的调适;③综合研究方法的应用;④对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动态研究的关注及尝试。目前,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应用于国土空间开发、产业规划、灾后重建、资源环境监测及预警等领域。未来仍需在完善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尺度及动态变化等方面加强研究,以此深化综合自然地理理论及实践研究,为区域资源、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了区域人地关系系统基础上构建区域PRED系统,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进行了4方面改进:(1)基于人地关系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区域PRED系统模型,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各子系统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整合。(2)在自然资源子系统中加入了林业用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两个重要指标,在环境资源子系统中加入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并在社会资源了系统中加入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这一指标。(3)提出了加权平方平均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2000-2014 年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4)结合脱钩理论对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得出评价结果更符合资源匹配度较差地区的实际情况;新疆各要素相对资源承载力平均水平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平均自然资源承载力、平均综合承载力、平均环境资源承载力、平均社会资源承载力、平均经济资源承载力。研究期间一直处于富余状态,自然资源优势相对突出,但是环境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劣势也很明显,新疆综合承载力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要素的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环境解说研究综述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环境解说最早出现在美国国家公园的服务体系中,伴随着新兴的旅游方式、目的地竞争日益激烈和居民游憩需求的增加,其概念内涵与功能不断发展,并且解说的研究也得到不断完善。本文分别从国外环境解说研究的时代发展和内容上进行划分,而由于国内的研究很少,只作为综述的补充。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环境解说分别经历了"形成期"、"媒介期"、"名正期"以及"初熟期"。在研究内容上,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对解说特征与功能的研究,包括其概念性框架与目标、手段选择、管理功能与经济功能的研究;对解说受众的研究,主要包括对游客的分类研究及解说方式的研究,以及对解说员与游客之间沟通过程的研究等。在西方,环境解说研究通过借助其他各学科的理论而逐渐成熟,笔者建议引入国外成熟理论以建设并完善环境解说学科体系来填补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贺灿飞  毛熙彦 《地理科学》2021,41(9):1497-1504
全球环境变化与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对“经济-环境”关系产生深刻影响,但资源环境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淡出全球经济地理研究的视野。2000年以来,环境经济地理逐渐兴起并对此进行反思,但其发展仍处于混沌状态。中国经济地理学科自身的人地关系传统和国家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为环境经济地理理论与实践创造了理想条件。环境经济地理并非全新的领域,其可从经济地理理论出发拓展对“经济-环境”关系的认识,据此提出3组研究主题:① 重新认识经济活动的区位,理解变化中的资源环境如何作用于传统与新兴经济活动;② 建立对不同地理尺度下要素流动和主体互动的认知,理解资源环境风险如何在各类关系网络中传递,又将如何重塑各类关系网络;③ 考察多主体在多区域之间、多层级制度背景下的相互作用,理解绿色创新与转型的过程,实现对“经济-环境”关系在不同发展场景下协同演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地理科学》2020,40(4):497-497
正乡村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以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对象,聚焦于乡村资源环境支撑本底系统与乡村生产生活主体系统之间的交互耦合过程,重点分析乡村聚落、土地利用、人居环境、空间组织、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建筑与景观和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等的多尺度时空演变过程、内源性和外部性动力交互作用机制,以及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化的综合效应和优化调控策略,为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优化重构和繁荣振兴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边界研究是政治地理学的一个经典议题。受“冷战”结束和全球化的影响,边界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步入一个复兴时期,产生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概念转变。本文通过梳理国外文献,归纳总结了边界理论的内涵、研究内容和方法的演变。边界研究进入复兴时期后呈现出明显的多学科交叉和综合性特征,对边界的理解超越了传统意义上把边界单纯看作是国家空间分隔的理解,强调边界内涵的动态性、多尺度性、空间性和多样性,更多地关注不断创造和重新创造出来的符号性边界,以及不同空间尺度的社会实践。研究呼吁加强边界理论向城市内部空间尺度的边界延伸与拓展,以及加强边界理论与地缘政治学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人地关系与脆弱带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孙武 《中国沙漠》1995,15(4):419-424
兴起于80年代后期的生态脆弱带研究,标志着"持续发展"的现代人地关系理论对人类生存环境哲学思考的深化。侧重于植物生态领域的脆弱带概念现已被拓宽,生态学、人口承载力、害灾学、荒漠化成为其四个主要的研究方面;由人地关系矛盾所决定的性质的不稳定性为脆弱带的主要特征;界面性、波动性、基质性是脆弱带的主要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9.
全球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基于国内外脆弱性研究文献资料的回顾,对脆弱性研究的演进过程、研究现状与进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指出了脆弱性研究对于推动地理学人地系统研究的借鉴意义。作为当前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性科学领域的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脆弱性研究得到了地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广泛关注,呈现出跨学科、综合集成的研究趋势,在概念体系、分析框架、评价方法等方面研究进展丰富,但尚未在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独立完善的理论与方法论体系。随着脆弱性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文与自然要素综合作用下的耦合系统脆弱性过程与机制,脆弱性研究在分析人地相互作用的尺度嵌套问题、促进人地系统研究的综合集成与学科交融、增强人地系统研究的实践指导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城乡人口双向流动格局显著、研究尺度下沉,了解县域村镇人口迁移规律模式与影响机制对县域村镇规划编制及发展战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CiteSpace分别识别1985年、2009年以来中国的县域村镇尺度人口迁移研究热点,分析显示新旧热点联系紧密,理论与实证研究稳步发展,三十多年间学者关注的主要议题大体一致,集中在迁移主体特征、迁移过程的规律模式、迁移的影响因素与机制及迁移带来的影响与效应四个方面,由此系统性梳理归纳出国内关于县域村镇人口迁移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进展。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学界研究趋势提出可重点关注的4类议题:(1)创新理论方法与基础数据研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规范数据采集与统计口径、寻求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将极大扩展县域村镇人口迁移研究的想象空间。(2)尺度纵横向比较研究。探索不同尺度迁移规律,借鉴其他地区同尺度人口规划经验,以提出适应不同层级发展需求的策略。(3)迁移的时空演变与影响机制研究。关注下沉尺度的县域内部人口迁移模式,回溯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家庭迁移模式,关注制度变量与迁移时间等新影响因素。(4)迁移的微观影响与效应研究。运用新理论与方法在个体与家庭微观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