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8 毫秒
1.
公众参与既有利于提高环境治理举措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有利于保护公众基本环境权利,满足其实际生计需要,是提高水源地周边农村环境治理综合成效和社会认可度的重要途径。水源地周边农村环境治理公众参与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环境行为,是参与意愿的行动表征,同时受心理认知因素、环境规制因素和内外部条件等的综合影响。论文构建了农村环境治理公众参与行为理论框架模型,并基于福建西芹水厂水源地周边农村144个农户和17个村委调查数据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公众参与意愿高但实际参与行为发生少,村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支付愿意村际差异较大,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公众参与行为个体差异较大。水源地周边农村环境治理公众参与行为不仅取决于其行为意向,还受心理认知、内外部条件及政府管制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内外部条件往往更为关键。性别、环保认知和对政府环境管制的感知是影响农户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支付意愿的关键因素。个人环保素质、环保设施条件和环境服务质量对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的公众参与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定量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分析出发,分析公众参与定量化分析与评价的重要性。参与者的环境意识、思想文化素质、法制观念影响着公众参与的代表性,各项指标如各问题的设计对调查目的的贡献率不同、评价项目的行业性质对环境因素的影响不一、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不同,这些因素均影响着定量评价的科学性。通过特尔斐法赋予各因素以权重值,以此排除多方面的影响与干扰,最大程度地体现公众的思想。通过相应的实例分析,对所述公众参与的定量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湿地保护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众参与湿地的保护管理是公民自身权利义务的体现,同时也是湿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公众参与对于湿地环境可持续发展而言,意义重大。然而,在我国,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管理还存在参与机制不健全,参与缺少法律法规的保障,参与意识不高,形式单一等问题。在论述公众及公众参与的内涵、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管理的意义、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部资源》2013,(2):45-45
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 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澳矿业公司对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也逐渐提高。在法律要求、政府监管、公众参与和监督下,土地复垦逐渐成为该公司的自觉行为。矿业公司将环境保护特别是土地复垦工作作为整个采矿过程的一部分,非常希望土地复垦工程能有把握产生良好的环境和社会反应,十分重视"边开采、边复垦",重视复垦措施和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志先 《地理教学》2022,(8):46-47+55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提高公众环境意识,自觉践行环保行为,需要科学、系统、全面、长期的环境教育。为系统深化青岛市初中学生环境教育,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打造青岛教育特色品牌,笔者研发了《生态环境教育》课程。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方面对课程纲要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6.
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因而,1992年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地理教育可以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我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7.
在地理学科实施环境教育中,有时往往只注重学生意识目标和知识目标的训练,只是以环境危害的具体事例、数据让学生意识到环境危害的严重性,懂得一些环保常识,忽视了环境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态度目标,即从我做起,大家共同努力,环境污染问题才能逐步得到改善和解决。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刻不容缓。地理教育是培养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文章结合新疆的生态环境现状,新疆环境特点,提出要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新疆传统文化,组织课外教学活动以及深挖教材内容等策略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以过沟农村社区为例论述农村社区土地重划的公众参与过程,进而对台湾农村社区土地重划的公众参与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台湾农村社区土地重划的公众参与处于公众参与阶梯理论中的最高层阶梯,即授予权力阶梯和公民控制阶梯;台湾农村社区土地重划公众参与具有广泛性、全程性,值得我国大陆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0.
彭刚建 《地理教学》2010,(22):35-36
一、活动目的 1.每逢节假日,人们都习惯用纸质的贺卡来传递祝福,可不久这些贺卡就会出现在垃圾堆里或闲置在某个角落里。制作4000张贺卡就等于砍伐了1棵树!在洪水泛滥、沙尘暴肆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日益增高的恶劣环境下,通过此活动来更好地唤起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减卡救树,真正以我们小小的行动来支持环保事业。  相似文献   

11.
环境教育的推行与实践,需要向学生灌输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但仅具环境知识还远远不够。笔者以为若能通过一些专题实践活动,加强环境科学理论知识与环保实践的有机结合,加深学生对环境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对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湿地保护是公众参与性很强的一项工作,湿地保护要以公众自觉积极参与作为重要突破口。选取三江平原最具科研历史和生态保护意识的洪河农场为调查对象,对不同参与主体(学生、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媒体、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沼泽试验站和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领导)的湿地保护参与意识进行调查,了解不同参与主体对湿地的认知程度及其参与湿地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生态学、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促进人与湿地和谐共处,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厦门海沧PX项目事件造成广泛争议的事实,折射出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没有真正确立的现实.规划环评制度的缺失,不仅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得不到保障,而且公众的私人权利与利益也得不到保障,还对公共环境利益的维护产生消极的影响.确立与实施规划环评,最主要的是,在环境保护及不同利益平衡的基础上,政府在环保规划上的责任的落实及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新的旨在刺激举办地经济发展的、具有潜在高风险的公共政策,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事件有广泛的公众参与要求.而事实上公众很少能参与重大事件的决策过程。本文从参与领域、途径和保障等角度.对国外重大事件公众参与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最终结论:在重大事件管理的全过程(研究-申办-筹办-举办-事后管理).公众都能以不同形式参与进来;而且,只要是事件管理者主动吸收公众参与.他们大都倾向于使用较高级的参与形式。另外,对国外相关事件的公众参与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也能给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最优控制模型及实证调查的方法,分析洪湖湿地恢复过程的公众参与与政府政策的可取之处及亟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系统地探讨了洪湖湿地永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并为其他地区的湿地管理提出建议。通过理论构建和实证调查提出以公众参与为主、政府政策为辅的环境管理模式,阐述了以公众参与为主、政府政策为辅的环境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一、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能充分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的才能。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就必须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这样,便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地理学要研究人地关系.地理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于阐明人地关系。现行高中地理课本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给予学生有关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对如何正确处理、协调人地关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全书教学内容紧紧围绕人地关系理论这一条主线逐章逐节展开.最后一章“人类和环境”更是以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作为总结。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环境影响评价(EIA)作为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手段,已日益成为国家环境管理的重要工具。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众参与的概念及作用出发,分析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机制,认为存在着参与对象选取不合理、参与形式双向性差、调查内容设置不科学、意见整理分析方法不完善及公众参与时段滞后等影响公众参与有效性提高的问题,最后提出注重参与对象的代表性,形式的有效性,内容的科学性,分析的定量化以及权利的保障等,以提高中国环评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污染型企业的区位选择、转移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是环境经济地理研究的热点话题。现有文献从正式制度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对污染型企业进入退出、空间分布和产业转移的影响,相对忽视了地方社会资本如公众环保意识、企业环境责任等非正式制度因素对污染型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本文基于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以及城市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从社会规范、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三方面构建中国城市尺度社会资本,利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探讨了社会资本与环境规制对中国污染型企业退出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环境规制对污染型企业退出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② 公众环保意识、企业环境责任作为社会规范因素,对污染型企业生存构成了外部非正式环境压力;但社会信任和社会网络并没有直接促进污染型企业退出。③ 社会资本在强环境规制地区中的交互作用显著,能够形成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良好互动。本研究从社会资本这一非正式制度的视角理解污染型企业退出的影响机制,不仅是对正式制度层面环境规制研究的补充,同时也对污染型企业的区位选择和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政策的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参与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锻炼智能,陶冶情操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师生多边教学活动.重在学生参与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