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壤颗粒排列是影响孔隙特征的最基本因素。土壤薄片能够直接观察且定量的分析土壤孔隙特征。为了解不同质地土壤的孔隙差异,于山东省东昌府区采集不同质地土壤(壤土、黏壤土、砂质壤土),通过常规方法和土壤微形态技术对比分析土壤孔隙特征。结果表明:三类样地土壤孔隙度均为表层向下逐渐减少。表层、底层差异在砂质壤土中主要体现于总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黏壤土、壤土则主要体现为总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度。砂质壤土中各土层均以简单堆集孔隙为主;而0~10 cm黏壤土、壤土以复合堆积孔隙为主,其下复合堆积孔隙减少、其他形状孔隙增多。薄片图像测定孔隙数量可反映常规分析总孔隙度的50%左右,对于非毛管孔隙度则可反映80%左右。因此,土壤薄片更适合分析土壤非毛管孔隙。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27个紫色土丘陵区土壤样品的机械组成,运用分形模型计算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D=2.817—3.030),探讨了分形维数D与土壤粒度组成、土壤抗蚀性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与土壤有机质含量(O.M)、土壤容重(B.D)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土壤颗粒分形维数D能够很好的表征土壤质地,重点反映〈0.05mm的细颗粒物质,尤其是粘粒,其次是粉粒;与土壤有机质含量(O.M)、土壤容重(B.D)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次分形维数D还能作为评价土壤水土流失和土壤生态恢复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河下游土壤风蚀期0~15cm层土壤含水率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表层含水率是影响土壤风蚀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塔里木河下游土壤风蚀期间对0~15 cm层土壤水分进行调查,发现0~15 cm层土壤含水率极低,平均含水率仅0.84%,含水率>2%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绿洲边缘和河道边缘。进一步探讨植被盖度、风沙活动强度和土壤结皮对0~15 cm层土壤含水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0~15 cm层土壤含水率与植被盖度的相关性不显著;②0~15 cm层土壤含水率与风沙活动强度呈显著指数负相关;③土壤结皮能够有效保护表层土壤水分,抑制土壤风蚀。  相似文献   

4.
张燕  彭补拙  高翔  唐翔宇  杨浩 《地理科学》2002,22(3):336-341
以苏南低山丘陵区茶园土壤侵蚀与土壤质量改变为研究对象,并取自然状态的杂木林为参照,用^137Cs法估算土壤侵蚀速率;以土壤粗化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含水量描述土壤质量;在绝对数值的基础上,用变化量探讨研究对象的变化方向与幅度。对比耕作土与非耕作土的土壤侵蚀与土壤质量改变及将它们结合起来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有可能加剧土壤侵蚀,加快土壤质地粗化;合理的农业措施虽可减缓土壤质量下降,但防治侵蚀方可治本。  相似文献   

5.
选择科尔沁沙地典型沙丘-草甸相间地为研究区,利用土壤颗粒的体积分形模型计算了研究区49个采样点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并建立了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不同粒级间的相关关系,以探讨半干旱寒冷地区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与土壤物理性质以及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为1.33~2.50,变幅较大,且呈现出自中部的草甸、农田地带向南、北方向的沙丘地带递减的趋势;土壤颗粒的体积分形维数依照流动沙丘-半流动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农田-草甸的顺序而递增。(2)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与黏粒、粉粒含量显著正相关,与砂粒含量显著负相关,且表现出明显的对数关系。100 μm是影响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变化的分界粒径,大于该粒径的颗粒含量越高,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越小;反之越大。(3)分形维数与土壤养分含量相关显著,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与电导率、pH值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均显著正相关,但与全钾含量负相关。在分形维数大于2时,基本与土壤饱和含水率正相关、与干容重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川中丘陵区的典型紫色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丘陵区不同成土母质的土壤养分含量特点及其与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8.10g/kg,属中等水平,主要集中在4.00-15.00g/kg。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在0.65~3.98g/kg。全氮含量在0.185~1.074g/kg,平均值为0.413g/kg,含量偏低。且三者不同成土母质的含量规律均为:遂宁组〉蓬莱镇组〉自流井组〉沙溪庙组;土壤全磷含量总体在0.26—3.04g/kg,不同母质的含量与前面三者的分布既相似又存在局部差异性:遂宁组〉蓬莱镇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土壤有效氮含量总体在15.6—68.3mg/kg,其含量与土壤全氮略有不同:蓬莱镇组〉沙溪庙组〉遂宁组〉自流井组;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在3.0—15.4mg/kg:遂宁组〉自流井组〉蓬莱镇组〉沙溪庙组。对于川中丘陵区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有效氮(AN)、全磷(TP)、有效磷(AP)与易氧化有机碳(ROC)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5个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由相关系数可知易氧化有机碳对土壤碳、氮、磷作用强度的顺序依次为: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有效氮、土壤有效磷、土壤全磷。  相似文献   

7.
孟阳阳  刘冰  刘婵 《中国沙漠》2019,39(1):149-160
以甘肃临泽荒漠绿洲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温度、含水量、电导率及蒸散量的野外观测,在植物生长期和冻融期分别深入分析水热盐耦合运移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水热梯度对盐分运移及其分布格局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土壤温度整体呈现出春夏季逐渐升高、秋冬季降低趋势。在冻结期,土壤表现为脱盐状态,表层电导率由2.8 mS·cm-1降到1.2 mS·cm-1;而在消融期为积盐状态,表层电导率由1.2 mS·cm-1升到3.7 mS·cm-1。在生长期,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波动较为剧烈,表层含水量27%~43%,表层电导率3~5.5 mS·cm-1,土壤脱盐、积盐反复出现。全年蒸散量总体呈单峰变化趋势,年蒸散量507 mm;土壤电导率与蒸散量呈正比关系,与地下水位呈负相关关系;蒸散发作用是土壤表层积盐的主要驱动力,而地下水波动影响着湿地脱盐、洗盐过程。因此,荒漠绿洲湿地土壤盐分累积过程是水分运移和热量传输过程发生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毛乌素沙地藓、藻结皮生态功能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结皮在荒漠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不同类型生物结皮有机体组成和比例不同,生态功能差异巨大。针对毛乌素沙地发育稳定阶段的藓、藻结皮,通过野外调查监测及室内指标测算,深入分析了两类生物结皮对土壤含水量、风蚀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尺度,并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模型定量比较了二者的生态功能差异。结果表明:(1)两类生物结皮下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呈现出先增大后波动下降的趋势,0—100 cm深度两类生物结皮下的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P<0.05),在0—80 cm深度,藓结皮的土壤含水量大于藻结皮,在90—100 cm则相反;(2)相比裸地,藓结皮和藻结皮影响下土壤风蚀量分别降低了156.0%和136.6%,但二者未达到显著差异;(3)两类结皮影响下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藓结皮下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含量分别为藻结皮的3.3、3.5、2倍;(4)生物结皮生态功能综合得分藓结皮>藻结皮>裸地(1.60>-0.64>-9.78)。本研究证实了荒漠生态系统中不同类型生物结皮生态功能的差异及其在保持水土和营养物质循环方面贡献程度的优劣,突出了在生物结皮探索工作中关于其类型或组成精准细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黄翠华  薛娴  彭飞  尤全刚  王涛 《中国沙漠》2013,33(2):590-596
通过野外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民勤绿洲农田不同矿化度(0.8g·L-1、2.0g·L-1和5.0g· L-1)地下水灌溉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生长季水分消耗量逐渐降低,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下降,而土壤有效水含量和土壤电导率则逐渐增加.当灌溉水矿化度为0.8g·L-1时,收获后土壤中上层(0~60 cm)电导率比播种前明显降低,而底层(60~90 cm)电导率略有增加,即淡水灌溉的淋溶作用明显;当灌溉水矿化度为2.0g,L-1时,生长季中的灌水依然对土壤盐分有淋溶作用,但明显弱于淡水的淋溶效果,收获后土壤盐分有明显的表聚现象;当灌溉水矿化度为5.0g·L-1时,收获后在0~60 cm深度电导率明显增加,在60~90 cm深度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选取黑河绿洲区典型土壤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耕作对土壤粒径分布及其与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惰性有机碳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非耕地(灰钙土、灰褐土、栗钙土)转变为耕地后,改变了10~50μm粗粉粒、50~250μm细砂粒、250~1000μm粗砂粒的含量,对<5μm的粘粒含量影响小。而风沙土变为耕地土壤后,土壤颗粒出现了细化现象。土壤粒径分布的变化也波及到了土壤颗粒与有机碳的关系,耕地与非耕地中存在异同点。相同之处在于,以50μm作为分界点,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惰性有机碳与<50μm的粉粒、粘粒土壤颗粒含量呈正相关,与>50μm的砂粒呈负相关。不同之处为:耕地中土壤有机碳仅与5~10μm、10~50μm、50~250μm有关;非耕地中土壤有机碳与<1μm、1~5μm、5~10μm、10~50μm、50~250μm、250~1000μm的含量有关。分析表明,耕作是引起土壤活性有机碳增加及土壤有机碳与土壤粒径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1.
质地对土壤热扩散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热性质的研究是分析地表能量平衡的重要途径之一,土壤热扩散率是表征土壤热性质的重要参数。根据非稳态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差分解计算了不同质地土壤的热扩散率。结果表明,风干土热扩散率小于1.4×10-3 cm2·s-1,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土壤质地越轻土墒条件越好热量传输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12.
仰韶文化时期气候环境与古人类活动是如何变化?大部分变化信息尽管从宏观视野中消失,但却保存在土壤微形态中。故文章采用土壤微形态学方法,对仰韶村遗址一处含有文化层区域进行多点采样,通过比较古土壤、文化层和表土层土壤微形态特点差异,研究了气候变化及古人类活动对土壤微形态的影响,为探究仰韶文化时期的古人类活动遗迹和古农业发展状况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古土壤层中具有明确边界的铁质垒结形成物,粗粒质多分解细小颗粒,呈现堆积状,细粒质多为微晶b-垒结,细粒质与粗粒质相对分布主要呈现包膜状和桥接状,孔隙壁附着锰质胶膜。2)文化层中粗粒质多分解细小颗粒,呈现堆积状,细粒质呈现出多种b-垒结,细粒质与粗粒质空间关系也呈现多样化。孔隙壁附着腐殖质,孔道内填充炭屑。3)表土层中土壤形成物主要为继承性钙质形成物和钙质新生体,还可识别淀积黏粒体,土壤垒结回归单一,孔隙呈现出堆集性不规则非稳定态。研究发现:1)古土壤层主要受暖湿气候影响,脱硅富铁铝化作用明显,次生矿物以赤铁矿为主。古人类开始居住活动,促进了土壤发育,淀积黏化作用明显,黏粒胶膜发育充分。2)文化层主要受到古人类活动影响,古人类活动强度增强,土壤形成...  相似文献   

13.
石灰土中秸秆还田降解率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土具有高的有机碳的积累,但营养成分的供给速率偏低,导致土壤贫瘠。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相同来源玉米秸秆在岩溶土与非岩溶土中的降解情况,对秸秆降解率、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肥力等进行动态检测,结果表明:(1)总体上岩溶土秸秆降解速率比非岩溶土快。秸秆降解速度最快主要集中在最初60天,之后呈缓慢上升趋势,到98天基本达到平衡。非岩溶土降解峰值出现时间为第42天,岩溶土为第28天,峰值出现时间前者比后者滞后14天。总降解时间持续160天,岩溶土降解率为77%,非岩溶土为75%。(2)秸秆降解期间,土壤pH值前期有下降的趋势,后期慢慢回升,这与秸秆降解过程中不同时期降解产物变化规律相吻合。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其中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加非常明显。(3)与岩溶土相比,全量检测结果显示各肥力指标在非岩溶土含量低,但升幅百分比高;有效态检测结果显示非岩溶土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说明秸秆还田一些营养元素有效态在非岩溶土中更易于释放,而岩溶土由于其土壤质地的特殊性,许多养分被土壤粘土矿物牢固结合,营养元素供给速率慢,但因此也易于养分全量的累积。  相似文献   

14.
天山北坡绿洲土壤有机碳和养分时空变异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许文强  罗格平  陈曦  肖鲁湘 《地理研究》2006,25(6):1013-1021
本文以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绿洲作为研究区,利用1982、1999和2003年土壤养分数据,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绿洲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1982、1999和2003年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空间结构上,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具有中等或较弱的空间自相关;受土壤类型、种植作物种类等的影响,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具有较强的各向异性,但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各向异性较弱。Kriging和IDW插值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养分总体呈增加的趋势,绿洲土壤表现为“碳汇”,尤其在种植6年以上的多年生作物分布区,土壤“碳汇”趋势更加明显,说明以绿洲农业为主的人类活动基本合理,土壤质量正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土壤碳库研究中土壤数据从矢量到栅格的等精度转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矢量数据转换成栅格数据是多数区域土壤碳库研究中数据准备的关键步骤。本研究以太湖地区1:5万、1:50万、1:400万3个比例尺土壤矢量数据库为基础,分别转成不同分辨率的栅格数据;基于不同比例尺和栅格分辨率数据,研究水稻土表层(0~20cm)的土壤类型数量、面积、有机碳储量以及有机碳密度变化,并以矢量数据获得的这4个指标为基准,用相对变异百分数(VIV)来判别不同栅格数据与其对应比例尺土壤矢量数据之间的精度差异。结果表明,在4个指标的|VIV|<1%前提下,3个比例尺矢量数据分别转换成0.2km×0.2km、1km×1km、9km×9km的栅格数据,既保证数据转换过程中精度要求,又避免了数据冗余。土壤数据比例尺与栅格分辨率等精度转换对应关系可描述为y=0.0225x-0.01233(R2=0.999),对区域土壤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谢云  林燕  张岩 《地理科学进展》2003,22(3):279-287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是美国研制的用于定量预报农地或草地坡面多年平均年土壤流失量的一个经验性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它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土壤侵蚀试验和定量研究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的,最终于60年代正式出版。期间又分别在70年代和90年代进行了二次修订。自模型研制以来,已在水土保持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模型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和方法,对于各国经验性土壤侵蚀模型的建立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国自80年代开始引入该模型,进行模型的订正和应用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7.
调查了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典型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的时空分异,同时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02年与1999年相比,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全量养分都有相应的增加,速效养分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土壤养分含量剖面分异明显,随深度的增加大多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全钾的变化比较特殊,不同深度土壤全钾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不同台位林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林地土壤有机质、氮素含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磷、钾含量却有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差异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几种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比较是:水田〉林地〉旱坡地〉草地,土壤全氮含量水田〉林地〉旱坡地〉草地,全钾含量水田〉草地〉林地〉旱坡地。  相似文献   

18.
极端干旱区多枝柽柳茎水势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塔里木河下游极端干旱环境下天然植物多枝柽柳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气象因子、土壤水盐和多枝柽柳茎水势特性的实地监测资料,研究了影响多枝柽柳茎水势变化的主导环境因子,揭示了反映多枝柽柳生长发育期茎干水分变化的环境因子的指示性和指示阈值。结果表明:①在众多环境因子中,土壤水分对多枝柽柳茎水势变化影响最强烈,多枝柽柳对土壤水分的吸收不存在最低土壤含水率阈值,但36%的土壤含水率为影响多枝柽柳茎水势变化的临界上限,超过36%则对其没有明显影响。②土壤pH值的变化可反映极端干旱区多枝柽柳茎水势特性的变化;7.95±0.03的土壤pH值为反映多枝柽柳茎水势发生变化的临界阈值,当土壤pH值大于7.95±0.03时利于多枝柽柳有效分泌盐碱,维持正常生长。该研究为减轻多枝柽柳受旱程度、维持多枝柽柳正常生长及时补充水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底层土壤有机碳库占土壤总碳库的50%以上,但其控制机理仍不清楚.本研究以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酶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杉木林表层(0~10cm)和底层(40—60cm)土壤微生物生长对策的差异.结果显示,相对于表层土壤,底层土壤的易利用碳含量更高,表层土壤微生物更趋向于K对策,而底层土...  相似文献   

20.
东北黑土区容许土壤流失量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il loss tolerance(T) is the maximum rate of annual soil erosion that is tolerated and still allows a high level of crop productivity to be sustained economically and indefinitely.In the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an empirically determined,default T value of 200(t/km2?a) is used for designing land restoration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soils.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vide a methodology to calculate a quantitative T for different black soil species.A field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typical soil profiles of 21 black soil species in the study area and a quantitative methodology based on a modified soil productivity index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calculate the T values.These values,which varied from 68 t/km2?a to 358 t/km2?a,yielded an average T value of 141 t/km2?a for the 21 soil species.This is 29.5% lower than the current national standard T value.Two signific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T value were soil thickness and vulnerability to erosion.An ac-ceptable reduction rate of soil productivity over a planned time period of 1% is recommended as necessary for maintaining long-term sustainable soil productivity.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ly used of regional unified standard T value,the proposed method,which determines T using specific soil profile indices,has mor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effective,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