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鄱阳湖湿地的苔藓植物和土壤进行了调查、取样。共收集鉴定鄱阳湖湿地苔藓植物16科24属31种。苔藓植物主要成分为东亚分布成分(占38.46%)和温带分布成分(占26.92%)。苔藓植物含5种生活型,按物种数量依次为矮丛集型、交织型、一年生型、高丛集型和平铺型。将鄱阳湖湿地按水位划分为高漫滩、草洲和泥滩/水域,其上分布的植物形成3条环形植物带,各种生活型的苔藓植物在其中呈现规律性的分布。土壤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土壤种质库中维管束植物和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都随水位下降而呈减少趋势,尽管维管束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苔藓植物,但苔藓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并不受维管束植物的影响。鄱阳湖湿地苔藓植物的分布规律是其自身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环境梯度相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田桂泉  王子文 《中国沙漠》2011,31(5):1181-1188
通过标本采集和群落调查,探明科尔沁沙地松树山地区有苔藓植物76种(包括变种和亚种),可归为苔类(9种)和藓类(67种)两个大的类群,隶属于21科、41属;可划分为7种区系地理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世界广布种和东亚成分为主要区系成分, 分别有48种、12种和8种。石缝土层、岩面、树干小生境苔藓植物群落丰富,少数物种局限分布在一种小生境中,多数物种同时分布在两种以上小生境中。维管植物群落共有地面生苔藓植物39种,优势种有双色真藓(Bryum dichotomum)、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小疣冠苔(Mannia triandra)、西伯利亚疣冠苔(Mannia sibirica)、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随着水分条件改善,地面苔藓植物群落优势种构成发生有规律地变化,顶蒴藓类→顶蒴藓类+叶状体苔类→叶状体苔类+顶蒴藓类→侧蒴藓类+叶状体苔类+顶蒴藓类。认识群落随水分条件变化的特征对从更大尺度上认识苔藓植物结皮层形成和维持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湿地植物多样性及区系研究对湿地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北长寿岛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维管植物种类组成、主要草本植物群落、优势种及植物区系。结果表明:湖北长寿岛湿地维管植物丰富多样,共有103科324属489种,其中少种科和单种科合计占总科数的77.67%,寡属科和单属科合计占总科数的93.20%,少种属和单种属共计占总属数的98.46%。湿地主要由禾本科、菊科、蝶形花科、蔷薇科和莎草科等草本植物组成。常见的水生植物群落有眼子菜群落、水鳖群落和双穗雀稗群落,湿生植物群落为狗牙根群落和小鱼仙草群落。植物区系主要有14个类型和9个变型,热带成分占比45.88%,温带成分占比54.12%,呈现出由热带过渡到温带的区系特点。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维管束植物物种组成与生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武汉市主城区及近郊26个典型城市湖泊湿地植物物种和群落类型调查的基础上,对湖泊湿地维管束植物组成、地理成分和生态适应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植物资源丰富,本次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361种(含变种和变型),分属于82科231属,其中被子植物是主要类型;武汉市湖泊湿地维管束植物地理成分复杂,兼有地带性、隐域性和起源上古老性的特点,但特有属、种匮乏,其中蕨类植物表现出明显的隐域性特征;种子植物分属于14种地理分布类型,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3种地理分布类型所占比例较大,表现出明显的亚热带湿地植物区系特征.同时,湿地植物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分别占总种数的37.4%和32.7%.在所有水分生态适应型中,中生植物的种类最多,共164种,占总种数的45.4%,反映出武汉市湖泊湿地维管束植物群落逐渐向中生植物群落演替.  相似文献   

5.
西溪湿地外来植物及其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经典分类及群落学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对西溪湿地外来植物,特别是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生境、危害程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溪湿地现有外来种子植物97科234属328种,其中被子植物91科220属311种。菊科、禾本科和蔷薇科等14科所含属种是该地外来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菊科、禾本科占绝对优势;菊科外来植物在外来种中所占比例大,且危害较重。景观改造、湿地植物园引种是西溪湿地外来植物种类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西溪湿地现有外来入侵植物共27科55属71种,原产地为美洲的48种,占总种数的67.61%;原产地为欧洲的9种,占12.68%。外来入侵植物以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居多,有52种,占总种数的73.24%,落叶灌木仅1种(占1.41%)。提出西溪湿地外来植物的编目、监测和数字化管理的建议,并建议将美丽飞蓬、南美天胡荽、再力花和黄菖蒲等4种外来植物列入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  相似文献   

6.
以2009~2012年实地样方调查和前人研究资料为基础,对山西省37个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种子植物区系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在山西省37个自然保护区中,共记录有湿地种子植物56科154属294种;在4个生活型中,草本植物种类最多,共有278种,占总种数的94.56%。将湿地植物的生态型划分为7类,其中,湿生植物269种,占总种数的91.5%,是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中湿地种子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沼生植物88种,水生植物74种,构成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中湿地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在属的水平上,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区类型为主,共有82属,占总属数的53.25%,表明温带性质比较明显;种子植物种的区系成分中,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达160种,占总种数的54.42%,中国特有分布种有40种。山西省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植物区系与温带亚洲和东亚植物区系联系最为紧密。在湿地种子植物区系中,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  相似文献   

7.
2017年5月和11月调查了西溪湿地的浮游动物资源,对湿地内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时空分布、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共采集浮游动物17种(属),隶属于9科14属,其中轮虫类4科8种,占总种类数的47.06%,枝角类4科7种(占41.18%),桡足类1科1种(占5.88%),无节幼体(占5.88%)。春季浮游动物的密度与生物量普遍偏低;浮游动物多以轮虫类为优势种;浮游动物种类与生物多样性均偏低,群落结构不复杂。湿地生境的改变可能是造成浮游动物种类下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湿地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苔藓植物作为森林生态系统最常见的地被植物之一,对生态过程起着重要调控作用。为探明不同苔藓植物对亚高山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本文以封闭式动态气室法,对川西贡嘎山东坡峨眉冷杉生态系统赤茎藓(Pleuroziu schreberi)和星塔藓(Hylocomiastrum pyrenaicum)两种苔藓斑块土壤以及裸地斑块土壤CO_2排放速率进行了定位观测,同时探讨了不同苔藓斑块对土壤有机碳累积的影响及潜在途径。结果显示:(1)苔藓植物显著改变了亚高山针叶林土壤CO_2排放速率及其季节变化特征,但不同苔藓植物的影响程度具有差异:赤茎藓和星塔藓作用下土壤CO_2排放速率分别增加了28.5%和46.8%,星塔藓与赤茎藓相比其对土壤CO_2排放的促进作用更显著;(2)苔藓斑块对土壤有机碳(SOC)和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影响具有物种特异性,两种苔藓中,赤茎藓能够显著促进SOC和DOC累积,但星塔藓的影响不显著。该结果反映了亚高山生态系统不同苔藓物种在促进生态系统碳循环方面的生态功能的差异,由此,在开展亚高山生态系统碳循环以及土壤有机碳储量研究时,应充分考虑苔藓物种对土壤碳过程/碳平衡的作用机制和生态功能差别。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水鸟的种类和数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7月~10月,对湖北省湿地中的水鸟种群进行了调查,重点调查了82个湿地区的1 238个湿地斑块,所涉及的湿地总面积为552 810.46 hm2,共记录131种20 095只水鸟,隶属于9目21科64属。其中,以鸻形目的种类最多,有9科48种,占总种数的36.6%;有1科34种雁形目水鸟,占总种数的26.0%。另外,新记录4种水鸟,分别为冠鱼狗(Ceryle lugubrus)、斑鱼狗(Ceryle rudis)、蓝翡翠(Halcyon pileata)和黑尾塍鹬(Limosa limosa)。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区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及其区系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王伟  陆健健 《湿地科学》2004,2(3):171-175
在参照相关资料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得出上海地区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共49科107属179种。从植物生态型和生活型等方面来划分,上海地区水生维管束植物可主要分为内陆河湖水生植物、河口海岸滩涂植物和湿生植物3种类型。从区系组成来看,包含5种以上的12个较大科构成了上海地区水生维管束植物的主体,其中禾本科和莎草科种类最多;区内各属种数都在10种以下,包含3种以上的属有19属,共79种,分别占总属数的17.8%和总种数的44.2%。从区系分布区类型来看,水生蕨类植物种主要有4种分布区类型,世界分布为主要类型;而水生种子植物属有13种分布区类型,其中6个热带分布类型共有39属,占总属数的61.9%,6个温带分布类型共有24属,占总属数的38.1%,表明上海地区水生种子植物区系具有偏热带性质。同时,讨论了水生维管束植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以及湿地生态恢复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头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梦成  陈拥军  王静 《山地学报》2002,20(4):401-410
通过对马头山自然保护区1180余号标本的鉴定,现已知该地区共有苔藓植物69科,149属,265种及1亚种,1变种。其中,Leucodon temperatus Akiyama为中国大陆分布新记录,大萼苔(Cephalozia ambigua),钩叶粗蔓藓(Meteoriopsis ancistrodes),Isocladiella surcularis(Dix.)Tan,Trichosteleum stigmosum,Mitt.为华东新记录,水生湿柳藓(Hygroamblystgium fluviatile),梨蒴珠藓(Bartramia pomiformis)拟兜叶藓(Horikawaea dubia),柔叶毛柄藓(Calyptrochaeta japonica),角状刺枝藓(Wijkia hornschuchii)等14种为江西新记录。本文全面分析了马头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将其划分为12种类型,其中以东亚成分为主,热带,亚热带成分次之,温带成分居第三位,分别为39.36%,30.92%,26.51%,东亚成分中的中国-日本成分77种,占30.92%。东亚特有属,刺疣藓属(Trichosteleum),水生湿柳藓等属种分布特点的讨论,以及和邻近地区比较,反映马头山苔藓植物区系与国内其它苔藓分布区之间的联系,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质,成为我国苔藓植物区系中典型的亚热带类型。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浑善达克沙地10类植被地面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分布。结果表明:(1)该区共发现苔藓植物23科54属115种,其中苔类6科7属9种,藓类17科47属106种(包括变种);具有4种生长型,其中茎叶体苔类4种,叶状体苔类5种,顶蒴藓类63种,侧蒴藓类43种;优势科有丛藓科(Pottiaceae)、真藓科(Bryaceae)、柳叶藓科(Amblysteg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等;优势属有真藓属(Bryum)、青藓属(Brachythecium)、细湿藓属(Campylium)等;该区苔藓植物可分为10个区系地理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湿地、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林、爬地柏(Sabina vulgaris)灌丛等生境下苔藓植物多,且随着水分增加物种数量和生长型类型增加,优势种个体亦增大;(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Patrick丰富度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变化相反,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是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的主要影响因子;(3)除了沙地云杉林与臭柏灌丛和白桦林外,物种相似系数总体较低。  相似文献   

13.
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是典型的内陆湿地,作为重要的候鸟迁徙驿站,具有脆弱性和特殊性,其植物群落特征与多样性研究对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对阳关保护区湿地植物区系组成、地理成分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阳关保护区的湿地中共有74种植物,隶属于26科56属,其中占优势的是禾本科和藜科植物,二者占所有植物总物种数的29.73%;在植物生活型中,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占总物种数的77.03%;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型为主;用TWINSPAN分析法,将36块样地划分为8个植物群落,不同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都较低,且存在较大差异;以重要值计算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0~4.2,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0.51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1.4,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538~1,表明阳关保护区湿地植物种类总体上比较稀少、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生态较为脆弱。  相似文献   

14.
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在扎陵湖-鄂陵湖国际重要湿地开展了鸟类调查,将调查结果与历史文献资料相结合,对在该湿地分布的鸟类进行了梳理和编目。研究结果显示,在扎陵湖-鄂陵湖国际重要湿地,共记录13目28科77种鸟类,其中,有雀形目鸟类11科23种(占总物种数量的29.87%),有非雀形目鸟类17科54种(占总物种数量的70.13%);有水鸟6目10科35种,占记录的总物种数量的45.45%,其个体数量占全部调查鸟类总个体数量的93.07%;在77种鸟类中,有8种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11种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019年8月鸟类群落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2.67)和Pielou均匀度指数(0.51)都相对最大,即8月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扎陵湖-鄂陵湖国际重要湿地是中亚鸟类迁徙路线上重要的候鸟繁殖地和停歇地,应该完善该湿地的鸟类监测与保护网络。  相似文献   

15.
2014年9月至2018年8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宁夏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该保护区共记录鸟类192种,隶属于18目47科110属;其中,有雀形目鸟类62种,占总种数的32.29%,有非雀形目鸟类130种,占67.71%;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8种,国家"三有"鸟类136种;有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极危(CR)鸟类1种,濒危(EN)鸟类2种,易危(VU)鸟类7种,近危(NT)鸟类11种;在居留型方面,有夏候鸟90种(占46.88%)、旅鸟56种(占29.17%)、留鸟41种(占21.35%)、冬候鸟5种(占2.60%);在区系成分方面,有古北界种142种(占73.96%)、东洋界种17种(占8.85%)、广布种33种(占17.19%);有11种分布型,其中,古北型(占30.21%)、全北型(占17.19%)占一定优势;有6种生态类群,水鸟是主要生态类群,共有90种,占总种数的46.88%。  相似文献   

16.
利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临沂湿地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临沂湿地植物共有64科164属26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种;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oeraceae)、菊科(Composiae)、蓼科(Polygonaceae)和蔷薇科(Rosaceae)植物占湿地植物物种总数的46.42%;外来入侵植物有6科7属7种,占2.64%;湿地植物类型大致分为沉水植物群系、浮水(叶)植物群系、挺水植物群系和杂类草群系,共30余个群丛;全区湿地植物可以划分为6个生活型和3个生态型。  相似文献   

17.
对云南石林石漠化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和次生林生态系统内的岩生维管植物进行样方调查,结果表明:1.三种生态系统内分别记录到15科21属21种、15科25属25种和28科39属41种岩生维管植物。2.单位面积平均生物量表现为石漠化(11.17±2.98 g/m~2)次生林(6.04±1.03 g/m~2)人工林(1.29±0.44 g/m~2),系统间存在显著差异(F=14.27,P0.001),岩石裂缝中生长的少量阳性灌木个体异常地增加了石漠化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生物量。3.超过75%的物种分布于石壁、石坑、石隙等微生境,而石台、石面和石沟很少有植物殖居;按中国植被进行的生活型分类,三种系统中草本物种数占各自系统内总物种数比例分别为42.8%、60%和34.2%;灌木和藤本次之,其物种数差异不大,其中落叶种数较常绿物种数多;乔木物种组成只有中、小乔木,占群落中总物种数的比例最低。4.MRPP分析显示,三种生态系统岩生维管植物组合模式存在显著差异(A=0.125,P0.00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人工林石漠化次生林,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物种数呈上升趋势,其中阳性物种逐渐减少,阴性物种逐渐增加,物种从随机分布过渡到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8.
三峡水库2006年10月底蓄水至156m水位后,已形成大面积消落带。为了解水位变动情况下,水库消落带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特征,于2008年7~9月选择位于三峡水库腹心的澎溪河支流白夹溪,对145~156m高程消落带进行了调查。从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和结构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运用TWINSPAN法对消落带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结果表明,澎溪河支流白夹溪消落带植物群落物种较丰富,共有高等植物96种,分属36科73属,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简单;植物群落生活型以一年生植物为主;植物种类构成以湿生、水生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76.04%。TWINSPAN数量分类将调查的68个样方分为10个植物群落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群落有苍耳(Xanthum mongolicum)+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群落、苍耳群落、双穗雀稗(Paspalum paspaeoides)群落、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群落和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群落,群落特征明显表现出对水位涨落及小生境差异的适应。  相似文献   

19.
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采用定点观测的方法,研究了冬季云南大山包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群落的组成、数量和多样性,共记录水鸟6目11科41种,占大山包湿地水鸟物种总数的85.42%;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二级保护鸟类1种,其余38种水鸟被列入国家"三有名录";记录到黑鹳(Ciconia nigra)、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白骨顶(Fulica atra)、反嘴鹬(Recurvirostra avosetta)、鹤鹬(Tringa erythropus)、棕头鸥(Larus brunnicephalus)和渔鸥(Larus ichthyaetus)7个新记录种,鹳科(Ciconiidae)和秧鸡科(Rallidae)为新记录科;水鸟群落的物种组成以雁形目水鸟最多(16种,占记录到的水鸟总物种数的39.02%),其次是鸻形目(13种,占31.71%),最少的是鹈形目(1种,占2.44%);居留型以冬候鸟占绝对优势(28种,占68.29%),其次是旅鸟(9种,占21.95%),种类最少的是留鸟(4种,9.76%);区系组成以古北种为主(34种,占82.93%),其次是广布种(5种,占12.19%),东洋种最少(2种,占4.88%);该保护区水鸟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78,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52。  相似文献   

20.
大青沟国家自然保护区地面苔藓植物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了大青沟国家自然保护区32个样地36种地面生苔藓植物分布格局。TWINSPAN和DCA分析结果显示,地面生苔藓植物群落可以分成双色真藓(Bryum bicolor)-小石藓(Weissia controversa)群落、西伯利亚瘤冠苔(Mannia sibirica)+小石藓(Weissia controversa)群落、密叶绢藓短柄变种(Entodon compressus var.zikaiwiensis)-密叶绢藓(Entodon compressus)+反扭藓(Timmiella anomala)群落、绒叶青藓(Brachythecium velutinum)-鳞叶藓(Taxiphyllum taxirameum)+尖叶匐灯藓(Plagiomnium cuspidatum)群落和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曲肋薄网藓(Leptodictyum humile)-鳞叶藓(Taxiphyllum taxirameum)-柳叶藓(Amblystegium serpens)+平肋提灯藓(Mnium laevinerve)群落5组,对应分布在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地、西伯利亚杏(Prunus sibirica)灌丛、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林、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和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a)林。CCA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苔藓植物分布的主要因子有土壤水分、乔木盖度、空气湿度、凋落物盖度、草本层盖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