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内蒙古大青山武川地区晚古生代的黑云母石英闪长岩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将其置于华力西中期第二次侵入体(δο42(2))。现经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认为该石英闪长岩为早二叠世陆内岩浆活动的产物,形成时代为282Ma左右(单颗粒锆石206Pb/238U权重平均值)。岩石具高铝、高钾、高钙的特点,A/CNK<1.1,σ在2.05-2.83之间,为板内高钾钙碱性岩,属碰撞后隆起的I型花岗岩类。岩石稀土总量偏低,LREE富集,δEu=0.8-1.0,稀土配分曲线呈右倾平滑型,其物质来源是源于软流圈的玄武质岩浆与元古宙地壳物质混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西部阿拉善诺尔公地区陆缘岩浆弧中的岩浆岩,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酸性侵入岩上,对基性岩研究较少,本文重点研究了基性辉长岩的产出时代、岩相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从辉长岩中分离出单矿物锆石,用U-Pb法测试其同位素年龄值为275.5±1.8Ma,属于华力西晚期早二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属钙碱性——碱性岩系列,岩石稀土元素曲线呈平缓的右倾型显示轻重稀土分馏程度不高,铕无明显亏损。基性岩浆源来自地幔,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明显受到壳源物质的混杂。  相似文献   

3.
崔楠 《西部资源》2011,(2):84-88
晚古生代是新疆东天山地区最重要的成矿时代,在晚古生代东天山地区经历了绝罗榙格地区裂陷槽形成和康古尔塔格韧性剪切带形成。其构造演化伴随了大量矿产的形成,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早石炭世以Cu-Pb-Zn矿化为特色,主要形成了火山一次火山作用有关的热液型铜、铅、锌矿床;晚石炭世以火山一次火山热液型和岩浆熔离型成矿最为发育,其中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矿床以铜、金矿化为主,岩浆熔离型矿床以铜镍硫化物矿床为主,早二叠世是东天山的成矿高峰期,成矿作用主要与中酸性岩浆活动和动力变质热液活动有关,其中岩浆热液型以金铜矿床为主;晚二叠世仅见有动力变质热液型叠加金矿化。空间上吐哈盆地南缘(北带)铜矿带,康古尔(中带)金矿带,阿齐山—雅满苏(南带)铁、铜、银多金属成矿带以及中天山地块铁、铅锌、银成矿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红格尔地区中下奥陶统乌宾敖包组中的火山岩进行系统研究,对其岩石类型、岩石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等特征、岩浆形成的温压条件等进行分析研究,对该组火山岩的岩浆起源及构造环境进行探讨。认为该组所夹火山岩具岛弧火山岩性质,岩浆起源于下地壳,并形成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该成果对研究本区大地构造演化及成矿地质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煤矿位于扬子陆块西南部内的黔北台隆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的北东部次级构造单元。区域出露地层自老至新为南华系—志留系及二叠系—侏罗系和第四系。区域主体构造呈北西向展布,主要为仁怀背斜、长岗向斜及娄山背斜。煤矿含煤层位为二叠系龙潭组,煤层大部可采、局部可采并能在区内进行对比的煤层有5层,区域从中二叠世至早侏罗沉积演化表现为一个海侵逐渐扩大的发展趋势,至早二叠世海侵范围最大。在整个海侵过程中,曾出现多次的海侵、海退的交替。表现为沉积间断及凝缩层的多次出现及陆源碎屑沉积与碳酸盐沉积的多次交替。沉积演化与黔中隆起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查干敖包地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时,将本区出露的宝力高庙组划分为三个岩性段,一段为中偏碱性——酸性砖红色、紫色火山岩夹砂(砾)岩段;二段为灰色、灰紫色安山质火山岩夹碎屑段;三段以灰白色流纹质火山岩为特征,夹砂岩、泥灰岩等,砂岩含安格拉植物化石。在一段粗面岩、流纹英安岩获得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297.0±1.2、323.0±1.4Ma;为宝力高庙组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托整装勘查区典型矿床研究和大比例尺专项地质填图等工作,对巴根黑格其尔铅锌矿床进行了成矿地质特征研究并开展了找矿预测。研究成果表明,矿床为一赋存于早二叠世大石寨组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中的矽卡岩型矿床,其成矿地质体是闪长岩,成矿构造为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以及叠加其上的NE向断裂构造,铅锌矿化和围岩蚀变在平面上均具分带特征,矿床深部及外围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选取广泛发育于内蒙古扎赉特旗地区的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查明了该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的岩石组合特征及分布规律,确定了该区火山岩形成的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火山岩的岩浆源区性质、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9.
李淼  刘晓春  赵越 《极地研究》2010,22(4):348-374
东南极内部发育毛德和普里兹两条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泛非期)造山带,这两条造山带中均发育大量同-后构造花岗岩类。本文系统总结了以往东南极泛非期花岗岩类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不同地区岩体的岩石类型、岩浆源区及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除南龙达讷山为I型花岗岩外,大部分花岗岩类表现出与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的A型(或S型)花岗岩的特征。泛非期岩浆作用与区域高级变质作用的时代吻合(600-500 Ma)。两条造山带中泛非期岩浆作用与碰撞后岩石圈减薄、岩浆底侵以及上地壳的伸展垮塌相联系,均具有碰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特点。所以,冈瓦纳超大陆的形成很可能是通过西冈瓦纳、印度-南极陆块和澳大利亚-南极陆块等三个陆块沿着两条造山带(毛德造山带和普里兹造山带)近于同期发生拼合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东南极内部发育毛德和普里兹两条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泛非期)造山带,这两条造山带中均发育大量同-后构造花岗岩类。本文系统总结了以往东南极泛非期花岗岩类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不同地区岩体的岩石类型、岩浆源区及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除南龙达讷山为I型花岗岩外,大部分花岗岩类表现出与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的A型(或S型)花岗岩的特征。泛非期岩浆作用与区域高级变质作用的时代吻合(600—500Ma)。两条造山带中泛非期岩浆作用与碰撞后岩石圈减薄、岩浆底侵以及上地壳的伸展垮塌相联系,均具有碰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特点。所以,冈瓦纳超大陆的形成很可能是通过西冈瓦纳、印度-南极陆块和澳大利亚-南极陆块等3个陆块沿着两条造山带(毛德造山带和普里兹造山带)近于同期发生拼合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次1:5万区调野外填图时,依据岩石组合,结合野外地质特征、同位素等,将研究区内前人1/25万区调中划分的宝力高庙组一段和二段(一段为碎屑岩段,二段为火山岩段)重新厘定为宝力高庙组一段、二段、三段,其中:一段以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为主,夹沉积砂岩;二段以安山质(英安质)火山碎屑岩、熔岩(安山岩、英安岩)夹安山岩、英安岩及沉积砂岩;三段以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为主,夹熔岩(流纹岩);这套陆相宝力高庙组火山活动总体上表现出由酸性—中性—酸性的强—弱—强的喷发、喷溢过程。该地层上被晚石炭世二长花岗岩、早二叠世碱长花岗岩、晚二叠世花岗斑岩侵入以及侏罗纪下统红旗组角度不整合接触或第四系覆盖,出露不全;下伏与晚泥盆世安格尔音乌拉组角度不整合接触;一、二、三段之间为整合接触。并在一段中取得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同位素年龄样(327.8±1.6Ma);二段中取得安山岩同位素年龄样(320.2±2.4Ma);三段中取得流纹岩同位素年龄样(299.9±1.3Ma);由此将研究区内的宝力高庙组时代归属为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该成果对内蒙古区域内宝力高庙组地层的详细划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该地层的同位素年代也为古亚洲洋的闭合提供时代约束。  相似文献   

12.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成矿带南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古亚洲样构造域的东部,该地区地质历史演化较为漫长,地质构造复杂,火山作用、岩浆作用发育,尤其是早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区域成矿优越。本文结合工作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找矿潜力,以期对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贵州沉积地层发育齐全,自新元古界到第四系均有出露,地层当中含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是我国研究沉积地层与古生物化石的重要区域,尤其在晚二叠世含煤地层分布非常广阔,陆相至海向的沉积相分布非常规律,为聚煤提供出了非常有利的地下沉积环境,同时也慢慢发展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非常重要的成煤地区。本文针对遵义地区晚二叠世含煤岩系的具体特征以及聚煤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索,结合当地区域的地质条件构造情况,对煤矿资源的整体分布状态进行研究,为后续煤矿资源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40Ar/39Ar、K-Ar和激光微区等时线方法,对乔治王岛北海岸的火山岩进行了系统的年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区的火山活动从晚白垩世延续到始新世末期,主要喷发时代为始新世。岩石的年龄由南西向北东依次变新,表明乔治王岛的火山活动中心在不断迁移,与整个南设得兰群岛火山岩的时、空分布规律相符。侵入岩比火山岩生成晚而岩石化学成分更偏酸性,说明侵入岩可能是火山岩同源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这批高质量数据的获得,将为区域火山岩地层时代的厘定和构造岩浆演化过程的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孙连云 《西部资源》2013,(4):114-116
郭老卜铅锌多金属矿主要赋矿岩系为下二叠统额里图组安山质火山岩与晚二叠世细粒石英闪长岩,铅锌多金属矿化主要受北西向次级断裂控制,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主要呈盲矿体产出.其成矿初步认为与白垩纪花岗闪长斑岩岩浆热液有关.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敖包陶勒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公社北约22.4公里,距中蒙边境线3公里。该地区岩浆活动强烈,大面积出露早二叠世花岗岩体。1∶5万高精磁测异常与矿化蚀变区套合很好,且与化探异常有明显交集。该矿点岩体岩浆分异作用强,岩体局部成矿元素得到初步富集,矿化明显。主攻矿种为Cu、Sn、Ag,矿床类型为构造热液型,找矿部位为化探异常与正磁异常套合地区。该矿点地表孔雀石化及褐铁矿化较为明显,且在其外围物化探异常均有很好反应,建议扩大其勘查范围,力争寻找到中型以上铜、锡多金属矿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丁建平  孙长征 《西部资源》2014,(1):131-132,135
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Ⅰ)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Ⅱ),宝音图台隆(Ⅲ)中段,苏吉音花复背斜(Ⅳ)南翼,矿体赋存于早二叠世花岗闪长岩内,主要受北北西和北东向断裂构造带控制。钼矿化围岩蚀变包括硅化、绢云母化、绢英岩化等。根据查干花钼矿成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属印支期岩浆热液型。区域内石英—钾长石化、石英—绢云母化、石英—孔雀石化等面状蚀变晕是重点找矿标志,为今后同类型区域地质找矿及成矿规律研究提供了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比分析了安徽省沿江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该区中酸性侵入岩体的岩浆源区演化特征。该区燕山期侵入岩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早白垩世岩浆源区具壳幔混合源特征,主要来自富集地幔,与部分地壳物质发生混染而成,其时空分布于岩浆成矿带内的矿集区具有高度吻合性。  相似文献   

19.
坪头地区金矿化产于元古界宽平群地层中,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对成矿起了重要作用,北东东向次级构造是重要的控矿和导矿构造。本文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其找矿标志,进行了找矿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区位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缝合带的北侧,经历了古生代西伯利亚板块陆缘增生和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板内演化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使区域构造背景更为复杂;中-晚侏罗世,由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加剧,造成了大规模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本区既有古构造的继承性,又有新构造的明显叠加,是多期次复合成矿作用的有利地区.通过地质特征、矿床特征的研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属斑岩型铅锌矿床、火山热液型银铅锌矿床的复合矿区.不同的矿床类型,在地表形成不同的找矿标志,勘查中要根据矿床类型选择不同的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