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长江中下游流域旱涝急转事件特征分析及其与ENSO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长江中下游流域75个雨量站1960-2015年的日降水资料,通过对原有的旱涝急转指数加以改进,定义了日尺度旱涝急转指数(Dry-Wet Abrupt Alternation Index, DWAAI),全面分析长江中下游流域夏季(5-8月)旱涝急转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讨论了旱涝急转事件与事件发生前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① 改进的DWAAI综合考虑了事件前后期旱涝差异与急转快慢程度,筛选事件更加全面。② 总体来说,自20世纪60年以来,流域内发生旱涝急转事件的区域范围越来越广,事件频率和强度均具有逐年增长趋势。旱涝急转事件主要发生在5月和6月,且汉江水系、中游干流区间、洞庭湖水系北部和鄱阳湖水系西北部地区为事件高发区。③ 旱涝急转事件与事件发生前Nino 3.4区域海温持续异常偏低存在一定关系。在发生时间上,La Ni?a现象具有一定的先兆作用,41.04%的事件发生在La Ni?a现象衰亡期或现象结束后8个月内;在事件强度上,流域内站点的DWAAI与事件发生前第1~6个月的Nino 3.4区域海温异常值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尤其是在鄱阳湖水系和中游干流区间,二者负相关性最强。研究结果可以为长江中下游流域防洪抗旱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气象旱涝指数的旱涝急转事件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家伟  陈华  侯雨坤  赵英  陈启会  许崇育  陈杰 《地理学报》2019,74(11):2358-2370
基于长江流域212个气象站点1961-2017年的日降水资料,借助标准化加权平均降水指数(SWAP),结合多门槛游程理论,提出一种识别旱涝急转事件的新方法。方法应用于旱涝急转事件高发的长江流域,分别从典型站点旱涝事件分析、区域典型旱涝急转事件分析、旱涝急转事件时空分布规律分析等角度,探讨了长江流域1961-2017年旱涝急转事件规律。结论显示:①SWAP指数对于旱涝事件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②聚类方法可聚合相似旱涝急转事件,2011年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事件中干旱事件占主导地位,持续时间远长于洪涝事件。③ 长江流域旱涝急转事件呈现明显的区域规律:上游发生频率较低,中下游偏高;此外,长江流域多数分区近期旱涝急转事件发生频率呈现上升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WAP指数并结合多门槛游程理论的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识别旱涝急转事件,可进一步应用于旱涝急转事件的预测及评估中。  相似文献   

3.
基于1969~2018年广西地区85个气象格点逐日降水数据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前汛期典型旱涝急转及其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广西前汛期典型旱涝急转具有高强度及隐蔽性的特点,旱转涝事件集中在桂中和桂西南地区,涝转旱事件则分布于桂西和桂东北地区.(2)典型涝转旱的涝期,广西处在水汽辐合区,南海上空气旋...  相似文献   

4.
以韩江流域潮安、横山和溪口3个代表性站点1959—2000年日流量数据为基础资料,选取4种边缘分布函数拟合各站点春、夏、秋、冬四季的径流距平百分率序列,并利用线性矩法估计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4种Copula函数拟合春-夏、夏-秋、秋-冬、冬-春径流距平百分率序列,然后计算出各站点连旱连涝和旱涝交替这2类旱涝组合事件发生的概率,结果表明:1)基于Copula函数建立的联合分布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季节间连旱连涝和旱涝交替这2类旱涝组合事件发生的概率;2)潮安与溪口站夏-秋、秋-冬时段平均每4年发生一次连旱连涝的事件,春-夏、冬-春时段发生连旱和先旱后涝的概率均在10%左右;横山站秋冬季节平均每1.28年就发生一次连续干旱的事件。  相似文献   

5.
 利用柴达木盆地东北缘的圆柏树轮资料,重建了柴达木盆地1470—2001年5—9月的降水量,并依照《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的旱涝等级标准恢复了历史旱涝变化。分析发现,柴达木盆地旱远多于涝,也是极端干旱事件高发区; 旱涝变化具有阶段性,539 a的旱涝序列可分为3个旱阶段和3个涝阶段,以旱为主的时期长于以涝为主的时期; 涝年平均21 a一遇,旱年平均3 a一遇; 干旱发生的显著周期为2.8 a,特旱为9.2 a。  相似文献   

6.
以韩江流域潮安、横山和溪口3个代表性站点1959—2000年日流量数据为基础资料,选取4种边缘分布函数拟合各站点春、夏、秋、冬四季的径流距平百分率序列,并利用线性矩法估计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4种Copula函数拟合春-夏、夏-秋、秋-冬、冬-春径流距平百分率序列,然后计算出各站点连旱连涝和旱涝交替这2类旱涝组合事件发生的概率,结果表明:1)基于Copula函数建立的联合分布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季节间连旱连涝和旱涝交替这2类旱涝组合事件发生的概率;2)潮安与溪口站夏-秋、秋-冬时段平均每4年发生一次连旱连涝的事件,春-夏、冬-春时段发生连旱和先旱后涝的概率均在10%左右;横山站秋冬季节平均每1.28年就发生一次连续干旱的事件。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哀牢山西麓川河河谷残存有较大面积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其周围分布着思茅松林.采用典型取样法,对季风常绿阔叶林及思茅松林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季风常绿阔叶林乔木层的优势种主要是红木荷(Schima wallichii)、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密花树(Rapanea neriifolia),而思茅松成熟林以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为绝对优势.在季风常绿阔叶林的29株样树树干上共调查到附生植物共36种,但在思茅松林中几乎找不到附生植物.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成熟林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32和1.70;相对于思茅松林,季风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都更复杂,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由于该区域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受到了较为严重的人为干扰和破坏,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山地森林植被的保护与管理,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并采取适当的人工抚育措施,促进该区山地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8.
丁玲玲  郑景云 《地理研究》2020,39(3):721-734
基于汉江流域雨雪分寸等史料记录的特点,以发生地区、影响程度和持续时间为衡量标准,提出了利用史料重建汉江流域季节旱涝等级序列的方法,重建了1735—1911汉江流域7府(州)四季的旱涝等级序列,据此分析了各府(州)1735—1911年季节上的旱涝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 汉中府、兴安府、商州和南阳府有更多的春季、夏季、冬季偏旱年,而郧阳府、襄阳府和安陆府有更多的春季、夏季偏涝年和秋季偏旱年;② 夏季和秋季旱涝等级的波动明显,而春季和冬季旱涝等级的波动较小;③ 年代际尺度上来看,汉江流域,1820s—1840s偏涝,1850s、1870s偏旱;④ 影响较大的季节连旱事件多发生在19世纪,而影响较大的季节连涝事件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这一研究,对汉江流域定量化气候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也为汉江流域未来的降水变化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过去千年太阳活动异常期的中国东部旱涝格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过去千年中国东部旱涝等级资料,采用各级旱涝发生几率的比率差指标,参照新近重建的5条过去千年太阳活动序列,重建了其间11个太阳活动异常期的中国东部旱涝格局。结果发现:在11个太阳活动异常期,中国东部旱涝格局各不相同。其中在5个太阳活动极小期(1010-1050年、1280-1350年、1460-1550年、1645-1715年、1795-1823年),中国东部旱涝格局虽不一致,但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出现偏旱(涝)的几率更高;而在2个太阳活动极大期和4个太阳辐射高值期,中世纪极大(1100-1250年)整个东部多偏旱,1845-1873年的太阳辐射高值期,整个东部多偏涝;其余4个时段(1351-1387年、1593-1612年、1756-1787年、1920-2000年)则旱涝相间出现。集合平均表明:在太阳活动极小期,中国东部呈自南向北的“涝—旱—涝”分布:长江流域偏旱,南北两侧的华南沿海和华北平原偏涝,且西北东部及西南偏旱;而在太阳活动极大期和太阳辐射高值期,长江流域及西北东部多偏涝,华南和华北多偏旱。  相似文献   

10.
广西2013年夏季旱涝急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慧  陆虹 《热带地理》2014,34(6):767-775
利用NCEP/NCAR(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全球日平均再分析资料和广西气象信息中心整理的广西8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对2013年夏季广西旱涝急转现象及环流背景特征等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广西2013年夏季总降水量接近正常,但发生了旱涝急转现象,第31―44候全区平均降水量偏少36%,而第45―48候全区平均降水量偏多1.4倍,转折点发生在第45候(8月第3候)。2)第31―44候平均环流呈现出典型的干旱环流特征,欧亚中高纬度地区环流平直,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并控制广西,华南上空水汽通量散度为辐散。而第45―48候平均环流在对流层低层呈现出明显的偏涝特征,广西处在副高南侧、并受热带辐合带(ITCZ)控制,华南上空风场为气旋式异常、水汽通量散度为辐合、对流加强。3)2013年第45候大气环流发生调整,沿110° E的副高脊线由25° N突然北跳到30°―35° N,ITCZ随之向北移动,并在缅甸―华南―菲律宾北侧稳定维持,台风接连影响广西,使广西由干旱迅速转为持续的雨涝天气。  相似文献   

11.
广西岩溶植被自然分布规律及对岩溶生态恢复重建的意义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广西的岩溶植被类型和物种多样性丰富,分为5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共96个群系,广西岩溶植被纬度分布由南至北为季节性雨林→含热带成份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结构复杂,特有成分突出,形成特殊的热带亚热带岩溶植物区系。岩溶区生态建设与植被恢复过程中,需遵循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参照区域性顶极植物群落,进行人工群落的重建设计,选择优良乡土树种尤其是速生常绿阔叶树种,模拟天然植被构建先锋植物群落,乔灌藤草优化配置,针对生境异质性的主导因子,强化岩溶山地造林与封育管理技术,有效提高生物生产效率和植被覆盖率,开发特有适生的名特优产品,带动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尽快改善。  相似文献   

12.
福建森林植被景观空间格局分异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钱乐祥  陶黎新 《热带地理》1997,17(4):397-404
本文从景观的概念出发,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撑手段,开发了空间信息数据库以记录分析福建森林植被景观的块斑,不规划性及景观总体特征,通过定量分析福森林植被的空间格局,说明福建森林植被景观受物理,生物以及社会和经济参数的制约情况,空间数据的对比序列表明,参数中某些参数值存在着空间差异,会导致福建森林景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RS和GIS的西双版纳土地覆被动态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导致滇南热带地区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对该区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重要影响。基于RS和GIS方法,通过对1976、1988和2003年三个时期遥感影像解译分析,试图了解西双版纳近27 a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27 a间有林地在西双版纳分布最广、占绝对优势,其中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面积最大;但在研究时段内,有林地面积不断减少、呈现破碎化,尤其是热带季节雨林、山地雨林面积减少最为明显和破碎化最为严重。相应,橡胶园、灌木林面积不断扩大并聚集成片,其中橡胶园在1988~2003年间是面积增长最快、最多的地类,其面积扩张主要来源于对热带季节雨林的砍伐。轮歇地面积在1976~1988年是所有地类中增长最快、最多的,在1988~2003年由于向橡胶园转变而大幅度减小。粗放式的刀耕火种和橡胶种植园的不断扩大是主导本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因素,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本区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丢失。  相似文献   

14.
1982~2010年中国东北地区植被NPP时空格局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应用逐像元线性回归模型方法,整合应用MODIS和AVHRR NDVI数据集,构建1982~2010年覆盖东北地区的8 km空间分辨率的NDVI数据集,进而应用CASA模型估算得到东北地区29 a NPP数据集,模拟精度在75%以上。29 a平均的东北地区植被NPP总量为6.5×108tC/a。植被NPP的分布受植被类型、气候、地形因素的综合影响。NPP地域差异明显,山地区植被>平原区植被>高原区植被,变化最大的植被类型为草地植被。过去29 a间,植被NPP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均是影响植被时空格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近10年蒙古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季节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2001~2010年间MODIS NDVI数据、同期气象数据和MODIS土地覆盖分类产品,探讨蒙古高原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及其对气温和降水量的季节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0 a来,蒙古高原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和呈下降趋势的面积基本持平;春季和夏季植被覆盖度呈下降趋势,而秋季呈上升趋势,降水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在秋季5种植被类型均呈增加趋势,而在春季和夏季不同植被类型的增减趋势因植被类型而异。  相似文献   

16.
闽东南沿海一些地理环境特征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达贤  陈佳源 《地理学报》1991,46(4):405-414
本文认为,闽东南沿海的气候为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土壤属半干润老成土;原生植被不可能是湿润季雨林,而可能是具有旱生特征的常绿硬叶阔叶和针叶混交林或森林灌丛;在土地利用上以旱作为特征,应把该区与台湾海峡一起作为一个自然区划单元划出,建议称为闽东南沿海与台湾海峡半岛岛屿州。  相似文献   

17.
印度野牛目前在中国仅发布于西双版纳地区可以视为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系统中的代表性物种。有关印度野牛生境信息的缺乏和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修复的要求必须进行印度野牛生境的分析。文中综合利用多元统计技术和GIS技术,建立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去评价所调查的印度野牛生活动位置与一组生增变量之间的关系。GIS为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提供空间信息,并执行逻辑斯辑期蒂模型预测印度野牛生培在该区的空间分布概率。结果表明,硝塘、居民点  相似文献   

18.
During recent decades, more frequent flood-drought alternations have been seen in China as a resul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intensive human activities, which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on water and food security. To better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ood-drought alternations, we proposed a modified dry-wet abrupt alternation index (DWAAI) and applied the new metho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YRB-ML) to analyze the long-term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dry-wet abrupt alternation (DWAA) events based on the daily precipitation observations at 75 rainfall stations in summer from 1960 to 2015. We found that the DWAA events have been spreading in the study area with higher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since 1960. In particular, the DWAA events mainly occurred in May and June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YRB-ML, including Hanjiang River Bas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RB, north of Dongting Lake and northwest of Poyang Lake. In addition, we also analyzed the impact of El Niño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on DWAA events in the YRB-M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round 41.04% of DWAA events occurred during the declining stages of La Niña or within the subsequent 8 months after La Niña, which implies that La Niña events could be predictive signals of DWAA events. Beside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have been found between the modified DWAAI values of all the rainfall stations and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in the Nino3.4 region within the 6 months prior to the DWAA events, particularly for the Poyang Lake watershed and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RB. This study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on the flood and drought control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e YRB-ML under the challenge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9.
During recent decades,more frequent flood-drought alternations have been seen in China as a resul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intensive human activities,which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on water and food security.To better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ood-drought alternations,we proposed a modified dry-wet abrupt alternation index(DWAAI)and applied the new metho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YRB-ML)to analyze the long-term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dry-wet abrupt alternation(DWAA)events based on the daily precipitation observations at 75 rainfall stations in summer from 1960 to 2015.We found that the DWAA events have been spreading in the study area with higher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since 1960.In particular,the DWAA events mainly occurred in May and June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YRB-ML,including Hanjiang River Basin,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RB,north of Dongting Lake and northwest of Poyang Lake.In addition,we also analyzed the impact of El Ni?o Southern Oscillation(ENSO)on DWAA events in the YRB-M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round 41.04%of DWAA events occurred during the declining stages of La Ni?a or within the subsequent 8 months after La Ni?a,which implies that La Ni?a events could be predictive signals of DWAA events.Besides,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have been found between the modified DWAAI values of all the rainfall stations and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in the Nino3.4 region within the 6 months prior to the DWAA events,particularly for the Poyang Lake watershed and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RB.This study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on the flood and drought control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e YRB-ML under the challenge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