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系统的集成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提出建立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系统来实现异构空间数据源的互操作 ,以达到空间信息共享的目的。首先介绍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以及关键技术 ;其次 ,通过对空间数据分布特征的分析 ,提出了多空间数据库系统集成的基本思路“异构同化 ,同构整体化” ,并建立了集成的层次模型  相似文献   

2.
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系统的集成技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该文提出建立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系统来实现异构空间数据源的互操作,以达到空间信息共享的目的。首先介绍分布式多空间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系统结构以及关键技术;其次,通过对空间数据分布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多空间数据库系统集成的基本思路“异构同化,同构整体化”,并建立了集成的层次模型。  相似文献   

3.
OpenGIS参考模型ORM及地理信息服务应用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理信息语义互操作是地理信息共享应用的基础,为解决OpenGIS抽象规范与实施规范在地理信息语义描述上的不足,OGC建立了OpenGIS参考模型(OpenGIS Reference Model,ORM),旨在通过ORM实现地理信息共享与互操作。该文从空间信息应用政策、空间信息语义描述、空间信息服务定义与分类、多网络服务配置、共享开发标准五个层面介绍ORM,并分析基于ORM的地理信息服务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Web Service的分布式互操作的GIS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50  
分布式、可互操作的Web GlS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传统的Web GIS建立于B/S结构之上,该文介绍一种新型的Web GIS,即基于Web Service的GIS。Web Service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基于网络的新技术,基于Web Ser—vice的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分布式、可互操作、方便集成现有GIS资源的特点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是Web GIS自勺发展趋势。该文介绍了基于Web Service的分布式互操作的GIS的特点、提出了其系统框架,并阐述了其关键技术,包括:地理对象在Web Service中的表达,服务的描述、发现、注册,以及用Web Serivce集成现有的GIS系统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环境下空间信息服务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多,空间数据的使用和转换日趋频繁,空间数据产品的可信度成为困扰用户科学地使用空间数据产品的难题.空间数据起源记录了空间数据产品的衍生过程,是数据可信度评估的重要参考因素,对空间数据产品的维护与更新、空间信息处理工作流的检测和优化等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空间信息服务应用的水平.该文介绍了空间数据起源的概念,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针对空间数据起源的采集、管理和服务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的空间数据起源系统原型框架,为分布式环境下空间数据起源系统化的管理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GIS应用的深入,空间数据的可获得性已经成为影响许多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和应用部门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网络中内容和形式各异的海量数据的存在,元数据将为共享数据的快速检索与正确使用提供必要的保证,地理空间元数据是实现异构环境下空间数据共享的主要手段;在分布式环境下,通过元数据接口可以快速地发现各种空间数据服务.对基于元数据的空间数据网络分发系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包括元数据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等,并给出了整个系统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农业信息元数据内容体系,该文总结了在分布式环境下实现完备的农业信息共享(包括空间和非空间信息)的困难,提出了五层元数据内容体系:数据层元数据、数据库层元数据、模型层元数据、子系统层元数据、分布式系统层元数据,以扩展现有的地理信息系统元数据内容体系,从而促进完备的信息共享。最后,介绍了中国农业信息元数据库内容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8.
知识共享与服务是消除知识贫困、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已有的知识共享与服务主要在某一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群体之间开展,本研究提出建设一个地理资源与生态专业领域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公益性知识共享与服务平台的设想,并进行了实践。知识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需要考虑五个方面问题即:用户需求、标准规范与政策、知识资源现状、技术条件和运维服务。知识资源可以通过"两步走"方案进行整合:第一步,建设单位构建知识资源核心库;第二步,通过"付出与收益对等"的机制、开放知识资源上传接口等方法,实现分散知识资源的整合集成。知识共享与服务系统可以使用基于Hadoop分布式集群架构的四层结构实现,即依次实现资源层,资源访问层,应用层和服务层。实践证明,坚持"共建、共享"的理念、采用"付出与获益对等"的机制,能有效的促进知识资源的汇聚、调动全体社会成员开展知识共享与服务的积极性,实现缩小社会群体间知识鸿沟的目的。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在地理资源与生态领域提出了建设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公益性专业知识共享与服务平台的理念和方法,明确了知识资源整合的方案,搭建了基于分布式集群架构的知识共享与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9.
面向数字城市的空间应用服务互操作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从模型驱动的角度研究空间信息共享与GIS应用服务的互操作。首先分析数字城市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及GIS领域在互操作方面存在的困难,对OMG的模型驱动架构作了较详细的研究。认为对于数字城市中多领域众多应用系统互操作的情况,需要从一开始就结合目前相关的地理信息标准和规范,按照MDA的架构和原则设计—系列系统共同遵循的模型。并探索了如何按照这种思想为不同的GIS应用系统设计和建立公共模型、方法、工具和系统框架。以一个应用实例介绍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这种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面向服务的分布式空间信息支撑平台,从高可信网络计算环境、高可信空间信息、高可信软件、高可信计算平台4方面探讨构建GIS高可信服务计算环境的方法及其关键技术。为实现GIS空间信息存储的可靠性和发布的安全性,建立了基于角色访问控制权限的空间数据管理模型,并研究空间信息发布的中间件技术,展望构建GIS高可信服务计算环境的发展趋势和突破点。  相似文献   

11.
构建数字城市服务公共平台,能够有效地解决异源异构数据共享的问题,实现地理信息互操作。该文以数字城市服务公共平台下的地理信息服务为例,基于本体论,利用属性枚举的语义表达方法构建地理信息服务本体,以明确且形式化的方法描述服务语义,力图解决地理信息服务语义共享的问题。最后给出数字城市公共平台部分地理信息服务的形式化语义描述,在Protégé软件中完成地理信息服务本体的构建,同时结合HermiT1.3.4实现推理过程,并以地理编码服务为例构建了一组本体结构。  相似文献   

12.
针对空间信息技术(SIT)和数据库等技术在数字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集成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数字城市规划中基于面向服务体系架构的空间信息技术集成模式。该集成模式以统一的数据中心为基础,消除了业务软件的异构与差异性,提高了数字城市规划中业务间数据传递和共享能力。建立的集成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实现了业务系统根据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进行相应的变化和扩充需求,较好解决了企业级数字城市规划信息平台中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积累、管理和共享科学数据是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科研、监测的日常工作之一。基于“沙坡头站动态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沙坡头站荒漠生态环境长期定位监测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在系统结构、后台管理、数据共享服务方式及Web页面与用户的交互性等方面均有优化提高,用户将更加快捷、直观地了解沙坡头站监测数据的管理与集成,有效使用和共享数据。该信息系统将为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搭建长期、综合的数据与信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两极是世界各国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地区,极地科学数据量飞速增长,如何高效地管理极地科学数据并提供数据的智能服务,已成为极地数据库研究的重点。针对目前以关键词和主题词等字符匹配为核心的数据库查询中存在的查不全、查不准等问题,以中国南北极数据中心的元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引入本体论思想,提出了考虑空间关系的极地科学数据本体构建方法,研究了极地科学数据的语义概念、属性及语义关系,着重考虑了空间关系在本体构建中的形式化表示模型;设计了考虑空间关系的极地本体总体框架;最后,利用本体构建工具实现了极地科学数据本体库的搭建。考虑空间关系的极地科学数据本体库的建立对极地科学数据的精确发现和信息共享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湿地信息网络服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是以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以湿地资源信息服务和为开展湿地信息共享及湿地信息辅助决策提供依据的系统.基于网络技术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北京市湿地信息网络服务系统.该系统基于.NET多层分布式体系结构及ArcGIS Server平台构建,建立了北京市湿地信息类型定义及编码体系,整合了北京市湿地资...  相似文献   

16.
基于P2P的空间数据操作分布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布在不同节点的空间数据库通过P2P协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空间应用任务。提出一种基于P2P的空间数据操作分布的引擎设计:引擎根据空间应用任务的解析,在P2P网络中动态地选择最佳的执行引擎,通过P2P的消息和通信机制进行协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空间计算和空间查询任务。P2P的执行机制避免了集中式执行引擎带来的网络拥塞和单点失效问题,提高了空间数据资源和计算资源协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旅游资源评价方法较为单一、更新较为缓慢、研究尺度易受区域面积影响、基于GIS的空间格网化分析方法在旅游领域研究较少等问题,提出了一套旅游资源格网化分析与评价方法。一是根据社会经济、人口数据空间化分析方法,进一步提出旅游资源的格网化概念及其构建方法,探讨了旅游资源格网化空间拟合模型、格网单元尺度的选取等方法。二是从主观旅游资源本体角度和客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角度分别构建了基于格网化的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方法。三是以青岛市为例构建了基于格网化的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方法,为精细尺度下的旅游资源的空间分析与评价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位置服务技术对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和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概述基于位置服务的体系架构研究现状,给出基于P2P架构的位置服务模型。介绍该模型所涉及的相关技术,给出基于P2P架构的位置服务的原型实现PLbs。以交通信息系统为例进行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提高基于位置服务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Knowledge Sharing and Service is one effective way to eliminate knowledge poverty and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Existing knowledge sharing and service is mainly provided in some organizations or specific social groups. Besides, a knowledge sharing and service system about geography,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logy has not been reported. We proposed a public welfare professional knowledge-sharing and service platform for all members of society in geography,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logy. The construction of a knowledge-sharing and service platform is based on five aspects of work: analysis of user requirements, setting standards and drafting policies, aggregating knowledge resources, the technical realization and the maintenance of service. Knowledge resources can be aggregated by using a “two-step” strategy. A knowledge-sharing and service system can be implemented by using “four-tier” structures that are comprised of resources, resource access, application and service, based on the Hadoop-distributed cluster architecture.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adhering to the idea of co-building and co-sharing, and using the mechanism of “payment is equal to benefi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gathering of knowledge resources, and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all members of society to participate in knowledge sharing and service,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narrowing the knowledge gap between social grou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