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对“嶂石岩地貌”特殊的坡面发育过程,建立了两种模式,即“楔状横切模式”与“水平掏蚀模式”、并探讨了它们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对“嶂石岩地貌”特殊的坡面发育过程,建立了两种模式,即“楔状横切模式”与“水平掏蚀模式”,并探讨了它们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受地层产状、岩性和节理构造的控制,以丹崖长墙为标志的嶂石岩地貌在演化过程中,存在垂沟在崖面横向侧切发育巷谷,水平掏蚀在崖脚形成岩廊,并引起崖面崩塌卸荷平行后退两种坡面发育机制。巷谷、岩廊、Ω型套谷等在平面格局、空间形态和时代序列上都存在明显的自相似特征,符合曼德布罗特分形理论中的自相似体系。嶂石岩地貌演化周期为294.7×104a,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4个阶段,分别历时8.3×104a、83.2×104a、115.2×104a和88.0×104a。嶂石岩地区的嶂石岩地貌具有明显的分层性,其分异由长城系砂岩、寒武系灰岩的软硬岩层互层引起,并非不同时代发育的嶂石岩地貌。  相似文献   

4.
太行山中段山地坡面发育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地质构造、地层产状和岩性的共同影响,太行山中段山地地貌演化过程中,坡面发育模式产生了明显的分异:以华北准地台的吕梁期不整合面为界,基底层坡面发育以Davis模式为主,沟谷发育为垂直下切,地貌体垂直尺度小于水平尺度,地貌营力以流水为主,坡面侵蚀占主导地位,地表侵蚀强度低山区大于丘陵区,丘陵区大于台地区;盖层坡面发育以Penck模式为主,沟谷发育方式为横向侧切,地貌体垂直尺度远大于水平尺度,地貌营力重力占主导地位,侵蚀方式以崩塌为主。在晚第三纪以来的地貌演化过程中,陡崖平均后退速率为1.35mm/a。  相似文献   

5.
尤联元 《地理学报》2008,63(3):F0003
1999年秋,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会议在河北省赞皇县嶂石岩召开,我参加了这次会议。对于嶂石岩地貌,我原来仅知其名,不知其实,通过会间的实地考察和会上由郭康先生等所作的报告,使我逐渐由感知到认知,并产生了兴趣。现在由郭康、邸明慧教授等撰写的《嶂石岩地貌》正式出版了,这是一本凝集  相似文献   

6.
1999年9月22日至9月26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嶂石岩风景名胜管理处主办,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与河北省地理学会协办的《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会议暨嶂石岩地貌研讨会》在石家庄市赞皇县嶂石岩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区26个科研、教育、生产单位共9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地貌·环境·发展”。与会专家学者就地貌第四纪与环境变化、地貌过程研究、灾害地貌研究、旅游地貌开发、21世纪的地貌学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对嶂石岩地貌的特征、成因和分布进行了实地考察。嶂…  相似文献   

7.
“嶂石岩地貌”学术考察研讨会于1993年9月28日——30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 嶂石岩召开并圆满结束。与会专家学者边考察边议论,畅所欲言,各述已见,在主要问题上取得 了共识,一致认为“嶂石岩地貌”之发现和研究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给予很高评价;肯定 了其在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对推动地貌学,特别是应用地貌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认为“嶂石 岩地貌”为地貌二、三级分类增添了新的类型,可与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等并存;同时也对一 些不足之处提出了补充意见,并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建议,期望能申请国  相似文献   

8.
红层盆地岩性差异对丹霞地貌发育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相红层盆地的岩性在横向上和纵向上都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导致发育的丹霞地貌形态迥异。本文以赣东北信江盆地、粤北丹霞盆地、陕北地区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总结了红层盆地中常见的岩石及地貌类型,提出岩性在丹霞地貌坡面演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在信江盆地中,龙虎山、龟峰等挺拔高耸的山峰主要发育在盆地南缘的河口组厚层砾岩中,而盆地中部贵溪、弋阳地区的近圆形山丘则产在塘边组大型交错层理风成砂岩中;与其类似,丹霞山的赤壁陡崖主要发育在丹霞组厚层砾岩夹风成砂岩中;相反,陕北地区波浪状地貌主要发育在洛河组风成砂岩中。利用河道-山坡综合地形演化(CHILD)地貌模拟软件,假设在同样的构造抬升和河流侵蚀作用下,分别模拟了细砂岩、细砾岩、中砾岩构成的山体坡面的演化过程。模拟结果显示,细砂岩山体易形成较为平缓的坡面,中砾岩易形成陡峻崖壁和巷谷,而介于二者之间的细砾岩则形成较为明显的沟壑系统。CHILD模拟结果与实地观测一致。因此,红层岩性差异在丹霞地貌演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是未来地貌定量模拟研究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山区土地退化坡面分带性的成因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卢金发 《山地学报》1999,17(3):218-223
中国东部地区流水侵蚀所引起的土地退化具有明显的坡面分带性。以安徽绩溪、浙江兰溪和广东五华为典型区,从坡地地貌及其所引起破面侵蚀分带性入手,通过坡面不同部位地面物质及其理化性质、养分和水分状况以及植被、侵蚀地貌形态的分析,探讨土地退化坡面分带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嶂石岩地貌及持续利用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论述“嶂石岩地貌”是一种特殊的地貌类型和特别的旅游资源,探讨该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嶂石岩地貌之发现及其旅游开发价值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郭康 《地理学报》1992,47(5):461-471
本文在与有关地貌类型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地貌类型——峰石岩地貌,分析了它的特点、成因,研究了发育模式和形态分类,并对其景观旅游开发价值做了分析,给予较高的评价,认为它是一种重要的山岳型风景资源。目前已有多处被批准为国家级或省级风景名胜区,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嶂石岩风景区的造景地貌及其演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忱  许清海  阳小兰 《地理研究》2002,21(2):195-200
嶂石岩风景区的地貌形成于 37MaBP之后 ,由早第三纪、晚第三纪、第四纪三期地貌旋回组成。每期旋回中又遗留下了演化阶段不同的造景地貌。它们各具特色 ,奇、险、壮、美 ,为我国北方不可多得的宝贵地貌自然遗产。  相似文献   

13.
丹霞地貌的坡地形态演化——以浙江新昌丹霞地貌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对新昌丹霞地貌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国内外的坡地研究回顾的基础上,对丹霞地貌的坡地形态、组成和演化方式及成因进行分析.丹霞地貌坡地在形态和演化方式上的特点比较符合King的坡地理论,在形态组成上可以分为凸形面、自由面、搬运坡和凹形面4部分,在演化上以平行后退和坡地替代两种方式为主.丹霞坡地的类型根据发育阶段可分为幼年期陡壁形态、中年期King型完整King模式形态及老年期丘陵坡地形态.丹霞坡地地貌演化的过程是自由面逐渐后退、缩小的过程,丹霞坡地在坡地退行速度上远小于其他现代坡地.  相似文献   

14.
新疆农业地貌分类:以编制新疆1:100万农业地貌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木  陈模 《干旱区地理》1994,17(4):53-61
针对新疆地域辽阔,地形起伏巨大,山地层状地貌显著,盆地封闭、干旱,风成和流水地貌发育等特点,着眼于地貌与农业的关系,采用形态与成因相结合的分类原则,以地貌与农业关系密切的海拔高程、物质组成、相对高差、坡度等要素为指标,制定新疆农业地貌分类系统,划分农业地貌类型。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块汇流网络的小流域水沙运移模拟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流域逐地块水土流失计算,是目前水土保持定量评价的重要手段,其实现过程既需要有考虑地貌因子和上下游关系的土壤侵蚀模型,也需要建立全流域地块汇流网络,并与侵蚀模型有机连接。本文针对黄土高原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水土流失规律,对传统的基于栅格的小流域汇流技术进行了改进,考虑地块间上下游汇流关系,建立了基于地块的水沙汇流网络模型,模拟水沙在流域复杂下垫面的汇流过程,提取出流域各地块间的水沙汇流网络,并计算出3个重要参数:流域地块间水沙汇流的顺序、流域地块间水沙汇流数目的空间分配、水沙流经各地块的坡长。将土壤侵蚀模型按地貌部位与特征分为坡面模型、沟坡模型和沟道输移模型,与地块汇流网络有机集成,实现了水沙运移的全流域按地块沿程计算。  相似文献   

16.
地形地貌反映了地质构造运动特征,是影响和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本研究以澜沧江-湄公河地区1:250 000TM遥感影像图为基础,考虑到本区新构造运动异常活跃以及微地貌的特殊性,结合其坡度形态及海拔高度,采用成因类型-成因形态-物质形态-坡度形态-微地貌形态的方法进行地貌类型划分研究。采用地势起伏度分级、野外查证等方法进一步验证了地貌划分成果,结果表明本次地形地貌划分研究较好地反映了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7.
龙虎山丹霞地貌"旅游景观价值-游客审美感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龙虎山丹霞地貌类型及其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的分析,按景区空间组合及代表性景观构建了旅游景观谱系。对这些景观进行评价和游客感知度调查,形成游客感知率与景观评价值矩阵,并用坐标法将矩阵划分为4个象限,分析其间的耦合性、差异性和产生机理。结果显示,总体上符合景观赋分值高、游客感知度高,景观赋分值低、游客感知度低的规律,但对一些典型地质遗迹,专家的评价与游客的感知度相差较大。游客仍以直观的山水审美为主,对其蕴含的科学性认知不够。地质遗迹科考产品和科普产品开发不足,尚未形成大众产品。比较不同游客群体的审美感知差异,为旅游产品的市场细分提供依据,并提出丹霞地貌景区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貌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貌学是现代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本文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以来在地貌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包括河流地貌、黄土高原与坡地地貌、青藏高原及南极地貌与第四纪、喀斯特与旅游地貌、地貌实验与模拟、地貌制图共六个方面,对地理资源所地貌研究团队目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介绍,并就提高地理资源所地貌研究在学科发展和服务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ocuments resolution dependencies in terrain analysis and describes how they vary across landform location. Six terrain attributes were evaluated as a function of DEM resolution—slope, plan curvature, profile curvature, north–south slope orientation, east–west slope orientation, and topographic wetness index. The research highlights the effect of varying spatial resolution through a spatial sampling/resampling scheme while maintaining sets of indexed sample points at various resolutions. Tested sample points therefore coincide exactly between two directly compared resolutions in terms of their location and elevation value. An unsupervised landform classification procedure based on statistical clustering algorithms was employed to define landform classes in a reproducible manner.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es identified sensitive and consistent responses for each attribute as resolution was changed, although the tested terrain attributes responded in characteristically different ways. These responses displayed distinguishable patterns among various landform classes, a conclusion that was further verified by a series of two‐sample, two‐tailed t‐te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