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西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西藏拥有我国特有的大面积高海拔湿地生态系统。西藏高原湿地包括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型,湿地总面积为3 126 253.33hm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59%。西藏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湿地类型丰富,天然湿地面积大,占湿地总面积的99.09%,天然湿地又以湖泊型湿地和河流型湿地为主,分别占全区湿地面积的82.36%和14.71%;湿地分布广但不平衡;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西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湖泊水位下降、湖泊面积萎缩,河流径流量呈减少趋势,沼泽湿地退化等方面。鉴于高原湿地生态功能的重要性,作者提出了加强西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第一、二次全省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湿地资源调查,云南省有100 hm2以上各类湿地总面积23.53×104hm2,以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占绝对优势;第二次调查云南省湿地总面积56.43×104hm2,其中自然湿地39.31×104hm2,占湿地总面积69.66%,人工湿地17.12×104hm2,占湿地总面积30.34%。与第一次相比,第二次全省湿地资源调查湿地面积增加32.50×104hm2;第二次调查增加了季节性河流、喀斯特溶洞湿地、洪泛平原湿地、灌丛沼泽、森林沼泽、淡水泉、运河/输水河及水产养殖场8种湿地型,增加湿地面积2.34×104hm2;全省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无论数量还是面积都呈现增加态势,数量共增加12个。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月13日,国家林业局公布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全国湿地总面积5 360.26万公顷,湿地率5.58%,受保护湿地面积2 324.32万公顷,湿地保护率由2003年的30.49%提高到2012年底的43.51%。按照《湿地公约》的规定,我国湿地分为5类,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579.59万公顷、河流湿地1 055.21万公顷、湖泊湿地859.38万公顷、沼泽湿地2 173.29万公顷、人工湿地674.59万公顷。在分布上,青海、西藏、内蒙古、黑龙江4省(区)湿地面积均超过500万公顷,约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50%。全国共有577个湿地自然保护区、468个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4.
利用覆盖安徽省的2000年、2005年和2010年Landsat TM影像数据,利用ENVI软件和Arc GIS软件,解译遥感影像,提取出3个时期的湿地信息数据,分析湿地分布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2000年相比,2010年安徽省湿地面积增加了707.44 km2,增加了7.64%,达到9 961.95 km2;2010年,沼泽、河流、湖泊、运河/水渠和水库/坑塘面积占湿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9.30%、26.79%、31.42%、1.78%和0.71%;安徽省湿地主要分布于淮河流域、长江中部流域、新安江水系区域以及江淮之间中、东部等地区;沼泽湿地面积增加,水库/坑塘的面积减少;与2000年相比,2010年的湿地扩张区主要分布在淮河流域,湿地萎缩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省长江流域中段和淮河流域中段区域,湿地萎缩区是人类活动强度大的区域。  相似文献   

5.
从湿地认定标准、调查对象尺度、遥感影像数据的时期和时相、湿地是否被开发利用和基础底图尺度角度,分析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得到的甘肃省湿地分布和面积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得到的甘肃省湿地面积为1688220 hm^(2);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中的湿地与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中的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和沟渠合并,称之为“三调湿地”)得到的甘肃省空间分布完全重合的湿地面积为961793.33 hm^(2),甘肃省“三调湿地”面积明显小于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湿地面积;两次调查得到的甘肃省湿地面积的差值为726426.67 hm^(2),在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中,这726426.67 hm^(2)的湿地主要为沼泽湿地(占72.08%)和河流湿地(占25.86%),而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其都为非湿地。由于第二次全国湿地调查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在湿地认定标准、调查对象尺度、遥感影像数据的时期和时相、基础底图尺度存在明显差异以及有些湿地已经被开发利用,导致两次调查得到的甘肃省湿地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即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中的部分沼泽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和湖泊湿地,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已经变为草地、林地、其它土地和耕地。  相似文献   

6.
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区,采用叠加分析和景观指数方法,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的土地利用矢量数据,在ArcGIS10.2软件和Fragstats4.2软件平台上,分析5个时期武汉城市圈湿地格局的特征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武汉城市圈中的湿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湖泊多分布在中部,水库/坑塘多分布在中西部,沼泽主要分布在河流和湖泊的周边;湿地总面积在2010年达到最大,为6 337.52 km~2;5个时期武汉城市圈中的湿地都以湖泊湿地、水库/坑塘、河流湿地为主,前两个时期湖泊湿地的面积相对最大,后三个时期水库/坑塘的面积相对最大;在5个时期中,2010年研究区湿地景观相对最破碎,随着时间的推移,湿地景观边缘形状复杂化,景观形状趋于不规则;水库/坑塘的质心向西偏移了7.716 km,湖泊湿地的质心向东略偏南偏移了7.565 km,河流湿地的质心总体上向西偏移,沼泽湿地总体向南偏移了4.180 km。  相似文献   

7.
张掖市黑河流域湿地资源调查与分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张掖市黑河流域)湿地综合分类研究表明:①张掖市黑河流域湿地共有2个大类4个类型13个类别,总面积为210420.42hm2,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5.02%;②湿地类型和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高山湿地、永久性河流、灌丛湿地、草本沼泽、泛洪平原、内陆盐沼、季节性河流、蓄水区、灌溉区、盐田、永久性淡水湖、池塘、季节性淡水湖;③在行政区域内,肃南县、高台县、临泽县、山丹县、民乐县、甘州区湿地面积分别占全市湿地面积的73.71%、8.29%、5.14%、4.87%、5.54%和2.44%。  相似文献   

8.
以1987年、1996年、2005年和2017年Landsat TM/OLI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动态度模型和平面空间质心分析方法,研究了4个时期武汉市各类型湿地面积及其变化和质心分布动态。研究结果表明,4个时期武汉市湿地总面积总体上在减少,其中湖泊面积减少幅度最大,与1987年相比,2017年其面积减少了299.75 km~2;4个时期天然湿地中的内陆滩涂和沼泽面积的单一和双向动态变化度都较高;人工湿地中的库塘/沟渠面积的双向动态变化度较高;湖泊质心向东南方向迁移5.39 km,沼泽质心向西南方向迁移12.15 km,河流质心向东北方向迁移0.20 km,建设用地质心向西北方向迁移了3.00 km;武汉市天然湿地的萎缩与建设用地的扩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正>巨大的冰川,丰富的降水,星罗棋布的湖泊,众多的河流以及宽阔的河道,构造了西藏分布广阔,类型多样的高原湿地。西藏湿地总面积达600多万hm2,以天然湿地为主,约占西藏土地面积的4.9%。  相似文献   

10.
环青海湖湿地调查与遥感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青海湖湿地面积较大、类型丰富,是青海湖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生境。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影像分类,并结合实地调查,建立环青海湖湿地资源分类系统,对该区域湿地资源的现状与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该区现有湿地4588.8352km2,以湖体为主。湿地类型有沼泽湿地、湖泊湿地和河流湿地,都为天然湿地,有河口湿地、湖滨湿地、盐碱化沼泽、季节性漫滩、沼泽、淡水湖泊、湖体(咸水湖泊)、河流8个亚类。结合环青海湖湿地的地貌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类型以及生物状况,对青海湖典型湿地的成因和分布特点进行了详细描述,为青海湖湿地研究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往的研究利用第一次、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和解译遥感影像得到的湿地面积,在1992年至2019年期间,先后13次估算了中国自然湿地(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淡水沼泽湿地)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其中,中国自然湿地甲烷排放总量的平均估算值为(7.87±6.50)Tg/a碳,中国沼泽湿地(淡水和咸水沼泽湿地)甲烷排放总量的平均估算值为(2.04±1.00)Tg/a碳,中国湖泊湿地甲烷排放总量的平均估算值为(0.96±0.86)Tg/a碳;估算的中国湿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存在不确定性,即各种方法统计出的中国沼泽湿地面积存在差异,除了《中国沼泽志》给出的中国沼泽湿地面积(94000 km^(2))外,解译遥感影像得到的中国沼泽湿地面积为82000~138000 km^(2),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得到的中国沼泽湿地面积分别为137000 km^(2)和217300 km^(2),全球湖泊与湿地数据库的中国沼泽湿地面积为337000 km^(2);采用外推估算法得到的中国湿地甲烷排放总量存在不确定性。在湿地保护意识加强和实施退耕还湿政策的背景下,未来应该开展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影响研究和湿地与大气的净碳交换能力研究,为了得到精度更高的全国湿地面积数据,第三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湿地起调面积应该小于前两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相似文献   

12.
沼泽学     
1,41.78 162003010117青海高原湿地特征及其保护=Cllaracteristi巴of wetland anditsco~ation in the Qillghai Plateau冻桂璨,黄志伟…//冰川冻土一2002,24(3)一254一259 青海高原湿地类型包括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型.高原湿地分布特点主要表现为3种形式:1.以湖泊或浅塘为中心环带状分布;2.以河流为中心的条带状分布;3.河源区的斑块镶嵌分布.高原湿地生物种类较为丰富,有湿地种子植物约428种;湿地动物约151种;湿地植被有水生植被、沼泽植被和沼泽草甸3大类型.近几十年来.青海高原湿地出现湖泊水位下降、湖泊面积萎缩、河流出现断流及…  相似文献   

13.
基于Corona和Spot-5影像的图们江下游敬信湿地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1964年的Corona影像和2004年的Spot-5影像作为数据源,结合"3S"技术与实地考查资料,对图们江下游敬信湿地信息进行了提取与分类,分别得到了研究区1964年和2004年的湿地分类图;通过建立研究区的湿地动态变化特征模型,从各类型湿地的面积变化和斑块变化两个角度,研究敬信湿地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各类型湿地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与1964年相比,2004年研究区人工湿地面积增加了16.923 km2,这主要是修建龙山水库以及水田、养鱼池和孵化池面积大量增加所致;而自然湿地受到严重破坏,面积减少了17.33 km2,河流和沼泽面积都减少了50%以上.研究区河流的斑块数急剧减少,沼泽湿地的斑块破碎化程度加剧,河流和沼泽湿地的斑块分维值明显下降,大面积沼泽被开发成水田,这两种湿地的空间自我相似性逐渐变差.研究区部分湖泊被开发利用,人为束水使得水面面积扩大,当地居民为了发展经济,在湖泊中从事鱼类养殖以及用湖泊水进行农业灌溉等活动,研究区人类活动干扰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4.
利用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数据和2013年、2015年和2016年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出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类型湿地信息,辅以地面验证,研究基于网格空间抽样调查的湿地面积估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回族自治区内的湿地分布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利用210个4 km×4 km的抽样网格单元,估测得到的宁夏全区湿地总面积为21.85×104hm~2,大于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相关结果(20.72×104hm~2),预测精度和抽样精度分别为94.53%和99.78%,可靠性较高,但是抽样精度随着湿地抽样面积比例的下降而降低;在宁夏的5个地级市中,吴忠市的湖泊和沼泽面积都相对最大,利用吴忠市61个4 km×4 km大样地网格的前后两期湿地斑块数据,预测2016年吴忠市的湿地总面积为52 320.67 hm~2,比2013年净增了731.78 hm~2,总预测精度为98.58%。湿地空间抽样方法的抽样效率较高,湿地面积总体预测精度较好,降低了遥感影像购买和使用成本,减少了湿地斑块区划工作量,提升了湿地变化的动态监测能力,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1995年、2005年和2014年Landsat TM/OLI影像为主要数据,采用动态变化模型,通过转移矩阵、质心变化和景观指数的计算,对大庆油田区湿地景观格局及其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个时期研究区的主要湿地类型都为沼泽湿地和湖泊湿地,沼泽湿地面积以0.82%的动态度由1995年的601.30 km2减少至2014年的507.10 km2,湖泊湿地面积以1.87%的动态度由1995年的154.36 km2增加至2014年的209.33 km2;湿地类型之间的转变主要表现为沼泽湿地与湖泊湿地、盐碱滩之间的转变;湿地质心的空间变化特征和景观指数的变化都反映出2005年后大庆油田区湿地景观的破碎化得到改善;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对研究区湿地保护和恢复颇具成效。  相似文献   

16.
森林沼泽作为独特的湿地类型,对区域碳循环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以吉林省哈尼湿地为研究对象,集成应用Sentinel-1雷达和Sentinel-2多光谱影像,充分挖掘Sentinel-1多极化波段特征和Sentinel-2红边指数对森林沼泽遥感识别的潜力,应用随机森林方法实现哈尼湿地森林沼泽分布信息的提取。结果表明:当森林沼泽信息提取最优决策树数目为1 200,融合Sentinel-1 VV与VH后向散射系数雷达波段特征与Sentinel-2红边波段特征能显著提高森林沼泽分布信息的提取精度,保护区森林沼泽信息提取总体精度与Kappa系数分别高达89%、0.85,提取质量相对较高。哈尼湿地景观类型多样化,天然湿地、人工湿地与非湿地景观类型并存。在天然湿地类型中,森林沼泽面积最大,为27.1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2%;河流面积最小,为0.7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3%。森林沼泽提取方法为哈尼湿地的可持续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其他地区森林沼泽制图提供案例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以研究滇中湿地分布情况为目的,基于Landsat8 OLI遥感影像,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和决策树法提取研究区湿地信息,并从空间格局与地理学角度分析湿地分布情况及其与社会经济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采用决策树法可以有效提取湿地,其总体精度为81.10%,与最大似然法相比分类精度提高了9.19%;(2)滇中湿地呈现以库塘为主,河流和湖泊次之,水田和沼泽最少的格局,湿地分布与其形成的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3)湿地面积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总体上4市(州)(包括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湿地面积与人口、工业和地区生产总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北京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应用1984-2008 年多时相长时间序列的TM遥感数据,选取斑块总面积、平均面积、分维度、多样性、优势度和聚集度等具有典型生态意义的景观格局指数,对北京湿地20 多年的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探索其演变机制。结果表明:北京湿地总面积在总体上呈先增加后急剧减少再小幅回升的趋势,1994 年的湿地总面积仅为2004 年的47.37%。北京湿地以人工湿地为主,其变化主导着湿地总面积的变化趋势。水库湖泊湿地类型面积占到33.50%~53.73%,其平均面积高于其他湿地类型。坑塘稻田类型的平均面积最小,其面积比例为16.46%~45.09%。河流湿地由于受到自然驱动因子作用较大,其分维度指数高于人工湿地类型;1992-2004 年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由1.11 上升到1.34,表明此阶段各类型所占面积比例分布趋于均匀,而聚集度指数从65.59 下降到58.41,表明景观连通性降低,破碎化程度加重。研究不同湿地类型空间质心变化表明:密云水库面积最大,导致水库湖泊类型质心位于密云县内;1984-1998 年充足的降水使河流湿地质心整体向东北方向偏移了10.43 km,1999-2006 年,连续干旱和大量不合理的开采利用,河流湿地质心向西南部偏移了10.75 km;由于受“退稻还旱”政策影响,使得北部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减小,坑塘稻田湿地质心2006 年以后向南偏移;市区北部兴建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使2008年公园湿地质心向海淀区北部偏移。  相似文献   

19.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利用湿地调查资料、地图和遥感影像数据,获得1956~2016年期间9个时期湖南省的湿地数据;采用景观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9个时期湖南省的湿地分布及其变化特征和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与1956年相比,2016年湖南省的湿地面积减少了955.4 km^2,其中,永久性淡水湖泊和河流面积明显减少,水产养殖场面积明显增加;湿地的景观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1986年湖南省的湿地的破碎化程度最严重;1956~2016年期间,湿地景观类型分布不均衡程度在不断加剧;永久性河流和永久性淡水湖泊是湖南省的优势湿地景观类型,且永久性淡水湖泊的最大斑块指数都远大于其它类型湿地;围垦和退耕还湿活动是影响湿地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以Landsat 8为主要数据,借助遥感反演和影子工程法分析了2015年辽宁双台河口湿地气温调节功能,并核算了其总价值和单位价值。以芦苇沼泽、河流水面、浅海水域、光滩、坑塘水面和盐地碱蓬沼泽为主的湿地面积约10.21万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4.65%。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27℃的分布面积最大,为21 682.31 hm~2,而41℃的分布面积最小,仅为3.60 hm~2,主要分布于建设用地当中,形成了两个"热岛"区,分别位于保护区的东南角和西南角。每种地类平均气温依次为:光滩(28.21℃)建设用地(28.09℃)盐地碱蓬沼泽(27.29℃)坑塘水面(26.85℃)浅海水域(26.53℃)芦苇沼泽(26.50℃)河流湿地(26.42℃)农用地(26.18℃)。研究区所有湿地在夏季每天气温调节价值为2.78亿元,不同湿地类型每天调节气温价值大小依次为:河流湿地浅海水域坑塘水面芦苇沼泽光滩盐地碱蓬沼泽。不同湿地类型每天调节气温单位面积价值大小依次为:坑塘水面河流湿地=浅海水域光滩盐地碱蓬沼泽芦苇沼泽。研究结果能够为湿地保护、恢复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