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水权的性质及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权的客体、性质和权能结构可从其自然属性、经济属性、法律属性三方面进行分析。水权是自然资源产权,水权的客体是水资源而非水产品,即生态用水之外的部分水资源。水权是具有公权色彩的私权,是符合物权属性基本前提下的准物权。我国水资源为国家所有,在水权权系构成中,水资源所有权是第一位的权利。水资源所有权的派生权利如占有权、使用权、部分收益权、部分处分权等可与所有权相分离并进行流转,从而形成水权市场和水权交易制度。在我国,水资源使用权即是取水权,根据取水方式的差异,包括汲水权、引水权、蓄水权等;根据水资源使用方式的差异,则包括灌溉权、经营权、饮用权等。本文认为,水域(水面)使用权、排水权、水资源分配权等不属于水权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王萍  杜德斌  胡志丁 《地理学报》2023,78(1):214-229
随着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际河流跨境水冲突不断加剧。地处中东的约旦河是世界上跨境水冲突最严重的河流。1948—2008年约旦河跨境水冲突事件数量占全球总量的1/5,战争性跨境水冲突数量占同级别总量的2/3。本文以地缘价值、地缘关系和地缘结构为模块构建国际河流跨境水冲突地缘环境分析框架,考察约旦河跨境水冲突事件的时空演化及其形成的地缘机制。研究发现,约旦河跨境水冲突的地缘目标集中于水资源战略要地,且按水资源地“主要→核心→次要”空间转移;跨境水冲突事件在时序上呈现从以色列争夺水权为主向域内阿拉伯国家讨还水权为主演化;跨境水冲突地缘体结构中以色列主动发起的跨境水冲突占六成多,域内阿拉伯国家和域外地缘体发起的各约占二成。基于地缘环境分析框架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约旦河流域区位的地缘价值吸引域外大国直接介入,促成跨境水冲突向有利于美国—以色列利益的方向发展;域内地缘体的“水资源地”竞争地缘关系强于“水量”竞争地缘关系,对约旦河跨境水冲突具有强化作用;以色列作为约旦河地缘结构中的水霸权,对该流域跨境水冲突的基本态势和时空分布格局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国际河流水资源的“权利”问题研究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安全、人民生计乃至全球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现代国际水权是扣除了流域生态需水和流域人口最低需水的水量,每个国家的国际水权水量份额就是水量总量乘以各自流域国家产水贡献率。水资源合作是澜湄合作的旗舰领域。如何推动澜湄水资源合作走深、走实、走远,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共同繁荣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是澜湄六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倡导国际水权确权可以突出澜湄水资源合作的专业色彩、体现水合作对当地水人权的关怀、并能有效反驳“中国水威胁”论调。  相似文献   

4.
义乌出资两亿元买下了东阳 4999.9× 1 0 4 m3水资源的永久使用权。中国首宗水权交易 ,引发了人们对水资源利用市场化的思考。用经济学模型对水资源指令配置模式和市场配置模式进行比较 ,认为市场配置水资源更有效率。水资源市场建立及运行 ,关键在于明确的水资源产权与合理的水价体系。分析了水权、水价问题后 ,提出了水资源市场化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合约化的水权交易市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郁  吕东辉  秦丽杰 《地理科学》2003,23(1):118-121
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十分严峻,加强水资源的经济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水权交易可以利用市场与价格信号来优化配置水资源,同时也有助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提出建立一种合约化的水权交易市场模式,并对市场的结构和功能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全球地缘政治竞争回潮与资源环境危机推动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成为影响国家地缘安全的关键变量。通过对既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在“稀缺-冲突”范式下激化流域各国的矛盾,引发的水资源冲突联合域外势力进一步作用于国家地缘安全;在地缘安全视角下,中国国际河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经历了从“弱安全化”到“强安全化”再到“去安全化”的演进;水环境治理、水量分配及水开发利益协调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核心议题,涉及的跨境水资源污染、水权分配以及水电开发争议等问题与国家地缘安全密切相关;东北、西北及西南三大国际河流密集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地域分异明显,在差异化的地缘环境下带来多元的地缘安全威胁;最后基于“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背景对中国未来外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世江 《干旱区地理》2007,30(3):28-336
塔里木河流域源流初始水权方案政府批准实施,流域机构的行政级别和行政授权不断加强,流域水法规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一个围绕水资源使用权管理,并涉及行政、法规、科学管理的“水权塔河”管理体制业已形成。通过流域水权的层次结构和适时水权的管理运行体系系统分析,客观地评价了“水权塔河”的体制绩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水权链”、“目标责任链”和“生态文化”的未来水资源管理模式的三大愿景。  相似文献   

8.
广东新丰江水库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丰江是广东最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事关香港等地区的饮用水安全供应。结合实地调查,以新丰江水库饮用水源地为对象,将水资源管理、水权制度、补偿机制和生态经济等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来综合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新丰江水库面临着较大的水资源生态环境压力,经济发展限于水源保护而受到巨大制约,迫切需要启动生态补偿机制。针对新丰江水库饮用水源地面临水资源需求缺乏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补偿方式单一、标准偏低等主要问题,提出了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建立优质水权市场,健全水源地监督管理机制和依靠科技进步创新水源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水循环包括自然水循环和社会经济水循环两个方面。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指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各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对目前国际国内关于社会经济水循环关注的主要问题 (水资源安全、水资源社会经济研究、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水环境、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和综合管理) 及其进展进行了评述。水资源安全的主要对策已由增加供给转变为水资源需求管理。增加社会参与和明晰水权是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水价在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和综合管理正逐步落实。水资源需求管理机制、水权水价等水资源管理制度设计、作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基础的生态需水问题和环境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将是未来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水权制度改革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中国政府主导的两种资源制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已经完成,水权制度改革正在进行。本研究剖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总结梳理出林木采伐限额制度、林权补偿措施、林权确权手段和林权交易平台四个具有典型代表的改革成功措施经验,为水权制度改革提出相对应的弹性取水指标、水权流转所涉及的补偿措施、水权确权处理和各形式水权交易平台四方面切实可行的建议。这将弥补中国体制下两种重要的资源制度改革之间对比研究领域的不足,以期为推动国内外水权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亚洲水塔”变化对中国周边地缘政治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被喻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是亚洲多条国际大河的发源地。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冰川消融,进而引起周边河流长期径流的下降和季节分配的紊乱。这一自然变化叠加在流域内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等人文变迁过程之上,造成水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在总量及时间匹配上的失衡与错位,从而在该地区诱发更多水冲突、水危机等水政治问题。域外大国的介入则进一步加剧了本地区水政治的复杂性,并已在事实上威胁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战略互信。未来,中国应以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为指引,基于既有国际规范,通过多边或双边谈判寻求化解水冲突,促进与相关国家的利益融合及流域国家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尼罗河水资源与水冲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从阿斯旺高坝建成以来的30年间,尼罗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继续存在。第一期琼格莱工程搁置,使尼罗河增水计划在可预见的未来难以实现。流域各国之间水冲突时有发生,构成影响东北非洲地区政局稳定的不容忽视的因素。有关各国在流域合作框架内,通过平等协商,努力减少矛盾和冲突,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水冲突是发生在国家、州(省)、团体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关于水资源获取的矛盾。冷战以来,水冲突相关事件的总体烈度下降,事件数量大幅增长;与此同时,水冲突问题的研究也开始获得广泛关注,研究热度快速提升。水冲突问题关系到区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为此,利用非监督机器学习、空间分析以及数据可视化方法,对国内外水冲突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统计了相关研究的空间结构,构建了研究文献语料库,归纳了水冲突研究的主要热点议题。发现:水冲突相关研究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不同的议题在时间上呈现不同的演进趋势;水冲突相关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水冲突成因、水冲突分析方法与模型、水冲突解决机制、气候变化对水冲突的影响,以及水霸权主义与国际水法等。  相似文献   

14.
基于粮食进出口的水土资源潜力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娜  周亮 《世界地理研究》2004,13(3):97-102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和社会逐渐向工业化进步,水土资源的缺乏与水土资源的需求量增长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本文计算了中国1982-2001年粮食进出口所包含的水土资源量,分析了20年来中国粮食贸易中所包含的水土资源量的变化和发展状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从粮食进出口的角度分析了粮食进口对缓解中国水土资源压力的可能性及潜力。  相似文献   

15.
对于目前普遍存在的流域水资源冲突问题,将谈判支持系统引入到流域水资源谈判中来,建立一种面向解决流域水资源冲突的网上谈判支持系统;运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和理论对该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框架设计。流域水资源冲突网上谈判支持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辅助谈判中的一方或各方公正合理地解决争议的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其为缓解和解决存在的或是潜在的水资源冲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且丰富了流域水资源集成管理的理论与应用手段。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article identifies important theme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analyzing water and conflict dynamics at the subnational scale in the Indus Basin. A historical overview of water development in the Indus Basin suggests that the water‐security nexus was always a salient theme in the minds of water developers, eve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onflicts over contemporary large‐scale water‐development projects in the Indian and Pakistani parts of the Indus Basin are reviewed. Engineers' single‐minded focus on megaprojects, to the neglect of the wider set of values that societies attach to water resources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Indus Basin are largely to blame for continuing low‐grade conflict in the basin. A review of local‐level conflicts over 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 in Karachi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rrigation water in Pakistani Punjab illustrates the critical role of governance and differential social power relations in accentuating conflict. The article argues against neo‐Malthusian assumptions about the inevitability of conflict over water because of its future absolute scarcity. Instead, the article seeks to demonstrate that, despite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international armed conflict over water does not exist, the potential for political instability over domestic water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issues is real.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conflict at the subnational scale will culminate in violence will depend on how water‐resources institutions in the basin beha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