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自然地理分区讨论意见,经过丁锡祉、王德基、李孝芳、朱莲青、周廷儒、林超、罗开富、施雅风整理归纳,由施雅风代表报告,如有疏漏错误之处,统由报告者负责。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迎来了其九十华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在兰州召开了施雅风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地理界的一颗巨星、一代宗师、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施雅风院士93岁高龄辞世了。施先生对华南地理学的发展一向给予极大关怀、支持与很多具体帮助,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谨追忆数宗往事,纪念施雅风院士对华南地理学发展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
2011年2月13日18时35分,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冰川、冻土、泥石流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施雅风先生离开了我们。施雅风院士是我国泥石流研究的奠基人,对我国泥石流科学研究事业的开创、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培养了大批研究人才,为我国成为世界泥石流研究强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1963年9—10月他率队开始考察西藏波密古乡冰川泥石流,至2011年1月发表庐山泥石流和第四纪冰川的讨论文章,施先生研究泥石流近半个世纪。施先生去世后,作为泥石流研究者,作为施雅风先生当年的同事和晚辈,我们搜集和查阅了大量有关泥石流研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前理事长施雅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冰川学家.他专心致志于地理与环境变化、中国现代冰川与第四纪冰川研究,并且是我国地理学诸多专门领域研究的组织者和倡导者,他在50年代参加了中国地形区划的研究和我国第一个科学远景规划的编制,1958年开拓了中国现代冰川研究;60年代领导和开辟我国冻土学,泥石流、干旱水文研究新领域,并积极领导和推动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70年代施雅风教授创立波动冰量平衡方法预报冰川变化,成功地解决了中国-巴基斯坦公路通过巴托拉冰川区的问题.80年代以来他积极推动和参与倡导了西北水资源,全球变化与海岸带灾害,冰芯与环境等新领域的研究,他重视科学研究的国家目标,强调为经济建设服务和用任务带动学科发展.先后主持了许多重大研究项目,著述颇丰,硕果盈枝,为我国地理学、地理环境、冰川等科学的发展和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今年是施雅风院士80寿辰,本刊发表这一组笔谈,回顾数十年来施雅风院士取得重大成就的领域,祝福他健康长寿,并祝贺他为我国的地理学、冰川学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地理学报》2011,66(3):288
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冰川学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冰川科学开拓者和奠基人施雅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2月13日不幸逝世,享年93岁。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所施雅风教授主编的《中国冰雪冻土图》已由中国地图出版社1988年3月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8.
张青松 《地理学报》2007,62(3):333-333
施雅风院士主编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一书,是施先生和他的研究团队近50年来考察研究中国冰川与环境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9.
《干旱区地理》2002,25(3):193-193
20 0 2年 6月 2 0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施雅风 ,在新疆生态环境、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论坛上 ,作了《新疆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与前景》的学术讲演。施雅风院士指出 :“从 19世纪末寒湿的小冰期结束以来 10 0年左右时间 ,新疆处于变暖变干气候环境下 ,变暖和全球一致。中国西部以 0 .2℃ / 10年趋势升温 ,近 5 0年北疆升温达 1.4℃ ,远高于近百年全球升温 0 .4 - 0 .8℃ ,但降水量有所下降。乌鲁木齐冰川区比小冰期降水减少了 5 0mm ,树木年轮研究指示 192 0 - 1978年间降水负距平…  相似文献   

10.
由施雅风、李吉均、李炳元先生主编的<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化>一书,由广东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本书总结了"八五"攀登项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变、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的第二课题的研究成果,为青藏高原乃至全球环境演化的研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理学会海洋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于1988年4月7至8日在南京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有29人,来自沿海十四个有关海洋地理的科研、教学单位或部门。出席成立大会的还有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任美锷,施雅风,秘书长瞿宁淑、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佘之祥、南  相似文献   

12.
会讯     
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河水资源研究课题组于1988年6月13日至15日在乌市召开了柴窝堡盆地ck-1钻孔总结讨论会。会议由施雅风教授主持,参加此项工作的单位中科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兰州冰川所、北京地理所、新疆地理所、新疆地矿局水文一队均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新疆大学、中科院新疆开发办公室的特邀代表。  相似文献   

13.
为迎接1990年8月将在我国召开的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亚太区域会议,中国地理学会于1989年3月6—10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第一次筹备会。到会的有全国各地有关单位代表和区域大会组织委员会成员吴传钧、张兰生、程潞、施雅风、瞿宁淑、杨吾扬、曾尊固和张丕远。中国科协国际科技会  相似文献   

14.
李吉均 《地理学报》2012,67(1):132-133
施雅风为主编,赵井东、王杰为副主编的《中国第四纪冰川新论》已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于2011 年6 月在上海出版发行。全书共计213 页(两页附图),约30 万余字。这是我国地理学界一代宗师生前与两位年轻学者合作,为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贡献出的一部新的专著。2008 年施雅风先生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同时获奖人还有:崔之久、李吉均、郑本兴、周尚哲) 后,认为有必要编写一本展现近几年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新进展的著作。真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充分表现了他笔耕不止的精神。专著自2009 年6 月开始分工撰写,2010 年5 月在南京集中汇总,直至11 月才最后完稿,此时施先生身体已经相当虚弱,但他还是在病房里亲自审定了整部书稿。最难能可贵的是施先生负责撰写的章节是他一笔一划在电脑上写出来的,施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崇高的敬业精神也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生态环境具有复杂多变、敏感脆弱及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的特点。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损失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如,50年代我国自然灾害的损失折合1990年价值达400亿元左右,而到1994年仅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近1800亿元(施雅风,1996)。  相似文献   

16.
由江苏省地理学会举办的国土整治学术讨论会2月28日—3月2日在南京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省各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生产部门的代表。会议收到论文一百多篇这次会议把学术讨论和江苏经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欢迎。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江苏省地理学会理事长施雅风教授主持会议,并作了《行将出现的气候环境大变化》的学术报告,著名地理学家、学部委员、中国地理学会付理事长任  相似文献   

17.
由英国地貌研究组(British Geomorphological Research Group)发起和主持,1985年9月在英格兰的曼彻斯特大学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地貌学大会,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综合性地貌学术会议,有来自54个国家的6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收到论文摘要近700篇。我国派出了以王乃梁(团长)、施雅风(副团长)为首的33人的大型代表团襄与了这一盛会,他们分别来自各高等院校、科研机关和生产部门。  相似文献   

18.
时间:民国三十六年八月三十日下午三时 地点:上海枫林桥国立上海医学院 出席者:胡焕庸 葛绥成 单树模 洪绂 周淑贞 许逸超 吴希逸 罗开富 卢村禾 褚绍唐 王文元 张国钧 王文翰 钟功甫 封开基 李春芬 魏忠 林超 孙宕越 谢家荣 陈尔寿 严重敏 陶绍渊 任美锷 程潞 杨怀仁 黄秉成 施雅风 竺可桢 苗迪青 吴欣良 何德奎 曾世英 张其昀 赵兴庚 主席:吴焕庸  相似文献   

19.
顾 问 :Advisers刘东生LiuDongsheng刘昌明LiuChangming李吉均LiJijun吴传均WuChuanjun(以姓氏笔划为序 ) 陆大道LuDadao陈述彭ChenShupeng施雅风ShiYafeng主 编 :ChiefEditor黄文房HuangWenfang副主编AssociatedEditors张小雷ZhangXiaolei李志忠LiZhizhong阎 顺YanShun熊黑刚XiongHeigang穆桂金MuGuijin周政一 (常务 )ZhouZhengyi编 委 :MembersoftheCommittee(以姓氏笔划为序 ) 王长耀WangChangyao方创琳FangChuanglin刘国彬LiuGuobin刘景双LiuJingshuang陈 曦ChenXi陈发虎ChenFahu金海龙JinHailong康尔泗KangE…  相似文献   

20.
裘善文 《地理科学》2007,27(5):736-736
施雅风院士主编,崔之久、苏珍副主编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的学术专著,全书共19章、91万字,另附有李炳元等编制的《中国第四纪冰川图》,已在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6年3月出版。这部杰出的综合性专著,无疑是继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院士的“冰期之庐山”、世界级的第四纪大师刘东生院士的《黄土与环境》的专著之后,中国第四纪研究的又一项新的重大成果,无疑是对中国第四纪研究的一大重要贡献,它将推动中国新的高水平的第四纪冰川和环境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