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世界在科技全球化、科技变革和大国科技博弈进程中正步入科技地缘政治时代。全球科技竞合是科技地缘政治时代的主旋律,也是大国博弈的主导形式。文章首先从全球科技竞合现实出发,明确了中国在科技地缘政治时代修正或重构国家科技地缘战略的重要性,认为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保障国家科技安全,中国需要加强科技地缘政治研究。其次,从时代变迁和地缘政治理论演进的视角阐释了科技地缘政治研究亟需建构新的理论体系和分析范式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地理学、政治学和科技管理领域关于科技地缘政治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地理学领域的科技地缘政治探索虽详尽地揭示了全球科技竞合的时空特征,但并未从全球科技竞合的表象透视国家科技权力争夺的本质;政治学领域的科技地缘政治探索虽详细追溯了科技进步与地缘政治理论思潮演进和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关系,但其剥离空间的抽象思维无法解释国家围绕一定地理空间进行博弈的现实;科技管理学领域的科技地缘政治探索虽进行了系统的全球科技体系演化与治理的研究,但其研究的立足点忽视了大国科技竞合的本质。鉴于此,提出了未来中国地理学在科技地缘政治研究的主要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世界在科技全球化、科技变革和大国科技博弈进程中正步入科技地缘政治时代。全球科技竞合是科技地缘政治时代的主旋律,也是大国博弈的主导形式。文章首先从全球科技竞合现实出发,明确了中国在科技地缘政治时代修正或重构国家科技地缘战略的重要性,认为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保障国家科技安全,中国需要加强科技地缘政治研究。其次,从时代变迁和地缘政治理论演进的视角阐释了科技地缘政治研究亟需建构新的理论体系和分析范式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地理学、政治学和科技管理领域关于科技地缘政治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地理学领域的科技地缘政治探索虽详尽地揭示了全球科技竞合的时空特征,但并未从全球科技竞合的表象透视国家科技权力争夺的本质;政治学领域的科技地缘政治探索虽详细追溯了科技进步与地缘政治理论思潮演进和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关系,但其剥离空间的抽象思维无法解释国家围绕一定地理空间进行博弈的现实;科技管理学领域的科技地缘政治探索虽进行了系统的全球科技体系演化与治理的研究,但其研究的立足点忽视了大国科技竞合的本质。鉴于此,提出了未来中国地理学在科技地缘政治研究的主要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商业和贸易越来越多地与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问题联系在一起,各国更加倾向于从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出发来考虑经济问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多极经济力量体系崛起,中美贸易战、科技战不断升级,极大地激发了学者们对于地缘经济研究的兴趣。但当前地缘经济研究仍缺乏清晰的理论和概念界定以及完整的质性分析框架,难以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地缘经济理论支撑。基于此,论文对西方地缘经济学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发现:(1)西方地缘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可以划分为理论萌芽和理论初创两个阶段;(2)形成了地缘战略学派、经济地理学派、批判地理学派三大理论学派;(3)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分别基于“资本逻辑”和“领土逻辑”,并相互纠缠;(4)主要实证研究议题涵盖了地缘经济战略、地缘经济工具的实施及其有效性、地缘经济话语与想象等方面。最后,论文指出地缘经济是一种现实存在,而地缘经济学作为其对应的理论总结,是基于资本逻辑的政治地理学,关注地缘政治空间经济。它与地缘政治学辩证统一,既是一种外交政策实践,也是一种分析框架。基于已有研究和中国面临时代背景的耦合性,论文认为未来可以从地缘经济韧性、不同尺度下地缘经济工具的实施及...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治地理学的学术谱系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刘云刚  安宁  王丰龙 《地理学报》2018,73(12):2269-2281
本文从中西方比较的视角,探讨了中国政治地理学的学术谱系特征,对中国政治地理学的未来发展路径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以西方政治地理学的发展脉络为背景,中国政治地理学的发展可概括为萌芽期、停滞期和复兴期3个阶段;当前政治地理学在中国的研究基础已经建立起来,但仍具有离散的特征。总体而言,中国政治地理学的研究主体包括探讨军事战略、外交政策的“地缘政治学者”和地理学者中关注政治要素的“兼业政治地理学者”,这两者存在部分的交集;在中国政治地理学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张其昀、鲍觉民、李旭旦、张文奎、王恩涌等学者为首的几个谱系,但总体而言政治地理学在中国仍然主要受到外源性理论影响,学科的概念和方法体系仍不完善,在此背景下的研究共识形成、学术共同体和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仍是今后亟待解决的课题。结合这一思路,本文提出了更为均衡的中国政治地理学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西方为主的国外政治地理和地缘政治学说为中国政治地理和地缘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和基础。因此,如何理性对待西方的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的研究、如何正确处理中国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中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是关乎中国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学科方向的重要议题。然而,目前中国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在这一问题上存在困惑乃至两难。一方面,过度依赖西方研究框架和理论为中国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的学科建设带来了一定风险;另一方面,在对西方研究保持谨慎态度的同时不能走向封闭乃至仇外的极端,破除“唯西方论”的同时不能走进“中国特殊论”的陷阱。为此,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政治地理和地缘政治研究的青年学者自发于2019年举办了一次“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理论前沿”青年论坛,集中探讨了对西方政治地理与地缘政治发展的借鉴与反思,取得了初步的共识。具体而言,西方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研究议题的多尺度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研究氛围的批判精神、研究视野的国际化和研究规范的严谨性等方面值得中国借鉴;而历史视角缺失、知识生产不平衡、地图空间表达不足、话语分析过多、解决现实问题不足等方面存在局限,中国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加以避免。希望本次讨论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学者共同推动中国政治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的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缘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内部机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随着冷战结束以及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经济相互依存明显加强,地缘政治在内容和形式上从以安全为主的高政治向以经济为主的低政治转变,地缘经济成为研究焦点。本文运用空间探索性方法、碎化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工具,揭示中国在全球经济空间中地缘经济联系的演化特征;借助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索中国地缘经济联系演化的内部机制。结论为:① 中国地缘经济联系经历了“孕育—萌芽—兴起—繁荣”四个阶段,与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② 中国的优势部门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形成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初级产品劣势日益显现;③ 中国经济权力空间的异质化特征明显,地缘经济联系呈现大国集聚效应和地理临近效应。随着时间推移,地缘经济联系空间趋于均质化,经济权力半径不断向外围拓展,不仅同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保持稳定的地缘经济联系,与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联系也不断加强;④ 资本禀赋、科技禀赋和人力禀赋是中国地缘经济联系时空演化的主要内在动力,资本禀赋是中国地缘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科技禀赋是重要的推动力,人力禀赋是主要的基础优势。  相似文献   

7.
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测算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地缘经济关系,进而借助ArcGIS刻画地缘经济关系时空格局演化过程,以揭示其总体规律与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与周边国家地缘经济关系总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但国别间差异显著且逐渐扩大,并以2009年与2016年为转折点,将中国与周边国家双边地缘经济关系划分成缓慢发展期(2001—2008年)、平稳增长期(2009—2015年)和快速增长期(2016—2019年);(2)地缘经济关系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即中国与东亚地区的日本和韩国为中-高至高地缘经济关系值,与西亚、南亚大多数周边国家主要为低至中-低地缘经济关系值。地缘经济关系格局演进的影响因素包括国际地缘环境、地缘经济利益、地缘区位、经济规模、资源要素禀赋、地缘文化等。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变革。“区域化、集团化、碎片化”逐渐取代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社会最为活跃的内容,以“地缘”为基础的经济板块日益涌现。本文结合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地缘经济系统的分析框架,从商品贸易网络的研究视角,对1996—2016年地缘经济系统的属性特征、功能等级的演进过程深入分析,得出如下结果。① 在属性特征演进层面,地缘经济系统具备小世界性,其变化趋势与世界经济局势的阶段性发展共轭;商品贸易网络度分布的无标度性逐渐消失,地缘经济关系呈均衡化,而权重度的无标度性显著,中间位序的国家数量增多使权重度分形结构趋于优化;商品贸易网络属于异配型网络,地缘经济系统遵循择优选择机制但趋向弱化。② 在功能等级演进层面,地缘经济系统具有较强的关系依赖性,第三国效应凸显;商品贸易网络的权重度中心性与特征向量中心性的关联度最高且空间同配,逐步形成以中美为核心的东西并立格局,介数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呈现空间均质化发展态势;功能类型在数量特征上呈“金字塔”型结构,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三个“核心-边缘”集聚的“圈层结构”,核心型地缘经济区之间的竞争性强化,中转型地缘经济区的联系网络呈复杂化,一般型地缘经济区的部分国家出现等级跃升,孤立型地缘经济区保持稳定。③ 自然地理空间分异、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不同功能区的交互耦合是地缘经济功能区空间演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地缘体概念内涵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缘理论是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地缘科技等研究领域基础上构建的基础理论。地缘体是地缘问题的研究对象,是地缘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论文在综合分析各地缘研究领域基础上,提出并明确了地缘体的概念与内涵,初步建立了地缘体类型体系,分析了地缘体空间、属性和时间等特征,并对地缘体的空间拓扑关系进行了简要描述,为地缘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格局和对策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在对19 世纪末和20 世纪西方代表性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理论进行重点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历史和现状特点,阐述了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基本格局与发展态势,即:北部地缘政治关系紧密,地缘经济发展较快;西部地缘政治关系持续发展,地缘经济合作前景广阔;西南部为地缘政治破碎带,地缘经济极具潜力;南部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关系总体良好,但南海问题是不稳定因素;东部地缘政治热点问题敏感复杂,地缘经济结构相对稳定。最后提出了改善提升中国周边地缘政治关系与发展地缘经济的“北联、西进、南合、东拓”地缘战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加强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8,自引:10,他引:18  
陆大道  杜德斌 《地理学报》2013,68(6):723-727
大国间的争霸与兴衰更替,无疑不受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法则的支配。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中国等新兴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权力结构正发生深刻重组,世界正在进入新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大时代,中国和平发展亟需地缘政治学、地缘经济学的理论支撑。本文在总结世界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从思想渊源上论述了地理学在地缘政治学和地缘经济学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剖析了当前中国地理学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领域研究中的不足,进而提出了地理学界如何加强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研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周尚意  江道敏 《地理研究》2023,42(2):580-596
采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建立一个时空框架,分析民国时期中国大学人文地理教学特色及其成因。本文主要关注1912—1949年间,国立北平(北京)师范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中山大学的地理系的人文地理学教学特色。研究史料来自大学的教学档案、人物回忆文章、政府文件、中国学者编撰和翻译的教材和教参,同时参考了相关研究文献。借助时空框架,基于史料对比,得出结论:(1)只有在历史的时间脉络下,才能理解民国时期军事地理、国防地理和政治地理课程设置的必然性;(2)只有在世界格局的空间框架下,才能理解民国时期的“国耻地理”教育内容,以及“中体西用”主张的失败;(3)只有将时空框架进一步细化,才能深入理解民国时期大学人文地理教学中不同教师的能动性,如学术思想、教学风格、政治主张、教材编写和选用等。综上所述,只有站在开放的时空框架中,才能更为清醒地定位当前中国大学人文地理学教学。  相似文献   

13.
欧美地缘经济理论发展脉络及其内涵特征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世纪90年代初欧美地缘经济学一经诞生,就备受关注、讨论及推崇,但在其性质及内涵的认识上则出现了诸多分歧,已影响到学科理论及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从地缘经济理论发生学角度,对欧美地缘经济学的实践背景、理论缘起、发展流派等进行回顾与梳理,以辨析其性质及内涵特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欧美地缘经济学具有深刻而丰富的理论渊源,世界范围内地缘经济合作实践二度兴起,成为理论内涵的重要来源及宏观背景。多个相关或相近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其提供了理论准备,地缘政治学则是其直接理论来源;(2)随着地缘经济学理论的地域扩散,形成了以美国、意大利和俄罗斯为中心的多个各具特色的理论学派。不同学科及其分支理论、观点与流派之间相互借鉴、交叉与融合,使其变得极为庞博复杂;(3)地缘经济学已形成有别于地缘政治学的理论内涵及特征,不过总体上处于学科理论的初创阶段,其研究边界尚不清晰、核心理论有待建立、学科体系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4.
Border areas are both important territorial security barriers and portals to the outside world. Considering the complicated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of China’s inland borders,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and mechanisms of influence of geo-economy in border area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amely, this analysis is important towards leveraging traditional advantages to accelerate China’s development in border and minority areas.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ur study constructed a framework to analyze the geo-economy in border areas, and also introduced three indexes: local economy, export-oriented economy and local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our study systematically described geo-economic evolution in the border areas of China. We also analyzed the mechanism of geo-economic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n these border areas by using geographical detectors.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evel of geo-economic influence in border areas has grown steadily with significant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The absolute geo-economic dominance of Northeast China gradually declines over time. Areas with geo-economic advantages are highly dispersed, showing a spatial polarization pattern with several polar nuclei including Mudanjiang city (Northeast China), Baotou city (Inner Mongolia), Bortala Mongol Autonomous Prefecture (Xinjiang), Dehong Dai and Jingpo Autonomous Prefecture and the city of Chongzuo (Yunnan-Guangxi area). Geo-economics in border area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national policie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neighboring countries, as well as the desire of these countries to cooperate with China in bilateral trade. Favorable policies, traffic, cultural proximity and other factors also impact the geo-economics of border areas significantly. The Inner Mongolia and Tibet areas are mainly influenced by neighboring countries, while Northeast China and Xinjiang are mainly affected by Chinese policies; the Yunnan-Guangxi area is influenced by a combination of these factors.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we provide our recommendations for developing policies that further geo-economic advantages in complex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s and in areas with varie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5.
Border areas are both important territorial security barriers and portals to the outside world. Considering the complicated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of China's inland borders,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and mechanisms of influence of geo-economy in border area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amely, this analysis is important towards leveraging traditional advantages to accelerate China's development in border and minority areas.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ur study constructed a framework to analyze the geo-economy in border areas, and also introduced three indexes: local economy, export-oriented economy and local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our study systematically described geo-economic evolution in the border areas of China. We also analyzed the mechanism of geo-economic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n these border areas by using geographical detectors.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evel of geo-economic influence in border areas has grown steadily with significant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The absolute geo-economic dominance of Northeast China gradually declines over time. Areas with geo-economic advantages are highly dispersed, showing a spatial polarization pattern with several polar nuclei including Mudanjiang city(Northeast China), Baotou city(Inner Mongolia), Bortala Mongol Autonomous Prefecture(Xinjiang), Dehong Dai and Jingpo Autonomous Prefecture and the city of Chongzuo(Yunnan-Guangxi area). Geo-economics in border area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national policie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neighboring countries, as well as the desire of these countries to cooperate with China in bilateral trade. Favorable policies, traffic, cultural proximity and other factors also impact the geo-economics of border areas significantly. The Inner Mongolia and Tibet areas are mainly influenced by neighboring countries, while Northeast China and Xinjiang are mainly affected by Chinese policies; the Yunnan-Guangxi area is influenced by a combination of these factors.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we provide our recommendations for developing policies that further geo-economic advantages in complex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s and in areas with varie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地缘关系与世界经济地理学科建设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地缘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表现形式,地缘政治,尤其地缘经济对当代世界经济影响很大,也影响世界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本文着重阐述了地缘经济学与世界经济地理学的关系及其互为影响作用,进而论述了世界经济地理学科建设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东南亚地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秦奇  吴良  李飞  成升魁  张丹  陈晓鹏 《地理学报》2018,73(10):2014-2030
在全球化背景下,考察国家间地缘关系需将其置于宏观地缘格局中。安全等传统地缘政治因素仍对世界格局的变化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不可忽视。鉴于此,本文构建了地缘系统视角下地缘关系分析框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定量研究冷战后东南亚地缘系统内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安全)关系的整体与结构特征,测度系统内各国在经济和安全上的权力特征以及依赖关系,并初步探索东南亚地缘政治(安全)依赖关系形成机制。结果显示:① 冷战后东南亚地缘系统内对东南亚10国地缘经济权力总和最高国家的转移路径是从日本到美国再到中国;对东南亚10国地缘政治(安全)权力总和最高的国家始终是美国,2005年以后中国跃居至第二位,但与美国还有明显差距。在地缘经济领域,东南亚国家总体上对中国的依赖水平最高;在地缘政治(安全)领域,东南亚各国对美国及其盟友英、法、德等国的依赖较高,中俄也不可忽视;“东南亚在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的地缘政治论述可见一斑。② 国家实力差异是产生安全依赖关系的根本动力;国家间地理距离可以调节安全依赖的具体方向;国家的政治地理属性差异是形成安全依赖和影响安全依赖程度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HENNEMANN Stefan  汪涛 《地理科学》2011,31(9):1043-1049
中国科学技术体制现在正处于非常重要的转型期。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不仅高校进行了合并和重组,一些公共研究机构也进行了全面调整以应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需求。不仅如此,国家政策和全球化的趋势还要求中国科学研究体系融入到全球科研体系中。通过对1998~2004年的国际科学刊物中有中国参与发表的合作论文数据进行分析,探索哪些科研机构在直接或间接吸收国外相关研究组织研究成果中发挥重要作用。结果表明,中国科研机构不同科研组织与国外高校间的知识联系存在着相当稳定的等级序列,精英高校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公共研究机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精英高校在本地和全球科研机构间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中介作用。虽然北京处于中国知识网络中的核心地位,但这种空间上的核心边缘差异表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精英高校的主动融合效应和全球知识系统的涓滴效应共同推进了中国学术知识网络的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