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丽  林诗琦  陈静 《世界地理研究》2020,29(6):1161-1171
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存在内在耦合协调需求。在梳理了区域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的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以研究区内30个省际样本实证分析了其“绿色+创新”的耦合协调时空分布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区域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的耦合度随时间推移不断提升,二者的协调度呈现长期均衡提升短期波动的规律。(2)区域创新能力与能源利用效率高度耦合地区集中分布于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且随时间推移高度耦合地区集聚范围逐渐扩大。(3)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低水平耦合协调状态,各地区协调度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4)西北部地区较低等级的耦合协调类型更容易发生跳跃式变化,而东南部地区较高等级的耦合协调类型变化较为稳健且方向明确。针对以上发现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伍先福  黄骁  钟鹏 《地理科学》2021,41(11):1969-1979
利用2013—2018年中国30个省(市、区)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新基建”发展水平及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结果发现:中国“新基建”及其三大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均偏低,其中以“创新基建”发展水平最低;总体看,各省(市、区)的“新基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尚未达到良性耦合状态,且其失调风险趋于扩大;历年各省(市、区)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高者恒高、低者恒低”的锁定效应,并在数量分布上呈耦合水平两头区域少而中间区域多的“橄榄”形结构,且多数区域的“新基建”领先于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子系统来看,“信息基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发展的锁定效应最强,“融合基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发展突破了“橄榄”形结构,“创新基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协调水平相对最低,而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强省的3类耦合协调发展均具辐射引领效应。实证检验发现,除自身因素驱动效应外,经济集聚、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研发投入、市场化程度等能不同程度促进“新基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为探讨产业结构和水资源的协调发展关系,构建了产业结构和水资源两个系统的三级指标评价体系,通过数值标准化处理、指标权重计算,运用综合评价指数模型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河南省2005~2016年水资源和产业结构的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河南省产业结构和水资源综合评价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反映了河南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2)河南省城市发展由产业结构水平滞后型转化为水资源水平滞后型,直至转化为同步发展型等三个类型;(3)河南省产业结构与水资源系统的耦合关系是动态演变过程,逐步从初级耦合协调、中级耦合协调发展到高级耦合协调,城市耦合协调水平大幅度提升,2016年18个城市全部处于中高级耦合协调;(4)河南省各市产业结构与水资源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逐步实现了由初、中级耦合协调分布较集中向豫中、豫西、豫南、豫北高级耦合协调分布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以2013年、2016年、2019年、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耦合协调模型评价旅游生态效率、旅游生态网络优势度及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并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旅游生态效率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中等效率及以上地区由南部逐渐向北部转移;(2)旅游生态网络优势度总体水平偏低,但呈上升趋势,大致呈现出以江苏省南部为中心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3)长三角地区旅游生态效率与旅游生态网络优势耦合协调度整体亦呈上升态势,其中中度耦合及以上水平的城市占比91%,说明长三角地区的协同发展处于良性状态;(4)两者耦合协调度受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政府规制能力、环境规制力度、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达到两者高耦合协调度的路径有3条。  相似文献   

5.
生态效率区域差异及其与产业结构升级交互空间溢出效应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汪艳涛  张娅娅 《地理科学》2020,40(8):1276-1284
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中国30个省际地区生态效率,采用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均值及泰尔指数分析不同地区生态效率差异情况,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探讨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效率间的交互效应与空间效应。主要结论为:① 中国生态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② 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均值及泰尔指数3个指标显示,东部地区省际间生态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且差异变化程度并没有显著改善,中部地区省际间生态效率差异较小,西部地区省际间生态效率差异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③ 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效率存在双向互促作用,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效率均存在正向溢出效应,并且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效率存在正向交互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降低碳排放强度与高质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两个重要目标。本文基于熵权法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回归对长三角地区27个城市2000—2019年的碳排放强度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长三角地区碳排放强度评价得分保持稳定,有小幅度下降,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分不断提升;碳排放强度-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水平平稳上升。2)区域内各城市平均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城市间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相似,呈现出波动上升且差距不断缩小的特点,2019年全域各城市均进入协调发展阶段。3)在空间分布上,长三角地区耦合协调度具有“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点,并呈现以东南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演变格局。4)技术发展基础指标、环境治理基础指标及经济发展基础指标对长三角地区耦合协调度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对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内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基于资源消减、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等不同生产环节生态效率要素综合构建了产业系统生态效率测度模型以及产业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模型,并据此对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产业系统生态效率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① 综合型城市侧重于源头消减效率的提高从而使产业变“轻”,总体呈现低投入、低消耗以及低排放的发展特征。资源型城市侧重于清洁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使产业变“清”,总体呈现高投入、高利用以及高排放的发展特征。② 产业系统生态效率增长幅度为白城市>松原市>吉林市>松花江流域>长春市,流域特征明显。另外从不同生产环节效率对生态效率的贡献率分析可知,资源减量化以及末端治理是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生态效率变化的决定性因素。③ 总体上流域产业系统可持续性有不断增强的趋势,但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态势分异现象显著。并且产业可持续性发展规律性较差侧面说明了区域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分工与联系,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尚未形成。④ 认为所有制结构、环境管理力度、外商投资以及科学技术是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产业系统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政府调控因素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8.
库布齐沙漠生态治理的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睿  杨国靖 《干旱区地理》2020,43(5):1391-1400
以典型生态脆弱区—库布齐沙漠为研究区,基于耦合度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 2008— 2017 年库布齐沙漠生态治理的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况进行动态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8— 2017 年,库布齐沙漠生态治理的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呈现出较高水平的平稳态势,耦合度大多 维持在 0.819 8 ~ 1 之间,且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交替变化态势。(2)2008—2010 年,库布齐沙漠生 态治理的生态系统参数贡献度小于其社会经济系统参数贡献度,而 2011—2017 年则正好相反,且 两个系统的参数贡献度时序变化呈逐年递增趋势。(3)2008—2017 年,库布齐沙漠生态治理的生态 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逐年增长,其耦合模式经历了从失调衰退类、过度发展类到协调发展类的变 化,且不同年份耦合模式类型差异显著。(4)2008—2012 年,系统耦合度处于高位状态,但耦合协调 度却不处于高位。2013—2017 年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未来库布齐沙漠 化地区应以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关键突破点,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法是识别人地协同规律、支撑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和热点需求。通过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框架构建,耦合能值及?方法,提出自组织能力指数(SO)、生态压力指数(EP)、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SC)构成的,基于热力学理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模型,利用文献荟萃法筛选17个典型发达国家1985年状态值计算SO与EP阈值,划分了4个阶段。利用中美两国1985-2015年特征对比验证,结果显示:① 2005年以前中国属“低自组织能力、低生态压力”阶段,之后进入“低自组织能力、高生态压力”阶段,存在低生态效率、规模扩张驱动特征;美国一直属“高自组织能力、高生态压力”阶段,存在高生态效率驱动、经济与生态脱钩特征,与全球生态足迹网络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的研究结果一致,模型具有较好适应性和可靠性。② 模型利用“获得?量/输入能值量”表达经济社会生态效率、“经济社会?损耗量/生态系统年产?量”表达生态压力,连接了经济社会对生态基底的熵化路径,可识别区域所处可持续发展阶段、分析水平变化和驱动因素。③ 模型以人类与生态并重的视角,从深度上反映经济社会的生态效率、从广度上评价生态空间被占用比例,具有宏观规模与微观效率分析相结合的优势,是对经典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探究乡村“三生”功能协同发展水平,揭示其演化进程中耦合协同关系的时空跃迁特征及影响因素,将有利于优化乡村地域功能空间格局及开创新时代乡村发展新局面。基于1998—2020年甘肃省86个县域研究单元,构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LISA时间路径、LISA时空跃迁及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县域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时空跃迁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县域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发展态势,逐步向良性、有序方向不断迈进,但耦合协调度数值整体较低且发展速度相对较为缓慢。2013年后耦合协调状态由严重失调状态转为基本失调状态的县域比例快速增加。(2)整体来看,全省中间区域县域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的局部空间结构更加具有稳定性,而陇东南地区和酒泉市县域空间结构更加具有动态性。LISA时间路径弯曲度呈现西北地区向东南地区增大趋势。各县域研究单元耦合协调度的局部空间关联格局保持较为稳定,其时空跃迁具有相对较强的路径锁定。(3)经济发展对耦合协调度提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城镇辐射对耦合协调度的提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经济发...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0—202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耦合协调度并进行时空演进分析,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影响双链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2010—2021年,我国制造业双链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但区域分布不均衡,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2)我国制造业双链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设施水平和人口集聚程度可以促进双链协调发展,但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规制对双链协调发展存在抑制作用。最后,从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搭建要素共享平台和构建综合交通枢纽集群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开展区域水土资源耦合协调研究,旨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选取汾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2006、2013、2018年多源遥感监测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及再分析产品数据,构建了水土资源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及地理探测器对研究区2006—2018年水土资源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并识别其主导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2006、2013、2018年流域水土资源耦合协调度以低度协调与中度协调为主,整体为[0.10,0.50]。空间上,高值区主要位于流域中上游区域,低值区集中于中下游区域,且具有明显的时间异质性。多年演变趋势为向上开口的抛物线。(2)研究期流域水土资源耦合协调Moran’s I值分别为0.274、0.266、0.195,总体经历高—高—低的下降过程,全局相关性水平下降,空间集聚效应降低,区域差异减小。局部自相关主要显示为高-高(H-H)和低-低(L-L)两类。(3)影响汾河流域水土资源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依次为年降水量、生活用水量占比、产水模数、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等,其中,年降水量与产水模数影响因子间的交互作用最强。未来应该...  相似文献   

13.
综合运用耦合协调、空间关联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浙江省县域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进一步分析其空间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浙江省县域高质量发展整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高质量发展耦合空间格局以良好耦合为主,高质量发展协调水平以中级协调为主。② 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空间结构呈现出向环杭州湾高度集聚态势,空间耦合冷热点区变化显著,空间演化路径以递次转移为主、跨级转移为辅,空间协调冷热点区分布格局比较稳定。③ 高质量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其作用强度自经济实力、集聚能力、政府财政支持和基础设施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4.
田卡吨  邹泽铎  彭宝玉  卢荣旺 《热带地理》2022,42(10):1651-1664
在探讨旅游业与金融业融合发展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域旅游业与金融业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特征与空间关联格局,并利用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旅游业与金融业发展水平总体保持上升趋势,但金融业发展水平始终高于旅游业;两者发展水平年均值呈“东部 > 中部 > 东北 > 西部”空间分布格局,年均增长率则呈“东慢西快”的空间特征。2)两大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整体呈上升态势,初步实现中度协调;在空间上呈“东部―中部―东北―西部”梯度递减格局。3)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度呈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且空间集聚强度呈波动增长的态势;“H-H”集聚类型分布在东中部,“L-L”集聚类型分布于西部和东北地区;各省域的空间集聚状态变化具有稳定性,表明各省域两大产业发展具有路径依赖特征。4)从影响因素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区域创新能力和政府支持对旅游业与金融业耦合协调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规模、交通发展水平和数字化程度则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地区开放程度则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5.
唐志强  秦娜 《干旱区地理》2020,43(3):786-795
甘肃省张掖市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该地区属于内陆河流域绿洲城市,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研究其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发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借鉴国内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现有的研究成果,以2005—2017年张掖市统计数据为依据,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求各项指标权重,设立了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数,来表征该区域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3 a间系统由低水平耦合协调——拮抗时期——磨合阶段——高水平耦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尽管总趋势是向好发展,以2011年为拐点明显波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度持续向好,2012年达到峰值后一直保持在大于0.9的耦合协调度极高水平。最后提出促进该城市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地区城镇化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韧性是新兴的研究话题,其实质为城市面对不确定性扰动的抵抗、恢复及适应能力。本文构建“规模—密度—形态”三维城市生态韧性评价体系,借鉴物理学耦合模型测算2000—2015年珠三角城市城镇化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2000—2015年珠三角各市的城镇化水平总体不断提升,生态韧性水平持续降低,两者耦合协调度总体由基本协调向基本失调下滑。在空间分布上,珠三角地区城镇化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以珠江入海口城市为中心、向外围递增的圈层式格局。从生态韧性子系统对城镇化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的作用来看,规模韧性主要起反向阻滞作用;形态韧性的协调影响力主要为正向,且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强;密度韧性的正向协调影响力持续下降,且在低于零值后负向增长。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并通过严守三区三线、适应生态承载力、合理布局城市绿地等方法提高生态韧性,是未来珠三角实现城镇化与生态韧性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山坝分区视角下的贵州省国土空间功能协调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国土空间功能协调分析是国土空间优化的重要路径之一。根据山坝分区,基于“三生功能”视角,从各功能的影响因素出发,构建了贵州省国土空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量化1995、2000、2010、2015年贵州省国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进而探讨其在山坝分区下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贵州省国土空间功能协调度总体呈“黔中丘原区(坝区)高—环黔山区带(山区)低,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时间维度上坝区功能协调发展水平较山区快,且耦合协调度向高度协调发展;(2)国土空间功能两两耦合协调之中“生产—生活”山坝分异显著,且坝区协调类型两级分化严重;山区与坝区的生产、生态功能矛盾突出,表现出山区、坝区生产、生态空间博弈过程中2015年生态功能处于弱势地位;“生活—生态”功能协调较其它两组耦合协调水平低,但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且山坝差距逐渐缩小。未来应基于贵州省国土空间功能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发展规律,设计差异化的山坝优化路径,引导国土空间功能均衡、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贾培煜  陈佳宁 《中国沙漠》2020,40(1):179-186
着眼于生态脆弱区生态、资源、经济协调发展时空变化,基于协调发展相关理论,构建生态、资源、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山西省生态脆弱区协调发展水平变化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来看,山西省生态脆弱区资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稍有下降,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稍有上升;生态系统保持着相对较高的发展水平,且发展态势良好。(2)从协调发展度来看,山西省生态脆弱区生态、资源、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有所提升,以基本协调区域为主,后期比较协调区域开始出现,但并未形成大范围覆盖。(3)政策牵引成为山西省生态脆弱区生态、资源、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最后从政策驱动的角度对山西省生态脆弱区协调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狄乾斌  梁倩颖 《地理科学》2018,38(10):1606-1615
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中国海洋生态效率进行测算,运用标准差椭圆对其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最后运用VAR模型对海洋产业结构和海洋生态效率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以评测中国海洋生态效率时空差异并探究其与海洋产业结构响应关系。结论如下:中国沿海省份海洋第三产业比重占海洋生产总值较大,在研究期内呈现增长趋势;大多数省份海洋产业结构熵值下降,说明该类省份海洋产业发展平稳;在时间上,海洋生态效率总体上处于无效状态,海洋第三产业占比重高的年份,海洋生态效率相对较高;在空间上,海洋生态效率重心总体呈现向北移动趋势,表明北方海洋生态效率的优化进度快于南方;基于沿海各省脉冲响应图可以得出,各省份海洋产业结构对海洋生态效率的冲击最后都趋于平稳,主要原因在于随着中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变动稳定,其对海洋生态效率的影响越来越小;在方差分解部分,沿海各省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生态效率方差分解的贡献度较高,且呈现增长趋势,说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生态效率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作为新常态时代下我国推进生态流域文明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推进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选取我国黄河流域唯一被干流贯通的省会城市兰州市为研究对象,根据2010—2019年黄河流域兰州段统计资料,构建了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环境及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构建耦合度模型,全面解析和综合评估了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水平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环境水平并不高,呈“恶化-好转-恶化-好转”的态势,而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降-升-降-升-降-升”的波动态势。总体来看,兰州市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协调性有待加强,应充分考虑黄河流域整体性特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同步推进产业的专业化整合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在城乡融合发展基础上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布局,最终实现人居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