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代光教授 ( 1936~ 1998) ,广西浦北县人 ,毕生后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 196 0年中山大学毕业后 ,他北上河南省地理研究所工作 ,时间长达 2 5年之久。 1985年陈教授调到暨南大学历史系工作。生前担任过暨南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兼教工党支部书记、中国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在河南期间 ,他对河南省及中原地区的一些重大历史地理问题 ,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丰硕成果。陈教授坚持历史地理学研究必须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观点 ,在一定程度上为河南历史地理学研究定了基调。 2 0世纪6 0年代 ,他积极从事黄淮海平原的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2.
<正>西南大学马强教授等合著的《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研究》一书于2016年6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九章,367千字。第一章对嘉陵江流域历史地理作一总体概述,嗣后八章分别对嘉陵江流域的气候、植被、野生动物、人口的变迁以及交通地理、经济地理、城镇地理、军事地理作一系统的考察。纵观全书,马强先生主要从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两个层面系统  相似文献   

3.
褚绍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理教育家、历史地理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培养了我国第一位地理教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前理事长陈澄教授)。褚先生在建国前即编著了《地理学习法》《中国地理概要》等专著。建国后,褚先生编写了《新中国地理》《徐霞客游记》等著作,主编《地理教学丛刊》和《地理教学》杂志,还与孙大文先生一同编著了《地理教学法》一书(1982年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4.
邓辉 《地理研究》2003,22(6):810-810
由西北师范大学李并成教授完成的《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一书,已于2003年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中国沙漠历史地理研究领域的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我国的沙漠历史地理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由北京大学侯仁之院士开创和倡导的,并成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的一门独具特色的学问。所谓沙漠历史地理,是关于沙漠地区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的研究,其主要研究历史时期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经营活动(如滥垦、滥牧、滥樵、滥用水资源等)导致的生态平衡破坏、沙漠化扩大等环境问题的演变过程和内在机制。数十年来,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我国沙漠历史地理研究从无到有,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省地理学会、湖南省历史学会承办,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历史系,湖南益阳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参办的中国历史地理暨楚越洞庭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1993年4月20日-26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到会专家学者达108人,他们来自北京、上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22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日本、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日本国历史地理学元老米仓二郎教授等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6.
探索与拓展--评张伟然的<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虹 《地理学报》2000,55(4):508-508
新近出版的<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是区域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又一部力作.该书深入地分析了今湖北省境历史时期文化现象的地域差异及形成过程,是一部将区域文化地理实证研究与文化地理学的理论探索相结合的优秀论著.  相似文献   

7.
于亚娟 《地理研究》2010,29(9):1724-1724
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吴宏岐教授著作<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作为研究生教材,已由暨南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3月正式出版.全书近42万字,除前言外,共分十二章.其中前三章回顾了历史地理学发展史,四至六章探讨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理论方法问题,七至十二章是历史地理学实证研究.该著体现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鲜明特色,同时又颇具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8.
5月28-30日,2021中国地理学会春季年会暨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在西安举行.本次年会以"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地理科学发展"为主题,来自全国主要地理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学者、学生和有关科技期刊、出版社的主编、编辑等共1200余人出席会议.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张国友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部长宋长青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鹿化煜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董治宝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晓伟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应邀出席开幕式.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由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和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联合承办,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研学工作组,以及陕西省地理学会、陕西省黄河研究院和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协办.  相似文献   

9.
《甘肃地理概论》由兰州大学地理系教授冯绳武先生编著,是他四十多年来对甘肃地理调查和专题研究的概括总结。全书包括历史遗存、自然条件、人文反应和区域划四篇十五章,是一部综合论述全省各地区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规律性的区域地理学专著。作者从历史地理角度,首先阐明了甘肃省的地理概况、历史沿革、文化发展和城镇兴废等内容,第二编是对本省的自然地理、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形成、特点及分布规律作了分析。第三编着  相似文献   

10.
张晋光 《地理研究》2011,30(12):2317-2318
中华书局近年出版了南京师范大学施和金教授的著作《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续集)》,这是他继《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前集)》出版后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又一部力作。这部专著收录了作者近十年来发表的二十余篇论文,既有对前集的继承,又有近年新的发展,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历史自然地理是历史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毛曦  高松凡 《地理研究》2012,31(11):2115-2121
从中国大陆出版的教材及通论性着作的内容来看,我国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主要以中国历史地理为研究对象,对国外历史地理学理论方法及学术进展的了解乃至研究较为薄弱。我国台湾省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与大陆有所差异,陈芳惠所着《历史地理学》主要从一般原理意义上整合世界历史地理研究成果进行内容编撰,姜道章所着《历史地理学》重点论述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并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学的进展情况。启示如下:建设中国的历史地理学,除了需要继续推进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外,更应系统开展世界历史地理研究和进一步加强历史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等学科问题研究,进而在整体推进我国的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期待有通论性的“历史地理学”教材及着作的早日问世。  相似文献   

12.
董锁成  杨旺舟  石广义 《地理研究》2011,30(11):2115-2122
陈才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是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学科的创建者,他开创性的学术研究及实践,为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和国家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陈才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主要贡献可简要归纳为五个方面:(1)较早提出经济地理三个研究侧面的学术思想;(2)系统开展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和实践,创立和完善区域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3)...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在回顾中国历史与近 5 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基础上 ,结合当今地球系统科学、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最新动向 ,提出了新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应以收集、发掘人类文明演进的地理证据 ,分析历史上人地交互作用的时空特征为核心 ,以探寻当今地理学历史渊源人类适应环境变化模式的历史证据为目标 ,以文献分析、野外调查、考古发掘等传统方法与现代实验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的集成为手段 ,以编制5 0 0 0年来华夏故土嬗变与文明演进的历史图谱为主要平台的发展新思路 ,并认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在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可以做出具有重大显示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五年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几乎在各个分支都取得了坚实的进步。《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图集的完成显示了历史地图编绘的成就。政区地理研究和地名考释论著丰富,但对其意义的认识尚显不足。人文地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必将成为最有希望、最繁荣的分支。自然地理研究较集中在气候、地貌、水文方面,深入挖掘文献资料与新手段的运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周湜 《地理研究》1987,6(2):89-91
本文指出了陈桥驿在《水经注》研究(或郦学)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并成  贾富强 《地理学报》2014,69(11):1718-1724
侯仁之先生为沙漠历史地理研究这一全新科学领域的开拓者,他多次深入沙漠地区进行历史地理考察,对沙区地理环境的历史变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了系统探讨,在学科理论建树和实践探索上取得丰硕成果。他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沙漠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过程及其演变规律,而且也为今天西北地区防沙治沙以及生产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历史借鉴。他的学术思想及业绩,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7.
唐登银 《地理研究》1994,13(1):114-117
苏泽霖、陈金永合编的《地理研究与发展》(香港大学出版社,1993),忠实记录了1990年在香港举行的《地理研究与发展研讨会》。筹备研讨会始于1989年,经过短短几个月,即准备就绪,约有80位来自中国大陆、台湾、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英国以及香港等地的地理学家就地理学的研究和发展交换了意见。研讨会的顺利召开既显示诸位先生的远见卓识、组织才能和高效率,又展示了华裔地理学者的团结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8.
周尚意  江道敏 《地理研究》2023,42(2):580-596
采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建立一个时空框架,分析民国时期中国大学人文地理教学特色及其成因。本文主要关注1912—1949年间,国立北平(北京)师范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中山大学的地理系的人文地理学教学特色。研究史料来自大学的教学档案、人物回忆文章、政府文件、中国学者编撰和翻译的教材和教参,同时参考了相关研究文献。借助时空框架,基于史料对比,得出结论:(1)只有在历史的时间脉络下,才能理解民国时期军事地理、国防地理和政治地理课程设置的必然性;(2)只有在世界格局的空间框架下,才能理解民国时期的“国耻地理”教育内容,以及“中体西用”主张的失败;(3)只有将时空框架进一步细化,才能深入理解民国时期大学人文地理教学中不同教师的能动性,如学术思想、教学风格、政治主张、教材编写和选用等。综上所述,只有站在开放的时空框架中,才能更为清醒地定位当前中国大学人文地理学教学。  相似文献   

19.
20.
吴正  王为 《地理研究》2007,26(6):1069-1076
本文为缅怀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地貌学家和教育家曾昭璇先生的纪念论文,阐述了他的学术思想及其贡献。曾昭璇教授学识渊博,在自然地理、地貌、历史地理、人类地理、方志学以及民族学和民俗学等诸多学科领域,都卓有建树。他先后开创"岩石地貌学"、"历史地貌学","人类地理学"三个新领域,填补了学科的空白。曾昭璇先生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思想,提倡"地理科学乃经世致用之学",主张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科研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曾昭璇先生除科研外,一生以教书为业,致力于地理人材的培养。他非常重视教材的建设,认为教材决定着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科学素质。提出高等师范的地貌学教材要在"浅、广、新"三方面下功夫。这不仅是编写地貌学教材的要求,更是一种独特的高校地貌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