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南方典型灌区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林  李瑞鸿 《地理研究》2011,30(1):115-124
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与土地利用、土壤和灌溉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地域特点。本文选取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典型灌区——湖北省漳河灌区的水旱作物(分别为水稻和玉米)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农田地表径流N素和P素流失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对地表N素流失量的影响显著,地表TN流失量表现为旱地>水田;土地利用类型对地表P素的流失量有较大影响,但差异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地表TP流失量表现为水田>旱地。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均呈减小的趋势,有机氮的比例由3.2%增至69.7%,无机氮比例由96.8%降至30.3%,更多的有机氮随地表径流流失;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农田排水总磷和磷酸磷也呈增加的趋势。采用节水灌溉方式,降雨利用率提高了14%~23%,节水率达15%,降雨排水量减少20~25 mm左右,能够有效降低农田氮、磷等养分流失对地表水的污染。作物生育期和地形地势差异也会影响降雨径流特征和农田养分流失。  相似文献   

2.
北京密云水库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根据不同类型的非点源污染发生区,选择若干径流小区,进行降雨、径流量、径流水质同步监测,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小区地表径流和泥沙中氮、磷的流失情况。根据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情况,利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SCS法分别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区土壤侵蚀量和径流量,分析氮、磷的流失特点。结果表明:坡耕地和荒草坡单位面积土壤流失量比较严重;村庄中溶解态氮的流失量最多;村庄和坡耕地是氮、磷流失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3.
西苕溪流域不同土地类型下氮元素输移过程   总被引:60,自引:3,他引:60  
梁涛  张秀梅  章申  于兴修  王浩 《地理学报》2002,57(4):389-396
以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最有代表性的5种土地类型,模拟天然大暴雨,通过3次重复实验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随暴雨径流及径流沉积物的迁移过程,估算氮素在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条件下的损失率。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氮素的流失速率和流失量随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地表径流水相总氮的流失量桑林最大,水田最小。水相不同形态的氮素流失量亦有所不同,悬浮颗粒态氮占地表径流水相总氮的70 %~90 %,水相溶解态氮的流失量以松林为最高,竹林、桑林和水田接近而且较低,不同类型的水相溶解态氮也随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表现出各自的特征。各土地类型单位面积、表层10 cm土壤氮素流失高达4.66~9.40 g·m-2,其中随径流沉积物相迁移的氮素占绝大部分(90 % 以上)。估算出的各土地利用类型总氮流失速率,地表径流水相为2.68~14.48 mg·m-2·min-1,径流沉积物相高达100.01~172.67 mg·m-2·min-1。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太行山几种土壤类型模拟降雨实验,研究其自然状态的土壤总氮、可溶态氮、总磷、可溶态磷的流失量及流失浓度。研究表明,自然状态土壤氮、磷流失初始浓度最高,随后呈缓慢降低趋势;总氮、总磷及可溶态磷浓度与土壤中氮磷含量有一定相关性,但受其它因素影响也较大;可溶态氮浓度与土壤中氮含量关系不大;各土壤累积产流量大小与土壤渗水性、表层结构及地表植被覆盖有很大关系,总氮、总磷累积流失量大小依次是棕壤土>石灰性褐土>褐土>淋溶褐土>酸性粗骨土。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农田氮素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失机理   总被引:74,自引:1,他引:74  
田间模拟降雨径流试验研究了北京地区农田暴雨径流氮素流失与雨强、作物覆盖、施肥因子的关系,以及侵蚀泥沙的粒径分布特征和对氮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1)降雨强度越大,地表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增大,氮素流失越多;作物覆盖有效地减少地表水土和颗粒态氮流失;(2)颗粒态氮浓度占径流全氮浓度的88.9%(施尿素)和98%以上(未施氮肥),是农田径流氮损失的主要形态;(3)施用化学氮肥增大了农田径流溶解态氮浓度,化学氮肥容易通过地表径流流失;(4)侵蚀泥沙的团聚体组成和原来土壤有很大差异,粒径<0.25mm的团聚体,尤其是含氮量较高的<0.045mm团聚体的富集是侵蚀泥沙富集氮的主要原因。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降低表土速效氮含量是减少农田地表径流氮养分流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李小军  汪君  高永平 《中国沙漠》2011,31(5):1112-1118
地表径流是干旱区水、养分和土壤物质迁移和再分配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受植被格局的影响。研究了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生物土壤结皮斑块和灌丛斑块镶嵌分布的植被格局对地表径流、侵蚀及其驱动下的资源再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斑块对地表径流和侵蚀产物起着拦截作用,能显著减少资源的流失。生物土壤结皮斑块和植被斑块之间存在资源(径流、侵蚀产物及养分等)再分配的源-汇关系。模拟降雨条件下,含有灌丛斑块和生物土壤结皮斑块的样方出现表面积水和径流需要的时间均显著大于只含生物土壤结皮斑块的样方;含两类斑块的样方出现径流需要的降雨量显著大于只含生物土壤结皮斑块的样方。在模拟降水和自然降水条件下,生物土壤结皮斑块产生的径流、侵蚀产物、有机质、氮及溶解养分中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灌丛斑块土壤水分入渗深度显著大于结皮斑块。灌丛斑块对生物土壤结皮斑块产生的地表径流、侵蚀产物及其携带的资源的捕获能显著减少资源流失,有效地防止荒漠化的进一步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模拟降雨试验,研究粤北地区不同石漠化程度的灌丛坡地地表径流水中钙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雨强下,不同石漠化灌丛坡地地表径流量、地表径流水钙离子浓度和地表径流水钙离子总量随石漠化程度的加重呈逐渐上升后又降低的倒“U”型趋势;在同一雨强下,潜在、轻度和极重度石漠化坡地径流水钙离子流失量远低于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坡地;地表水中的钙离子流失总量和地表径流量、土层厚度、岩石裸露率均有较高的相关性,其中与地表径流量达到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影响因素响应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黑土区坡地耕作方式多样,侵蚀过程复杂,形成了强烈的水土流失,须加强土壤侵蚀影响因子对产流产沙影响的定量化研究.本文利用2013-2017年东北典型黑土区海伦市光荣小流域不同处理方式的坡耕地径流小区监测数据,采用K均值聚类法和通径分析法,系统研究了不同降雨类型事件中坡耕地产流产沙对影响因素的响应.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区以中等历时、中等雨强、中等雨量的降雨(RⅢ)为主,其次是长历时、中等雨量的变雨强类型降雨(RⅡ),长历时、大雨量、大雨强的大暴雨(RⅠ)极少发生.横坡垄作对RⅢ的水土保持防护效益明显优于RⅡ.在免耕、少耕、顺坡垄作和裸坡小区,RⅡ和RⅢ的平均次降雨径流深相差较小,但RⅢ的土壤流失量明显高于RⅡ,RⅢ是研究区土壤流失的主要贡献者.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分别在RⅢ和RⅡ中对产流具有较大影响.水土保持措施通过直接和间接影响径流深的作用进而控制土壤流失量.作物经营管理对土壤流失量的影响以间接效应为主.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小区的径流深和土壤流失量均具有显著差异,实施水土保持措施能明显减少产流产沙.单纯从防治水土流失的角度考虑,横坡垄作是该区最为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其次是免耕,不推荐少耕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低丘红壤区不同降雨类型对浅层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在江西省余江县选择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的7口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浅层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因素除了与降雨量、蒸发量、地表径流以及降雨过程中入渗土壤的雨水量外,还与降雨历时、降雨前期土壤的湿度等因素有关;据监测2 a的地下水位、降雨量等动态变化,从中选出三种降雨类型(Ⅰ降雨强度小且历时长,Ⅱ降雨强度大且历时短,Ⅲ干旱无雨时突然一场中雨),其中一场中雨就可以使Ⅰ的井水位剧烈变化,一场大雨可以使Ⅱ中的井水位明显抬升,偶尔一场大雨仅能湿润Ⅲ的土壤,对地下水位没有太多的影响;在浅层地下水位与降雨量、地表径流及进入土壤的雨水(RO)的相关性分析中,以降雨类型Ⅱ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最大,且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降雨量与地表径流和RO呈极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在土壤周年盈水期且连续降雨时期,可对浅层地下水进行存储,以备在干旱少雨且作物需水时使用。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1月和2001年6月,通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和分析所收集的样本,对抚仙湖和星云湖水系氮和磷的分布状况与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星云湖的氮磷总量处在一个高浓度状态,并伴随着蓝藻水华的大爆发,而抚仙湖的氮磷总量浓度是星云湖的二十分之一到四十分之一。在雨季,抚仙湖的溶解磷和磷总量随着深度而增加,这暗示着下层滞水带对有机磷微粒活跃的降解作用以及由雨季地表径流增加而带来的大量的土壤矿石的沉积。在已测量和已发表资料的基础上,检查对星云湖和抚仙湖氮磷总量的预测。星云湖大部分外来的磷和氮从一个出口流出,但是估计进入抚仙湖97%的磷和25%的氮被埋藏在沉积物里。反硝化作用可能是抚仙湖中余留总氮耗损的原因。减少来自汇流区的总氮和总磷负荷是保护星云湖和抚仙湖所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1.
地貌发育阶段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励强  袁宝印 《地理学报》1990,45(1):110-120
文章提出用临界侵蚀积分值作为划分流域发育阶段的定量指标,是对经典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将地貌发育阶段纳入开放系统的概念之中;2)避免高程积分法在划分发育阶段上的不确定性;3)建立地貌发育阶段与流域物质迁移之间的定量关系;4)区分自然侵蚀和加速侵蚀。用文中的临界侵蚀方程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分析计算,得到临界侵蚀积分值为0.30和0.70,即当侵蚀积分值小于0.30寸,流域处于侵蚀早期;当侵蚀积分值大于0.30,小于0.70时,流域处于侵蚀中期;当侵蚀积分值大于0.70时,流域处于侵蚀晚期。对于纯自然侵蚀过程,与临界侵蚀积分值相对应的年代及侵蚀模数为7万年前,7008t/km~2·a和距今7.2万年以后,7008t/km~2·a。目前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加速侵蚀所占比例为30%。  相似文献   

12.
依据租金距离衰减规律分析了临街深度对商业集聚和商业经营的影响,提出改善路网结构和路网密度是解决临街深度问题的主要途径。基于临街深度对商业经营的影响和一般空间布局中出现的临街深度问题,从步行商业街的优势空间布局模式的选择主要是参考城市主次干道影响下的交通流、人流、客流三者相适应与相矛盾的基本情况,把不可避免而存在的临街深度问题减少其影响程度至最低这一角度出发,针对目前步行商业街的线型和点线面组合型两种空间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干道中心夹击式和椭环式立体结构两种优势空间布局形态。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地品牌特征塑造初探--以香格里拉旅游品牌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香格里拉是一个公共品牌,是系列旅游产品的组合,香格里拉品牌具有鲜明的特征,其特征通过品牌的个性和定位体现,品牌的个性是通过文化性和奇特性表现,信念性是品牌的定位,具体分析了香格里拉品牌的资源本体的脆弱性,旅游产品开发层次较低,品牌崇信度不确定性和品牌定位不准等问题,最后对香格里拉品牌特征的塑造,提出了建议;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管理;加强品牌定位-突出个性,构筑品牌的保护圈,实现品牌特征的接触点。  相似文献   

14.
资源最优空间配置的系统经济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克俊 《地理学报》1991,46(1):66-76
本文不仅研究了包括生产、消费、资源的空间配置和空间位置差异的一般经济均衡条件,而且还以大系统多级递阶控制原理,建立了统一协调的系统经济数学模型。该模型深刻地揭示了生产、消费、资源的空间配置与空间位置差异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是区位论的一种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冻土研究近今进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程国栋 《地理学报》1990,45(2):220-224
近年来,在南极和青藏高原发现了多种成因的厚层地下冰。冰土的水分迁移、冻胀、成冰机制、强度和蠕变等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冻土改造和利用兴起,在寒区砂金矿开采、热桩利用等方面有了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6.
亚洲中部山地梯级地貌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亚洲中部主要山系梯级地貌的空间分布与形成原因。指出普遍存在三个地貌梯级,除第三级系晚新生代褶皱抬升而成外,第二与最高级则是在古生代褶皱山体基础上,受其间长期活动的纵向大断裂控制,而在第三纪末到第四纪早期发生不等量新构造断块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西北地区城市规模分形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分形理论和相空间概念,从理论的角度演绎推导出城市规模分形结构的一般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西北地区自然,经济,社会状况,对五省萄城市规模分形结构进行初步分析,为深入研究其城市体系,制定城市,区域发展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采自内蒙东胜、河北张家口、山西离石和湖北通城、秭归等不同自然地理环境区的92个土壤样,分别进行了其各项物理、化学特性的测定,和崩解、溅蚀、贯入试验,发现不同土类的试验结果与其理化性状之间存在规律性,它们是土壤抗蚀性的反映。文中还对不同土壤的抗蚀性大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历代安徽名人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才数量、类型和籍贯3个方面对安徽历代名人的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历代安徽名人地理分布的重心与区域分异的原因。研究发现:由于时代背景、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安徽名人时空分异特点显著。时间上,不同时期的名人数量差别较大,名人的影响领域随时间推移呈扩大之势;空间上,军政名人多出自皖北和皖中,而科学、文化教育和经济方面的名人以皖南居多,呈现出明显的“南文北武”分布格局。此外,安徽名人地理分布还呈现明显的南移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地域资源有限性,市场开放性,需求多样性,选择的自由性等因素决定了一地旅游产品要拥有旺盛生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与其他地区旅游产品进行整合是必然之选。基于此,在对两地旅游产品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从旅游产品市场、旅游产品类型结构、区际旅游产品3方面给出了各自的整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