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西藏加多捕勒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位于拉萨地块的中部,矿体产于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中二叠统下拉组灰岩的接触带.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内的锆石具典型岩浆锆石的特征,可分为4期,其第Ⅳ期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为(50.9±1.8)Ma,代表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表明岩体形成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的主碰撞期.第Ⅳ期...  相似文献   

2.
诸广山复式花岗岩基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是南岭花岗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南体和北体组成,出露面积大于5000 km2,形成于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3个时代。通过对诸广山北体3期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414.5±4.5)Ma(n=13,MSWD=0.52)、(417.3±4.8)Ma(n=12,MSWD=0.84),形成于晚志留世末。印支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207.5±2.7)Ma(n=10,MSWD=1.6),形成于晚三叠世末。燕山期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148.2±1.7)Ma(n=13,MSWD=0.93),形成于晚侏罗世。该成果为南岭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及成矿作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花岗岩年代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商都大石沟花岗岩体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内蒙古商都县大石沟黑云母钾长花岗岩主要由钾长石(40~60%)、更长石(10~15%)、石英(25~32%)及黑云母(5~7%)组成。主元素SiO_2含量68.25%~69.64%,K_2O含量5.03%~8.03%,K_2O>Na_2O;A/CNK为0.77~1.1,稀土元素分馏较强,REE配分型式具中等铕负异常,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碰撞花岗岩类似;本文对大石沟黑云母钾长花岗岩进行高精度锆石SHRIMP U-Pb定年研究。其形成时间为342±5Ma,可能代表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阶段的岩浆热事件。区域最新研究资料表明,侵入图林凯蛇绿岩带的埃达克岩的年龄为467~429Ma,代表洋壳俯冲的消减时间;390~310Ma花岗岩侵位的SHRIMP U-Pb锆石年龄以及383Ma蓝片岩Ar-Ar年龄代表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碰撞事件;390~342Ma和324~310Ma花岗岩可能代表碰撞阶段两期岩浆热事件产物。  相似文献   

4.
宽坪岩体位于北秦岭造山带东部,岩体主要由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锆石LA-ICP MS U-Pb定年结果表明宽坪岩体可划分为两期:早期为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其锆石U-Pb年龄为448.3±4.5 Ma,该期花岗岩富硅、富碱,属准铝质和高钾钙碱性系列,形成压力较低;晚期为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其锆石U-Pb年龄为421.4±2.5 Ma,该期花岗岩属强过铝质和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系列。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早期的片麻状二长花岗起源于中上地壳(贫斜长石的源区)在H2O饱和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贫Al2O3、富Si O2花岗质岩浆;晚期的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代表较高温的中—下地壳(杂砂岩或是花岗质片麻岩)发生部分脱水熔融形成的岩浆,这表明北秦岭地区从450~420 Ma经历了从早期的同碰撞阶段到后期的后碰撞阶段。  相似文献   

5.
保山地块早古生代过铝质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尚存在争议,为进一步探讨岩石成因,对云南清水河花岗岩开展了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清水河花岗岩主要由二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组成.二云母花岗岩岩浆结晶年龄为473~462 Ma,黑云母花岗岩岩浆结晶年龄为479 Ma,侵位时代都为早古生代.含较...  相似文献   

6.
西藏吉如斑岩铜矿位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中段.锆石SHRIMP U-Pb和辉钼矿Re-Os年代学研究表明,与成矿相关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48.68±0.49Ma,成矿事件发生在48.30~50.8Ma.明显不同于冈底斯铜矿带形成于陆内后碰撞造山向伸展走滑转换的过渡环境的驱龙、冲江、朱诺等矿床(成岩成矿年龄集中在17~12Ma).该矿床形成于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阶段.碰撞晚期(52~42Ma)的间歇性应力松弛造就了吉如铜矿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侵位和斑岩型矿化的发育.这一成果表明,在中国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同时存在碰撞环境和后碰撞伸展环境的斑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7.
德河黑云母二长花岗片麻岩体侵位于秦岭造山带北秦岭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内,遭受了强烈的变形作用改造,具有典型S型花岗岩的矿物组成特征。TIMS和SHRIMP法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分别为(964.4±5.2)Ma和(943±18)Ma,两者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鉴于SHRIMP法锆石微区测年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建议以(943±18)Ma代表德河黑云母二长花岗片麻岩的侵位时代。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鞍山地区东山杂岩带奥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中粗粒奥长花岗岩中岩浆锆石的年龄为3329Ma±22Ma(MSWD=9.6),存在年龄为3687~3784Ma的残余锆石。细粒奥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中岩浆锆石的年龄分别为3141Ma±8Ma(MSWD=1.5)和3142Ma±5Ma(MSWD=0.35)。表明约3.3Ga和3.1Ga是鞍山地区2个重要的地壳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9.
鲁东地区玲珑型(超单元)花岗岩的锆石SHRIMP定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玲珑型(超单元)花岗岩主要岩性为不同粒度的二长花岗岩,原划为新元古代震旦纪。根据在招掖地区新测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崔召单元中粒二长花岗岩为(158±3)Ma、郭家店单元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为(144±3)Ma;昆嵛山地区九曲单元弱片麻状中粒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153±2)Ma。玲珑型(超单元)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值集中在160~140 Ma,结合宏观与其他地质体相互关系,改划为侏罗纪。玲珑型(超单元)花岗岩体属于侏罗纪钙碱系列的侵入体,主要显示长英质陆壳深熔花岗岩的特征。推断其形成于中下地壳深度,可能来源于加厚陆壳的部分熔融,是加厚下地壳拆沉作用的产物,而且可能标志着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那蓬岩体为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的产物,主体岩性为中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混合花岗岩、弱片麻状细粒黑云母二长混合花岗岩,富含堇青石、矽线石、红柱石等富铝矿物,靠近岩体边部为混合片麻岩、花岗片麻岩,逐渐过渡至围岩。对中细粒黑云母二长混合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锆石以变质锆石为主、岩浆锆石为辅,获得多期锆石UPb年龄,将最新的变质年龄252±1.9Ma作为成岩年龄,将那蓬岩体的成岩时代定为早三叠世。那蓬岩体形成于碰撞造山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1.
西藏南部谢通门花岗闪长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冈底斯岩带中部,谢通门唐河电站花岗闪长岩中锆石进行SHRIMP U-Pb定年,结果为45.1±1.7Ma(始新世),岩体的形成时代相当于印度和欧亚两个大陆碰撞的峰期时间,说明谢通门花岗闪长岩为同碰撞花岗岩。  相似文献   

12.
杨帆  余璨  坚润堂  姚志华 《现代地质》2020,34(2):215-232
羊拉铜矿是三江地区金沙江—哀牢山铜金成矿带的大型铜矿床,位于中咱微陆块与昌都—思茅地块相夹持的金沙江板块结合带,矿床与印支期侵入岩(花岗闪长岩体)有密切的时空成因联系。通过对江边花岗闪长斑岩体、花岗闪长岩体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岩体富SiO2、Al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贫Fe、Mg、高场强元素,属准铝质-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各岩石样品点均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和同碰撞花岗岩过渡区域,反映江边岩体属活动板块边缘产物,岩浆除幔源外,还混入了下地壳熔融物质。江边岩体锆石原位U-Pb定年分析得出2个花岗闪长斑岩(ZKJ1-1-14、ZKJ2-1-7)年龄为215 Ma、208 Ma,3个花岗闪长岩(ZKJ1-1-17、ZKJ2-1-6、ZKJ2-1-8)年龄为221 Ma、220 Ma和214 Ma,结合对路农、里农和贝吾花岗闪长岩体结晶年龄分析,得出羊拉矿区成矿岩体自南向北年龄逐渐变新的侵位序列;矿区内岩浆活动持续25 Ma,印证江边岩体同属俯冲-碰撞作用所致的造山期岛弧型花岗岩类,为碰撞后拉张背景的典型产物。  相似文献   

13.
阿奇山花岗岩体为大型岩基,主要由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在化学组分和微量元素上,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及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表现出比较相似的特征,因此它们很可能是同一期岩浆作用多次脉动形成的。结合锆石U-Pb测年及岩石矿物学证据,该岩体应为海西晚期(晚二叠世)板内伸展作用阶段形成的I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4.
秦岭造山带印支期花岗岩的成因研究是当前秦岭造山带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出露于陕西勉县地区勉略缝合带中光头山岩体西端的关帝坪黑云母闪长岩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研究,探讨其地质意义。岩石主要由斜长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组成,蚀变较轻。LA—ICP—MS锆石U—Pb测年得到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20.5士3.1Ma(MSWD=0.66,2σ),代表该闪长岩体的结晶年龄。该年龄与附近的光头山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的年龄216±2Ma很接近,由此推断两者应产出于相同的构造背景。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推断该黑云母闪长岩体可能为勉略洋闭合后的碰撞后期产物。  相似文献   

15.
巴音勿拉山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北部,白乃庙岛弧岩带南部,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及锆石特征表明其侵位时代为(410.9±1.2)Ma。岩体岩石组合为一套正长岩杂岩,富钾富碱,铝质量分数较高,属偏铝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浆源区为岩石圈地幔,岩浆演化过程中下地壳的同化作用显著。其形成与白乃庙岛弧岩带与华北克拉通碰撞后的伸展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取赣东北地区东坑口酸性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对酸性岩体的岩相学、年代学及锆石原位Hf同位素、岩石地球化学进行研究。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得出东坑口酸性岩体中花岗斑岩的年龄为(134.25±0.99)Ma,花岗闪长斑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32.6±1.3)Ma,可以判断其形成时代属燕山晚期。东坑口酸性岩体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均为高钾钙碱性花岗岩,SiO2含量较高,铝饱和指数A/CNK值均小于1.1,属于典型的I型花岗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Ti、P,轻微亏损Ba、Sr的特征;酸性岩体稀土元素特征具有一致性,Eu亏损不明显。结合Hf同位素表明酸性岩体的岩浆由下地壳变质砂岩部分熔融组合形成,且东坑口岩体具有典型的埃达克岩特征,为低Mg#埃达克岩系。该酸性岩体是在陆陆碰撞过程中,碰撞挤压致使下地壳加厚以后,向伸展减薄转换的体制中形成的。产出环境为陆内造山环境,太平洋板块向华南大陆俯冲引起的弧后多阶段岩石圈伸展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南祁连喀克图蒙克山科克岩体的构造属性,对南祁连喀克图蒙克山中奥陶世科克岩体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和定年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主体岩性为正长花岗岩,具有高SiO_2(68.41%~73.10%)、高Al_2O_3(13.03%~14.35%)的特征,亏损高场强元素Nb、P、Ti和重稀土元素,发育明显的负Eu异常,反映岩石经历了强烈的分离结晶作用,其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类型与壳源花岗岩相似;构造成因分类图解表明,这些花岗岩属同碰撞环境的产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岩体形成于461±2.7Ma,时代为中奥陶世,表明该岩体的源岩为壳源或壳幔混合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认为,该岩体为同碰撞作用的产物,佐证了南祁连地块在奥陶纪处于挤压状态,对进一步研究南祁连造山带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昕  吴才来  陈红杰 《中国地质》2017,44(5):938-958
通常认为,花岗岩体中的花岗岩脉与岩体是同一次岩浆活动的产物,是深部演化的岩浆沿着岩体的裂缝侵入后冷凝形成的。南召岩体位于北秦岭东部,近年来在岩体中发现一条宽约5 m的花岗岩脉。岩脉呈紫红色,斑状结构,斑晶为石英。LA-MC-ICP-MS锆石U-Pb定年得出该岩脉的形成时间为(119.6±0.7)Ma,与岩体的年龄(452.3±6.2)Ma相差很大。锆石Hf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岩脉的源岩可能主要是新生地壳,结合地球化学研究分析得出该岩脉呈现I型花岗岩的特性。该岩脉的年龄、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同邻近的伏牛山岩体相近,推测岩脉的源岩可能和伏牛山岩体的源岩相同。根据研究结果及区域地质构造分析,认为燕山期由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和陆內拉张作用,导致扬子板块及华北板块沿秦岭造山带形成一系列断裂。岩浆沿着断裂上侵,大部分形成了伏牛山岩体,小部分沿着周围的裂隙侵入形成岩脉,并在侵位的过程中与寄主岩发生物质交换。  相似文献   

19.
北秦岭太白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北秦岭太白岩体位于商丹构造带北侧。野外侵入关系和LA-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该岩体由早志留世的五里峡岩体、晚三叠世的红崖河岩体和早白垩世的下板寺岩体组成。五里峡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431±2) Ma;红崖河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14±2) Ma;下板寺岩体为粗粒黑云母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130±1) Ma,表明太白岩体是由3个不同时代岩体组成的侵入复合杂岩体。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早志留世五里峡岩体可能与秦岭微板块沿商丹缝合带俯冲碰撞有关;晚三叠世红崖河岩体与秦岭早中生代主期岩浆作用一致,是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碰撞的产物;燕山期的下板寺花岗岩属于板内岩浆作用。研究显示,今后应注意大岩体的解体,其可能隐含着不可忽视的构造-岩浆作用信息。  相似文献   

20.
侯高阳 《地质与勘探》2023,59(2):285-298
豫南团山花岗岩是灵山岩体的一个独立单元,具有含斑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和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两种岩性,是在灵山序列主岩浆期后形成的第一个补充期产物,也是最大规模的补充期产物,基本代表了灵山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下限。为了限定此年龄和研究灵山岩体与紧邻的肖畈小岩体的关系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对团山花岗岩的两种岩石进行锆石LA-MC-ICP-MS U-Pb年龄测试,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论述了团山花岗岩的基本地质特征。测试结果显示团山独立单元两种岩性的形成时间分别为129.90±0.63 Ma(MSWD=0.78)和129.92±0.61 Ma(MSWD=0.74),两种岩性形成时间基本一致。灵山岩体晚于肖畈岩体近10 Ma形成,推测两者为两期不同的岩浆活动产物。灵山及其附近早白垩世花岗岩体均具有与区域韧性断裂带形迹方向基本一致的北西-北西西轴线和接触界线,可作为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事件和断裂事件的岩浆活动响应的证据。此外,通过分析收集到的灵山岩体年龄测试数据发现灵山岩体的形成年龄集中分布于95~110 Ma、120~135 Ma,推测灵山岩体在形成过程中可能经历了两次大的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