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第二届亚洲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会议ACROFI-2(Second Meeting of the Asian Current Research on Fluid Inclusion)于2008年11月12~14日在印度克勒格布尔(Kharagpur)举行,会议由印度工程学院主办。包括中国、俄罗斯、法国、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伊朗和印度等9个国家的代表约80余人参加了会议。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倪培教授、沈昆教授、  相似文献   

2.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5,24(4):354-354
ACROFI(the Asian Current Research on Fluid Inclusions)是和ECROFI(欧洲流体包裹体国际会议)和PACROFI(泛美流体包裹体国际会议)并列的国际会议,每隔两年在不同的国家举行。ACROFI I(首届亚洲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会议)将于2006年5月26-28日在中国南京大学举行,旨在为亚洲和其他一些国家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最新研究成果的国际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3.
《岩石学报》2005,21(5):1415
ACROFI(the Asian Current Research on Fluid Inclusions)是和 ECROFI(欧洲流体包裹体国际会议)和 PACROFI(泛美流体包裹体国际会议)并列的国际会议,每隔两年在不同的国家举行。ACROFI I(首届亚洲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会议)将于2006年5月26~28日在中国南京大学举行,旨在为亚洲和其他一些国家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最新研究成果的国际交流平台,届时将有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发、中国等亚洲国家和英国、法国、德国、  相似文献   

4.
流体包裹体面的研究背景、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倪培  蒋少涌等 《地质论评》2001,47(4):398-404
在地质流体研究领域,流体包裹体面(Fluid Inclusion Plane-FIP)作为能将地质流体的活动与特定构造和岩浆作用相联系的一种手段,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流体包裹体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对流体包裹体面的研究背景及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它在地质流体及相关研究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白鹤岭铁路隧道岩体边坡为例,在垂直边坡面的4条剖面上采集了不同变形和破坏状态岩石中的16个定向样品,测定了流体包裹体迹面(Fluid Inclusion Plane 简称为 FIP)特征参数(包括 FIP 的长度、形态、连通性、闭合性、粗糙度、交叉性质等参数)与包裹体热动力学参数(包括 FIP 中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均一压力、包裹体流体密度、流体包裹体成分和氧逸度等参数)。同时,将样品中裂隙分布的分形维数作为描述岩石变形破坏状态的定量指标,采用反馈式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这些分形维数与所选7个 FIP 参数的定量关系。分析表明,影响岩体变形和破裂的主要微观参数包括两个 FIP 特征参数(即粗糙度系数和分布密度)和两个包裹体热力学参数(即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和 CO_2-H_2O 包裹体均一温度)。由于岩体的变形和(或)破坏不仅可使 FIP 中包裹体成分泄漏、也会使 FIP 迹面特征参数和包裹体热动力学参数发生改变,因此,岩体边坡中流体包裹体参数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岩体变形破坏过程与边坡稳定性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委会将在1992年组织召开国际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与找矿学术讨论会(ISFIGD),这次会议也是国际成矿流体包裹体委员会(COFFI)1992年学术活动之一。会议主题: 1.成矿流体包裹体基础理论。 2.金矿床成矿流体包裹体各种参数的测定与运用。 3.用矿物中包裹体研究金矿床成因、找矿标志和金矿物沉淀环境。  相似文献   

7.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的一些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是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在流体包裹体研究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和强调选择什么样的 流体包裹体去做测温和分析。在流体色裹体岩相学中区分原生和次生包裹体十分重要。只有选择了原生流体包裹体后才能 进行显微测温学和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这种选择包裹体的过程(或步骤),确定流体包裹体的分类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流 体包裹体捕获后的変化,是流体包裹体岩相学(Fluid inclusion petrography)最主要的内容。本文叙述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的内容 和区分原生和次生流体包裹体的一些实例和方法,阐述了流体包裹体与主矿物之关系。  相似文献   

8.
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世纪前十年(2001年-2010年),国内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和应用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包裹体流体体系PVTX性质的模拟、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和成矿机制研究以及油气包裹体和成藏过程研究等——进行了总结。国内包裹体流体体系PVTX性质的模拟研究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各种天然流体体系的状态方程被应用于包裹体研究中。结合国际上流行的流体包裹体合成技术,国内学者利用人工流体包裹体,已经开展了流体包裹体形成机理、包裹体中流体体系相平衡和流体包裹体分析设备标定的研究工作。成矿流体和成矿机制研究仍然是流体包裹体的主要应用领域,一些国际前沿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如金属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红外显微测温技术,单个流体包裹体成矿元素的LA-ICP-MS测定方法,以及流体包裹体组合(FIA)研究方法等,被国内学者在研究中采用。油气包裹体研究越来越受到石油地质学家的重视,其在油气成藏机理尤其是油气充注以及成分演化史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除了上述主要研究领域,利用熔体包裹体研究地幔流体,通过超高压变质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变质流体,应用表生环境下蒸发岩(石盐)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古气候,这些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本世纪的前十年,国内流体包裹体研究与国际研究紧密结合,中国学者创立的ACROFI系列会议目前也已经成为国际流体包裹体界的重要系列会议之一。  相似文献   

9.
应中南工业大学、有色矿产地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地化所的邀请,国际成矿流体包裹体委员会主席,美国地质调查所E.Roedeer博士来我国进行学术访问与讲学。 Roedder博士长期从事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工作。具体介绍了晶体中的古流体(一般介绍、原理、方法);流体包裹体的亚稳定性;流体包裹体的地质压力计;石盐中的流体;矿床中的流体包裹体;作为勘探工具的流体包裹体;变质岩中的流体包裹体;岩浆岩包裹体;上地幔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第二个十年(2011-2020),我国流体包裹体研究与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重点回顾了这一时期我国在流体包裹体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包括流体包裹体理论、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矿床学和沉积成藏研究进展.流体PVTx性质模拟研究继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更加复杂多样的状态方程并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各类天然流体体系中;同时,流体包裹体组合(FIA)概念的使用已深入人心,流体包裹体数据的获取更加科学和规范.国内学者已逐步采用或完善了 一些国际前沿的流体包裹体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如石英阴极发光技术、不透明矿物的红外显微测温技术、单个包裹体LA-ICP-MS分析技术、融合二氧化硅毛细管合成人工包裹体技术、金刚石对顶及相关水热实验技术、流体包裹体定年技术等,这些新方法和新技术已被应用于各类地质流体研究中,尤其是在成矿流体和成矿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石盐包裹体和油气包裹体越来越受到环境及石油地质学家的重视,在沉积成藏尤其是在古环境和油气充注及成分演化史的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定期召开学术会议,由中国学者创办的ACROFI系列会议已成为国际流体包裹体界的重要系列会议之一,为我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学者提供了前沿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本文最后展望了我国包裹体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主办,国际矿物协会包裹体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国际有机包裹体研究及其应用短训班暨第14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9日至13日在河北廊坊市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和摘要72篇,  相似文献   

12.
第 13届地质流体及流体包裹体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10月 14~ 17日在南京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南京大学内生矿床成矿机制国家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主办 ,国际矿物学会包裹体专业委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成藏重点实验室协办。12 0余名与会者代表了全国各地质院所、高等院校地质院校、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三位国际著名地质学家专程来华参加会议并作重要报告 ,参加会议的众多的年轻代表给会议带来了活力 ,反映地质流体研究新人辈出 ,后…  相似文献   

13.
全国流体包裹体及地质流体研讨会报道全国流体包裹体及地质流体研讨会报道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举办的全国流体包裹体及地质流体研讨会于1997年10月6日至8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  相似文献   

14.
编后语     
“地质流体”是指存在并活跃于岩石圈中的由H_2O、CO_2、烃类以及卤素、S、N等挥发组分及其中的溶解组分一同构成的复杂流体相,它是地质作用过程中最活跃、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并在地球内部发生的一切地质作用过程、各圈层地球物理结构与力学性质、地球化学演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地球内部流体已成为当前地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并将是建立地质科学新理论体系的生长点和突破口。 由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南京大学内生矿床成矿机制国家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主办,国际矿物协会包裹体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成藏重点实验室协办的“第13届地质流体及流体包裹体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0月14至17日在南京大学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71篇,来自国内各主要地球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地质院系、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的12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在地质流体及流体包裹体研究方面卓有建树的海外华裔学者周义明博士(美国地质调查局)、卢焕章教授(加拿大Quebec大学)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交流近两年来国内(外)流体包裹体研究的最新成果、研讨当前矿物包裹体及地质流体研究领域存在问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拟于2020年12月18~21日在长春召开"第二十届全国矿物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矿产资源研究院、东北亚矿产资源评价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诚挚邀请全国同行相聚"北国春城——  相似文献   

16.
<正>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各类分析技术和研究方法的快速发展促使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油气储层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共识,包括:1)自生矿物生成顺序是确定包裹体期次的基本依据;2)油水共生的流体包裹体可以记录油气成藏期次;3)一定要采用流体包裹体组合(FIA)来限定成因和世代关系;4)沉积成岩成藏体系中的流体包裹体容易发生再平衡;5)热力学PVT模拟方法是获取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和压力的可靠方法。但是,因为油水  相似文献   

17.
河南刘山岩铜锌矿床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类型及FIP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刘山岩矿床矿石和围岩石英所含的流体包裹体中,发现2种新类型流体包裹体,即后期变形阶段的淡化水流体包裹体和成岩早期的NaCl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并重点研究了流体包裹体面(FIP)中包裹体发育情况。块状铜锌矿石、条带状矿石和糜棱岩化石英角斑岩中FIP特别发育,通常FIP以高角度与石英的拉长方向相交(或垂直于岩石的叶理面)。FIP中大多数流体包裹体具有中温(均一温度120~220℃)、中盐度(3.4%~14.5%)。更重要的是:FIP中普遍含有低盐度(3.4%~6.4%),部分甚至含有更低盐度(0.2%~1.7%)的淡化水流体包裹体,这表明淡化水流体(或大气降水)在造山变形后期曾经参与过FIP古流体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流体包裹体直接记录了地质过程中古流体的性质信息和古温压状态,是分析成矿过程、成岩作用、盆地演化等地质过程流体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未经受改造的包裹体组合(FIA)可以用作地质温度计;但是目前已有研究证实沉积盆地成岩环境下包裹体会发生再平衡,并会导致包裹体不能代表原始捕获条件,较早发育的、浅埋藏的原生包裹体可以被完全改造,并充填上后期埋藏流体。所以,如何识别流体包裹体再平衡,以及解释造成再平衡的地质因素是研究者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总结了流体包裹体再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9.
陈印  滕雪明 《中国地质》2019,46(2):442-442
2019 年3月,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委员会公布了9个新获批准的IGCP项目。其中,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金若时教授级高工为首席科学家的“砂岩型铀矿表生流体成矿作用”项目(Supergene Fluid Ore-forming Process of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编号IGCP675)获得批准。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及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及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地质学会、广东省科协、广州市科协、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地质流体及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暨全国第十五届流体及包裹体会议"于2007年11月7日~9日在广州市东山宾馆召开,这次会议成功举办得到了广东省地质学会、省市科协和东山宾馆的大力支持,会议于11月12日结束,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