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陈磊  王军 《探矿工程》2017,44(12):48-53
煤田火区烧变岩地层复杂,松散破碎、裂隙发育、胶结性差,且温度高。钻进过程中会遇到钻孔漏失、掉块、坍塌,施工效率低、成本高,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更严重的是高温伤人、伤物等施工技术和安全问题。针对该工程钻探施工技术难题,采用空气潜孔锤跟管钻进工艺,并结合钻孔高温护壁的施工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煤田灭火工程钻进施工难题,降低了钻探施工成本,提高了工程施工质量,为煤田灭火工程探索出了安全有效的钻进工艺。  相似文献   

2.
张家军 《探矿工程》2007,34(7):5-7,13
在河南省舞阳铁山矿区的勘察钻进中,采用液动潜孔锤钻进工艺解决了在倾角较大、软硬不均、互层频繁的条带状混合花岗岩地层中的钻探技术难题,提高了钻进效率,有效地防止了钻孔的偏斜。结合该工程实例介绍了液动潜孔锤钻进工艺以及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先经 《探矿工程》2018,45(4):65-68
结合青岛万达游艇产业D区在滨海大陆架区域经人工抛石筑坝围堰,吹填淤泥、淤泥质土、砂土后经真空预压地基处理,再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实例,介绍了勘察钻探施工工艺和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采用回转钻进、泥浆护壁钻进工艺,遇碎石、抛石地层先使用潜孔锤工程钻机和空压机采用跟管跟进、空气压缩锤冲击钻进的方式进行引孔。  相似文献   

4.
射流式液动潜孔锤具有易损件少、防斜效果好、钻进效率高等优点,在油气井钻进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深孔钻进的实际数字为依据,对比分析了应用射流式液动潜孔锤在深井钻进和普通回转钻进的钻进成果。详细阐述了射流式液动潜孔锤的优缺点及在油气井钻进中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气动潜孔锤作为一种高效冲击破岩工具,在国内外矿山事故钻孔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从破岩机理、结构型式、钻井方法与规程等方面阐述了气动潜孔锤的技术特点,着重分析了气动潜孔锤反循环类型及其特征。结合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山东平邑石膏矿坍塌事故、山东笏山金矿坍塌事故等成功救援案例,阐述了气动潜孔锤正循环钻进、气动潜孔锤与泥浆螺杆组合纠偏钻进在小直径钻孔中应用情况,以及气动潜孔锤随钻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对于较浅小直径钻孔,气动潜孔锤采用保直钻进工艺可直接命中井下巷道;对于较深小直径钻孔,采用气动潜孔锤与泥浆螺杆纠偏组合钻进,方可命中井下巷道。结合国内外地面大直径救援钻孔成功案例,以及矿山大直径工程钻孔典型案例,介绍了气动潜孔锤正循环、下排渣、反循环等推广应用情况,气动潜孔锤下排渣最大钻深达688 m,气动潜孔锤反循环最大钻深达654.1 m。针对我国矿山开采逐渐向深部发展,矿山分布散、区域广,地质类型多、差异大的特点,面向复杂地层深孔救援,分析了小直径钻孔气动潜孔锤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重点分析了大直径救援孔气动潜孔锤正循环、下排渣、反循环等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其复杂地层钻进时技术缺陷实质,建议进一步开展气动冲击定向钻进技术、大直径钻孔气液双循环钻进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新集二矿的主采煤层位于山西组的底部,受到下伏太原组岩溶裂隙含水层的威胁。为缓解井下的防治水压力.采用了在地面施工排水孔的防治水思路。根据钻孔的位置及地层情况,采用了泥浆循环钻进与空气潜孔锤钻进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在钻孔施工过程中,发生了泥浆向巷道渗漏的情况,为保证钻孔施工安全及井下生产安全而对钻孔设计深度进行了调整,从而顺利的完成了该孔的钻探施工任务。此孔的成功,可为类似地区施工矿井防治水钻探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小秦岭复杂地层潜孔锤反循环钻探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连续取心钻进技术具有效率高、钻孔质量好、钻探成本低等特点,尤其对复杂地层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反循环钻头及钻具进行优化组合的基础上,结合小秦岭金矿田程村矿区钻探项目开展野外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潜孔锤反循环钻进系统对复杂地层条件适应性强,解决了该矿区的系列钻探技术难题。试验深化了对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钻探机理和反循环钻头结构的创新研究,对贯通式潜孔锤及配套钻具的进一步合理优化,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短工期和良好的地质利用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刘学军 《探矿工程》2021,48(S1):137-142
冲洪积卵砾石层是新疆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地层,通过对近30年来冲洪积卵砾石层工程钻探的技术总结,对孔底局部反循环取心钻进、取心钻具回转钻进、牙轮钻具全面钻进、潜孔锤全面钻进等几种主要的钻探工艺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归纳,并评述了各钻进工艺的优缺点,尤其对市场竞争环境下卵砾石层钻进工艺做出了对比分析,提出了钻探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李政昭  吴金生  钱锋  黄晓林 《探矿工程》2016,43(10):122-125
针对覆盖层的特征和钻进特点,结合环境保护对地质勘查的新要求,将常规回转取心钻进与潜孔锤跟管钻进优化组合,形成了一种覆盖层钻探新方法—空气潜孔锤取心跟管钻进。介绍了潜孔锤取心跟管钻进方法的要点;从钻探工程经济性和环保因素,提出以潜孔锤取心钻进为主、解决覆盖层钻进效率低和质量差等技术难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易军  罗康生  李光俊 《贵州地质》2007,24(3):237-239
卵砾石地层是钻探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典型的难钻进不稳定地层。通过采用潜孔锤偏心跟管钻进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卵砾石地层难以钻进的难题,结合都匀市区岩土工程勘察实例,笔者认为潜孔锤偏心跟管钻进法是在卵砾石地层钻进中行之有效的一种钻进法。  相似文献   

11.
川南筠连岩溶发育区块煤层气钻井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南筠连地区煤层气资源丰富,但该区块岩溶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在煤层气钻井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井漏、井斜、井塌、排渣困难等问题,造成钻井效率低下。针对此种情况,采用了空气潜孔锤和普通钻井液循环相结合的钻井工艺:一开采用空气潜孔锤钻进,至一开完钻后,下入表层套管固井,继续采用空气钻井至最大井深,然后换用常规钻井液钻井至完钻。钻探效果显示,该种工艺的钻进周期比常规的钻井方法缩短了4-10d,钻井效率较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空气潜孔锤在松散地层中的钻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气潜孔锤钻探工艺在基岩地区已是首选的一种技术。传统观念认为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适用于坚硬岩石(硬、脆、碎地层),在松散地层中则需要常规泥浆回转钻进或冲击钻进。通过典型松散地层的试验证明:空气潜孔锤在松散覆盖地层中可以实现正常的钻进,并且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劳动强度小等优点,在粘土和潮湿粘土地层中钻进效率最高可达87和72 m/h。为解决页岩气、地热、煤层气、地下水等能源资源勘探时上覆地层的开孔或一开钻进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也解决了缺水地区或严重漏失地层钻井液用水困难和传统开孔或一开泥浆回转钻探工艺复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空气潜孔锤在水源钻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空气潜孔锤钻进是以压缩空气作为循环介质来洗孔、冷却钻头,将岩屑从孔底带出孔外的钻进方法。它具有钻井效率高、施工周期短和施工用水少等优点。通过两个不同情况钻孔的实际施工,介绍了施工背景、地层结构、配套设备及施工过程。从应用效果来看,该方法的钻效是传统泥浆钻进的3-4倍。根据水源井施工经验,总结出在干旱缺水和漏失层地区采用空气(泡沫)潜孔锤钻进的操作方法,并对其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实际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及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潜孔锤反循环钻进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贯通式潜孔锤的研制为流体介质反循环开辟了通道,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电算方法,实现了潜孔锤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了潜孔锤性能,将多喷嘴引射器原理用于钻头的结构设计,使反循环形成稳定可靠,并能取出柱状岩矿心,在复杂地层地质岩心勘探,水文水井钻凿,大直径硬岩基桩孔钻进等领域全面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潜孔锤钻进工艺及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国内外潜孔锤钻进配套设备及工具性能、规格的基础上,对比了其在钻进深度、钻进效率、使用寿命、钻进参数选择等方面的差异。指出制约当前潜孔锤钻进的技术问题主要有水文地质问题、岩石破碎程度、风压、孔径、泡沫冲洗液等因素,并对不同岩性地层条件下如何选择适用钻头类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淮南煤田急倾斜含煤地层常规勘探手段受限问题, 通过对淮南煤田罗园井田控煤构造及资源赋存状态分析, 结合规范要求, 采用定向造斜钻孔与铅直钻孔相结合的钻探工程布置方式, 先实施铅直钻孔, 再实施定向造斜钻孔。实施效果表明, 既降低了勘探成本, 又提高了勘探工作效率, 技术和经济效益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滑坡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地质灾害,它的整治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抗滑桩是一种适应性强、对滑坡稳定性和地质环境干扰小、工期短、抗滑能力强的滑坡整治方法.风动潜孔锤钻进是一种具有许多优点的钻进方法,它的许多特点,如成孔质量高、应用范围广、无液体循环介质、钻进规程参数小、可实现大直径基岩钻孔等都适合于抗滑桩施工.文章在介绍风动潜孔锤钻进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抗滑桩施工要求,分析了风动潜孔锤用于抗滑桩施工的可行性,并举出了其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