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岩  刘少峰  付碧宏  邢树文 《地球科学》2015,40(6):953-964, 1060
龙门山是青藏高原周边山脉中地形梯度变化最大的山脉.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DEM),采用三维残余面法恢复龙门山晚新生代古残余面DEM,并与现代地形面做差值运算,得到研究区域的剥蚀量地形,进而定量估算青衣江、岷江、沱江和涪江主要水系流域晚新生代的地表剥蚀量.结果表明:龙门山晚新生代地表剥蚀总量为80 500~92 800 km3;岷江流域对龙门山地区剥蚀量贡献率约33.9%~37.1%,其次为涪江(33.6%~38.4%)、青衣江(24.1%~31.9%),沱江流域贡献率为0.4%~0.6%;类似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次生灾害引发的地表快速剥蚀,是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造山带晚新生代地表剥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酒西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个内陆沉积盆地,发育了巨厚且连续的中-新生代地层,详细记录了盆地及周缘山地的构造、环境演变历史。本文在利用平衡剖面法恢复不同时期酒西盆地原始盆地边界基础上,通过盆地天然露头控制剖面和钻井资料的地层厚度,恢复了酒西盆地新生代各组沉积等厚图。根据不同时期盆地大小和沉积等厚图的计算,获得了酒西盆地新生代不同时期的沉积通量。结合前人对该区构造与古气候研究成果,认为古近纪持续干旱的气候条件下从火烧沟组(40.2~33.4 Ma)到白杨河组(30.9~23.8 Ma)盆地沉积通量增加主要由青藏高原持续挤压使祁连山快速构造隆升导致风化剥蚀量增加所致;中新世早期(疏勒河组弓形山段,23~14 Ma)虽然气候相对温暖,但此时祁连山构造带相对稳定,控制了物源区祁连山风化剥蚀量相对前期减小,使盆地沉积通量相对减小;中新世中期(疏勒河组胳塘沟段,14~8.3 Ma)盆地沉积通量增大可能是气候和构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新世晚期以来(<8.3 Ma,疏勒河组牛胳套段-玉门组)盆地沉积通量呈阶段性大幅陡增,主要由祁连山晚新生代以来阶段性急剧构造隆升导致风化剥蚀量猛增所致。  相似文献   

3.
通过利用裂变径迹热史模拟来探讨山盆之间剥蚀沉积关系为定量对比山盆之间剥蚀沉积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其原理主要是通过裂变径迹热史曲线,求取造山带区域平均剥露速率,再将其与毗邻盆地沉积速率对比,进而判断山盆之间剥蚀沉积比例关系。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大别造山带65~25 Ma区域体积平均剥露速率为1189.67 km3/Ma(当古地温梯度为25℃/km时)、1487.08 km3/Ma(当古地温梯度为20℃/km时)。其剥蚀速率至少占到了毗邻盆地古近纪平均总沉积速率的一半以上。其原理主要是通过裂变径迹热史曲线,求取造山带区域平均剥露速率,再将其与毗邻盆地沉积速率对比,进而判断山盆之间剥蚀沉积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钻井、地层剖面等资料,利用Surfer8.0软件编制出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前陆盆地各构造层序的残留地层等厚图,计算出6个构造层序地层的沉积总量、沉积通量.沉积通量分别为:300.2g/(m2·ka)、66.5g/(m2·ka)、71.7 g/(m2 ·ka)、38.5 g/(m2·ka)、113.0 g/(m2·ka)、1204.6 g/(m2·ka).利用物质平衡法将各阶段沉积物回剥至物源区,计算各阶段物源区剥蚀速率分别为:167.3 mm/ka、22.5 mm/ka、22.9 mm/ka、9.8mm/ka、22.9 mm/ka、319.4 mm/ka.计算结果表明,晚三叠世以来,物源区的剥蚀速率和沉积区的沉积速率均具有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晚三叠世和晚新生代是剥蚀一沉积过程最强烈的两个阶段,可能对应了龙门山强烈隆升的两个时期.根据对盆地沉积物总量的估算,利用物质平衡的原理,可以推算出龙门山自晚三叠世开始隆升到现在,龙门山冲断带的地壳隆升幅度大于10 ~ 12km,平均剥蚀厚度超过7.05km.  相似文献   

5.
李勇  ALDENSMORE  周荣军  MA  ELLIS 《地质学报》2005,79(5):608-615
龙门山是青藏高原东缘边界山脉,具有青藏高原地貌、龙门山高山地貌和山前冲积平原三个一级地貌单元。利用数字高程模式图像和裂变径迹年代测定方法研究和计算龙门山晚新生代剥蚀厚度与剥蚀速率,结果表明:3.6 Ma以来龙门山的剥蚀厚度介于1.91-2.16 km之间,剥蚀速率介于0.53-0.60 mm/a之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该地区岩石圈的弹性挠曲模拟,结果表明龙门山的隆升机制具有以构造缩短隆升和剥蚀卸载隆升相叠合的特点。3.6 Ma之前,龙门山的隆升与逆冲推覆构造负载有关,以构造缩短驱动的构造隆升为特色;3.6 Ma之后,龙门山的隆升与剥蚀卸载驱动的抬升有关,并以剥蚀卸载隆升为特色,进而提出了龙门山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机制以剥蚀成山作用为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概述了确定剥蚀厚度方法基础上,提出了沉积盆地沉积-剥蚀过程定量研究的一种新方法──盆地波动过程分析法。该方法从钻井地层厚度资料入手,通过沉降史的研究,恢复地层的原始沉积厚度,结合各组段地层年代框架的标定,计算出各组段的沉积速率,引入数理方法建立盆地演化的波动方程。并进行剖面和平面上的分析对比,实现对沉积-剥蚀过程的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概述了确定剥蚀厚度方法基础上,提出了沉积盆地沉积-剥蚀过程定量研究的一种新方法──盆地波动过程分析法。该方法从钻井地层厚度资料入手,通过沉降史的研究,恢复地层的原始沉积厚度,结合各组段地层年代框架的标定,计算出各组段的沉积速率,引入数理方法建立盆地演化的波动方程。并进行剖面和平面上的分析对比,实现对沉积-剥蚀过程的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8.
单玄龙  杨亮  王璞珺 《新疆地质》2006,24(4):389-391
针对塔东地区实际地质资料和低勘探程度的特点,应用声波时差、镜质体反射率、沉积速率等多种综合方法,计算11口钻井的奥陶系剥蚀量.平面上奥陶系顶面剥蚀厚度的求取主要依据27条地震剖面资料,应用沉积速率法计算剥蚀量,且剥蚀量的数量级受邻近钻井值的约束,并绘制了奥陶系剥蚀量平面图.研究区奥陶系顶面剥蚀量在111~2 929 m,总体趋势为南部剥蚀量大,北部剥蚀量小,即从盆地边部向盆地内部剥蚀量增加.东部剥蚀量相对较小,西部剥蚀量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加里东期剥蚀量恢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盆地是一个多旋回叠合盆地,加里东期剥蚀量是下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早期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以及下组合资源量计算等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参数。考虑到剥蚀量恢复方法固有的局限性和适用条件以及四川盆地早古生代时期的沉积构造演化特征,本文在分析了四川盆地志留系的原始沉积范围和下古生界残留地层分布格局的基础上,提出了"沉积速率比值+古热流反演+古地质图"法恢复四川盆地加里东期的剥蚀量。志留系原始范围广,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地,现今川中和川西地区志留系缺失是加里东期剥蚀所致,而不是当时没有沉积。利用钻至下古生界的29口探井的分层数据和130口虚拟井的地震数据,恢复了四川盆地加里东期的剥蚀量,并与古地质图结合,约束了剥蚀量的平面变化趋势。四川盆地加里东期剥蚀量主要受川中古隆起控制,古隆起区剥蚀量为700~1 200 m,川东和川南地区的剥蚀量一般为100~200 m,川北地区的剥蚀量为200~500 m。  相似文献   

10.
地层剥蚀厚度恢复是含油气原始盆地恢复的重要内容,对定量研究盆地演化史意义重大.对利用地质判别推断、沉积速率与旋回、压实密度和热演化等四个方面的剥蚀厚度恢复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选取有代表性的方法进行探讨.通过比较,最后提出应根据研究区具体的地质特征选择适宜的方法,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来进行剥蚀厚度恢复.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态环境地球化学风险性评价已经成为地球化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进行了大量的城市地球化学工作,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完善的系统评价体系与方法。结合济南市发展现状,尝试从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地质环境角度,提出城市地球化学系统评价体系的模型,以期协调城市化进程中人为扰动(工程活动等)和地质环境的对策,也是对城市环境地球化学工作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地质灾害非常严重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地质灾害影响了社会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由于它具有渐变性、突发性等特点,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文从地球动力系统、地球物质系统的角度对滑坡生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并以绵阳市北川县为例,对滑坡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宏观经济的区域水资源多目标集成系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区域水资源规划纳入宏观经济范畴,阐述了基于宏观经济的区域水资源系统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区域水资源规划多目标集成系统。该系统以宏观经济子模型及其它子模型为基础,并在多目标分析模型中集系统要素为一体,形成系统的总控模型。该系统还集预测、模拟、优化及决策分析等功能为一体,以建立一个完善的区域水资源规划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14.
煤炭开采的系统思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简述了目前我国煤炭开采利用的一些特征和问题,对煤炭开采的系统思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针对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需要,在分析研究防洪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和信息查询特点以及开发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系统开发方法和可视化的编程工具,在微型计算机上使用Windows开发平台完成了水情数据库、工程数据库的开发和部分信息查询系统的程序设计.所建数据库和信息查询系统是一个内容丰富、数据结构复杂的子系统,也是一个数据规范性较强、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灵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的子系统.  相似文献   

16.
王剑武 《探矿工程》2005,32(2):64-66
针对河北峪耳崖金矿竖井325中段独头平巷掘进工作面通风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重点阐述了DT-1型高效通风系统的性能及推广应用情况,解决了一直制约着该矿独头平巷掘进工作面通风效果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柱状图表现的内容是和空间位置相关的, 基于GIS建立柱状图系统能清晰地表述地层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根据柱状图内容与图件表现形式, 对地质实体按照空间数据点、线、面格式进行描述,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实现了对柱状图的数据组织; 系统基于MAPGIS实现, 根据数据属性与操作的不同, 建立不同的图道来表现数据; 对图件的界面操作进行了改善, 并提供模板制图功能, 实现了对地层单元的综合特征描述.   相似文献   

18.
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由环境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程度三个方面组成。实现方式有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预算控制和实物控制四种形式;主要内容有岗位责任制度、业务程序自理制度、会计制度等。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王俊 《水文》2011,31(1):13-16,75
在分析现阶段水文应急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总结近年来水文应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水文应急管理概念,强调了水文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阐述了水文应急管理工作的特点,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归纳了建立水文应急管理体系"五个一"的核心内容,对于指导水文应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淮海湿地系统分类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淮海平原是3条大河在时空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其内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湿地系统和类型.由于受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湿地系统演变的自然规律特性逐渐消失,明显受到人为调控下的水文情势制约,并在空间分布上也是持续萎缩,湿地系统的整体性联系被明显打破,景观破碎化、退化严重.构建一个符合现存湿地情形、宜于湿地管理的分类体系,对于保护和管理好湿地,发挥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湿地系统分类中,就人工湿地的划分,突出了其服务功能性质,有利于人工湿地的归类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