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矿区构造节理统计分析为基础,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及区域构造演化,分析了哈达门沟金矿区构造控矿特征及应力场演化。认为山前"钾化带"与矿体就位直接相关,它沟通了复式褶皱核部的隐伏岩体与浅部节理,并成为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与成矿控矿有关的构造应力场可分为四期:第一期变形在新太古代的乌拉山旋回,最大主应力σ1方位15°~195°,共轭节理为NNW和NE向;在成岩、变质作用同时进行下除形成了区内透入性的强塑性叠加小褶皱外还有整体上的大型复背斜。第二期构造应力场作用时间在晚古生代,σ1方位约在160°~340°,形成近SN和NE向共轭节理和西侧的大桦背岩体,这一期有局部的矿化现象;前两期应力场形成了轴向近EW向的叠加褶皱、断裂和两期共轭剪节理等成矿前主要构造。第三期应力场处于主成矿期,变形为燕山运动中、晚期构造,σ1在290°方位近水平扭压,形成EW和NW向共轭剪节理;张扭性应力场使近EW向的节理弯曲变形,并形成追踪张节理,这两类裂隙成为主要的矿液通道及容矿空间。第四期构造应力场应在晚燕山运动及以后,为成矿后构造变形,σ1近直立,整体抬升使矿脉遭受剥蚀而出露地表。  相似文献   

2.
崔军文 《地球学报》1989,11(1):21-35
标志冈瓦纳古陆向华夏古陆俯冲的云南中西部哀牢山古俯冲带,在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时转化为右旋韧性平移剪切带。计算的剪切带的最大应变值(γ)为12.6,角应变(φ)为85.5°,获得的塑性应变的应力场有两期:第一期,主压应力(σ_1)方位为3°/49°,应力张量为-1.575;第二期,主任应力(σ_1)方位为252°/1°,应力张量为-0.876,流动应力值最高达389MPa。  相似文献   

3.
章程 《广西地质》2000,13(2):7-10
五圩矿田位于广西南丹-河池锡多金属成矿带的南端,主干构造为NNW向的不对称短轴北斜,其上叠加了NE、SN、EW个3个方向的褶皱,它们在丹池带上都有表现。文章通过大量共轭节理、层面探良、断层派生小构造、次级褶皱等构造要素野外观测,室内计算,恢复了五圩矿田中生代(印支-燕山期)4期构造应力场,各期主压应力方位依次为NEE、NW-SE、NWW-SEE及NNE向,前两期为印支期,后两期为燕山期。并探讨了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野外构造形变资料的研究,确定了厦门地区中生代的两期(侏罗纪、白垩纪)构造应力场及其主应力方向;利用最新一期共轭剪节理和震源机制解资料,确定了第四纪以来的构造应力场及其主应力方向。最大主压应力轴的优选方位分别为:侏罗纪SE138°,∠8°,白垩纪SW205,∠12°,第四纪以来NW312°,∠21°。 采用石英错密度法,估算了中生代古构造应力值,侏罗纪为88.5MPa,白垩纪为81.5MPa。利用岩石力学声发射技术,测定了现代构造应力大小,在标高为3——-151m(埋深为18——151m)的范围内,最大主压应力值为2.55——16.2MPa,最小主压应力值为1.1——10.1MPa。  相似文献   

5.
吉林六批叶沟含金剪切带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侯树桓 《矿产与地质》2003,17(5):589-593
六批叶沟含金剪切带位于吉林夹皮沟金矿以南的三道溜河一带,属夹皮沟金矿NW向控矿构造的南东延伸。通过对含金剪切带的空间展布、岩石组合、变形结构特征和金矿化特征等的初步研究,认为剪切带内的金矿(化)体是多次含矿热液活动叠加的结果,产于脆—韧性剪切带内的金矿床,具有大型规模远景。初步认为主要成矿期是中生代微晶闪长岩定位之后的晚印支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德勒诺尔铁矿区发育的节理为研究对象,在约20km2的研究区内布置了93个观测点,在野外共观测三百余组节理,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对节理进行分期配套,确定区内主要发育3组高倾角平面X剪节理,通过节理之间相互错断、限制关系对节理期次进行配套分析,并对不同期次构造应力场形成的共轭剪节理进行了研究,利用吴氏网绘制各观察点的主应力图解,获得各点应力轴(σ123)的产状。研究得出本区第1次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压应力轴(σ1)的优选产状为181°∠8°,中间应力轴(σ2)为141°∠81°,最小主应力轴(σ3)为89°∠5°,可能是区内的主体构造格架的动力来源,在区内形成了近EW向的复式背斜及叠瓦状逆冲断裂。第2期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压应力轴呈NE—SW向,最大主压应力轴(σ1)的优选产状为250°∠12°,中间应力轴(σ2)为56°∠78°,最小主应力轴(σ3)为143°∠11°,为区内形成NW—NWW向展布的逆冲断裂的主要动力来源。第3期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压应力轴呈NNW—SSE向,最大主压应力轴(σ1)的优选产状为344°∠3°,中间应力轴(σ2)为79°∠80°,最小主应力轴(σ3)为252°∠13°,可能为区内NW、NE向展布的张性断裂的主要动力来源。研究总结了区内不同期次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并对动力来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海南岛东北部侏罗纪以来水平主压应力的方向及其演化,对海南岛东北部二叠纪与侏罗纪花岗岩中大量节理的产状进行了野外实测与室内计算分析。节理特征表明,研究区二叠纪与侏罗纪花岗岩均有三组共轭剪节理。这三组共轭剪节理的错动关系及室内计算分析表明,研究区的水平主压应力方向由北北东—南南西(35.8°~215.8°),依次演化为南南东—北北西(143.1°~323.1°)、南东东—北西西(94.4°~274.4°)。区域构造活动期、岩浆作用期、成矿期的对比研究结合节理所在花岗岩的时代、所处的空间位置表明,侏罗纪以来太平洋板块运动事件对本区产生的挤压作用,较好的解释了研究区侏罗纪以来的水平主压应力方向及其演化。南东东—北西西(94.4°~274.4°)的水平主压应力方向及其在本区最为发育,可能是喜山期哀牢山-红河韧性剪切带大规模左行走滑从而产生南东东—北西西向的水平主压应力。之后的板块运动亦可能对研究区的应力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邯郸-峰峰矿区构造应力场分析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明忠 《中国煤田地质》2006,18(4):13-14,24
通过野外露头共轭剪节理的产状测量,采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期配套,总结了邯郸-峰峰矿区地台盖层沉积以来主要经历的三期构造应力:第一期为印支期,主压应力近南北向,影响较弱;第二期为燕山中期,主压应力为南东一北西向,影响较强烈;第三期发生在中生代末期至古近纪喜山期,主压应力为北北东一南南西向,主要表现为北西西-南东东方向的拉张。  相似文献   

9.
江西青塘地区盖层构造应力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塘地区盖层的详细共轭节理的统计、分析,得出主压应力方位(σ_1)在海西印支期:向斜南翼为154°∠4°,北翼为314°∠22°;燕山早期:向斜南翼为102°∠40°,北翼为286°∠39°;燕山晚期:向斜南翼为157°∠41°,北翼为333°∠10°。从而得出海西印支期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为NW—SE,燕山早期为NWW—SEE,燕山晚期为NNW—SSE,与中国东部区域构造应力场一致,其构造机制为太平洋板块与亚洲板块相互作用和演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广宁-罗定金矿带金矿成矿条件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宁-罗定断裂带隶属于粤西地区云开加里东褶皱系云开隆起,是广宁-罗定金矿带的控矿断裂带,前人曾把它称为断裂带、断褶带、断裂变质带、推覆构造带.目前,该矿带内已发现金矿床(点)120余处.自1983年以来,发现了河台等一系列大中型金矿,引起了对此矿带基础地质和成矿条件研究工作的重视.从目前的研究看,广宁-罗定金矿带内的一系列金矿床(点)均赋存于广宁-罗定韧性剪切带内,严格受剪切带内强变形糜棱岩-初糜棱岩带控制.河台金矿床、塔岗金矿点均为河台型金矿床,产于含炭细碎屑岩系中的韧性剪切带内.金矿床形成于韧性剪切构造活动的晚期构造扩容阶段,与印支期伍村单元花岗质岩石的侵入有明显的成因联系.通过对金矿带内金矿成矿条件研究及河台金矿典型矿床研究,成功地圈定出塔岗地区为广宁-罗定金矿带内的又一个最具找矿远景的预测靶区.进一步的工程验证,求得F级金矿储量8234kg.  相似文献   

11.
额尔古纳地区是一个重要的有色、贵金属成矿省.区内金、银、铅、锌、铜等矿产具明显分带性,可划分为耳布尔、上护林及恩和3个成矿小区,分别以银铅锌、铜多金属、金为主.该区在J3-K1时期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这些矿产在成因上均与J3-K1时期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密切相关,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矿体主要受次级张性裂隙控制,以NW向为主.成矿时代主要为J3-K1.  相似文献   

12.
对大兴安岭北段中生代火山岩新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构造等方面的分析表明,该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形成于明显的挤压环境.再结合区域构造、区域岩浆作用、稳定同位素、古地磁特征等的分析,得出以下认识:该区中生代火山岩来源较深,具幔源特征;岩浆总体形成在挤压的环境中,是"减压"-"剪切"作用的产物,而不是裂谷环境中的产物,从而使得岩浆在演化过程中混入了大量的壳源物质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西吉诺山多金属矿点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武广  权恒  李广远 《地质与资源》2001,10(4):226-234
西吉诺山多金属矿点位于大兴安岭呼中区白卡鲁山林场.矿床产于得尔布干断裂带的北西近侧额尔古纳隆起区内的次级火山盆地中.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安山岩和上库力组酸性火山碎屑岩,侵入岩不发育,北西向构造破碎带为容矿构造,矿化和矿脉均分布于塔木兰沟组内的北西向破碎带中.已圈出Cu、Pb、Zn、Au、Ag和W矿脉30余条.矿脉呈带状、透镜状,沿北西向蚀变带平行分布,为多金属硫化物蚀变安山岩和石英脉等.金属矿物组合比较单一,主要为金属硫化物.西吉诺山矿区围岩蚀变普遍较弱,围岩蚀变由两期叠加而成,早期为青磐岩化,晚期为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碳酸盐化.本区矿化亦可分为两期,一是由塔木兰沟中早期火山热液引起的塔木兰沟组地层矿化;二是由于晚上库力期的侵入岩浆热液引起的矿化.矿床形成温度为148~230℃,大部分在200℃左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塔木兰沟组火山岩.矿床成矿时代为晚侏罗-早白垩世.晚侏罗世塔木兰沟期火山热液使成矿物质初步富集,早白垩世上库力晚期,由于次火山热液和超浅成侵入斑岩体热源的影响,在大气降水的参与下,成矿物质进一步富集,在断裂破碎带沉淀就位形成矿体.矿床类型为次火山热液-侵入岩浆热液复合类型.  相似文献   

14.
上黑龙江断陷火山岩特征及岩金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区处于上黑龙江断陷盆地中段,中生代火山岩出露面积广泛,区内12处岩金矿床(点)均与中生代火山活动有关,塔木兰沟期和上库力期火山岩是成矿的岩体标志,3期火山岩均属碱性系列,以富Zr,Ti,Cr,P及轻稀土富集型为特征。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方铅矿化和褐铁矿化是找矿的蚀变标志,断陷盆地边缘和推覆构造边缘,火山带交汇部位,NE或NNE向断裂与其他方向断裂交汇部位以及火山机构周围的环状,放射状断裂是成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金矿床成矿时代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义文 《地质与资源》1994,3(3):161-168
本文以夹皮沟、辽宁、冀东、张家口、小秦岭、胶东、湘西、粤西-海南、三江、北疆和台湾等重要金矿比集中区为例,讨论了我国不同地区某些典型金矿床的成矿年龄,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我国不同地质时期金矿床的分布特征、矿床类型和成矿环境。在金矿成矿历史上存在一老(晚太古代-早元古代)一新(中新生代)两个成矿高峰时期,前者以形成绿岩建造金矿床为特征,后者则以发育花岗岩建造金矿床为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年龄老,矿床定位年龄新",即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继承性是中国金矿床最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玲珑式花岗质岩石的成因、构造与成矿的演化、岩浆岩与金矿床的关系等,提出了中新生代构造-花岗岩的成矿模式和胶东金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吉林夹皮沟金矿带岩脉和蚀变绢云母定年及金矿成矿时代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吉林夹皮沟金矿床的矿化年龄一直存在争议。采用先进的SHRIMP测年方法测得夹皮沟二道沟金矿床的花岗闪长岩脉锆石的2 0 6Pb/ 2 3 8U年龄为 (2 2 3± 2 )Ma ;八家子金矿床的石英正长斑岩锆石的2 0 6Pb/ 2 3 8U年龄为 (2 41± 6 )~ (2 18± 6 )Ma。这一结果与前人测得的K Ar年龄基本相符。这两条岩脉与含金石英脉同构造空间 ,形成时代相近 ,因此上述岩脉年龄大体反映了金矿化年龄。同时还测得八家子金矿床蚀变绢云母的 4 0 Ar 3 9Ar等时线年龄为(2 0 3 975± 0 5 2 7)Ma ,进一步证明金矿化发生在中生代印支期。矿石中含有大量的方铅矿 ,还存在矿物及元素的分带 ,这些特征表明夹皮沟金矿床不太可能是新太古代或元古代形成的变质热液矿床 ,更大可能是中生代与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8.
胶东和小秦岭:两类不同构造环境中的造山型金矿省   总被引:21,自引:13,他引:8  
胶东和小秦岭是我国排名前两位的金矿产地,根据对这两个地区的实地野外考察、室内研究及对已有大量研究成果的总结,我们认为胶东与小秦岭地区的金矿床均可归入造山型金矿的范畴,它们分别形成于增生型造山体制和碰撞型造山体制.胶东金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130~120Ma左右)与洋壳俯冲(增生)造山相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矿床主要产于中生代花岗岩岩体中,严格受断裂带(NNE向或NE向为主)控制,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高CO_2含量的特征,He-Ar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过程有幔源物质的加入.综合金矿床及中生代岩浆岩(特别是与成矿近同时的早白垩世郭家岭花岗岩及基性岩脉)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岩成矿动力学,我们提出在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后退的背景下,胶东地区增厚地壳中的榴辉岩相下地壳及下伏岩石圈地幔发生两阶段拆沉,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早白垩世普遍的岩浆活动及金的爆发成矿的模式.小秦岭地区金矿床主要以大型含金石英脉的形式产出于太华群变质基底的脆性-韧性剪切带(EW向为主)中,而与区域内燕山期大型花岗岩岩基没有直接联系,矿床地质特征(如低盐度高CO_2,以变质流体为主的成矿热液)与造山型金矿吻合,He-Ar同位素特征表明金矿床形成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小秦岭地区脉状Au-Mo矿床印支期成矿年龄(215~256Ma,辉钼矿Re-Os)表明印支期是小秦岭地区金成矿的主要时期,小秦岭金矿属于陆陆(华北与扬子)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的造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