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荣通 《广东地质》2001,16(2):81-85
由产形经过扫描输入或数字化输入后,必然存在着变形或畸变。出现变形的图形,必须经过误差校正,清除输入图形的变形,才能使之满足实际要求。使用“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方法形成误差校正控制点文件及采集控制点数据,可以最大限度地取得较多的控制点,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机助制图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分析数字化过程中图形数据输入时引起误差的原因,说明了误差校正的原理,通过几何变换、最小二乘法线性校正、分块校正等方法对图形数据进行校正,经过仿射变换、双线性变换、平方变换、双平方变换、立方变换、四阶多项式变换等对图像进行校准。实践表明MAPGIS提供的误差较正功能模块进行图形校正,在地质图件的应用中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
GIS空间数据的误差校正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攀文有 《地球科学》1998,23(4):344-347
主要介绍了图形输入过程中引起误差的原因,误差校正的原理及一和的误差校正方法,特别是在MAPGIS中应用的分块误差校正方法,实践表明效果很好,最后还简要地介绍了图形工的介。  相似文献   

4.
周国库  张建辉 《甘肃地质》2007,16(4):93-96,46
随着地质矿产勘查和综合研究数字化进一步推广应用,地质剖面的误差校正越显重要。对实测数字化地质剖面,可借助控制点的坐标,利用测量有关知识,通过计算,平差误差,重新计算出校正后的导线三参数iφ′、iβ′、L0i′,重新入库投影,从而把测量点准确地校正到控制点上,达到剖面误差校正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张于  王玉军  吴夏懿 《江苏地质》2011,35(4):391-394
以数字化地质图为例,从数据输入、数据处理两方面入手,结合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运用MapGIS数字化地质图时的一些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图件的输入、分层矢量化的输入、图形编辑、误差校正,拓扑造面、地质面色的自动替换。  相似文献   

6.
基于MAPGIS数字化地形图的技术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数字化四川雅安地区白铜尖子地形图为例,从数据输入、数据处理两方面入手,结合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运用MAPGIS数字化地形图时的一些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图件的输入、分层矢量化的输入、图形编辑、高程数据的编辑、水系编辑、坐标匹配和误差校正,供GIS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结合新疆煤矿矿山井巷工程,主要介绍了井巷施工测量长度变形问题的处理,抵偿高程面的选择、测量控制点坐标的归算,使实际测量长度与国家控制点反算长度之差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基于RPC模型的IRS-P5影像正射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有理函数(rational polynomial coefficient,RPC)模型校正模型的定位精度,以IRS-P5为例,通过控制点及补偿模型的添加,比较分析了影像正射校正的精度变化.发现使用1个控制点比不使用控制点,其校正精度从55.80 m提高到5.80 m;当控制点数达到6个时,其定位精度接近于5.0 m,之后影像定位精度便不会再随控制点数的增加而提高;使用1个控制点和补偿模型,可将定位精度提高到4.0 m左右.实验表明:可通过添加少量控制点提高RPC模型的正射校正精度,在缺少控制点的情况下,使用补偿模型亦能使RPC模型达到相当的影像校正精度.   相似文献   

9.
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具有无需控制点、单台GPS接收机静态测量可获得高精度的坐标成果等优点,在青藏高原等困难地区的物探测量实践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利用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处理青藏高原西部和东部的两个1∶25万区域重力调查项目形成的控制点观测数据为基础,经过计算对比这些点的精密单点定位成果和传统测量平差方法所得的CGCS2000坐标成果之间的差值,分析误差来源,得出误差的主要来源是两者坐标值在历元和框架差异引起,进而通过历元和框架校正得出控制点的CGCS2000坐标,重新对比发现校正后的坐标值具有与传统测量平差坐标值相一致的精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实际物探测量中利用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得到CGCS2000坐标成果的思路和注意事项,同时讨论了该方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Paterson气体介质高温高压流变仪轴向变形数据的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轴向压缩(拉伸)变形实验是测量岩石力学机制参数和模拟岩石变形过程中显微织构演化的主要手段。Paterson气体介质高温高压流变仪可以完成应力测量精度高(±0.1MPa)的轴向压缩(拉伸)变形实验,是模拟研究中、下地壳岩石流变行为的最佳仪器。由于样品组装中采用的活塞发生变形、封套铁筒承担部分加载力和样品截面积随压缩变形增大等因素,我们从仪器记录的数据文件计算出来的应力、应变数据被称为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均与真实值之间存在误差。因此必须针对每一个造成误差的因素进行逐步校正,方能获得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数据。因此撰写本文,逐步介绍针对上述要素的三种校正:样品变形量校正、强度校正和截面积校正。以便于促进大家对Paterson气体介质高温高压流变仪的实验方法了解,更好地利用Paterson气体介质高温高压流变仪进行构造变形研究。另外以部分大理岩数据为例演示校正过程并讨论每步校正前后相应因素造成误差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王军宁  王成  杨军锋 《新疆地质》2006,24(4):434-436
层间氧化作用成因的砂岩型卷状铀矿床的原地浸出已在我国北方成功开展多年,对我国铀矿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由于卷状矿体的卷头和翼部矿体物质成份及赋存环境的差异,目前以开采卷头矿体为主,而翼部矿体因技术和经济因素未被开采利用,造成资源的较大浪费.因此从翼部矿体成因入手,展开理论分析和实际采样研究的尝试工作,从倾向和垂向上仔细研究翼部矿体铀矿物成份及铀元素价态变化特征,得出翼部矿体与卷头矿体铀元素价态有所不同,但经过预氧化过程翼部矿体完全可以像卷头一样较易浸出的结论,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浸出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彭大明 《地质与资源》1996,5(2):128-137
本文介绍了全球大金矿:包括超大型154个,巨型18个,超巨24个,共收录194个矿床资料。对大金矿进行了评论,不但概述了岩金矿的16个成矿类型,而且归纳了全球大金矿的成矿规律,并指明了北半球金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罗翔 《安徽地质》2003,13(2):85-88
面对资源配置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地勘业走出国门参与风险勘查已是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地勘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使用基于棚格的地理信息系统,采用径流曲线方法和污染物流失方程.计算环罗源湾陆域氮磷污染物人海通量及其空问分布.站果表明,起步溪流域是罗源湾海域最主要的陆域污染来源.水土流失和生活污染对海域的污染输入显著.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是设计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生产管理手段。结合信息化建设一期经验,通过对设计企业现状分析和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提出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功能和作用,以及信息化实施步骤和成功保证。  相似文献   

16.
地球排气作用——建立整体地球科学的一条统纲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杜乐天 《地学前缘》2000,7(2):381-390
通过研究发现 ,现在可以用地球排气作用作为一条统纲 ,把原来分散的地球科学各个分支学科和谐地串联成为一个整体地球科学巨系统。地球排气的实质是幔汁 (HACONS超临界态流体 )从深部自发向上、向外的辐射排放 ,结果形成了地球内外的 5个气圈和气体地球动力学 ,幔汁上涌后通过碱交代作用产生蚀变和岩浆并促使原来为固体的上地幔、地壳发生溃变 ,在地球的 3个基本动力 ,即重力、地球自转变速、圈层旋转差速和天体 (主要是月球 )潮汐力联合作用的大前提下诱发出大地构造运动、地球演化和自然灾害。没有幔汁活动就没有壳幔运动。笔者初步认为 ,对现有流行的众多理论和结论都需要重新加以怀疑和再审鉴。否则 ,地球科学难以向前发展。我们今后不仅需要单科的或局域的岩石学家、地球化学家、大地构造学家、气象学家、海洋学家等 ,另外还需要有一大批整体地球科学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 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水资源匮乏的现象将更突出, 并将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重要因素。据预测, 至 2 0 30年, 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将由现在的2 2 2 0m3降到 176 0m3,接近国际一般承认的用水紧张的国家标准 (人均水资源量少于 170 0m3)。我国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分布的不均衡和水、土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18.
辽吉东部层状混合岩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启 《吉林地质》1990,9(1):42-49
辽吉东部的层状混合岩与上、下围岩始终保持整合接触,反映它的体系基本上是封闭的,没有外来组份的加入。其组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资料等表明层状混合岩不足岩浆型的,而是重熔岩浆型的,其原岩是沉积变质岩。  相似文献   

19.
Samples of three Tien Shan granites were analyzed for the U content of their constituent minerals. Three minerals with high U content are allanite (450-500 ppm), monazite (1,000-1,300 ppm) and zircon (1, 600-1,860 ppm), but significant amounts, from 20 to 40 ppm occur in the biotite, muscovite, amphibole, apatite, ilmenite, sphene, and chlorite. From 30 to 60 percent of the total U in the granites could be leached from the minerals. The unleachable portion of U may enter the crystal lattices of minerals by isomorphism or endocryptism. --M. Russ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