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贵州数字地震台网地震监测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已经建立并运行14个数字地震监测台站。根据地震仪器的性能对贵州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采用震级排序法进行理论计算,并利用2008年全年和2009年上半年的实测地震资料进行了检验。结论为贵州大部分地区能够监测≥ML2.1级地震,中部和东部部分地区≥ML1.9级地震,西部≥ML2.3级地震,北部地区监测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为了监测地震的发展趋势,探讨大范围的构造应力场作用,在龙门山断裂带上及时布设临时数字地震台网。数字台网由11个数字地震台组成,遍布龙门山断裂带的北东缘和南西端。为了分析WFSD数字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及其动态范围,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台站观测数据,通过傅立叶变换和功率谱密度分析,获得台基地动噪声均值,进而分析观测系统的动态范围和台网监测能力。根据计算结果与记录的大量微震对比研究,表明在龙门山断裂带上,WFSD数字地震台网具有监测ML 1.5级微地震的能力,且与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发布的地震结果基本吻合。因此,WFSD数字地震台网可为龙门山断裂带变形机制研究提供基础的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介绍由福建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自编的地震速报操作平台软件中的七个子程序及其主程序对提高地震速报速度的作用 ,同时也详细阐述实现该软件的几项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数字地震台网是我局“九五”期间的重大项目。它是利用了中国地震局“八五”攻关项目所研制的地震计、数采以及系列软件建设起来的。现有 2 9个子台、3个中继站以及台网中心组成。在信道传输上充分利用了DDN专线与无线扩频微波相结合的传输方式 ,在台网运行过程中 ,各种线路或仪器故障时有发生 ,下面就故障现像与个人维修经验做个总结。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科协首届学术年会《数字福建·数字地震》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8月 2 3日在福建省地震局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会商室举行。陈祥熊、王洪涛、王孝铣等 2 6位论文作者在大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福建省地震局副局长史华主持会议。福建省地震局局长、福建省地震学会理事长林思诚代表学会致词。林思诚说 :《数字福建·数字地震》学术研讨会是福建省科协首届学术年会分会场。会议宗旨是 ,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 ,为新世纪福建高新技术发展 ,数字福建、数字地震发展献计献策。日前 ,福建省…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国家重庆台网和该市江北、荣昌二个临时地震台网监测资料详细统计了重庆及其周围1977-1989年、1990年等不同台站不同是段地震活动的强度、频度。重点描述了重庆市江北1989年11月发生的两次中强震活动,指出影响该市的3个地震密集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我国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实时速报系统的发展目标,着重研究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解决的实时数据流接收、震相自动识别、震相可靠性处理、实时地震定位、震相到时等值线实时绘制、地震震级的实时计算、地震动强度分布图的实时绘制等问题。我们编制了一套实时地震速报软件,实现了上述功能,并用福建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000至2004年网内ML≥2.5共69个地震事件进行软件功能检测,结果表明网内地震三要素的速报能力,由目前的8分钟左右缩短至30至50秒;与月报目录相比,99%的地震震级误差小于0.2级,1%的地震震级误差在0.3至0.4级;97%的震中误差小于5公里,3%的误差在5至10公里,完全满足地震速报的要求。此外,通过实时仿真技术,系统还可给出实际观测到的PGA、PGV、PGD等值线图,这可为应急救灾确定重灾区和有感范围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一、地震活动概况 东甫沿海地震带目前处于二十世纪以来第V个地震活跃幕的后期阶段,地震活动水平呈逐步减弱态势,并向平静期过渡。但受1999年9月ZI日台湾南投7.6级强震群活动区域应力场调整的影响,1999年下半年开始福建及沿海地区地震活动有所增强,相继发生了8月5日惠安海外4.8级地震,福州3.8级震群和水口库区3.2级地震,并于2000年5月27日在漳浦海外发生4.6级地震,这也是本年度福建及沿海地区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 二、地震频度和强度 据福建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测定,2000年福建及沿海地区共…  相似文献   

9.
黄河小浪底水库抗震安全监测预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小浪底工程的实际特点 ,本文提出了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和运行期间抗震安全监测预测的一条思路。并对人工水体出现前、震情平稳期间、出现水库诱发地震期间、近场发生强烈地震期间等各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设想 ,准备在小浪底水库遥测地震台网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大地震震源过程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震多发区之一。仅 1990年以来就有 4次强烈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发生于 1990年 4月 2 6日的青海省共和县MW 6 .4 (MS6 .9)地震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 ,发生于 1997年 11月 8日的西藏自治区玛尼县MW 7.5 (MS7.9)地震和 2 0 0 1年 11月 14日的昆仑山口西MW7.8地震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 ,发生于 1996年 2月 3日的云南省丽江县MW 6 .6 (MS7.0 )地震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通过中国数字地震台网 (CDSN)和全球数字地震台网 (GDSN)记录的数字波形成像 ,分析研究了这些大地震的震源运动学和几何学特征。研究表明 ,这些地震的震源性质因震源所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它们的发生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青藏高原的运动与变形有着密切的关系。反过来 ,从地震波形资料中获得的关于这些地震的震源机制、震源运动学和几何学特征的进一步认识为青藏高原目前的运动状态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十五期间福建省将要实施建设的数字强震观测台网 ,着重从项目的必要性和方案的可行性方面进行论述 ,同时结合福建省的地震监测台网现状进行系统的设计。力求建成的强震观测系统能初步实现福建省属重点城市的地震烈度速报及典型场地强地震动记录获取双重功能 ,增强福建省的地震监测能力 ,为福建省地震灾害的减轻、有效救灾措施的实施以及防震减灾规划的制定提供基础依据 ;同时 ,也将为其他省市区域数字强震观测台网的建立提供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2.
地震科学某种意义上是一门观测科学。没有精确、可靠的地震观测资料,地震预报及相关的地球科学研究就缺乏基础。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主要的多地震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大动态、宽频带、高精度的数字地震观测台网。西太平洋很多国家也正在计划加强或建立新的数字地震台网。本综述根据1998年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地震台网》专题会议的上交流的论文,介绍了该地区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及其某些应用的概况。  相似文献   

13.
1999年福建及台湾地区地震活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震活动概况1999年福建及其沿海地区地震活动在经历了1998年和今年上半年的相对平静之后,今年下半年地震活动显著增强,相继发生惠安海域48级地震、福州38级震群和水口库区32级震群活动,地震活动继续呈现强弱交替起伏变化的特征,显示该区地震活动仍呈较强态势。东南沿海地震带目前处于二十世纪以来第Ⅴ个地震活跃幕的后期阶段,估计中强地震活跃态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二、地震频度和强度据福建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测定,1999年福建及其沿海地区共发生ML≥20级地震132次,其中20≤ML≤29级地震123次;30≤ML≤39级地震16次;40≤ML≤49…  相似文献   

14.
福建数字地震台网与模拟地震台网地震参数比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福建数字地震台网98年7至9月和模拟地震台网98年7至8月测定的地震参数作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15.
1992年福建省地震局无线遥测地震台网开始正式运行。本文对在台网日常维修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福建数字地震台网试运行期间在测定地震参数、编辑地震目录和台网观测报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作简短回顾。  相似文献   

17.
关于环保工程竣工验收监测的思考张保会(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自1989年以来,先后对平朔露天煤矿一期工程、大同二电厂的扩建工程、神头一电厂、漳泽电厂、神头二电厂、潞安矿务局常村煤矿、原平化肥厂改扩建工程、大同水泥厂扩建工程、杏花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福建数字地震台网98年7月至9月记录到的全部地震与非地震事件作初步统计,并扼要介绍其分析处理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介绍南昌数字地震台的观测环境改造和观测系统、技术系统建设情况 ,分析南昌数字地震台建成后对地震事件的检测能力 ,这对指导我省今后数字地震台网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隔震技术在防震减灾中心大楼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防震减灾中心大楼是十五期间福建省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的一个项目 ,也是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该大楼主要承担全省地震监测、预报中心 ,通讯网络中心 ,地震应急指挥中心 ,地震科普宣传中心等功能。为了保证大楼各系统安全 ,大楼设计施工采用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 ,通过设置水平柔性隔震层使结构体系柔化 ,以达到减少或改变结构的水平地震力作用。不仅能在强地震中有效保护建筑结构和地震值班人员的安全 ,而且能够保护结构的装修和仪器设备免遭破坏 ,从而确保人数整体功能在紧急状态下能得以正常运行 ,为应急指挥、抗震救灾提供良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