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化探样品微量银的光谱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氯化镉、氯化氨作反应剂,以背景为内标,在WSP-1型平面光栅摄谱仪上摄谱进行化探样品中微量银的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0.02—5.0μg/ml,6次测定相对偏差为1.68%-3.39%,测定值与推荐值基本相符,能满足化探样品中痕量Ag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2.
李中玺  周丽萍 《岩矿测试》2006,25(3):233-238
用D201阴离子交换树脂富集样品中的痕量Cd,使Cd与共存干扰元素Cu、Ni、Pb、Zn有效分离,消除了这些元素对镉蒸气发生的干扰,从而建立了断续流动在线分离富集-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复杂环境样品中痕量Cd的分析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3ng/L(3σ);测定精密度(RSD)为1.9%(对1μg/L Cd,n=11)。用该方法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土壤、水系沉积物和岩石)中的痕量镉进行了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碘化钾-甲基异丁基甲酮(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银、镉和铊的主要条件。通过对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路控制系统及雾化器的改进,较大地改善了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银、镉和铊的稳定性和灵敏度。选择萃取酸度为1.2mol/L HCl、水相和有机相体积配比为3:1~4:1,方法精密度(RSD,n=12)为Ag4.5%~9.6%、Cd1.5%~7.9%、T14.5%~5.4%,检出限(3s)为Ag0.004μg/g、Cd0.007μg/g、T10.011μg/g,符合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测试及质量监控要求。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和密码组合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化探样品中痕量汞的测试往往因为样品溶解过程中汞的挥发和样品间的相互污染,造成测试结果超差。研究化探样品中痕量汞测试方法的前处理方法,对溶解样品器皿的改进,采用带细孔盖的聚四氟乙烯塑料试管王水溶解样品,一方面抑制了样品溶解过程中汞的挥发,另一方面防止了样品溶解过程中因溶液飞溅造成的样品间的交叉污染。溶样2h,在硫脲-抗坏血酸介质中测试化探样品中痕量汞,取得较好的效果。探讨了硫脲-抗坏血酸介质中测试汞的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机理,比较不同测试介质对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分析检测条件。本方法用于化探样品中痕量汞的测定,通过精密度试验,得到相对标准偏差RSD(n=12)为1.2%~1.8%,加标回收率为92%~108%。共存元素干扰实验表明,砷400μg/g、锑60μg/g、铋50μg/g、镉5μg/g对汞的测试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快速测定化探样品中微量硒和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山桃  唐沈 《矿产与地质》2007,21(5):601-605
在沸水浴中用王水分解样品,以盐酸为还原剂,三价铁盐为干扰元素抑制剂(一般化探样品均含有铁,故无须另外加入),直接用氢化物一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探样品中微量硒和碲。方法检出下限分别为:LD(Se)=0.1ng/L;LD(Te)=0.01ng/L。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满足大批量化探样品中微量硒和碲的测定要求。用本分析方法测定不同基体成分的六个国家级化探标样中的硒、碲,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基本一致,8次测定的标准偏差(RSD)分别为RSD(Se)=6.6%~9.5%,RSD(Te)=3.6%~8.4%。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一种聚氨酯泡塑预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痕量铊的方法。样品经盐酸—硝酸—高氯酸—氢氟酸分解后,再加入10%硝酸。在Fe件和过氧化氢介质中,痕量铊被聚氨酯泡塑富集。用蒸馏水在沸水浴中解脱,以抗坏血酸作基体改进剂消除基体影响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铊。方法检出限为0.2ng/g。用本方法测定土壤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中痕量铊,结果与推荐值相符,12次检测结果的精密度(RSD)为:5.05%~8.74%。  相似文献   

7.
黄桂芳  刘平 《地质实验室》1992,8(5):264-267
本提出了用卟啉TPPS4[meso-四(4-磺酸基苯)卟啉]测定痕量镉的新方法。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62×10^5L·mool^-1·cm^-1.镉含量0~8.0μg/25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在萃取分离主要干扰元素之后.用于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镉,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生物样品用艾斯卡熔剂分解,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静态吸附分离大量Na^+等阳离子后,采用Fe^3+-SCN^--NO2^-催化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碘。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催化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检出限(6s)为0.13μg/g,方法精密度(RSD,n=12)为3.69%~8.28%。用国家一级生物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9.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卞莉  曹萍 《吉林地质》2005,24(2):115-117
采用磷酸氢二铵作基体改进剂塞曼扣背景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镉,方法检出限DL=0.012μg/g,精密度RSD在3.55%~7.33%,满足了土壤样品中镉测定的镉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弱碱性阴离子树脂分离富集-发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盐酸介质中,钯与氯离子发生反应生成配合物[PdCl6]^2-,该配合物能被大孔弱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吸附物灰化后,灰分与缓冲剂混合均匀,全部装入杯形电极,发射光谱法测定钯。方法检出限为0.12ng/g(10.0g样品)。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精密度(RSD,n=12)为8.9%~13.9%,回收率为89%~118%。方法已用于测定水系沉积物中的痕量钯。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快速程序升温-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镉的分析方法.样品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进行前处理,为提高分析效率,改进了石墨炉升温程序,省去了常规方法中的灰化步骤,使测定镉的程序升温时间由常规的90~100 s降至24 s,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方法检出限为0.011 μg/g,加标回收率为93.5%~106.0...  相似文献   

12.
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金铂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建立了王水分解地球化学样品报直接用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Au、Pd和Pt的分析方法。方法测定下限为Au4,0ng/g,Pd3.6ng/g,Pt2.4ng/g,方法精密度(RSD,n=12)为Au14.2%,Pd3.6%-5.2%,Pt6.6%-10.8%,三个元素的线性范围都为0.02-300μg/L。采用文中制定的分析方法直接测定了国家一级地球化学标准物质中的Au、Pd、Pt,在测定下限以上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13.
GFAAS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痕量银。选择仪器最佳温度程序,采用四酸溶样,硝酸介质,硫脲、铱盐为基体改进剂,国家一级标准样品绘制工作曲线。在取样0.1000g,定容10mL情况下,方法检出限为0.01ug/g,经用国家标准物质验证,测定准确度和精密度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4.
以四川孝泉地区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水稻土中Hg,Cd,Pb和As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变异性特征,就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并得出结果:1)孝泉地区水稻土中Hg,Pb和As含量的空间自相关尺度分别为10.4km,3.8km和5.1km,且为中等程度相关;Cd在所研究的尺度上不表现明显的空间相关性。2)城镇生活、生产废弃物无序排放,铁路、公路运输,农业施肥、灌溉等因素对孝泉地区水稻土中Hg,Cd,Pb和As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处理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能有效地提取地球化学变量的空间结构信息并能在不同尺度上检验取样网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泡塑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Fe3 存在下,用泡沫塑料分离富集,以抗坏血酸和硝酸铵为基体改进剂,采用斜坡升温和长寿命石墨管技术进行化探样品中痕量金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方法。该方法已应用于化探样品中金的分析工作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太原盆地土壤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文章分析了太原盆地土壤微量营养元素Fe、Mn、Cu、Zn、Mo、B和有害重金属元素As、Cd、Cr、Hg、Pb的含量变化特征.太原盆地土壤中微量营养元素与世界土壤和全国土壤的平均值相比趋于缺乏状态,而高于全国黄土和山西省土壤的平均含量.有害重金属元素在太原盆地表层土壤的富集已较明显,原有的地球化学特征已发生较大变化.Hg、Cd、Pb对环境的危害作用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The Council for Geoscience (CGS, South Africa) has a statutory mandate to carry out regional geochemical mapping in South Africa that needs to be rapidly and accurately analysed. Both simultaneous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S-XRF) and a newly developed method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ICP-MS) were employed. Various trace elements that could not previously be analysed by S-XRF can now be analysed by ICP-MS for the regional geochemical mapping programme, e.g., Cd, Mo, Te and Li. Using both techniques, the CGS aims to report element distributions for some fifty elements. To ensure that element concentration levels correlate over map boundarie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in the sampling, sample preparation and analyses were of critical importance.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sample prepar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as applied to the ∼5500 samples of the Giyani and Tzaneen 1:100000 scale map sheets sampled at a density of one soil sample per km2. ICP-MS batch- and instrumental drift-correction procedures will be discussed. As a final step, geochemical data were overlain over simplified geological maps using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software. These maps complement existing geological information of South Africa, help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exploration targets, test exploration models and initiate further geologic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
碳酸盐岩研究中存在多种微量元素、同位素测试方法,为进一步探究各测试手段实际获取地化信息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能否进行比对?以川中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碳酸盐岩样品为例,通过对比研究中常用的主微量元素测试(电子探针[EPMA]、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溶液法微量[ICP-OES])、氧同位素测定(原位离子探针[in-situ SIMS]、酸溶粉末)结果,揭示讨论各测试结果的差异性,旨在为降低地化信息的多解性提供经验依据。研究发现: (1)各测试手段(EPMA、LA-ICP-MS、ICP-OES)之间的差异性客观存在,但测试结果偏差整体随着所测元素实际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对于主量元素(>10%)各测试结果偏差小于2%;富集元素(>1000 μg/g)各测试结果处于测试误差之内,结果偏差小于6%;微量元素浓度区间(100~1000 μg/g)各测试结果偏差显著增大,并且LA-ICP-MS与ICP-OES结果偏差要小于LA-ICP-MS与EPMA结果偏差,前者偏差幅度由6%增至45%,后者偏差幅度由9.1%增至151%;在低于100 μg/g元素浓度区间,受矿物内非均质性影响LA-ICP-MS与ICP-OES的测试结果可相差几倍。(2)微区原位限定下,EPMA测试结果在邻近检测线区间(100~300 μg/g)与LA-ICP-MS结果偏差逐渐加大,推测此偏差变化是由EPMA结果矫正过程中对低含量元素的矫正补偿机制所造成。(3)in-situ SIMS氧同位素值揭示了矿物微区尺度上的 δ18O 值差异,但其整体测试结果与传统酸溶法测试的结果存在0.5‰~2.5‰ V-PDB的负偏偏差,推测此偏差可能来自于标样矫正转换误差。(4)实例样品中可见阴极发光特征与Fe、Mn含量无关的现象,故成岩流体判定更需结合岩石学、地化证据探讨。  相似文献   

19.
碳酸盐岩研究中存在多种微量元素、同位素测试方法,为进一步探究各测试手段实际获取地化信息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能否进行比对?以川中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碳酸盐岩样品为例,通过对比研究中常用的主微量元素测试(电子探针[EPMA]、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溶液法微量[ICP-OES])、氧同位素测定(原位离子探针[in-situ SIMS]、酸溶粉末)结果,揭示讨论各测试结果的差异性,旨在为降低地化信息的多解性提供经验依据。研究发现: (1)各测试手段(EPMA、LA-ICP-MS、ICP-OES)之间的差异性客观存在,但测试结果偏差整体随着所测元素实际浓度的增高而降低。对于主量元素(>10%)各测试结果偏差小于2%;富集元素(>1000 μg/g)各测试结果处于测试误差之内,结果偏差小于6%;微量元素浓度区间(100~1000 μg/g)各测试结果偏差显著增大,并且LA-ICP-MS与ICP-OES结果偏差要小于LA-ICP-MS与EPMA结果偏差,前者偏差幅度由6%增至45%,后者偏差幅度由9.1%增至151%;在低于100 μg/g元素浓度区间,受矿物内非均质性影响LA-ICP-MS与ICP-OES的测试结果可相差几倍。(2)微区原位限定下,EPMA测试结果在邻近检测线区间(100~300 μg/g)与LA-ICP-MS结果偏差逐渐加大,推测此偏差变化是由EPMA结果矫正过程中对低含量元素的矫正补偿机制所造成。(3)in-situ SIMS氧同位素值揭示了矿物微区尺度上的 δ18O 值差异,但其整体测试结果与传统酸溶法测试的结果存在0.5‰~2.5‰ V-PDB的负偏偏差,推测此偏差可能来自于标样矫正转换误差。(4)实例样品中可见阴极发光特征与Fe、Mn含量无关的现象,故成岩流体判定更需结合岩石学、地化证据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