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印支地槽”的褶皱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福祥 《现代地质》1999,13(3):268-274
指出把三江、松潘—甘孜“印支地槽”褶皱系视为印支褶皱的主张是不恰当的。这两个“印支地槽”的主要褶皱时代是中、晚始新世之交, 以勐腊群及其相当层位之下的区域性巨大不整合为标志。这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碰撞时代一致。其后叠加了3 次轻微的继承性造山运动, 形成现代褶皱形态。晚二叠世至白垩纪, 局部地段至少发生过7 次轻微的造山运动, 使上古生界至白垩系构造层形成类同步褶皱  相似文献   

2.
燕山运动和中国大陆晚中生代的活化   总被引:36,自引:30,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根耀 《地质科学》2002,37(4):453-461
燕山运动可分为2类:一是印支期拼合大陆外侧的新特提斯洋消减及嗣后的碰撞引起的内硅镁质的造山运动,形成滇藏、东南沿海、苏鲁和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带;二是拼合大陆内部因古缝合线或古深断裂活化发生的内硅铝质的(陆内的)造山运动,前者如川黔湘-鄂南、湘赣闽和阴山-燕山褶皱-冲断系,后者如川南-滇东和中扬子褶皱-冲断系及江南冲断-推覆带.文章剖析了中国大陆晚中生代活化的时空特征,指出陆内造山带及冲断带的发育受制于东亚燕山期山系的形成,简述了研究构造-岩浆活化对内生矿产和油气资源评价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赣东北前震旦纪陆内叠加褶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南古陆与华夏古陆拼接带北西侧前震旦纪地层中存在着近东西向褶皱叠加在早期近南北向褶皱上的现象,这是怀玉地块向西拼贴、华夏古陆向北西碰撞拼接过程中构造应力向陆内传递时形成的构造变形系统。叠加褶皱与拼接带具有成生联系,且各自代表了不同构造部位的变形特点。这一构造系统形成于前震旦纪,可能与格林威尔(Grenville)造山运动相当。  相似文献   

4.
大陆褶皱造山运动的星地碰撞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陆褶皱造山运动具有突发性、全球同步性,以水平运动为主,主要表现在地壳上部且具有上强下弱等特征,除水平运动一项外,与基于地幔对流的板块构造理论缺少共同之处.想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遍布大陆地块内部的褶皱构造,在形位特征与动力机制上都有难以解决的矛盾.基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地质力学理论,对之所做的定性解释颇为合理,但因其只靠地球收缩及潮汐引力等缓变力作为引起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动力来源,力量强度太小,不足以引发强大的褶皱造山运动,且有被海水运动取代的难题.揭示了星地碰撞可以为大陆造山运动提供足够强大的突发性动力来源,并简要阐明了其作用机制,可以解决地质力学所遇到的力源不足和被海水运动取代的两大难题,从而为大陆构造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浊积岩型金矿是指产在浊积岩中的受背斜和断层控制的含金石英脉。这种浊积岩受到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并经历造山运动形成了许多褶皱和断层。同时有花岗岩侵入。含金石英脉是在浊积岩,造山运动和变质作用之后形成的。主要分布于背斜的轴部和两翼,且平行于地层(Bed Parallele vein;BPV)。  相似文献   

6.
印支运动及其在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纪舜 《地球学报》1984,6(2):31-44
<正> J.Fromaget将印度支那的晚三叠世褶皱称为“印度支那褶皱”(Indosinides)。黄汲清在《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书中把中生代初期的造山运动称为印度支那运动(简称印支运动),提出印支旋回的术语。他认为:“印支运动不仅在印度支那和华南有其重要意义,在亚洲其它部分亦然。但由于这个运动被较晚的、压倒一切的燕山运动所隐蔽,要研究出它的性质和分布范围,尚需多年的努力。” 现在,实践已经充分证实了黄汲清的科学预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和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印支运动的广泛存在及其重要意义已逐步被中、外地质学家所认识和接受。  相似文献   

7.
新疆南天山科克苏河地区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南天山科克苏河地区构造变形特征的研究,总结出会聚板块边界造山运动过程中构造变形的演化规律为:造山运动早期,板块俯冲作用促成俯冲杂岩发生蓝片岩相变质作用的同时,发育深层次韧性挤压变形构造;俯冲作用停止后,蓝片岩抬升、拆返过程中遭受韧性挤压变形叠加;造山运动晚期,则发育大规模韧性逆冲构造和韧性平滑走滑构造;造山运动末期,发育浅层次韧脆性开阔褶皱、区域性同斜倒转褶皱及逆冲断层。  相似文献   

8.
天山运动特征及区域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汲清(1959)认为,在天山蒙古地槽褶皱系中,华力西运动是主要造山运动,有三期:早期在晚泥盆世末、早石炭世初;中期在中、晚石炭世之间,又称为天山运动;晚期在二叠纪末至早三叠纪初.胡冰等人(1976)提议用天山旋迴取代华力西旋迴,并认为它是从早、中泥盆世,到晚二叠世、三叠纪之间的运动,共包括九个褶皱幕.尹赞勋(1978)认为天山旋迴是从中、晚泥盆世到二叠、三叠纪之间的运动,共包括八个褶皱幕.胡冰、张良臣(1978)、罗发祚(1979)等人,根据天山是我国典型的华力西地槽褶皱系,并可见九个褶皱幕,再次建议将华力西运动命名为“天山运动”之后,曾亚参等(1983)认为天山运动可分八幕,并积极赞同以天山旋迴取代华力西旋迴.笔者于1982—1983年参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00万地质图”编图工作,有机会进一  相似文献   

9.
李春昱 《地质论评》1949,14(Z2):145-150
一、不对称褶皱与逆掩?层所受动力方向的一般解释我们在野外所看见到的岩层,除掉较少区域,没有受到造山运动的影响外,多半是发生了褶皱和断层——深成火成岩,因为没有层理  相似文献   

10.
这里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资料,一是前寒武系的划分,二是前寒武系和寒武系的界线,三是几个地方前寒武系的柱状剖面。一、前寒武系的划分前阿特拉斯的前寒武系可划分为六个系,前五个系都是以重要的造山运动而结束的。造山运动形成了褶皱和花岗岩化带,而第六系造成了显生宙的基底,并被显生宙早期褶皱带所复盖。这六个带由下至上为: 1.克杜斯系(Kerdous system)(太古界),花岗岩化的时代为26亿年,主要是混合岩、花岗岩,以及片岩等。该系的造山带是扎哥里德斯(Zagorides),造山带,走向东西。  相似文献   

11.
地壳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曾经经历过几次由海洋转变为大陆以及继之以大洋化的漫长的周期。最后一次转化周期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即包括大致6亿年的一段时间。在这个时期内,地壳曾经历了五次大的地槽和造山运动阶段:贝加尔、加里东、海面、中生代和阿尔卑斯。由于这些褶皱作用的结果,一些古陆核被越来越年轻的褶皱构造所包围。但是,某些大陆(例如:非洲、南美洲和澳洲)却被分割。这些褶皱运动的最后一次——阿尔卑斯  相似文献   

12.
湘南江永地区处于华夏陆块西北缘,自早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关于这些变形的研究对探索湘南地区及其邻区的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江永地区古生界褶皱的构造要素测量和褶皱叠加关系的解析,识别出了3期4个方向的褶皱构造,按发育早晚顺序分别为第一期(D_1)NE向褶皱,第二期(D_2)NNE-近SN向褶皱、NW向褶皱,第三期(D_3)近EW向褶皱。其中D_1期NE向褶皱为下古生界独有的构造样式,本区及邻区上古生界仅记录了后2期(D_2和D_3)3个方向的褶皱作用。结合地层接触关系、岩浆活动及区域构造演化的综合分析,3期褶皱作用分别对应早古生代后期加里东陆内造山运动NW向挤压、中三叠世后期印支运动NWW向挤压以及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近SN向挤压等构造事件。  相似文献   

13.
由于蕴含着潜在的油气勘探和资源储藏信息,岩床复合体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研究。本文基于南海北部三维地震资料以及南极罗斯海地区二维多道地震资料,对岩床复合体的形态特征及分布进行分析,对两个地区岩床复合体的形成时间进行判断,阐述岩床复合体的侵位机制。研究发现,岩床复合体代表性产状除了菱形、碟形及复合型外,还存在沿着层位平行侵入的板状,推测它可能是夭折了的岩床侵入体,以及由几个小型岩床堆叠而成的透镜状岩床复合体。分布上,南海北部岩床主要发育于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三维工区西部,东部只零星可见;南极西罗斯海岩床主要发育于西北角的阿黛尔盆地内。根据岩床上覆的强制褶皱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推测南海北部岩床复合体的形成时间为早中新世(15.5 Ma),海底扩张结束之时。残余岩浆将盆地内裂谷时期形成的断层作为岩浆运移的通道,并最终在断层终点处即下中新统近海相砂泥岩地层中实现侵位。南极西罗斯海岩床复合体的形成时间则非常晚,不早于5.5 Ma。该区这期岩浆活动可能与构造作用无关,而是受到冰川消融的影响。研究发现岩床复合体内部的岩床个体互相供给,即深部的大岩床为上覆浅层的小岩床提供岩浆供给,并且互相组合,形成大的岩床复合体。然而,每个岩床复合体则可能由不同的岩浆供给发育而成。  相似文献   

14.
华南地台盖层褶皱及其形成时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福祥 《地质与勘探》1999,35(4):5-7,11
研究表明:印支运动的褶皱作用非常轻微,认为其导致华南法台盖层全面褶皱的观点是不恰当的。华南地台盖层全面褶皱是由晚三叠世以来多期次继承性造山运动形成的同步一类同步褶皱。主要褶皱时代很晚,在南北太平洋大地构造域是晚侏罗世至中始新世,在特提期大地构造域是中晚始新世之交。  相似文献   

15.
初论青藏地区的“印支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广全  王根厚 《地质通报》2009,28(9):1188-1190
印支运动是指发生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阶段的造山运动,是青藏地区又一次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青藏地区的印支运动可划分为2幕,第Ⅰ幕指晚三叠世前诺利期的构造运动,第Ⅱ幕指发生于晚三叠世瑞利期与中侏罗世前巴柔期之间的构造运动。班公湖-怒江带以北,表现为强烈的造山运动,形成规模巨大的印支造山带。  相似文献   

16.
“燕山运动”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2,16(2):111-112
<正> 1927年中国学者翁文灏提出“燕山运动”这个术语,是世界地质科学史的一件大事;它推动了大地构造学及有关学科大大向前发展。因为它的提出不止是阐明了一个地壳运动期,而且从学术理论及找矿实践上说,还有更高层次的意义,故作用特别重大。这主要在于: (1) 它揭露了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于中生代中后期发生了强烈的、属于造山型的地壳运动的事实。这种造山运动表现为:强烈的褶皱、断裂(包括逆掩)、拱曲[1953,帕甫洛夫斯基]等构造作用,大量以高硅高碱花岗岩类为主的岩浆活动(包括火山喷发),主要以断裂变质为特色的变质作用,还有发生于一种为作者特名“地洼”的山间  相似文献   

17.
南天山库车褶皱冲断带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   总被引:56,自引:17,他引:5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新  贾承造  杨树锋 《地质科学》2002,37(3):372-384
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汇聚作用和持续碰撞使中亚内陆沿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发生变形,山脉前沿发育褶皱冲断带。南天山库车褶皱冲断带中段库车河地区发育3~4排东西走向的逆冲(掩)断层和相关褶皱,逆冲(掩)断层由北向南扩展,断层和褶皱的形成时代自北向南逐渐变新,北部山前带的变形发生于前中新世,南部秋立塔克背斜带和亚肯背斜带的变形时代为上新世(5.2±0.2Ma)。通过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作者提出了库车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变形方式和演化模型。  相似文献   

18.
郭福祥 《广西地质》2000,13(1):1-6,40
华南大陆部分中新生代大地构造单元属南华造山带,可分为NW-NWW向的滨特提斯褶皱系和NE向的滨太平洋褶皱系。滨太平洋褶皱系包含东南大陆边缘弧褶皱带和东南大陆边缘弧褶皱带和东南大陆边缘弧后褶皱带,是蟾三民以来多期次继承性造山运动累积叠加形成的。主要褶皱时代,在陆缘弧褶皱带是晚侏罗-中始新世;在陆缘弧后褶皱带是中晚始新世之交。讨论了华南及邻区中新生代大地构造格局及其成因和状对称特点,以及陆壳减薄板段、  相似文献   

19.
北阿拉斯加北坡前陆盆地沉积作用及布鲁克斯山脉褶皱──逆冲带造山运动RockyR.Reifenstuhl阿拉斯加北坡前陆盆地地层记录了布鲁克斯山脉造山运动。中生代晚期和新生代盆地长约1000km,最宽达350km;西邻楚科奇海,东接加拿大,北部为波弗特...  相似文献   

20.
论燕山运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赵宗溥 《地质论评》1959,19(8):339-346
燕山运动一词是翁文灏1926年创立的,原义指侏罗纪终白垩纪前的造山运动。随后翁氏在1929年又根据北票地区所见加以修改,分为A,B两幕:A幕指上侏罗纪后或下白垩纪初期的宽广褶皱;B幕指白垩纪间的急激褶皱及逆掩断层。在此两幕之间有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