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北羌塘三岔口一带采获丰富的腕足类:汉伯矮正形贝及比较种Nanorthis cf.hamburgensis(Walcott).建立了早奥陶世岩石地层单位--三岔口组,是羌塘地区目前有化石控制的最低层位.中、晚泥盆世拉竹龙组与下伏志留系、奥陶系不整合接触关系的进一步确定,证明了羌北-昌都板块与扬子板块的亲缘性,为羌北-昌都板块属性的确定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2.
在北羌塘三岔口一带采获丰富的腕足类:汉伯矮正形贝及比较种Nanorthiscf.hamburgensis(Walcott)。建立了早奥陶世岩石地层单位——三岔口组,是羌塘地区目前有化石控制的最低层位。中、晚泥盆世拉竹龙组与下伏志留系、奥陶系不整合接触关系的进一步确定,证明了羌北-昌都板块与扬子板块的亲缘性,为羌北-昌都板块属性的确定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3.
西藏羌塘南部地区的晚三叠世地层,前人曾划分为羌南——保山地层区多玛分区日干配错群和羌北——昌都—思茅地层区赤布张错分区肖茶卡群。经过笔者研究后,根据宏观岩石组合特征将原日干配错群划分为鲁宗乃组、曲瑞恰乃组、亏莫塔雀组,其中鲁宗乃组为碳酸盐岩组合。曲瑞恰乃组为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组合,亏莫塔雀组为碳酸盐岩夹少量碎屑岩组合,将原肖茶卡群划分为节拉日组、多涌组、扎那组、赛公药组。节拉日组为中基性火山岩组合,多涌组为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组合,扎那组为泥岩、细碎屑岩夹中碎屑岩组合,赛公药组为中碎屑岩夹细碎屑岩组合。多涌组与鲁宗乃组可进行对比,扎那组和赛公药组与曲瑞恰乃组可对比。通过对比,认为区内晚三叠世的沉积环境基本相同,因而认为羌南、羌北的分区界线不在本研究区内。  相似文献   

4.
发现了有化石依据的早古生代地层;在果干加年山发现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在中浅变质岩解体出早二叠世地层;否定了羌塘中部隆起区存在中元古界变质基底;羌北发现石炭-二叠纪较为连续的(竹蜓)类化石序列;发现上泥盆统;厘定了新近系康托组与唢呐湖组的对应关系;在尼玛县绒玛乡温泉附近和古木乡南西采集了大量头足类、笔石、竹节石等化石;补充、厘定完善了羌南、羌北岩石地层序列;石炭纪基性岩墙群和羌塘中部面积最大的复合岩基--本松错岩体以及新近纪火山岩研究取得进展;在角木日地区发现一套保存完整的蛇绿岩;发现和确定了果干加年山构造混杂岩体;进一步探讨了羌塘基底和南北向构造问题.  相似文献   

5.
1∶25万玛依岗日幅地质调查成果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现了有化石依据的早古生代地层;在果干加年山发现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在中浅变质岩解体出早二叠世地层;否定了羌塘中部隆起区存在中元古界变质基底;羌北发现石炭-二叠纪较为连续的(竹蜓)类化石序列;发现上泥盆统;厘定了新近系康托组与唢呐湖组的对应关系;在尼玛县绒玛乡温泉附近和古木乡南西采集了大量头足类、笔石、竹节石等化石;补充、厘定完善了羌南、羌北岩石地层序列;石炭纪基性岩墙群和羌塘中部面积最大的复合岩基--本松错岩体以及新近纪火山岩研究取得进展;在角木日地区发现一套保存完整的蛇绿岩;发现和确定了果干加年山构造混杂岩体;进一步探讨了羌塘基底和南北向构造问题.  相似文献   

6.
依据近年来最新资料,通过对羌塘盆地南、北边界构造带构造属性、地球动力学机制及构造演化历程的讨论,剖析了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构造属性与盆地演化历程;在对盆地内部不同位置上三叠统岩性、岩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古地理背景下层序界面与体系域界面的识别,建立了羌塘盆地晚三叠世层序地层格架,讨论了煤层在层序格架下的位置、聚煤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羌塘盆地晚三叠世为一复杂叠合盆地,经历了晚三叠世早、中期被动陆缘盆地,晚三叠世晚期羌北前陆盆地和羌南被动陆缘裂陷-坳陷盆地等不同的盆地演化历程;上三叠统构成一个完整的构造层序和两个三级层序,煤层位于高位体系域中上部,主要受控于高频率低级次海平面变化。具含煤岩系厚度大,煤层层数多,单层厚度小的特征;三角洲平原地带有利于煤层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沿分割羌南、羌北盆地的中央隆起带发育,进一步指出该带是羌塘盆地内今后重要的找煤方向,并得到新发现的赛包玛煤点验证。  相似文献   

7.
青海南部二叠纪大地构造背景及其构造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海南部所在的羌北-昌都地块处于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之间,构造归属仍尚存在不同认识.本文通过二叠系以下几方面论述了羌北-昌都地块的构造背景.(虫莛)类以及珊瑚、腕足类生物组合的研究表明,青海南部整个二叠纪都为暖水的特提斯型动物群,未见冷温型生物,以及二者交替或混生的现象,与特提斯相始终表现出更多的相似性,具亲扬子性的特...  相似文献   

8.
羌塘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羌塘盆地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和西金乌兰-金沙江缝合带之间,是一沉积盆地,分为羌南坳陷、中央隆起、羌北坳陷。盆地形成演化受特提斯构造带地球动力学控制。对盆地地层格架和区内碎屑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微量元素以及火成岩化学成分的分析表明,羌塘盆地系不同类型盆地叠置而成的多旋回叠合盆地。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初为克拉通裂谷盆地、晚三叠世-侏罗纪为前陆盆地、白垩纪-第四纪为挤压抬升阶段,形成山间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   

9.
西藏羌塘盆地东部中生代构造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建称 《古地理学报》2008,10(6):613-625
在大量的区域地质调研和野外露头观测资料基础上,详细研究了西藏羌塘盆地东部中生代不同构造单元的沉积充填序列、地层发育特征与接触关系、构造界面性质、沉积体系配置和沉积相分布等,阐述了盆地沉积与周缘构造带演化之间的耦合关系,重建了研究区中生代不同时期的构造古地理面貌。研究表明,羌塘盆地是一个大型叠复式盆地,盆地东部中生代有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3个沉积体系组、9个沉积体系和多个沉积(亚)相。盆地内部包括南羌塘坳陷、北羌塘坳陷、唐古拉山隆起带,以及不同时期的次级凸起与断凹等构造单元。其中,多玛断凹是以前石炭纪构造片岩为基底的侏罗纪-早白垩世早期被动大陆边缘陆表海盆地,早白垩世晚期转换为前陆盆地,晚白垩世以来与索县-左贡断凹联合为一体,在陆内造山过程中经历了压陷型盆地充填演化阶段。索县-左贡断凹是在晚三叠世班公湖-怒江沟-弧-盆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前陆盆地。北羌塘坳陷是以华力西期开心岭-杂多隆起带为基底,经过晚三叠世昌都前陆盆地沉积、早侏罗世断陷盆地火山-沉积作用之后,于中侏罗世与索县-左贡断凹联合为一体,形成北羌塘-昌都巨型坳陷型盆地。白垩纪北羌塘陆块和昌都陆块处于隆升剥蚀状态。  相似文献   

10.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研究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洋演化及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界线的关键区域,其基底的时代和性质直接决定了羌南—保山板块的大地构造属性和冈瓦纳大陆的范围。笔者通过对羌塘中部蜈蚣山花岗片麻岩捕虏体的锆石LA-ICP-MSU-Pb定年,确定该花岗片麻岩形成于晚三叠世(209.1±2.8Ma),是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汇聚事件的物质记录,与羌塘中部已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同时还在花岗片麻岩中发现了冈瓦纳大陆泛非运动晚期(464.5±4.8Ma)的年龄记录,是羌塘地区首次发现泛非运动的物质记录,并且该年龄可以与滇西怒江、保山以及印度板块内部和喜马拉雅造山带中发育的大量早古生代花岗质岩石相对比,表明羌南—保山板块与印度大陆具有很好的亲缘性。以上研究成果为探讨羌塘地区的基底属性和确定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的时限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正>1成矿地质背景矿区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物玛乡境内,位于改则县城北西方向,直距约95 km。位于羌塘-三江复合板片南缘,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北缘。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为界,北部属于羌塘-三江复合板片,南部属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地层属于羌塘-昌都地层区羌南地层分区。  相似文献   

12.
发现了有化石依据的早古生代地层;在果干加年山发现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在中浅变质岩解体出早二叠世地层;否定了羌塘中部隆起区存在中元古界变质基底;羌北发现石炭—二叠纪较为连续的类化石序列;发现上泥盆统;厘定了新近系康托组与唢呐湖组的对应关系;在尼玛县绒玛乡温泉附近和古木乡南西采集了大量头足类、笔石、竹节石等化石;补充、厘定完善了羌南、羌北岩石地层序列;石炭纪基性岩墙群和羌塘中部面积最大的复合岩基———本松错岩体以及新近纪火山岩研究取得进展;在角木日地区发现一套保存完整的蛇绿岩;发现和确定了果干加年山构造混杂岩体;进一步探讨了羌塘基底和南北向构造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金玮  王成善  赵兵  李亚林 《西北地质》2006,39(3):97-105
羌塘盆地地处藏北高原,其南北界分别为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与拉竹龙-金沙江缝合带,盆地面积约180 000 km2.进一步可分为羌北坳陷、中央隆起带和羌南坳陷3个二级构造单元.双湖托纳木地区地处羌北坳陷与中央隆起带毗连地带,索瓦组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大部分地区,根据地层层序及岩性组合特征,同时结合岩石、古生物、沉积旋回、接触关系等对地层进行了较系统的划分,将索瓦组划分为4个岩性段;索瓦组一段到四段自下而上反映出一个完整的海侵-海退序列,分别为碳酸盐台地-混积缓坡-混积碳酸盐台地-混积外滨浅水陆棚沉积环境;索瓦组三段礁灰岩和油页岩的发现对古环境的恢复以及油气的生储盖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区内索瓦组的古生物地层分布和组合特征,建立了珊瑚组合带和双壳类组合带,确定索瓦组为上侏罗统,大致与Oxfordian-Kimmeridgian相当.  相似文献   

14.
藏北羌塘盆地独雪山地区,在原先认为不整合于早侏罗世火山岩系之上的“中侏罗统雀莫错组”中, 新近发现了一套早侏罗世淡水双壳类祁阳蚌(Qiyangia)组合,表明羌北盆地存在早侏罗世沉积地层,其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的粗碎屑岩→灰岩→细碎屑岩夹灰岩,下侏罗统与中侏罗统为连续沉积。据此资料,该区侏罗系目前采用的岩石地层单位系统及地层的对比认识存有问题,文章对此套早侏罗世沉积的岩石地层划分方案进行了讨论, 指出雁石坪地区的侏罗系岩石地层系统作为等时的地层单位运用于羌北盆地北西部并不适宜,羌北盆地已有的地层系统格架有必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俄昌公仁地区地处西金乌兰—金沙江构造混杂岩带与北羌塘—昌都地体的交汇部位。文章通过对乌丽—开心岭尕笛考组火山岩岩石学、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等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尕笛考组火山岩为典型的钙碱性岩石组合,推断尕笛考组火山岩属于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岩浆岛弧带的产物,形成于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岛弧构造环境;锆石U-Pb同位素年代为258.5 Ma±4.6 Ma,属晚二叠世早期。  相似文献   

16.
西南三江造山带地层区划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西南三江为一复杂造山带,由特提斯大洋板块的怒江-孟连主大洋及欧亚大陆板块的扬子陆块大陆边缘弧盆系、冈瓦纳大陆板块北缘弧盆系构成。随着特提斯大洋怒江-孟连洋俯冲、消亡,后板块发生碰撞、走滑及岩浆岩侵位等,形成了现今由板块缝合带、增生杂岩带构成的西南三江造山带,造就了复杂的地层系统,包含史密斯地层、有限史密斯地层,非史密斯地层。本文突破"传统地层学"概念,按"构造地层学"的现代地层学概念建立了西南三江地层格架,划分出欧亚大陆板块的北羌塘-三江地层大区、特提斯大洋板块的班公湖-怒江-孟连构造-地层大区、冈瓦纳大陆板块的冈底斯-腾冲地层区。  相似文献   

17.
1:25万玛依岗日幅地质调查成果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现了有化石依据的早古生代地层:在果干加年的发现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在中浅变质岩解体出早二叠世地层;否定了羌塘中部隆起区存在中元古界变质基底;羌北发现石炭-二叠纪较为连续的箱类化石序列;发现上泥盆统;厘定了新近系康托组与唢呐湖组的对应关系;在尼玛县绒玛乡温泉附近和古木乡南西采集了大量头足类,笔石,竹节石等化石;补充,厘定完善了羌北岩石地层序列;石炭纪基性岩墙群和羌塘中部面积最大的复合岩基——本松错岩体以及新近纪火山岩研究取得进展;在角木日地区发现一套保存完整的蛇绿岩;发现和确定了果干加年山构造混杂岩体;进一步探讨了羌塘基底和南北向构造问题。  相似文献   

18.
藏东北构造古地理特征及冈瓦纳北界的时空转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区位于南北向三江构造带与东西向羌塘构造带的衔接处,是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包含金沙江、澜沧江、双湖-昌宁、班公湖-怒江4条古特提斯洋壳带及昌都-芒康、羌北、索县-左贡、多玛-安多4个微陆块的相关部位。4条缝合带时分时合,其间的微陆块则"藕断丝连"。前奥陶纪金沙江带属于泛冈瓦纳"泛非软基底"的北界,早古生代它还是"泛非"混合生物群与扬子区系的界线。泥盆纪—石炭纪,古特提斯形成南北2支,即金沙江带和双湖-昌宁带,与其间亲扬子的中间岛块群(昌都-芒康、羌北、索县-左贡)形成"多岛海"格局,此间,双湖-昌宁转换为冈瓦纳的北界,多玛-安多微陆块为亲冈瓦纳相。早、中二叠世,中间岛块(群)裂解为亲扬子的昌都-芒康和亲冈瓦纳的羌北、索县-左贡三岛块,形成多岛洋,冈瓦纳北界转换到澜沧江带。晚二叠世,古特提斯消亡,形成Pangaea联合古陆,研究区为陆间多岛海。晚三叠世印支运动阶段,金沙江、澜沧江和双湖-昌宁带相继转换为陆内造山带;与此同时,班公湖-怒江带与雅鲁藏布江带形成中特提斯北、南2支,其间为中间陆块群(基墨里),班公湖-怒江带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消亡的,"基墨里"岛块群是晚白垩世增生在亚洲大陆之上的。喜马拉雅地块是喜马拉雅运动阶段才最后俯冲到亚洲大陆之下,转换为亚洲大陆。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羌塘高压变质带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羌塘高压变质带分布于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的南侧.西起红脊山.经片石山、蓝岭、角木查尕日、纳若.到双湖以东的才多茶卡,长约500km。向东已经延伸到巴青以北和昌都的吉塘地区,再向南进入滇西与澜沧江蓝片岩带共同构成一条断续延伸近2000km的高压变质带。羌塘高压变质带主要由蓝片岩和榴辉岩构成,蓝闪石片岩中蓝闪石和多硅白云母同位素定年结果为223-215Ma,榴辉岩的变质年龄为243-217Ma。估算蓝片岩的变质温度为410-460℃,变质压力为0.67-0.75GPa:榴辉岩相的变质作用温度不超过5000C,压力为1.56-2.35GPa。羌塘高压变质岩定年研究结果确定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最终碰撞闭合发生在晚三叠世早期。羌塘高压变质带是冈瓦纳与欧亚大陆汇聚事件的重要记录。  相似文献   

20.
占王忠  谭富文 《地质论评》2020,66(5):1261-1274
北羌塘坳陷下—中侏罗统雀莫错组广泛发育一套巨厚的蒸发岩沉积。本文依据羌科 1井、羌资 16井和地表露头资料,通过地层划分对比、沉积微相分析、沉积序列研究等方法,对北羌塘坳陷早—中侏罗世岩相古地理环境进行了恢复,分析了成钾条件。研究表明,北羌塘坳陷早—中侏罗世受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盆进一步扩张的影响,进入了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演化阶段,裂陷作用在坳陷内形成的两个裂陷槽控制着雀莫错组沉积。羌塘中部地带的隆起,使得海水仅从双湖狭小的通道向北浸漫。受海水和淡水的共同作用,在坳陷内发育一套咸水—半咸水陆缘近海湖泊相沉积。北羌塘坳陷雀莫错期海(湖)平面和古气候经历了多次旋回,半封闭的古构造格局,频繁的海侵的盐类物源补给和极端炎热干旱气候条件耦合下,北羌塘坳陷雀莫错期古盐湖具备成盐成矿条件,其中半岛湖—普若岗日底隆起区是成盐成钾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