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实现大地电磁测深仪高速数据采集的一种方法。采用DMA技术和硬件自动增益控制,用16位微机控制数据来集,使采集速度达到20kHz。  相似文献   

2.
大地电磁法数据的采集及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大地电磁测深法勘探的轻便和有效,其作为深层构造研究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以V5-2000大地电磁测深仪为例,阐述了大地电磁数据的野外采集过程和影响MT数据质量的一些因素以及提高数据丰富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凤凰地球物理有限公司MTU系列大地电磁测深仪是国内大地电磁测深工作中较为常用的仪器,但是其特殊的时间序列数据格式让其后期分析处理较为不便,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时间序列为后续处理和反演工作提供便利,需要对时间序列文件进行读写操作。鉴于Python语言的众多优点,在充分掌握MTU系列大地电磁测深仪时间序列TSn文件存储格式的基础上,利用Python实现了TSn文件的读写操作和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时频分析功能并编写了软件界面,为Python在大地电磁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库系统一系列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专业数据结构设计的复杂性、对数据处理加工要求和缺乏对专项成果数据的有效管理,开展了基于深部探测岩石圈结构的大地电磁测深成果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本课题以大地电磁测深基本理论、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收集以深部探测为主的全国各大区域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和建模,设计与开发基于SQL Server 2005和Visual Basic 6.0的大地电磁数据库系统.该系统不仅可快捷地实现数据的检索、查询、编辑、输入、输出等基本功能,而且可进行大地电磁成果图件的存取和可视化操作.同时,本系统的研发将对开展中国岩石圈结构、地球动力学和地球构造演化的研究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地电磁参数标准网的建设需要大量第一手的观测资料,观测资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标准网的可靠性。本文分析了大地电磁测深仪器设备、资料采集与处理技术,确定了青藏及华北阵列式区域大地电磁场标准观测网的建设方法;在此基础上,在山东菏泽地区对11535和11635号标准点进行了野外观测试验,对采集的宽频及长周期数据进行了深入处理,形成的对辅助测站和中心测站布置、数据采集时间、资料处理手段和远参考测站布设等要求,将指导青藏及华北阵列式区域大地电磁场标准网的建设,并对中国大陆其他区域大地电磁场标准网建设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50万伏超高压输电线的电磁噪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野外电磁测量已很难回避各种输电线的干扰,且有时各种输电线已影响到地震台站的电磁测量。高压输电线的电磁场规律如何对各种电磁测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利用自行研制的阵列大地电磁测深仪对长春—哈尔滨超高压输电线的电磁场进行了实际观测,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对高压线的电磁场规律给出了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根据所研制的天然场源大地电磁仪的特点与其数据采集要求,基于面向对象技术,采用C++语言开发了可视化PC端大地电磁数据采集软件。在采集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便捷的操作界面,控制数据采集过程,实时观察所采集到的电磁信号,对信号质量作出判断,并采取措施提高信号质量。  相似文献   

8.
海底大地电磁信号采集的技术难点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海底大地电磁探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海底信号采集。对于陆上已广泛使用且采集技术已较为成熟的大地电磁测深法来说 ,该方法在海洋中的应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移植问题。由于海洋环境的严酷、海上作业的风险和海底信号微弱 ,要实现海底大地电磁信号采集面临着重重困难。为实现预期的探测目标 ,需采用一系列高新技术 ,包括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海底多台观测系统的高精度同步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水下密封承压技术以及硬件系统集成技术等等。对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所遇到的难点技术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三维深部地质填图和含页岩气盆地潜力的评价项目展开,大地电磁方法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大地电磁资料处理和解释中,至今还存在几个挑战性难题,例如阻抗张量旋转、TE和TM模式识别、静态矫正、TE和TM模式选择二维反演问题。从WinGlink软件大地电磁模块出发,使用5种阻抗旋转方法和3种数据圆滑方法处理在内蒙古扎鲁特旗采集的大地电磁数据。以数据质量不同的3个测点的处理结果为依据,对各种旋转方法和圆滑方法进行详细评价,数据极化图显示地下结构模型是复杂的三维结构。对这些方法的比较研究,对三维结构下大地电磁数据处理,特别是对使用WinGlink软件处理大地电磁数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AMT近源干扰压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在野外采集的是包含了多种频率的时间序列数据,这些数据中常含有干扰信号。大量查看音频大地电磁法野外实测时间序列数据,发现测量数据受到严重的近源干扰,但干扰信号不是连续出现的。于是通过分析V5-2000大地电磁仪的原始数据格式,根据干扰信号的特征,提出一种自动筛选时间序列数据的方法。宁芜地区的实测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近源干扰。  相似文献   

11.
位于东准噶尔北缘的索尔库都克铜钼矿床,一直以来被认为属于一个与辉石闪长玢岩有关的层控夕卡岩型矿床。笔者在矿区露天采场及勘探钻孔调查中发现该矿床的成矿母岩可能为粗面英安斑岩,粗面英安斑岩多发育脉状和浸染状铜、钼矿化,且由浅部到深部热液活动逐渐加强,显示其与成矿关系密切:粗面英安斑岩的K2O+N2O为9.38%~10.3%、K2O/Na2O为2.63~3.17、A/CNK为0.89~0.98,属准铝质、富钾碱性岩系列,为I型花岗岩:微量元素方面,相对富集Rb、Ba和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强不相容元素(如U和Xh),有明显Sr、Ti、Nb和Ta的亏损,与岛弧型花岗岩的特征一致:粗面英安斑岩的(87Sr/86Sr)i为0.70100~0.70384,(143Nd/144Nd)j为0.512387~0.512436,CNd(t)为(+4.8~+5.8),T2DM为663~741Ma,显示其可能源于地幔楔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12.
南海西部陆坡海域海底广泛发育麻坑,其规模和数量在世界范围内均属罕见,但关于它们目前的活动特征尚不清楚。通过对西沙隆起西南部麻坑区采集的两根沉积柱样孔隙水SO^2–4、K^+、Mg^2+、Ca^2+、Sr^2+以及溶解有机碳(DIC)含量随深度的变化特征的研究,揭示麻坑内与硫酸根消耗有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并推断麻坑目前的活动状况。采集于麻坑外的C9柱样SO^2–4浓度变化整体呈向下凹的形态降低,减少的硫酸根是被有机质硫酸盐还原作用消耗。采集于麻坑内的C14柱样SO^2–4浓度梯度呈现明显的三段式变化,0.00-0.66 m内SO2–4浓度变化主要受有机质硫酸盐还原作用控制,0.66-3.70 m受有机质硫酸盐还原和甲烷缺氧氧化共同控制,3.70 m以下部分主要受甲烷缺氧氧化作用的影响。根据C14柱样3.7 m以下孔隙水硫酸根浓度梯度计算的硫酸根-甲烷交接带(SMI)约在14.3 m处,甲烷向上扩散的通量约为0.0144 mol/(m^2·a)。此外,2个柱样沉积物孔隙水的Ca^2+浓度均随深度明显降低,而Mg2+浓度略微降低,主要与自生碳酸盐矿物沉淀有关。C14的Mg/Ca和Sr/Ca随深度变化指示该柱样沉积物中自生碳酸盐岩矿物主要为高镁方解石。2个柱样的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目前研究区麻坑活动不活跃, C14麻坑中含甲烷流体发生微弱渗漏,可能处于麻坑活动的衰落期。  相似文献   

13.
文章叙述了通过MT方法在已知矿体上的剖面试验,结合钻探验证的3个钻孔的见矿情况,以及电偶极子人工场源对观测数据影响的对比、分析,指出依据航磁异常布设、采集的大地电磁剖面测深数据,尽管测点位于生产矿区,数据受到较严重的人文噪声干扰,且其部分频段异常形态与近区特征非常相似,实际上应为数据反演过程中所用软件未曾考虑铁矿石磁导率所致,而非近区效应;当一维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自几千赫兹以上即出现类似近区特征,二维反演剖面中的假象视电阻率异常高达几千至几万欧姆米时,应为有较强磁性的岩石和磁铁矿的反映;具有一定磁性的岩石和磁铁石英岩(包括磁铁石英辉石岩)在假象视电阻率异常强度、异常梯度变化上具有不同特征,可结合岩、矿石的电性、磁性特征予以识别.  相似文献   

14.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电子顺磁共振等方法,对青田石中的珍贵品种"灯光冻"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灯光冻"样品的矿物组成为叶蜡石,多型特征为2M型,含极少量的1TC型;其结构有序度高,化学成分表现为贫Al、富Si型,边缘部位具有石英化迹象。"灯光冻"样品中的Fe3+呈八面体占位,与Ti4+,Si-O--Al空穴心共同致色。"灯光冻"样品中的叶蜡石晶体呈不规则叶片状,大小较均一,呈弯曲片状集合体结构。  相似文献   

15.
铜钵庙组是塔南凹陷的重要含油气层位,精细研究其层序地层,有助于进一步对油气藏进行勘探和开发。主要利用地震反射特征,结合单井资料,对铜钵庙组进行了层序界面的识别,并首次在本区对层序内部体系域地震反射特征进行详细研究。铜钵庙组顶、底界面( T3、T5) 为区域不整合面,分别表现为高角度不整合和“上超下剥”的反射特征; 内部以T3--1 为界分为2 个三级层级( SQ1、 SQ2) 。T3--1 为局部不整合面,主要表现为上超。体系域在本区东次凹上部层序SQ2 中发育完整,被首次上超面、末次上超面和顶部的下超面分为LST、TST、HST 和RST。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铜钵庙组的内部反射结构,认为本区存在5 种主要反射结构,其中,杂乱反射、楔状反射、前积反射地震相出现在山( 陆架) 前地区,代表扇三角洲沉积; 亚平行反射、波状反射代表滨浅湖沉积或三角洲平原沉积; 平行反射位于盆地地堑中心,代表半深湖、深湖沉积。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地电磁测深的资料处理与正、反演软件都是FORTRAN语言编写的,由于FORTRAN语言本身的局限性,使得这个软件存在很多的缺陷,但是因为用FORTRAN语言编写的算法已经比较成熟,将它全部用其他语言移植也比较费时费力,为了避免资料的浪费,提高大地电磁测深的资料处理与交互式系统的开发效率,并且更加完善其功能,在开发大地电磁测深二维交互式正反演系统时,对大地电磁测深中的计算部分仍用现有的FORTRAN程序,对有关的界面与图形诉开发部分用VC++语言来编写,以增强和体现其交互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虽然目前普遍认为钠长石玉的主要矿物组成是钠长石、阳起石、绿泥石、绿帘石、石英等,但仍有待验证.参照行业中对翡翠种的划分,将市场上常见的钠长石玉进行分类,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测试、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测试方法对钠长石玉的矿物组成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得出钠长石玉的主要组成矿物、次要矿物及副矿物.对一些学术著作中关于钠长石玉的矿物组成钠长石玉中“飘蓝花”品种的致色矿物是绿泥石和绿帘石提出质疑,结果表明,钠长石玉中“飘蓝花”矿物为绿辉石和角闪石.X射线粉末衍射试验的分析表明钠长石的有序度为1或非常接近1,为完全有序或非常接近完全有序的钠长石,说明钠长石玉的形成温度很低.  相似文献   

18.
桂林硝盐洞滴水水文和水化学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认识裸露型岩溶包气带洞穴水文水化学动态变化特征,以桂林硝盐洞滴水为例,选取桂林硝盐洞3处滴水,对滴速、电导率、pH值、Ca2+、Mg2+、Sr2+进行监测,结果显示:(1)岩溶洞穴滴水的离子浓度与温度降水关系密切,高温多雨时节岩溶作用加快,洞穴滴水中Ca2+、Mg2+含量升高,同时强降雨会导致离子浓度产生很大波动;(2)滴水化学性质受到土壤、基岩顶板厚度、滴水量等的影响,土壤层越厚,滴水中Ca2+含量越高;(3)受“慢速补给”的滴水点,其滴水量与离子浓度呈正相关性,而受“快速补给”的滴水点,其滴水量与离子浓度呈负相关性;同时接受两种方式补给的滴水点,其滴水量和离子浓度变化剧烈,且呈良好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铜、锌矿床的地电化学异常特征,探讨铜、锌矿床地电化学成晕机制,达到利用地电化学法来寻找隐伏铜、锌矿目的,在甘肃白银银硐沟铜锌矿床开展该方法的试验研究,并在已知矿体上方发现了Cu、Zn、Pb异常。异常值的高低排列顺序是Cu〉Zn〉Pb呈明显的电化学异常标志。室内对铜、锌矿的电化学溶解试验的结果表明,当铜、锌矿标本电解到24h,其溶液中的w(Cu^2+)、w(Zn^2+)、w(Pb^2+)分别达到2.4×10^-6、1.8×10^-6、1.4×10^-6,充分证明铜锌矿床不但能产生电化学溶解,而且电化学溶解能力较强。经过在甘肃白银银硐沟铜锌矿区深部找矿预测,发现多处具有成矿远景的地电化学异常,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甘肃和青海交界地区的1:257Y民和县幅、临夏市幅和定西市幅数字区域地质调查中,以“数字填图系统(RGMAP)”为平台,使用遥感ETM^+数据和地形数据对岩石地层进行了信息挖掘。数据准备主要是遥感和数字地形多源信息的提取和预处理.从数字地形图的等高线数据中提取高程,进而提取汇水网络等水文信息和地形参数。遥感数据经过地形校正、线性增强、色彩拉伸,进行空间分辨率增强,经彩色合成并结合数字高程,实现了对调查区构造-地层区划和部分岩石地层单元的识别。实践证明该项工作是地质填图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