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翁申富  杨武 《江苏地质》2008,32(1):19-24
以黔北遵义团溪铝土矿后槽矿区一矿块为例,用50m×50m工程间距进行施工成果与100m×50m和100m×100m工程间距施工成果,对其矿体厚度、矿体形态、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储量变化进行分析对比,以探寻此类矿床应如何选择工程间距,才能更合理准确地对矿体进行圈定控制,以满足矿山开采设计的要求。通过资料分析对比认为,对黔北喀斯特型沉积铝土矿进行勘查而言,以≤50m×50m工程间距控制矿体并求取储量,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陈强  叶德书  赵爽  和秀林  杨曼 《贵州地质》2014,31(3):170-174
本文以务川大竹园铝土矿床为例,用100× 100 m和200× 100 m钻探工程网度分别与200×200 m钻探工程网度进行对比,对其矿体厚度、矿体形态、主要化学成份含量及资源量变化进行分析对比,100× 100 m或200× 100 m工程网度都能更好地控制矿体形态、厚度、空间位置和矿石质量.勘探网度放稀圈定矿体更为合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务正道地区沉积型的铝土矿床勘探,不能机械地套用勘探工程网度,应根据规范合理加密工程控制,从而满足矿山开采设计和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仅仅是利用数理统计中研究抽样及实验方法的原理,用以确定必要的观察度量、数量,以解决铝土矿矿床勘探网度问题.采用如下计算公式: L=Pz×S~(1/2)/t×sum fromV~2=Pz×S~(1/2)/t×Vo L:勘探钻孔之间的距离 Pz:储量评价误差(采用B级±15%,C级±25%,D级±50%) S:矿体面积 t:概率系数 V:地质参数的变化系数 Vo:总变化系数(Vo=sum fromV~(2~(1/2))) 该公式适用于正方形勘探网,公式右端各项为已知时,则可根据公式计算出勘探钻孔之间的合理间距。  相似文献   

4.
廖友常 《地质与勘探》2013,49(2):274-279
以黔北铝土矿为例,对沉积型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勘查评价中的4个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1)将勘查类型按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分别用初定、暂定、确定来进行定性;(2)用"菱形孔"而非"矩形孔"的布置方法来解决勘查类型的变更与工程控制间距非整倍数的问题;(3)"地表工程间距加密一倍"的适用范围是:露采且处于"剥蚀区"内的矿体。地表露头线呈线状展布且上覆有岩层或虽也强风化,但仍保存原岩层层理迹象的范围,则可与勘查类型和勘查阶段同距同网;(4)普查、详查阶段中工程矿体边界A/S的取值可在1.8~2.6之间,以保证块段矿体中的A/S值达到工业要求即可。  相似文献   

5.
刘轲琪  居维伟  肖娥 《地质学刊》2021,45(4):444-449
选取江苏句容石砀山铜矿标高-300 m以上Cu①号主矿体,基于普查、详查、生产勘探及开采各阶段的地质资料,将地质勘查资料与生产勘探及开采后确定的构造、矿体特征、开采技术条件、矿体资源储量等参数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勘查期间勘查类型划分、方法手段、工程间距选择的合理性,分析探采不同阶段的矿体形态、规模、控制程度及资源储量估算的误差率,为今后该矿床深部及类似矿床的勘查及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杨贵芳  刘强  王晨 《江苏地质》2022,46(4):430-435
选取江苏句容石砀山铜矿标高-300 m以上Cu①号主矿体,基于普查、详查、生产勘探及开采各阶段的地质资料,将地质勘查资料与生产勘探及开采后确定的构造、矿体特征、开采技术条件、矿体资源储量等参数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勘查期间勘查类型划分、方法手段、工程间距选择的合理性,分析探采不同阶段的矿体形态、规模、控制程度及资源储量估算的误差率,为今后该矿床深部及类似矿床的勘查及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刘轲琪  居维伟  肖娥 《江苏地质》2021,45(4):444-449
选取江苏句容石砀山铜矿标高-300 m以上Cu①号主矿体,基于普查、详查、生产勘探及开采各阶段的地质资料,将地质勘查资料与生产勘探及开采后确定的构造、矿体特征、开采技术条件、矿体资源储量等参数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勘查期间勘查类型划分、方法手段、工程间距选择的合理性,分析探采不同阶段的矿体形态、规模、控制程度及资源储量估算的误差率,为今后该矿床深部及类似矿床的勘查及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建飞 《云南地质》2011,30(4):439-442
对部分矿体基建探矿前后矿体主要特征及资源储量对比,探讨矿体控制程度和控制网度问题。原勘探工作对矿体的控制程度很高,矿山生产探矿可适当放稀间距,减少工程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经地质详勘证实,仙人岩铝土矿是遵义铝土矿带中矿床规模最大的一个矿段,探明矿石工业储量1543.26万吨。本文在前人地勘工作的基础上,对该矿床所选用的勘探工程网度进行了验证,其验证结果表明,仙人岩矿床勘探类型划为第III类及以50×50m、100×100m的勘探网度分别求获B级、C级储量是合适的。从而达到了用较少的勘探工作量取得良好地质成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数理统计在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应用已有三十余年历史.由于学者们对矿体地质数值之性质所持意见不同,因而数理统计在矿床勘探中之应用至今仍为争论之问题.但近年来,在地质勘探界中对数理统计持完全否定意见者已日益减少,而结合矿体地质特点,探讨其在勘探中之合理应用条件者则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数理统计已成为深入探讨勘探理论和解决勘探生产实际问题所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在已有的地质勘探文献中,尚未见有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直接探讨矿床合理勘探手段的报导.至于勘探工程合理间距的数学分析法,则大都以首先确定矿体某标志或整个矿体的变化系数为基础.作者等在研究某矿床之勘探方法时,曾试用数理统计方法探讨矿床合理勘探手段问题.此外,还可利用这方法作为分析合理工程间距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1.
晋豫铝土矿的物质组分及矿石可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晋豫铝土矿属-水硬铝石型,主要物质组分是-水硬铝石,高岭石,伊利石和绿泥石,其中伊利石和绿泥石是主要的有害杂质。在晋北区的某些矿石呈,可以出现一定数量的一水软铝石。晋北区矿石以AlO3含量料低,粘土物总量高、可磨性差为特点;平陆豫西区以Al2O3含量高、粘土物质总量低,可磨性好和预脱硅效率低为特点。  相似文献   

12.
翁申富 《地质与勘探》2013,49(2):195-204
本文以贵州务正道地区务川大竹园铝土矿床为例,对其岩相古地理进行总结,并对基底古地貌与铝土矿品质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务正道铝土矿受沉积环境的制约,呈环状分布于滨湖相、三角洲相和浅湖相的沉积环境中,其中以浅湖相环境下形成的铝土矿质量较优,而滨湖相和三角洲相环境下形成的铝土矿则质量欠佳。铝土矿含矿岩系赋存在基底页岩或碳酸盐岩准平原化地貌之上,铝土矿的品质不仅受物源供给、沉积环境的制约,而且还与准平原化地貌特征密切相关,在基底古地貌低凹处三氧化二铝含量较高,铝硅比值较大;基底古地形地貌即坑洼形态、大小、深度控制了铝土矿体的展布范围、产出形态、贫富变化及其形成规模。  相似文献   

13.
支建铝土矿位于三门峡-新安铝土矿成矿带上.通过对该矿床的地质勘探及综合研究认为,铝土矿赋存于石炭系上统本溪组中上部,含铝岩系具三个沉积旋回、四种岩性组合类型,浅部矿体为溶斗状,厚度变化明显,溶斗之间仅有极薄的铝土矿层相连,向深部变为似层状矿体,厚度较稳定.支建铝土矿形成于石炭纪大规模海进期内的短期海水退缩阶段.该铝土矿的沉积主要为一种高密度的碎屑流沉积体,属沉积型矿床.  相似文献   

14.
基于硬石膏矿层底板灰岩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计算的矿层开采后导水裂隙带的高度为16m,原位张裂隙带高度为5m。为防止采矿时底板突水,设计预留隔水石膏矿柱80m,其有效隔水层厚度为59m。运用突水系法和阻水强度法计算的有效隔水层厚度分别为61、50和36m。根据技术、经济和安全的原则,分析认为有效隔水层厚度取50m就能达到安全开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年钢铁产量快速增长,造成市场上铁矿石供小于求,价格快速上扬。铁矿为北京市允许开采矿种,保有储量仅2亿吨,可供现有铁矿山开采35年,因此应加大铁矿资源的勘查力度,增添新的矿产地,满足钢铁生产的需求。北京密云、怀柔北部山区的变质岩中鞍山式铁矿石,为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计算模拟已成为研究矿田深部三维构造重要可行手段,对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铜官山矿田地质背景及所获勘查数据特征,我们采用知识驱动下多级约束和多源数据融合建模方法模拟矿田范围内–2000 m以上主要地质界面。以逆冲推覆导致断展–断弯褶皱理论模式解释大地测深的电阻率数据,推断地质界面位置,在Micromine-GOCAD耦合平台上在多级约束下融合多源的界面位置数据,以离散光滑插值算法和Delaunay三角网剖分法重构主要地质界面,在计算机虚拟空间再现矿田三维构造格架。结果显示:铜官山岩体和天鹅抱蛋岩体三维形态变化复杂,总体上向西倾,向深部岩体规模快速变小。位于铜官山岩体东接触带的铜官山铜矿田深部无找矿潜力,原因是接触带产状变陡,并且是岩体直接与上泥盆统砂岩接触;矿田深部主要构造为走向NE并沿倾向弯曲的逆冲推覆断层;铜官山背斜东翼含矿的中–上石炭统层位向深部倒转后又在–1200 m至–1500 m深度返转成向东南缓倾的正常层位,其底部与逆冲推覆断层重合,是深部找矿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7.
变质矿床成因分类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探讨了变质矿床的定义并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变质矿床初步提出了一个新的成因分类方案。该方案共分为五个大类和十三个亚类,并对每个大类和亚类都提出了一些代表性矿床实例。新的变质矿床成因分类方案为:(1)受变质矿床类,分为受变质硅铁质建造沉积矿床、受变质硅铁质建造火山–沉积矿床、受变质其它建造沉积–火山沉积矿床、受变质火成岩改造矿床和受变质细碧角斑质火山喷发沉积矿床五个亚类;(2)区域变质作用变成矿床类,分为变质重结晶型、变质化学反应重组型和变质热液型三个亚类;(3)局部变质作用变成矿床类,分为接触交代夕卡岩矿床、局部接触热变质变成矿床和局部动力变质变成矿床三个亚类;(4)受变质沉积–火山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矿床类;(5)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矿床类,又分为混合岩化交代型和后期混合岩化热液型两个亚类。  相似文献   

18.
氧化型锰矿石脱硫产物含大量硫化锰,利用这种材料装填固定床进行净化水中铜离子的动态试验.在材料粒径0.45~0.9mm、进水pH=5.8、进水滤速4.58 m/h条件下,1 t锰矿石脱硫产物可以处理923 tρ(Cu~(2+))=50 mg/L的含铜废水,出水ρ(Cu~(2+))<0.5 mg/L,低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控制进水pH在4~9之间、降低进水滤速、采用较小粒径的材料有利于提高锰矿石脱硫产物处理含铜废水的容量.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对材料和产物进行表征,证明锰矿石脱硫产物去除水中铜离子是基于离子交换反应的原理.  相似文献   

19.
在简要介绍流体成矿地球化学界面的概念、组成、分类、地球化学标志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讨论了流体地球化学界面与铀成矿的关系,提出了铀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界面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指出了今后应重视开展研究的某些重大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斯特列利措夫(简称Str)矿田是一个主要由大型-超大型钼铀矿床构成的矿床群,它位于南滨额尔古纳地区,铀的总储量在25万t以上,平均品位0.20%。该矿田在苏联解体以来的很长时间内几乎是俄罗斯唯一的天然铀来源。该区找铀的工作历程漫长而曲折,并颇具传奇色彩。早在1948年苏联地质部第一局松林大队在南滨额尔古纳地区开始了找铀工作。但因区内几乎所有矿床均属盲矿,而且多埋深较大,1962年之前找铀无果,1962年春已决定放弃在该区进行的找铀工作。1962年夏天高级地质师Л П伊舒科娃参观了哈萨克斯坦产在酸性火山岩中2个规模不大的铀矿床(波统-布鲁姆和克泽尔-萨伊),注意到斯特列利措夫萤石脉围岩霏细岩的蚀变与哈萨克斯坦2个规模不大的铀矿床相似。归来之后,她上书领导力主恢复本区找矿工作并获得了再去做最后一试的机会。1963年5月,伊舒科娃所设计的钻孔一箭中的,发现了首个Str超大型铀矿床,整个局面立刻出现大转折,加速矿田开发成了所有工作的总方针。矿床的普查勘探工作和对矿床的地质研究工作平行加速进行,两者互相促进。不到10年,矿田的大部分矿床被一一发现;到1966年底,Str等矿床的初勘成果已经成为1970年代初组建全苏最大铀矿山的充分依据。到1980年底,矿田已有17个钼铀矿床完成勘探。1992年底19个矿床勘探完成。新一轮找矿采用的方略:首先合理综合运用地质、放射性及传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并合理综合使用深度普查自动装置射孔和钻探手段,进行不同比例尺的立体地质-构造填图;然后在其成果的基础上用钻孔去发现矿体。勘探工作所面对的基本事实:矿床构成的多重复杂性为Str矿田内所有矿床的共同特征;每个矿床的特点各异,其勘探过程不尽相同。初勘使用地表钻探进行,基本网度200 m×100 m~400 m×100 m。详勘使用坑探工程与钻探相结合的手段,采用水平与垂直断面联合的勘探系统,基本网度50 m×20 m~50 m×25 m。所有矿床的勘探成果完全被开采工程证实,并有10%的储量增长。Str铀矿床形成于晚中生代,为区域构造-岩浆活化作用晚阶段的陆相火山作用地区的岩浆热液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是其基本特征之一。铀矿床在矿田内空间定位的重要规律:Str及其他绝大多数铀矿床均受控于南北向、北西向或东西向断裂与北东向额尔古纳隐伏深断裂带交汇。"斯特列利措夫效应"曾迅速地在我国铀矿地质勘查工作中传播,期待在我国,尤其在呼伦贝尔,乃至大兴安岭-燕山山脉中生代构造-岩浆带地区继续发酵,取得更多和更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