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区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安宁河、金箐等断裂带第四纪以来强烈活动,并且成为安宁河地震带的发震构造。因此,在工程建设中迫切需要论证地壳稳定性和研究地震活动性。断裂活动年代是分析这两个问题的基础。我们对含淤泥的冲积层做了C14年龄测试,对典型第四纪断层进行了野外调查,在此基础上完成本文。  相似文献   

2.
安宁河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东边界鲜水河—小江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认识高原隆升和侧向生长的理想对象.为了进一步厘清安宁河断裂带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 本文对该断裂带中段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磁组构研究, 厘定了安宁河断裂带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和序列, 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构造解析表明, 安宁河断裂带存在三期构造...  相似文献   

3.
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言西南地区(指云南、四川西部地区)位于我国南北构造带即南北地震带的南段,是地壳运动剧烈、构造形态复杂、地震活动十分频繁的地区。它西临印度洋板块的俯冲带,东濒古老稳定的四川地台和黔桂古陆,岩层遭到十分强烈的挤压,形成了一系列平行于印度洋板块的巨型褶皱带、深大断裂带及弧形山脉。  相似文献   

4.
珠穆朗玛峰地区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理华  刘东生 《地质科学》1974,9(3):209-220
这篇关于珠穆朗玛峰地区新构造运动的简要报导,是中国科学院西藏科学考察队1966-1968年科学考察成果的一部分。常承法、郑锡澜已经阐明了珠穆朗玛峰地区地质构造特征,我们则着重于讨论本区晚第三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探讨珠穆朗玛峰地区的新构造运动,实际上是对地球上最高大的高原和最年青的山脉近期活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深入研究了大桥水库所处的区域地球动力学环境条件及安宁河断裂带的新活动特征,进而对安宁河断裂带北段的稳定性程度作了分析与分区,在此基础上对库坝区的地壳构造稳定性及水库诱发地震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6.
攀枝花地区环境地质问题及治理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区域地质概况攀枝花地区处于川、滇南北构造带中段的安宁河构造带,是这一构造带活动最剧烈的部分。安宁河断裂带具有多期次和长期活动的特点,大多数断裂是早期断裂被晚期构造作用加强而成的继承性断裂。几个大致平行的大断裂,代表着主构造线。断裂带东西两侧的地层和岩性有很大差异,而在断裂带内主要以侵入岩和喷出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安宁河断裂带中挽近时期以来形成的倒转构造,对礼州以东三叠─侏罗系的地层倒转作了解释,并推断出了安宁河主犁式断层的断坪、断坡位置及宽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安宁河断裂带新活动性的调研资料,建立起研究区地质—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反演出区域应力—形变场的定量化图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流变有限元分析,深入研究断层的错动方式和强度以及应力积累随时间的变化。不仅阐明了安宁河断裂带现今活动性特征,而且从本质上揭示了研究区内强震活动的发生机制及条件。  相似文献   

9.
江山-绍兴断裂带在杭州湾延伸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山-绍兴断裂带斜贯浙江境内,是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大地构造分区界线。在浙江陆区部分,江山-绍兴断裂带基本上顺浙赣铁路方向,从江山沿金衢盆地南缘,经乌灶至绍兴平水、富盛。过绍兴后,江山-绍兴断裂带是否继续向杭州湾海域延伸以及如何延伸,则认识分歧。  相似文献   

10.
大青山山前断裂带中、晚全新世活动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聂宗笙  李克  陈健 《地质科学》1986,(3):217-220
大青山山前断裂带位于大青山南麓,为河套断裂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断裂带控制大青山山体的抬升和呼和断陷的形成,地貌特征十分明显,第四纪断层十分发育。大青山山前断裂带第四纪强烈活动,但有关全新世活动的确凿证据未能肯定,亦未见有报道。近年来,我们在包头东河区至沙尔沁一带,发现含全新世文化层的坡、洪积地层多处被错断,证实大青山山前断裂带中、晚全新世活动仍较显著,这对研究河套地区可能存在古地震遗迹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和林格尔地震地震地质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6年4月6日0时54分,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境内,发生了6.3级地震。宏观震中位置和仪器震中基本一致(北纬40°14′,东经112°12′)。  相似文献   

12.
雷琼地区新构造运动的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琼地区系广东省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简称。以王五-文教断裂为界,本区可分为两部分:北部的雷州半岛和琼北,通称“雷琼坳陷”,为新第三纪和早更新世大幅度沉降区,兼有剧烈而频繁的火山活动和地震活动,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南部是以五指山为中心的隆起区,发育多级剥夷面,由隆起中心向海呈阶梯状下降,该区隆起幅度虽大,却基本上没有火山活动,地震活动亦弱(图1)。本文根据若干典型的第四系剖面、火山活动、14C测年数据、测震及地形变等资料,初步探讨雷琼地区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 Changle-Zhao' an fault belt is an important belt bordering the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It was formed in pre-Mesozoic time and has undergone polyphase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modes ever since. Through a study of the data concerning the Cenozoic strata, volcanism, seismicity, hydrothermal activity and crustal deform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otectonic movement of this fault belt were preliminarily ascertained, the amplitudes and rates of recent faulting in some places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intensities of the activities in various structural basins along the fault zone were compared. Besides,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main cause for the origin of the Quanzhou-Shantou strong earthquake tectonic zone.  相似文献   

14.
吴继远 《地质科学》1980,15(2):125-133
灵山断褶带地处桂东南灵山、钦州和东兴等县,东北和西南两侧分别受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所夹峙,北端截于浦北县寨圩北西向断裂,南段延出国境以外,在我国长约240公里,宽约30公里。断褶带北东-南西向,主要由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以及酸性岩浆岩构成,断裂与褶皱发育,具明显的多期性和继承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TM遥感图像解译和野外调研,分析了攀西地区大渡河、安宁河深切河谷地貌特征和断裂带构造变形特征,建立了安宁河断裂带晚新生代5阶段变形历史。研究表明,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安宁河断裂以挤压走滑活动为主;上新世晚期至早更新世时期,断裂以斜张走滑活动为主,活动强度较弱;早中更新世之间发生的元谋运动使昔格达组湖相地层褶皱变形;中晚更新世时期发生断陷作用,形成安宁河两堑夹—垒的构造格局;晚更新世—全新世时期又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综合安宁河、大渡河河谷地貌和晚新生代地层记录和变形特征,提出了攀西高原晚新生代4阶段隆升模式:中新世早中期(12Ma之前)以缓慢隆升与区域夷平化作用为主,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12~3.4Ma)是高原快速隆升与河流强烈下切的时期,上新世晚期—早更新世(3.4~1.1Ma)为昔格达湖盆发育时期,中晚更新世—全新世(1.1Ma以来)是高原快速隆升与河谷阶地发育时期。最后指出,至上新世晚期(3.4Ma以前),攀西高原海拔高度可能超过了3000m。  相似文献   

16.
在三维地震资料详细分析解释的基础上,利用水平相干切片和不同方向地震测线对辽中南洼压扭构造带的发育特征 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结合地层发育及应力场特征对压扭构造带的成因演化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对油气成藏的 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辽中南洼压扭构造带的形成演化受控于NNE向展布的辽中1号和中央走滑断裂,两条断裂主要表现 为伸展-走滑性质,平面上表现为弯曲的“S”形,且构成左阶排列。辽中南洼的古近纪早期的伸展沉降与后期走滑断裂派 生的挤压应力是压扭构造带形成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古近纪孔店-沙三期辽中南洼伸展沉降,沙三末期的构造变革使得 压扭构造带开始形成,古近纪晚期(Ed) 辽中1号和中央走滑断裂表现为强烈的右旋走滑,两条断裂的左阶排列以及中央 走滑断裂的“S”形弯曲在压扭构造带派生出构造挤压应力。此后,古近纪末期东营运动以及新近纪末期渤海运动的构造挤 压对其进行了改造,压扭构造带下凹上凸,古近系东营组和新近系地层弯曲上拱。压扭构造带成藏条件优越,作为主要封 堵断层的中央走滑断裂“S”形外凸增压部位断裂带紧闭、封堵能力强,有利于形成大中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17.
黄河兰州谷地新构造运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森  王跃 《地质论评》1993,39(3):259-267
通过分析新构造运动在黄河兰州谷地的表现,证明自上新世末以来本区新构造运动强烈,相继发生过3次主要构造事件,制约和影响黄河兰州谷地的形成、发育及环境演变。新构造运动以脉动式整体抬升和差异式断块运动的方式活动,使本区自2.4Ma以来上升约800m。由于特定的地貌位置和特殊的区域地质构造,本区新构造运动完全受制于青藏高原阶段性强烈隆起。  相似文献   

18.
大别山地区构造地貌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文科 《地质科学》1976,11(3):266-276
大别山位于江淮之间,跨皖、鄂、豫三省,与其东端的张八岭和西端的鸡公山、桐柏山合称淮阳山脉。它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在湖北省的黄梅附近转向东北,地势上为向南凸出的弧型山系,相当于李四光提出的淮阳弧构造。大别山是淮阳山脉的主体,山势较高,1500米以上山峰都集中于皖、鄂、豫三省交界处一带,形成岗峦起伏,群峰突起的壮丽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