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陆构造系统动力学及构造应力叠加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对大陆构造动力学系统的结构,组成和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且指出大陆区域构造应力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是多种内,外力的非线性动态叠加场,大陆构造应力叠架场主要成分包括重力场,热应力场,离心惯性应力场,板块互相作用应力场,壳幔相变应力场,地幔剪切应力场和其他诸如地幔底辟,岩浆侵入等造成的应力场等。并以亚洲东北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系的形成演化为例,试图说明在大陆构造动力学系统内  相似文献   

2.
关于大陆构造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德威 《地球科学》1995,20(1):10-18
大陆动力学与全球动力学是当代地学的重在前沿领域。本文在研究青藏高原与周缘盆地的同步演化规律和综合前人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大陆构造的10个基本问题,并进一步阐述了层流构造模式,其内容包括:(1)深部层流导致浅部隆陷;(2)层流隆陷构造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3)大陆层块结构与地温场,应力场的关系;(4)层流构造的阶段发展与复合叠加;(5)层流构造的深部过程及动力学源,特别强调指出应当区大分陆隆  相似文献   

3.
构造演化与成矿系统动力学——以胶东金矿集中区为例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成矿系统的形成、演化与区域构造演化和地球动力学行为有关,成矿系统动力学是确定成矿系统演化和最终结果的关键,其研究是对传统成矿理论的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胶东地区长期处于大陆边缘,构造成岩成矿作用过程表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1)太古宙—元古宙绿岩地体产生、形成———金的矿源系统雏形;(2)古生代构造环境稳定———金成矿作用间歇;(3)中生代绿岩带强烈活化改造———构造成岩成矿;(4)新生代构造继承性活动———后期构造破矿作用。胶东金矿集中区是典型的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是区域尺度地质作用的产物,其形成、演化受大陆岩石圈和深断裂成熟度控制,与太平洋区板块俯冲碰撞及郯庐断裂带的形成、演化紧密相关,其发生和作用过程及演化受地壳演化和地球动力体制转换制约,与区域构造的形成、演化相互关联。“断裂阀地震泵吸周期性破裂愈合”的构造动力体制转换是成矿物质活化、运移、聚集、成矿的基本动力学保障,构造应力场转换是其重要表现形式,金的成矿作用发生于剪压变形构造岩相向剪张变形构造岩相转换的时空界面  相似文献   

4.
地幔柱构造与成矿作用:以兰坪盆地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朋  唐菊兴 《云南地质》1999,18(4):425-430
以兰坪盆地为例,根据地幔柱构造特征及地幔柱与陆内矿床间的关系和地幔柱构造对盆地中矿床形成,分布的控制理论。对兰坪盆地的各种矿床类型与冷,热地幔柱的发展,演化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正由于大陆岩石圈与大洋岩石圈构造体制的相互转化,大陆的分裂与聚合,导致了在地幔柱的构造的控制不一系列不同成矿作用的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现今全球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解释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和全球构造学是三个尺度的构造学研究领域,它们平行交叉而且互有扬弃。全球构造学可分为历史的和现今的两个分支。岩石圈板片和板条构造、板舌构造、洋脊构造以及大陆岩石圈多元组合板的多重滑脱构造和多层剪切构造网络等是现今岩石圈板的基本构造形态。全球级现今岩石圈构造主要表现为三大构造系统:环太平洋深消减带板舌构造系、大洋增生带洋脊构造系和大陆碰撞造山构造系,三者在球坐标系内表现出构造形态、物理场背景和动力学状态等多方面半球级的反对称关系(南/北、0°/180°),各构造系统内部还表现了普遍的东西反对称。论其动力学解释,岩石圈向西和地幔向东相对漂移的定向性显示了地球自转变化的导向作用,决定了经向构造两侧的多级反对称;地震层析探测到的地幔结构显示的热心南偏和质心北偏可能是南北反对称的动力基础;上地幔分层结构及“软层”物质在构造引张条件下形成的热涌有可能解释地表的视对流现象,有助于说明构造变动的跳位和变格以及板条和反对称运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地球系统多圈层构造观的基本理论框架是:①把大地构造学从研究地球表层的地壳构造、岩石圈构造推进到研究地球整体多圈层构造的新阶段.②地球系统和宇宙天体系统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全球动力学,太阳能、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以及宇宙天体运行的联合作用是各种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③洋陆转化论:陆与洋是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陆与洋都不会永存...  相似文献   

7.
在对太原掀斜构造形迹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节理统计,以板块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古构造应力场特征和构造演化历程。结果表明:太原掀斜构造由东山背斜、西山向斜和太原断陷组成。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可分为中生代晚期、古近纪及新生代晚期三个阶段。主体构造,即东山背斜、西山向斜以及相伴生的南北向褶曲等都是在中生代晚期北东—南西向右旋力偶作用下形成。区内等距分布的北东东向至东西向的正断层组等次级构造及太原断陷的雏形形成于古近纪北东—南西向左旋力偶。在新生代晚期北西—南东向拉张应力作用下,太原断陷进一步拉张下陷,形成现今构造格局。不同时期应力场和板块构造动力系统不尽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继承的特点,其形成演化与区域大陆动力学条件转化和演化一致。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构造样式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汤良杰 《地球科学》1994,19(6):742-745
塔里木盆地的发展演化受不同时期板块构造背景的控制,形成了陆内裂谷、裂陷槽、克拉通内拉张盆地、克拉通内挤压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弧后拉张盆地、弧后前陆和周缘前陆盆地等多种原型盆地并相互叠加和改造。盆地中存在挤压、引张、扭动和叠加构造样式,可以形成良好的圈闭构造,盆地中的大型隆起带是主要的油气聚集带,前陆盆地褶皱-冲断带具有较好的油气前景。  相似文献   

9.
马晓Min 《贵州地质》1991,8(4):329-334
本文首次将“全球旋涡大地构造假说”用于具体地区的地质构造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地幔旋涡对流作用在岩石圈旋涡构造单元内的应力分布。提出中国大陆的不同方向、不同性质、看似繁复的褶皱断裂构造,均可用东亚旋涡构造单元的旋转向心运动得到统一、合理的解释。贵州境内大规模的强烈褶皱和断裂变形以及多种形象的构造组合形式和不同的变形结果,综合地表现出了旋涡构造单元的典型区域构造特征。结合贵州特征初步探讨了“全球旋涡大地构造假说”在大地构造研究、成矿预测、地震预报等方面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构造演化与成矿系统动力学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邓军  翟裕生 《地学前缘》1999,6(2):315-323
成矿系统的形成、演化与区域构造演化和地球动力学行为有关,成矿系统动力学是确定成矿系统演化和最终结果的关键,其研究是对传统成矿的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东地区长期处于大陆边缘,构造成岩成矿作用过程表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1)太古宙-元古宙绿岩地体产生、形成-金的矿源系统雏形;(2)古生代构造环境稳定--金成矿作用间歇;(3)中生代绿岩带强烈活化-改造-构造成岩成矿;(4)新生代构造继承性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东海陆架盆地第三系沉积构造动力背景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武法东  周平 《现代地质》1999,13(2):157-161
东海陆架盆地属大陆边缘裂陷盆地,具有构造活动多期、反转构造明显和盆地动力背景复杂的特点。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深部地幔柱的活动是陆架盆地形成的主要动力;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楔入造成的远程影响是导致构造应力场反转、触发和促进盆地裂陷作用的重要动力来源;盆地晚期自东向西的挤压力是第三位的构造力。根据可容纳空间的概念,从控制层序构型的影响因素,即海平面变化、构造沉降、沉积补给等方面讨论了东海陆架盆地第三系沉积构造动力背景。  相似文献   

12.
再论大陆构造与动力学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德威 《地球科学》1995,20(1):19-26
采用大陆构造时空动态相关分析法,对大陆构造进行系统的分层,分块,分阶段域构造解析,认为包括隆块,陷块和旋块等基本类型的断块构造具有不同的物质成分,变形强度,流变状态的层状构造是大陆构造的基本型式。在构造活动期间层流隆陷构造系统发生大规模的物质行,构成动态的循环体系,大陆地壳下部层圈以热动力作用为主,造成粘性热流物质和韧性固流物质沿着壳内流层从幔隆区流向拗区;上部层圈以应力作用为主,与下地壳层流相关  相似文献   

13.
STUDY ON UNIFIED INTER-SPHERICAL ACTING OF CONTINENTAL COLLISION OF TIBET PLATEAU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北东部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大陆动力学原理及地幔热柱多级演化观点,通过对中国北东部及邻区中生代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分析,提出了地幔热柱的多级演化、中下地壳塑性层流及拆离带附近的岩浆房、上地壳的隆陷、区域应力场的变化及深大断裂的沟通是形成中国北东部中生代大规模火山活动的构造机制.  相似文献   

15.
加里曼丹及邻区壳体的运动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里曼丹岛位于西太平洋东南亚陆缘构造-岩浆活动带,是自中新生代以来地球岩石圈最复杂的构造活动区之一。本文通过对区域地壳的基底及深部构造、地幔流应力场、最大主应力场、大地热流等地球物理特征资料的分析基础上,对加里曼丹岛及邻区的地壳性质与结构、大地构造运动与演化作了较详细的分析。认为东南亚陆缘壳体大致形成于中晚三叠世,同时对加里曼丹地区的大地构造分区进行了划分,讨论了该区大地构造运动-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陆地幔对流格局和岩石圈层构造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卫星重力测量和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有些研究者,如Runcorn(1967)和Liu(1976-1980),根据卫星重力数据计算获得地幔对流及其应力场图象来研究全球板块构造和区域构造。愈来愈多的事实表明,构造运动不仅是地壳和岩石圈层物质运动的表现,而更重要的是地幔物质运动的反映。因此,本文应用作者计算获得的岩石圈层下面地幔流运动图象与大地构造及近代构造运动的资料相对比,探索我国岩石圈层下的地幔对流格局形成及其对构造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太平洋板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板块重建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太平洋板块是一个中生代以来形成的地球上最大的大洋板块,但其起源机制、结构构造、构造演化等始终不清楚。太平洋板块内部的复杂性更是未受到重视,其内部的大火成岩省、海山链、微洋块、微陆块及其下部更深层地幔的微幔块都非常发育,这些复杂板内或板下构造代表的地球动力学含义亟待解决。文章基于最新的板块重建结果,试图分析其运动学过程,揭示太平洋板块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表明,太平洋板块起源于RRR三节点,但不是一个纯粹的完整大洋板块,其增生演化过程经历了非威尔逊旋回模式,其板缘经历了一些外来微陆块或微洋块的并入,其内部也因各种原因出现了一些新生微洋块,总体表现为一个碎片化的镶嵌式板内格局。太平洋板块记录了与邻区板块相互作用的重要构造事件,大约55 Ma左右开始俯冲到东亚陆缘,导致东亚陆缘短暂的北西-南东向伸展,随后受印度-欧亚碰撞动力系统和太平洋俯冲动力系统联合控制,总体处于右行右阶的拉分背景,形成了一系列盆地群,俯冲后撤等逐渐形成了双俯冲系统。太平洋板块还记录了深浅部耦合过程,下地幔中的太平洋LLSVP通过遥相关对上部岩石圈微板块、大火成岩省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火山链或热点揭示板块运动同时,也反映深浅部物质交换过程,海山群也揭示太平洋板块之下软流圈并非单一对流胞,其对流格局的多样性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Metallogenic Effect of Transition of Tectonic Dynamic System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Tectonic dynmnic system transition,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in metallngenesis, controls metallogenic fluid movement and ore body location in orefields and on an ore deposit scale (mainly in the continental tectonic setting), and even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large-scale deposit clusters. Tectonic dynamic system transition can be classified as the spacious difference of the tectonic dynamic system in various geological units and the temporal alteration of different tectonic dynamic systems. The former results in outburst of mineralization, while the latter leads to the metallogenic diversity. Both of them are the main contents of metallogenic effect of tectonic dynamic system transition, that is, the alteration of dynamic system, the occurrence of mineraliz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tectonic dynamic system and metallogenic diversity. Generally speaking, the coupling of spatial difference of tectonic dynamic system and its successive alternation controlled the tempo-spatial evolution regularity of mineralization on a larger scale. In addition, the analysis of mineralization factors and processes of typical ore deposits proved that the changes of tectonic stress field, the direct appearance of tectonic dynamic system transition, way lead to the accident of mineralization physical-chemical field and the corresponding accidental interfaces were always located at ore bo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