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渤海湾盆地沙垒田凸起与围区凹陷形成了典型的陆相断陷湖盆源-汇系统.基于钻井、地震、岩心及储层分析资料,刻画了沙垒田凸起及围区源-汇系统要素特征,并将源-汇系统分为断裂陡坡型、断裂缓坡型、斜坡型及断槽型4大类.不同类型源-汇系统的物源供给控制相应的沉积体系发育,从而影响其储层的成岩作用与物性特征.研究表明,沙垒田凸起围区凹陷的储层发育受源-汇系统要素耦合与成岩作用的共同控制,其中断裂缓坡带由于源区高差与汇水面积大,沿断裂坡折带分布的沉积体系与砂体规模大、范围广,砂岩成分、结构成熟度较高,埋深浅、机械压实作用较弱,次生孔隙发育,为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区,而断裂陡坡型、斜坡型及断槽源-汇系统次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莺歌海盆地深部热流体主要类型,研究热流体特征,判断热流体活动范围,分析热流体对储层成岩-孔隙演化的影响,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物性、电子探针、包裹体均一温度、稳定同位素等分析测试手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盆内LDX区中新统黄流组储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构造热事件影响及深大断裂控制,在超压驱动下,热流体活动范围主要为3 900 m以下的黄流组中下部,以CO2热流体为主,H2S热流体次之。热流体影响下储层具有自生黏土矿物转化速率加快、镜质体反射率突变、地层水矿化度降低、包裹体均一温度大于正常地层最高温度、热液成因矿物发育等特点。将黄流组储层分为超压储层(黄流组中上部)及热超压储层(黄流组中下部)两类。其中,超压储层成岩作用阶段达中成岩A2亚期,压实及溶蚀作用较弱,胶结作用较强,孔隙演化经历了压实减孔、压实与胶结减孔、胶结减孔与有机酸溶蚀增孔3个过程,孔隙度从38.8%减少到现今的7.6%;热超压储层成岩作用阶段达中成岩B期,压实及溶蚀作用较强,胶结作用较弱,孔隙演化经历了压实减孔、压实与胶结减孔、胶结减孔与有机酸溶蚀增孔、胶结减孔与有机酸及无机酸溶蚀增孔4个过程,孔隙度从38.1%减少到现今的9.2%。有利储层主要发育在黄流组中下部黄二段的热超压储层中。  相似文献   

3.
段威  罗程飞  刘建章  田金强  吕波  丁亮 《地球科学》2015,40(9):1517-1528
莺歌海盆地异常地层压力的分布状况、异常地层压力条件下的流-岩相互作用以及其对储层成岩演化影响方面的研究尚未展开, 综合应用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等技术, 系统分析了莺歌海盆地LD区现今压力分布特征、超压环境下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超压流体活动对储层成岩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地层超压驱动深层热流体向上释放, 富含碳酸盐类离子成分的热流体运移到超压顶界面附近时由于温压条件变化而重新沉淀, 形成高含量的碳酸盐胶结物致密层; (2)地层超压通过抑制粘土矿物的转化来减少碳酸盐胶结物的生成和石英次生加大, 使原生孔隙得以有效保存; (3)LD区块储层普遍富含CO2, 在超压环境下CO2在流体中溶解度增大, 会大量生成H+; 另外一方面, 超压增加了LD区块有机酸的释放空间和时间, 促进溶蚀作用的产生.由此可知, 造成研究区中深部超压储层具有较高的孔隙度的主要因素为超压抑制了胶结物的生成, 其次为超压降低了机械压实作用及促进了次生孔隙的发育.   相似文献   

4.
辽河西部凹陷南段古近系砂岩中发育低压-异常低压,泥岩中发育超压。文中考虑低压对砂岩成岩作用的促进作用和超压对泥岩成岩作用的抑制作用,建立了适合于异常压力背景下的成岩作用数值模拟模型,模拟了该区的成岩演化史,预测了成岩阶段和成岩相。结果表明,在断陷期,辽河西部凹陷南段断裂活动强烈,大地热流高,成岩演化快;在裂后期,构造活动弱,大地热流低,成岩演化慢。目前,在深凹陷区沙河街组已进入中成岩阶段B期—晚成岩阶段,主要发育致密储层;在斜坡带沙河街组主要处于早成岩阶段—中成岩阶段A期,发育常规储层。  相似文献   

5.
在化学动力学及热力学、流体动力学和弥散动力学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古岩溶储层岩溶斜坡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对模型的承压流、潜流模式流体岩石系统进行动力学模拟研究,得出岩溶斜坡剖面上孔隙发育带和孔隙充填带的有利区,并探讨形成成岩圈闭的形成机理、模式和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6.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扶余油层次生孔隙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在普遍低孔、低渗的背景下寻找次生孔隙发育的储层,在次生孔隙形成机制分析和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考虑影响次生孔隙形成的多种因素,对大庆长垣以西地区扶余油层次生孔隙发育区进行预测。研究表明,该地区次生孔隙的形成主要受青山口组下排有机酸和碳酸的影响,且受到断层的控制和超压的影响,次生孔隙主要分布在齐家地区和龙虎泡阶地等凹陷周边区域,在西部斜坡区亦发育由大气水淋滤所形成的次生孔隙。在次生孔隙发育区,若发育岩性圈闭或构造圈闭,则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   相似文献   

7.
渤中凹陷石南斜坡区古近系中深层优质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薄片镜下观察、物性分析、扫描电镜、X衍射及阴极发光等分析手段,对渤中凹陷石南斜坡区古近系中深层储层特征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渤中凹陷石南斜坡区古近系中深层储层砂岩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部分为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孔隙类型以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为主,储集性好,孔隙度一般为20%左右,渗透率为100×10-3 μm2~1 000×10-3 μm2,为高孔—高渗储层.区内古近系中深层储层中发育有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分别为2 500 m~2 800 m次生孔隙发育带、3 200 m~3 400 m次生孔隙发育带和3 700 m~3 900 m次生孔隙发育带.以贫石英、富长石为特征的储层具备了在中深层形成次生孔隙的基础,孔隙演化与成岩演化具有耦合关系,成岩演化是控制储层发育至关重要的因素,溶蚀作用是形成中深部优质储层最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田  操应长  王艳忠  王健  张会娜 《地球科学》2015,40(12):2067-2080
优质储层成因已成为制约中深层油气高效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综合利用钻井岩心、测录井、三维地震等资料,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分析测试等技术方法, 对渤南洼陷沙四下亚段扇三角洲前缘优质储层成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 沉积相带原始物性好坏、成岩作用类型及强弱差异、地层超压强弱及发生时间、油气充注强弱及发生时间、断层/不整合对流体的输导以及膏盐层的作用是控制沙四下亚段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优质储层发育是特定"源-流-汇"成岩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 有利沉积条件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基础; 储层与烃源岩之间的有利通道(断裂、不整合、相对高孔渗储层)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前提; 储集层与烃源岩较短的运移路径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关键; 充足的流体来源、油气充注、地层超压是优质储层发育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浊积岩储层成岩作用及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浊积岩储层以长石细砂岩、岩屑细砂岩及粉砂岩为主,结构成熟度及成分成熟度均较低.浊积岩样品的显微特征及成岩矿物的组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的浊积岩储层目前主要处于晚成岩A期到B期的过渡阶段,成岩现象包括压实压溶作用、石英的次生加大作用、碳酸盐矿物胶结作用、溶解作用和粘土矿物转化作用等,这些作用过程受矿物与孔隙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控制.影响成岩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岩石性质、沉积微相、水介质的性质、超压、高温以及烃类的早期注入.  相似文献   

10.
基于沉积构造背景和大量钻测资料,利用气样地球化学测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阴极发光等手段,揭示了东海西湖凹陷西斜坡和西次凹近致密-致密砂岩气藏的地质特征,并分析了发育前景。研究结果表明:2个靶区近致密-致密砂岩气藏均分布在中深层,且位于常规气藏之下,但发育层位不同,西斜坡在平湖组中下段,西次凹在花港组下段。2个靶区的近致密-致密砂岩气均为煤型气,来源于平湖组煤系源岩,西次凹致密气藏属于"下生上储"型,西斜坡属于"自生自储"型。西次凹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西斜坡属于近致密砂岩储层。强压实作用和硅质、自生伊利石及碳酸盐胶结是储层致密化的重要因素。溶孔和原生粒间孔是致密砂岩储层主要储集空间;2个靶区的近致密-致密储层不同深度段发育"孔隙型"甜点,为酸性溶蚀成因,但西斜坡的溶蚀强度大于西次凹。另外,西次凹深层发育部分裂缝,形成该区"裂缝型"甜点。西次凹致密气藏具有弱超压特征,西斜坡具有超压-强超压特征。平湖组广覆式分布高有机质丰度的煤系源岩全天候持续供气是靶区发育大规模近致密-致密砂岩气藏的物质基础,大面积近致密-致密储层提供了良好的储集体,因此发育前景好,勘探潜力大。  相似文献   

11.
车镇凹陷古近系深层碎屑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艳忠  操应长 《沉积学报》2010,28(4):752-761
综合运用物性、试油、压汞等资料,分别利用分布函数曲线法、测试法、试油法、束缚水饱和度法以及最小有效孔喉半径法,求取了车镇凹陷古近系深层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在此基础上,以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作为对比参数,探讨了沉积作用、地层压力和成岩作用对深层有效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车镇凹陷古近系深层碎屑岩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与深度的对数呈线性函数关系,渗透率下限与深度呈指数函数关系。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微相砂体有效储层最发育、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较好,而湖底扇、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以及冲积扇砂砾岩体有效储层发育较少、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较差;中强超压储层的有效储层百分含量、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均好于常压—弱超压储层;中成岩A1期储层的有效储层百分含量、孔隙度差值和渗透率差值均好于中成岩A2、中成岩B期储层。总体上,沉积相带是深层有效储层发育的最主要控制因素,异常高压对有效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强于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对有效储层的影响受沉积相带和异常高压的控制,原始储集性能好且受异常高压保护的储层易于受溶解作用的改造形成优质有效储层。  相似文献   

12.
运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物性测试、压汞分析等实验方法,以阜康凹陷东部斜坡带二叠系梧桐沟组储集层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并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研究表明:梧桐沟组储层以岩屑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粒度较细,分选磨圆较差,成分与结构成熟度低;储层原生孔隙发育,具有一定量的次生溶孔及微裂缝,发育微米级孔喉,物性较好,属于中孔中低渗储层;通过研究区成岩作用类型及强度的定量分析,共识别出8种成岩相类型。研究区储层物性及孔喉结构主要受岩相及成岩相控制,共划分出29种岩相成岩相组合,结合油田实际产能,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四类,从一类到四类,储层物性、孔喉结构及产油情况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准噶尔盆地腹部莫索湾地区清水河组储层特征及其成因,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X衍射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并结合钻测井、地层测试资料及区域埋藏史、古地温、沉积体系等相关研究成果,详细分析了清水河组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物性控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成岩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清水河组储层具有低成分成熟度、高塑性岩屑含量及高结构成熟度的"一低两高"特征;尽管储层主体埋深在3 500m以下,但储集空间仍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平均孔隙度为15.47%,平均渗透率可达226.6mD,为典型的深层优质储层;储层成岩作用总体表现为"中压实中强压实、强溶蚀、弱胶结"的特征,尽管储层埋深较大,但成岩阶段整体仍处于中成岩A1亚期;区域连片的厚层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中细砂岩及中粗砂岩是形成深层优质储层的基础,而成岩过程中储层物性保存主要受控于早期碳酸盐胶结抗压实、绿泥石包壳及后期酸性成岩流体条件下的溶蚀增孔作用;除上述沉积、成岩控制因素外,地层超压的存在使得储层在深埋条件下压实强度显著降低,是储层物性保存的关键,同时在储层成岩演化过程中及现今盆地不断降低的地温梯度也有效延缓了储层的成岩进程。  相似文献   

14.
综合运用实测物性、测井解释物性、试油等资料,分别应用分布函数曲线法、测试法、试油法求取饶阳凹陷南部古近系中深层不同深度段的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并对物性下限与深度的关系进行了回归拟合。在此基础上,引入孔隙度差值,结合饶阳凹陷南部古近系中深层储层的沉积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及地层压力特征分析,探讨了有效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沉积微相有利于有效储层的发育,而席状砂、水下分流间湾砂体有效储层发育较少,储层物性较差;厚度大于3 m的砂体有利于有效储层的发育。研究表明: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降低,而溶蚀作用使储层形成次生孔隙、提高储集物性;地层超压的存在促进有效储层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东营凹陷永1块沙四下亚段中深层砂砾岩储层控制因素认识不清、分类评价方法不明确,已成为油气滚动勘探过程中亟需解决的瓶颈问题。综合运用三维地震解释、岩芯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试油分析等方法,对该区沙四下亚段储层储集特征、控制因素及分类评价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砂砾岩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为岩相、成岩相及裂缝。岩相是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最有利岩相为砂岩相、含砾砂岩相,中等有利岩相为砾岩相、砾质砂岩相,不利岩相为粉砂岩相、泥质/灰质砂岩相。成岩相促进储层物性分异,有利成岩相为溶解主控型成岩相,中等有利成岩相为压实主控型成岩相,不利成岩相为胶结主控型及杂基支撑主控型成岩相。构造高部位发育的大量裂缝对储层具有明显改造作用,距离古隆起脊线越近储层物性变好。以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组合为基础,将研究区沙四下亚段砂砾岩储层划分为Ⅰ类、Ⅱ1类、Ⅱ3类、Ⅲ2类、Ⅲ3类、Ⅳ类等4大类6小类。其中Ⅰ类储层物性最好,产能最高,为优质储层;Ⅱ1类、Ⅱ3类储层物性中等,产能中等,为中等储层;Ⅲ2类、Ⅲ3类储层物性较差,产能较低,为差储层;Ⅳ类储层物性最差,产能最低,为无效储层。  相似文献   

16.
辽东湾地区孔隙演化的机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孔隙演化机理对研究中深层储层控制因素、预测中深层有利储层及中深层隐蔽油气藏勘探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辽东湾地区的辽中凹陷、辽西凸起及辽西凹陷孔隙演化分析表明, 辽东湾地区凹陷和凸起的孔隙演化阶段是一致的, 即在总体降低的背景中存在4个次生孔隙发育带, 所不同的是凹陷的次生孔隙发育带相对凸起深, 次生孔隙发育带与成岩演化、有机质的演化、粘土矿物的转化、超压、油气的早期充注密切相关.探讨了孔隙演化过程中孔隙度降低和次生孔隙发育的机理, 认为辽东湾地区4个次生孔隙发育带的形成主要源于有机酸对碳酸盐胶结物、长石、岩屑的溶蚀以及超压和早期油气充注对孔隙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等技术方法,系统分析了文安斜坡沙三段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及储集特征。研究表明,文安斜坡沙三段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杂基含量低,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占总孔隙的72.81%,储集物性较差,属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作用/早期碳酸盐胶结→长石、岩屑溶解/石英次生加大/高岭石充填→石英溶解/碳酸盐胶结→黄铁矿胶结。在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计算的基础上,选取孔隙度差值作为参数,系统分析了有效储层控制因素。有效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沉积微相、粒度、分选、成岩作用以及地层压力控制。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中碎屑颗粒越粗,分选越好,杂基含量越少,有效储层越发育;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较明显,是影响中深层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溶蚀作用主要表现为长石等硅酸盐矿物的溶蚀,平均增孔量3.42%;早期地层超压抑制压实作用,保护孔隙,是有效储层发育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8.
辽河滩海西部凹陷古近系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及岩屑砂岩为主,成熟度低,具有近源、多源的沉积特点。储层孔隙类型包括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及混合型孔隙,孔渗相关性好。研究区储层孔渗数据统计表明,在1 500~2 800 m及2 800~3 500 m深度范围内存在两个孔隙度及渗透率异常高值带。储层的储集性能受原始沉积作用及后期成岩改造共同控制。储层发育机械压实、胶结、溶解及交代4种成岩作用,各种成岩作用此消彼长控制着孔隙演化的4个阶段。储层物性变化环洼陷分带性明显,综合分析储层分布、性质及油源等多方面因素,将储层划分为外带、中带及内带,分别对应Ⅱ类、Ⅰ类及Ⅲ类储层。  相似文献   

19.
对层状风化壳模式的认识一度支撑着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但这类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显示出的强烈非均质性使得勘探风险愈来愈大。研究以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为典型实例,重点论述了成岩作用和构造—热流体复合作用对储层的制约,并结合表生岩溶等其它要素开展了储层分布综合解释。研究认识到:①奥陶系碳酸盐岩正常深埋藏成岩作用的主要效应是碳酸盐的沉淀而不是碳酸盐的溶解,建设性改造主要与表生岩溶作用(古喀斯特)或构造—热流体作用有关,并导致了碳酸盐岩储层强烈的非均质性。②从中下奥陶统到上奥陶统,下部碳酸盐岩地层热流体活动迹象明显优于上部地层。③奥陶系碳酸盐岩构造—热流体的建设性改造作用主要发生在中—晚泥盆世与二叠纪叠加改造的断裂构造交汇区,以及中—晚奥陶世、前石炭纪形成的表生岩溶发育区;有效储层与高能沉积相带关系有限。为此,提出了奥陶系碳酸盐岩构造—流体作用与储层形成概念模式,这为进一步认识储层的形成分布规律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