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2015年SCI-E和CSCD 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地质调查项目资助发表的论文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项目投入情况、论文被各数据库收录情况、机构分布、作者排名、学科分布、期刊分布和核心期刊论文比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项目资助论文被各数据库收录数量较2014年度大幅增加,大学院校产出占据优势,学科分布主要集中于基础前沿性研究、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矿产资源勘查技术、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和国土资源管理与决策服务等5大领域,“国外期刊论文比”和“核心期刊论文比”均表现出较好的质量水平和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史静  王鑫  肖仙桃  白光祖  刘澜  章茵  王欢  李玉馨 《地质学报》2016,90(10):2962-2969
目前,国际上一般都用科学论文的产出及其被引情况衡量基础研究的水平。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以巴西、印度、中国、南非4个金砖国家的地质调查机构2000~2015年发表的论文为统计对象,从产出论文数量及年度变化、主要研究领域和热点变化、国际合作和机构合作等方面,对4个机构的科研发展态势进行判读,为国内地质调查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史静  肖仙桃  王鑫  白光祖  章茵  刘澜  李玉馨 《地质学报》2014,88(8):1616-1622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以美国、英国和日本地质调查机构2000~2013年发表的论文为对象,从产出论文数量及年度变化、主要研究领域和热点变化、国际合作和机构合作等方面,对3家地质调查机构的科研发展态势进行判读,为国内地质调查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史静  肖仙桃  王鑫  白光祖  刘澜  吴秀平  章茵  李玉馨 《地质学报》2015,89(12):2433-2442
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方法,以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芬兰5国的地质调查机构2000~2014年发表的论文为统计对象,从产出论文数量和年度变化、主要研究领域和热点变化、国际合作和机构合作等方面,对5个机构的工作内容、科研发展态势进行判读,为国内地质调查机构的发展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
开拓、创新,再创辉煌——浅议揭解青藏高原之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肖序常 《地质通报》2006,25(1):15-19
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青藏高原空白区开展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这不仅是中国地质调查史中的重要举措,而且在平均海拔高达4500m以上的"第三极"进行多学科、多工种的地质调查,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7年来地质调查取得的大量实际资料,无疑为进一步阐明青藏高原若干重大地质问题、学科创新、满足国家需求等方面都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重要依据.青藏高原由于在全球所处的特殊地位,其形成和演化涉及到地球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乃至生命科学等,因而一直是各国科学家关注和竞争研究的热点地区.从广度上我们尚需从全球角度来认识青藏高原,从深度上我们尚需从地球各圈层的相互关系来探讨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及其效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青藏高原空白区开展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这不仅是中国地质调查史中的重要举措,而且在平均海拔高达4500m以上的“第三极“进行多学科、多工种的地质调查,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7年来地质调查取得的大量实际资料,无疑为进一步阐明青藏高原若干重大地质问题、学科创新、满足国家需求等方面都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重要依据.青藏高原由于在全球所处的特殊地位,其形成和演化涉及到地球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乃至生命科学等,因而一直是各国科学家关注和竞争研究的热点地区.从广度上我们尚需从全球角度来认识青藏高原,从深度上我们尚需从地球各圈层的相互关系来探讨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及其效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青藏高原空白区开展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这不仅是中国地质调查史中的重要举措,而且在平均海拔高达4500m以上的“第三极”进行多学科、多工种的地质调查,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7年来地质调查取得的大量实际资料,无疑为进一步阐明青藏高原若干重大地质问题、学科创新、满足国家需求等方面都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重要依据。青藏高原由于在全球所处的特殊地位,其形成和演化涉及到地球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乃至生命科学等,因而一直是各国科学家关注和竞争研究的热点地区。从广度上我们尚需从全球角度来认识青…  相似文献   

8.
国际及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态势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SCI、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GEOREF等数据库为统计分析源,对1993—2003年国际及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态势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国际地球科学论文产出的主要领域、国家、机构、科学家和期刊,对中国地球科学论文产出的主要领域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论文产出、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和国际1%顶尖论文数量对比反映中国的科学影响力。结果表明,国际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研究论文增长很快,占地球科学相关主题领域论文的比例也比较大,但中国生态学研究论文无论从占国内22个学科论文产出的比例,还是从占全球该领域的比例来说都有较大差距;中国地质科学领域研究重点在地球化学、金属矿产和能源的经济地质学,但在环境地质学领域研究相对较少,而国际上环境地质学研究论文的发展已经大大高于传统的地质学论文。  相似文献   

9.
北京是中国地质调查的"摇篮",1913年成立地质调查所。1916年开始北京西山地质调查,1920年出版第一部地质调查专著《北京西山地质志》,民国时期"燕山运动"的提出和"北京猿人"的发现为影响世界的地质调查成果。解放后,北京率先实现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全覆盖,1991年出版《北京市区域地质志》。2013—2015年修编第二版《北京市区域地质志》,为了突出北京的城市地质特色,增加"城市地质"篇章和"北京市基岩地质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今后,北京的地质调查将以天安门为中心部署展开,建立8个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实现从地质找矿为中心向地质环境调查为中心转变,从资源调查向多参数调查转变,从平面地质调查向三维地质调查转变。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统计源,对《物探与化探》1979~2015年4月之间所有入库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高被引论文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截至2015年4月,该数据库共收录了《物探与化探》论文4 779篇,其中被引用的论文3 046篇,被引率约为64%。重点分析前100篇高被引论文的分布规律,发现前100篇论文刊出时间跨度在1984~2010年,且单篇被引频次均大于33,总被引频次300的论文集中出现1998~2004年;从栏目和学科分析,综述栏目影响力最大,其次为方法技术栏目,其余栏目影响力一般,电法、化探、地震类文章所占比例较多,相对影响较大,其次为探地雷达类文章;从作者群分析,个体作者有28位,其余均为集体作者,以第一作者统计,发表了两篇及以上论文的作者有10位,论文数占23%。最后,考察前10篇高被引论文的生命力,发现这10篇论文直到现在被引频次仍然较高,说明论文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极谱分析文献始于1922年。捷克化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J.Heyrovsk在这一年发表了第一篇极谱分析论文“使用滴汞阴极的电分析方法”。1925年Heyrovsk与日本极谱学家志方益三一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极谱仪。1934年Ilkovi对极谱的反应过程给出了数学解释,导出了Ilkovi方程。1943年Brdika与Wiesner开始了电  相似文献   

12.
神府矿区存在煤矿及煤化工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引发的污染问题。结合以往资料,本次研究在神府矿区共采集地下水样品75组,进行了详细的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本文选择数理统计方法,对神府矿区地下水水质指标TDS、TH、Cl-、SO42-、Fe、Mn、NO3-环境背景值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地下水化学元素多以对数正态分布和偏态分布为主,认为地貌单元、水动力条件等因素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指标的空间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回顾《工程地质学报》近10年来的发展历程,积极探索学报未来发展之路。本文统计和分析了《工程地质学报》近10年来的引用计量指标和来源计量指标。结果表明:(1)总被引频次和他引总频次直线式上升,影响因子波浪式上升;(2)国际影响力的总体趋势发展良好;(3)来稿量和刊发量逐年增加,且退稿率保持在70%上下;(4)平均作者数由2006年的3.4人上升为2016年的4.1人;(5)高发文作者TOP 30与高发文机构TOP 30的统计数据展示了本刊的核心作者和核心发文单位;(6)稿件的学科分布说明了本刊论文的主要来源为地质学、建筑科学与工程等;(7)平均引文数增长迅速,本刊引用文献的广度和深度明显加强;(8)平均出版周期为282 d,有待进一步缩短。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1)优化稿件的学科分布,组约优质稿件;(2)严格把控稿件的审稿质量,并缩短刊发周期;(3)利用新技术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Del Popolo  A. 《Astronomy Reports》2019,63(12):1080-1089

We study the problem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a high precision cosmological mass function, which is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in several problems of astrophysics, like the building up of an halo model. The determination of a mass function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time demanding, and restrict to particular cosmological parameters. Analytical methods, allow to determine high precision mass functions, without the limitations of the simulations. We improve on previous analytical models, reaching high level of precision. In particular, we improve the scheme of Del Popolo presented in older and more recent papers, based on the excursion set approach. We further improve the mass func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quoted papers, using an higher order first crossing distribution, and an improved barrier with respect previous papers. As a result, we can obtain a mass function with a precision of 1%, in the mass range ≃ (109−1015) h−1M☉, and in the redshift range 0 < z s< 10. The paper also shows how the use of the quoted improved first-crossing distribution, improves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conditional mass function, and simulations.

  相似文献   

15.
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对周边建筑物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在已有大量实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函数模型,并结合模型函数性质提出了基于最大沉降量Smax和沉降范围r的沉降模型表达式,结合相关工程实例中的数据分析,证明该模型对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有着较好的适用性,将该模型与其他类似的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基坑工程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的预测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依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分析了过去20年国际地学领域著名科学家的国别和机构分布状况及国际地学过去10多年成果产出最多、论文被引频次最多、篇均被引频次最高的一些研究机构,从中选出了过去10多年国际地学研究影响力较大的 3个研究机构。对这些机构的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分析了对我国相关机构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This publication forms the introduction to a series of papers that will be presented in the near future. They will all deal with the “sloef” (also called Almere deposits), a Holocene lagoonal silt that has been deposited in the former Zuiderzee (The Netherlands).The silt formed between about 375 and 2000 years ago and shows a typical grain-size distribution. The percentage of particles from 0 to 2 μm is abnormally low, whereas the percentage of particles from 2 to 50 μm is high.Over large areas the “sloef” contains abundant sedimentary structures, among which metasedimentary faults and flow structures are frequently present.  相似文献   

18.
区域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地质论文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大会收入本专题论文70篇,约占大会论文1/3,反映了当今工程地质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主题。可将之分为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地质灾害研究(29篇),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地震工程地质(22篇),城市与区域环境地质研究及质量评价(16篇),近海区域工程地质调查和环境地质编图(3篇)。本文对该专题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