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造山带构造研究中几个重要学术概念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长厚  吴正文 《地质论评》2002,48(4):337-344
简要分析和评述了造山带构造研究中的几个重要学术概念问题:造山带,造山带类型、造山作用和造山过程、造山带构造格局、造山作用模式。指出不宜将造山带定义直接与板块边缘构造位置和板块间相互作用联系在一起;造山作用和造山带不仅出现在板块之间相互作用的地带,而且可以出现在远离板边界的地方--即所谓板内造山带。强调了板内造山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确定板内造山的主要依据,指出在造山带分类、造山带构造山带。强调了板内造山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确定内造山带的主要依据,指出在造山带分类、造山带构造格局和造山作用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内造山带的客观存在,以及板内造山带成因动力机制研究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变换构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概念和分类两方面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传递带和调节带的分类不清以及变换构造带的识别问题,并对这两个问题做出了探讨。针对传递带和调节带的分类不明确、两者具体范围和边界混淆的问题,对传递带和调节带的关系作了研究;对变换构造带的识别问题,从应力机制、运动学特征和几何形态三方面论述了变换构造带和走滑断裂带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通过新疆与中亚邻国地质构造矿产的对比研究,划分了山区阿东泰南缘褶皱带、阿尔泰褶皱带、阿尔泰褶皱带、扎尔马一萨吾尔褶皱带、成吉斯-塔尔巴哈台褶皱带、巴尔喀什-准噶尔褶皱带、准噶尔中间地块、穆云库姆中间地块、北天山褶皱带、中天山隆起带、南天山褶皱带等地质构造带,按不同地质构造带中矿产产布特征,划分了13个成矿带。  相似文献   

4.
宁波大桥主墩墩址软弱带成因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宁波大桥主墩墩址软弱带详细的地质勘测和综合方法研究,内中包括粘土泥质物X射线衍射分析,软弱带岩石化学成分和不同成因砂和砾石的成分和特征研究,特别是软弱带的显微构造和物质来源的研究,本文对这一软弱带的成因机制着重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这一软弱带在结构上可划分为三部分或三层结构,下部为挤压破碎带、中部为风化产物、上部为地表水贯入充填堆积。它表明这一软弱带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地质作用的演化过程或具有三种物质来源。这一研究结论对大桥的设计和施工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锡宏,孙红,罗冠威编著的《损伤土力学》(英文版名《DamageSoilMechanics》),自2000年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岩土界同行的广泛关注,并于今年5月重版;现赵锡宏课题组又针对《损伤土力学》中关于土的损伤模型在剪切带形成中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引伸和深入研究,编著了《土的剪切带试验与数值分析》一书。该书现已通过出版社审查,即将出版。《土的剪切带试验与数值分析》一书主要包括土的剪切带形成的试验研究、土的弹塑性模型及对剪切带形成的研究、土的剪切带形成的数值模拟分析、土的剪切带研究在工程中应…  相似文献   

6.
永和磷矿氧化带银星石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星石产于永和磷矿氧化带中。该矿床面型氧化带深度5-30m,线型氧化带深度250m。在氧化带中,除碳氟磷灰石外,银星石是较常见的产物,与银星石伴生的表生磷矿还有纤磷钙铝石和磷锶铝矾等。本文研究了银星矿物的地质产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银星石赖于发育的氧化带地质特征,同时指出了研究银星石和磷矿氧化带对表生矿物学、磷矿床找矿勘探均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造山带沉积地质学是造山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板块学说和活动论思想在大陆造山带研究中的应用和深化,造山带沉积地质学领域出现了政府和方法论上的重大革新和突破。本文从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学、沉积盆地分析、大地构造相分析、造山带层序地层学、造山带古海洋学、造山带动力沉积学及造山带沉积地质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等诸方面扼要介绍了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TM和SPOT等多源数据融合处理,以及提取蚀变影像信息和增强冻融带影像信息的方法。根据断裂构造(包括线性断裂、环状和弧形断裂构造)、地层、冻融带及蚀变带的解译,总结了西天山地区金矿成矿环境和成矿条件。在与邻区穆龙套、库姆托尔金矿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选定了重点研究地区,勾划了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冻融带及构造蚀变带,为该区进一步开展金矿普查找和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小秦岭金矿田韧性剪切带特征及与金矿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白万成  卿敏 《黄金地质》1995,1(1):27-33
根据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代、运动方式,发育特征,将小秦岭金矿田的韧性剪切带划分为三期,分别从野外地质,显微构造,岩组学等方面研究了它们的基本特征,并探讨了它们与金成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多期韧性剪性带和脆性剪切带叠加的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华北石炭,二叠纪孢粉生物地层序列和石炭,二叠系界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华北聚煤区13条剖面的孢粉资料,划分了七个组合带,建立了石炭、二叠纪孢粉生物地层序列。根据孢粉组合发育特征的分析,认为石炭、二叠系界线应置于第Ⅱ组合带与第Ⅲ组合带之间。  相似文献   

11.
伸展域构造变换带内部构造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从传递带和调节带两个方面论述了构造变换带内的构造类型,将传递带内的构造类型分为传递断层等四种类型,将调节带内的构造类型划分为背斜等四种类型。分析了传递带与调节带内各构造类型的发育条件、几何形态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认为,传递带和调节带内的构造类型主要取决于其发育位置处的构造背景及边界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12.
皖中南地区下二叠统发育8种不同的沉积相带。栖霞组下部主要发育滨岸细碎屑岩相带和半局限海台地相带,中上部发育开阔海台地相带、较深水台凹相带和台棚内带;早中孤峰期发育台棚外带、台棚内带和台地边缘缓坡相带,晚孤峰期在宿松地区发育了台地边缘生物滩相带,研究区下二叠统成岩环境划为海底-浅埋藏、中埋藏、深埋藏和表生成岩环境,并阐述了这4种成岩环境内的成岩作用类型组合标志。  相似文献   

13.
运用剪切带控矿理论,通过对剪切带内变形岩石的应变测量和不同惊讶的成矿构造研究,阐明了辽宁东胜地区金、银、多金属剪切带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探讨了此类矿床控矿构造与矿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老虎洞组和黄龙组地层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省老虎洞组、黄龙组生物地层的研究较薄弱,尤其是笾化石带的建立不够系统,使地层的正确划分和对比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精测浙江省桐庐县杨家老虎洞组、黄龙组地层剖面,系统采集了筵化石样品,经筵薄片研究。自下而上新建2个筵化石带:Profusulinella simplex带和FusulineUa bocki—Fusulina mayiensis带(二带化石归属达拉阶)。并与浙江长兴、杭州、常山地区的老虎洞组、黄龙组剖面进行了生物地层和岩石地层的划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Profusulinella simplex带上延至黄龙组中一下部,  相似文献   

15.
高联达 《甘肃地质》1994,(1):11-26,101,104
宁夏中宁、中卫地区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发育,化石丰富,是我国石炭—二叠系地层重要研究地区。首次系统的孢粉地层学研究,共发现60余属、18O余种孢子和花粉。根据孢子花粉在地层中演化规律,可划分出10个孢粉组合带,其中石炭系8个带,下二叠统2个带。中宁、中卫地区石炭系和下二叠统孢粉组合带可与甘肃靖远和华北地区同时代孢子带比较,亦可与西欧,北美和前苏联有关孢子带对比。中宁、中卫地区石炭系和下二叠统孢粉带的研究不仅有重要地层学和古生物学意义,而且对该地区石炭系和石炭—二叠系界线划分与对比有重要意义,对研究华北地台和祁连褶皱带之间关系以及沉积环境和古地理的研究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颗粒流理论模拟砂土的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健  池永 《岩土工程师》2002,14(3):1-6,40
文中采用颗粒流理论模拟了砂土双轴试验和砂土剪切带的形成与发展机理。通过颗粒流数值模拟试验再现了砂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同时研究了砂土细观参数变化时其宏观力学性质的反应。对比研究了室内试验与颗粒流试验砂土剪切带的形成与发展机理,同时研究了当细观参数如颗粒大小、刚度、摩擦系数变化时,砂土剪切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的计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水合物稳定带(HSZ)的研究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与分布规律以及资源评价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根据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和相应的压力-温度方程,参照有关的身体算法,讨论了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并根据稳定带厚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在Windows中文平台上编制了简单实用的程序,利用该程序对冲绳海槽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进行了计算,并讨论了冲绳海槽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贺建国  李洪璧 《铀矿地质》1996,12(4):224-228
砂岩型铀矿床的产出常与层间氧化带密切相关。利用物探方法研究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及还原带的特征,可为铀矿勘查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根据层间氧化带的形成特征,探讨了产生自然电场的基本原理,通过在已知和未知铀矿化地段的工作,总结了层间氧化带在地表的自然电场分布特征,利用自然电场剖面测量曲线的梯度变化拐点确定氧化带前锋线──氧化还原过渡带,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洪梁  黄海  李元灵  张佳佳  王灵  李宝幸 《地球科学》2022,47(12):4523-4545
板块缝合带作为特殊类型的“断层”,其地质灾害效应是工程地质与灾害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工程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受特提斯洋复杂而漫长的构造演化制约,川藏交通廊道穿越了7条板块缝合带,但对其地质灾害效应的研究却鲜有涉及.为此,在搜集整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研究,简要分析了川藏交通廊道沿线板块缝合带的地质灾害效应,并探讨其内在机理.结果表明:板块缝合带地质灾害效应主要表现在塑造地貌、创造地形条件,劣化岩体、提供物质来源,控制地质灾害的分布和诱发地质灾害(链)等4方面.构造混杂岩因其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和特殊的岩石类型与组合特征,使其天然具有易灾性,而板块缝合带就位过程中的构造运动是地质灾害效应的内生动力.板块缝合带的地质灾害效是贯穿于川藏交通廊道沿线板块缝合带构造演化过程中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耦合的外在表现形式.板块缝合带地质灾害效应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建议在加强基础地质与灾害地质精细化调查的基础上深化其认识;川藏交通建设工程应加强板块缝合带工程效应研究,加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研发,以确保其安全施工与后期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20.
笔者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法对吐鲁番坳陷北部山前带的地质热历史进行了综合研究。重点对恰1井、照2井、大步1井的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进行研究,得出北部山前带总体上磷灰石裂变径迹表观年龄随温度增高而逐渐减小,北部山前带的地温梯度古高今低和东高西低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三叠纪、侏罗纪的烃源岩在侏罗纪开始成熟,两套烃源岩均在侏罗纪末期达生烃高峰,从而得出北部山前带可成为油气勘探可选区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