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引汉济渭工程是破解陕西省关中地区水资源短缺瓶颈的重大水利工程,输配水干线工程是实现汉江水进入关中各个城市供水系统"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关中地区2030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确定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区供水对象和水量配置,根据引汉济渭工程供水对象的地理位置分布、输水方式、高程及水头等,提出输配水干线工程四种布局方案,通过比较各方案主体干线供水量比重,工程规模及与现有工程结合等方面,确定输配水干线工程布局方案三一次过渭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7,(5)
引汉济渭工程是解决陕西关中地区缺水问题的战略性骨干调水工程。工程建成后,配水系统调蓄能力成为工程供水效益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而作为保障配水工程调蓄能力的重要基础,配水管网流量设计参数的合理确定十分重要。通过建立引汉济渭输水模型,计算分析管道流量大小,进而确定了配水管道流量设计参数的大致范围。由于引汉济渭工程跨度大,沿途环境复杂,配水管网的流量设计参数未来需根据实际进一步细化确定。  相似文献   

3.
章荣军  郑俊杰  程钰诗  董瑞 《岩土力学》2016,37(12):3463-3471
采用水泥固化海泥(CSMC)作为围海垦地填料正在被广泛关注。由于水化放热,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大体积填筑的CSMC内部实际养护温度可能明显高于室内标准养护温度(≈ 20 ℃),这必然会对CSMC的强度发展产生影响,但目前工程实践中并未考虑这一温度差异的影响。因此,基于室内试验,测试了不同配合比CSMC试样在不同养护温度下的强度发展过程,并重点探讨了养护温度对CSMC强度发展的影响规律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养护温度对CSMC强度发展影响显著,高的养护温度不仅会显著提高CSMC的早期强度,而且会比较明显地提高CSMC的晚期强度,这就意味着在CSMC垦地工程实践中考虑养护温度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鉴于此,文中最后给出了如何在CSMC垦地工程实践中考虑养护温度对强度发展影响的建议和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4.
王军 《地下水》2010,32(5):79-80
作为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对于保持区域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可特续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关中这样一个缺水地区,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研究关中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的基础上,依据《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项目建议书水资源配置规划》相关成果,根据关中地区受水城市、工业园区的配水量、地理位置,结合各城市现有水源工程布局情况,提出了引汉济渭工程调水后受水区配水线路布设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天下珍珠渭塘先,渭塘珍珠甲天下”。苏州市相城区渭塘拥有中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珍珠资源,渭塘珠宝商拥有2.67余公顷的珍珠养殖水面,占全国珍珠养殖面积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6.
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年引水量为7.24亿立米,有效灌溉面积294.4万亩.抽水流量最大的灌区——交口引渭工程,总杨程86米,8级抽水,流量41立米/秒,设计灌溉面积118万亩,127台机组,装机25800千瓦.抽水装机容量最大的灌区——东雷  相似文献   

7.
记者从国土资源部获悉,为应对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渭盆地等地日趋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我国将实施地面沉降调查、地面沉降监测、地下水控采与超采区治理、地面沉降防治技术创新等四大工程。  相似文献   

8.
记者近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为应对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渭盆地等地日趋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我国将实施地面沉降调查、地面沉降监测、地下水控采与超采区治理、地面沉降防治技术创新等四大工程。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7,(6)
渭河下游南山支流治理区位于陕西关中东部,西起临渭区尤河,东至潼关县东桐峪河,北至渭河,南至秦岭北麓分水岭,是渭河水量的主要补给源之一。同时也是陕西省重点防洪地区之一。受河南省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影响,南山支流"南高、北仰、中间低凹",上游洪水暴涨暴落,下游泥沙淤积使堤防临背差达2~4 m,"小水大灾"频繁发生,已成为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对渭河南山支流治理中支流堤防工程、华县南山支流入渭口防御渭河洪水倒灌工程和应急分洪工程三大防护工程进行介绍,提出应坚持防御洪水、控制洪水、利用洪水的防洪、减灾、兴利的综合性治河理念,充分发挥已建水利工程效益,实行多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手段并举,重视和加强非工程措施,深入研究工程体系及上游水库防洪调度规律,充分挖掘潜力,配套建设调度设施,形成长期有效的调度运用机制,确保渭河下游南山支流防洪安全,保障沿渭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萧县牛头山水泥用石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简要介绍了牛头山水泥用石灰岩矿的地理、地质背景条件及开采方法,讨论由于矿山开采活动而造成的土地挖损和压占、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特征和萧县城镇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截水沟工程、挡土墙工程、边坡与临时堆场清理工程、凿宕穴工程、养护道路工程、覆土工程、植树工程、养护管理工程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布局,进一步强调了地质环境治理对恢复矿区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数学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跨越秦岭构造剥蚀山地和断陷盆地,地质环境条件差,发育地质灾害点72处。选取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和地质灾害预测为评价指标,分别赋予隶属度值;将工程剖分为284个评价单元,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计算每个单元的隶属度值,确定危险性小的单元255个,危险性中等的单元29个;说明工程主要位于危险性小的区段。  相似文献   

12.
杨富平 《地下水》2011,(1):131-132
渭河的防洪问题,是陕西省沿渭各级政府、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之一。通过对渭河存在的泥沙淤积严重、工程防洪能力低、支流问题突出、小水大灾频繁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思考,提出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加快渭河防洪工程体现建设、突出解决南山支流防洪问题、综合解决渭河下游泥沙淤积问题。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不断加强基础研究、防汛预警及指挥信息系统等非工程措施建设,依法科学防洪,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3.
结合新建铁路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渭洛河特大桥)勘测成果,对该段黄土的主要工程地质事项做了一些浅析。对工程影响的各项参数指标进行了浅在的统计和总结,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负温下磷酸镁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抗冻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琦  王岩 《冰川冻土》2018,40(6):1181-1186
研究了磷酸镁水泥(MPC)混凝土在20℃、-10℃、-15℃、-20℃养护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为MPC混凝土应用于寒区旱区的抢修工程提供科学依据。MPC混凝土力学性能按照国标GB/T 50081-2002进行试验,抗冻性能按照GB/T 50082-2009进行试验。结果表明:20℃养护条件下,MPC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达到65.3 MPa,抗折强度达到6.8 MPa;-10℃养护条件下,28 d抗压强度达到59.7 MPa,抗折强度达到7.2 MPa;300次快速冻融循环后,-10℃养护条件下MPC混凝土质量损失率为3.5%,相对动弹性模量为83.5%,抗冻性能优于20℃养护条件下的MPC混凝土。-10℃养护条件下MPC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优异,可用于寒区旱区的抢修工程。  相似文献   

15.
对出露于松潘-甘孜褶皱带四川茂县渭门一带的渭门组的形成时代一直令人关注,但迄今为止未见其形成年龄的报道,在开展1∶25万绵阳幅区域地质调查(修测)时,在渭门组中上段发育近100 m厚的具地层意义的凝灰岩中采集高精度SHRIMP测年样品一件,获得SHRIMP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530.1±4.3 Ma(MSWD=1.5)。样品中的锆石Th/U介于0.36~1.09 Ma之间,并具清晰的振荡环带结构,均为岩浆成因的锆石,表明渭门组形成于早寒武世,为准确地界定渭门组的时代和层序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对正确认识松潘-甘孜褶皱带的地层格架和构造濱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1,(4)
礼泉县近年来的农村供水工程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工程建设标准的逐步提升,运行管理方式也逐渐成熟和完善。通过对礼泉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分析结果认为:礼泉县17千t万人的集中供水工程主要由农村供水管理中心负责管理,45处单村供水工程由各村委会负责管理。运行管理中主要存在群众节水意识缺乏、文化水平不高、供水工程水源保护措施薄弱、水质监测不够及时准确和维修养护经费缺乏等问题,应在远期运行管理工作中逐步完善建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农村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并积极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探索单村供水工程的合理管理机制,提高县域农村供水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效率,以期提高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促进礼泉县农村供水工程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2年2月20日,国务院审批同意《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年)》,要求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华北地区、汾渭盆地为主要目标区,实施地面沉降调查、地面沉降监测、地下水控采与超采区治理、地面沉降防治技术创新四大工程,全面推进重点地区地面沉降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高欢凯 《地下水》2018,(6):221-222
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巡查、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互联网、移动APP开发、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等技术,详细分析了移动APP在水利工程巡查、养护管理中的五大基本功能设计,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为水利工程巡查、维修、养护过程实时、实地、实事的记录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化手段,提升了巡查、养护业务监督的执行力,形成了事后检查到事中过程监管的转变,加强了工程管理事件应对处理能力,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完善,移动APP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防汛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汾渭盆地地裂缝成因研究中的若干关键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汾渭盆地是我国地裂缝发育最强烈的地区,地裂缝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本文概述了汾渭盆地地裂缝的分布规律,分析了目前汾渭盆地地裂缝成因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围绕构造型地裂缝的成因问题,提出如下研究思路:通过多学科联合手段,重点研究汾渭盆地地裂缝灾害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活动构造的分布关系与成生联系,建立构造地裂缝的地质结构模型;将现代物理数值模拟技术与高精度观测技术相结合,分析研究构造活动启动地裂缝灾害的力学机理以及构造作用与抽水作用耦合致裂机理;以GPS观测资料为约束,将汾渭盆地地裂缝的成生与青藏、华北大陆变形的动力学过程联系起来,研究该区地裂缝与现今中国大陆动力学的内在联系,揭示大陆驱动力产生地质灾害的动力学机制与模式。  相似文献   

20.
摘要:汾渭地堑断陷盆地内有些地裂缝具有明显的地热异常显示,地裂缝成为地温异常区和F^-、Na^ 、Sr^2 、CI^-、He、H2、Rn等化学成分的富集带。热源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现象与区内活跃的地热活动有关,深部热流上涌过程中的强物理作用对于地裂缝的控热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地裂缝的控热作用对于巨厚第四系沉积的汾渭断陷盆地浅埋型热田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汾渭地堑地热资源勘查和远景预测中应予以重视的控热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