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淮北煤田矿井充水因素与防治水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军战 《中国煤田地质》2006,18(3):43-45,49
淮北矿区矿井突水的主要充水水源是老窑积水、新生界松散层底部含水层(组)水、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太原组与奥陶系灰岩水。矿井众多重大突水事故表明,加强太原组、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和断层破碎带的探测与疏放工作,是降低煤矿突水风险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河南省汝州市庇山煤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认为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为上部老窑积水、第四系孔隙水、砂岩裂隙水及灰岩岩溶裂隙水.除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富水性较强外,其它各含水层富水性均较弱,对井下煤层开采威胁不大,老窑积水是构成上部煤层开采充水的主要因素,充水通道为采空塌陷带及构造断裂带.建议开展水文地质物探工作,为矿井防治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井田内各地层及断层带富水性的分析,认为井田主要含水层为松子坎组、茅草铺组、夜郎组玉龙山段、长兴组、龙潭组及茅口组;矿井直接充水水源为长兴组岩溶水、龙潭组裂隙水及茅口组岩溶水,间接充水水源为松子坎组及茅草铺组、夜郎组玉龙山段的岩溶裂隙水;充水通道为岩溶裂隙、采动裂隙和断层破碎带;在断层破碎带附近或煤层与茅口组相接部位,易产生突水,要做好超前探放水工作,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以贵州省务川县玉带煤矿为例,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对矿井充水因素进行分析,矿井的直接充水水源为老窑水、采空区积水、吴家坪组岩溶裂隙水与茅口组岩溶地下水。  相似文献   

5.
结合邻区矿井开采数据,对井田内地形地貌、构造、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等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表水、老窑水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断层导水性弱,渗透途径为冒落裂隙带;矿井初期开采煤层时直接充水水源为长兴组、大隆组等岩溶裂隙水、龙潭组砂岩裂隙水,其次为老窑积水,充水通道为冒落裂隙带;中后期开采时,直接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以及河流、溪沟水。由于峨眉山玄岩的阻隔,茅口组强含水层对矿井开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黄陵二号煤矿充水因素的分析,结合矿井实际涌水量,认为矿井在开采延安组2号煤层时,延安组中部含水层为矿井的直接充水含水层,直罗组下段含水层为矿井主要的间接充水含水层;上部的洛河组砂岩水是矿井井筒充水的主要水源,也是矿井充水的间接充水含水层;矿井的主要充水通道为开采沉陷裂隙,充水方式为顶板进水。最后指出,该矿井开采2号煤层的最大隐患是直罗组下段砂岩顶板突水和井筒洛河组砂岩涌水。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常家梁煤矿含(隔)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及矿井充水因素,矿坑直接充水水源为各煤层顶板基岩裂隙水,该含水层较厚,但富水性相对较弱,突水危险性较小。第四系萨拉乌苏组在煤矿内全区分布,富水性较好,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均小于煤层上覆基岩的厚度,为矿床充水的间接充水水源,当煤矿采空区较大时,萨拉乌苏组可能会成为直接充水水源。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矿井的充水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指出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是山西组砂岩裂隙水、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水和奥陶系灰岩岩溶水;充水通道主要是断层破碎带和隐伏陷落构造,其次是采矿形成的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结合历年的突水资料,分析了三河尖煤矿历次发生水害事故的原因。针对煤矿充水特征,提出了在预防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和太原组灰岩岩溶水时,要以超前疏放为主,对奥陶系灰岩岩溶水,则应以"防"为主。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井田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井的充水因素进行了论述,认为矿区的主要充水水源为新生界松散层第四含水层砂层孔隙水、二叠系煤系地层砂岩裂隙水和石灰岩岩溶裂隙水,指出了灰岩与煤岩层对口部位是突水可能发生的主要地段,在以后煤矿开采时要加以重视和预防。采用了地下水动力学法、比拟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算,通过对两种计算方法的分析比较,建议采用比拟法预算结果作为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  相似文献   

10.
姚桥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萍荣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4):51-53,73
姚桥煤矿开采水文地质资料表明,煤层开采矿井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山西组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组与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一般以静储量为主,富水性较弱;第四系松散含水层组、下石盒子组底部分界砂岩含水层、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老窑水主要是通过断裂或导水裂隙向矿井充水,故而提出了留设保安煤柱,探放断层水、老窑水等针对性的水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民族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认为煤矿主要的充水水源来自于龙潭组含煤地层基岩裂隙水、长兴组岩溶裂隙水以及小煤矿及老窑积水,同时计算了矿区内的最大涌水量,从而为建立矿区的防治水保障体系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古城煤矿的含水层、隔水层、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等水文地质特征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矿井水害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分析表明,矿井的充水水源主要是顶板砂岩裂隙水、断层水、陷落柱水、钻孔水、抽采井水。防治水目标主要是煤层顶板水、断层及陷落柱水及废弃钻孔机抽采井水的防治。提出的防治水对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煤矿矿井发生突水灾害的风险,有助于煤矿矿井防治水技术水平的提升,指导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井田边界条件、主要含水层的富水特征、断层的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的分析研究,认为二1煤层顶板的直接充水水源为顶板砂岩裂隙水,底板的直接充水水源为石炭系太原组上段石灰岩岩溶裂隙水,底板的间接充水水源为石炭系下段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水和寒武系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隙水;矿井充水通道为顶板砂岩、底板灰岩的裂隙和断层带。采用大井法对先期开采地段二1煤层-700m水平的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算:正常涌水量为947m^3/d,最大涌水量为1140m^3/d。结合邻近矿井的调查,认为计算的涌水量是可靠的,可作为煤矿建井设计和水害防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陕西铜川玉华煤矿一盘区1418工作面,回采期间发生多次突水事故,对煤矿的正常生产和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从本井田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入手,分析了工作面突水的背景、水源、通道等,得出洛河组下段砂岩裂隙含水层水为离层空间充水的主要水源,煤层采动后形成的导水裂隙带为主要的导水通道。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研究覆岩移动破坏规律,分析确定导水裂隙带发育过程和离层空间可能发育的位置,离层水形成、发展及突水过程,从而总结出玉华井田1418工作面顶板离层水突水机理,为矿井后期实现安全高效生产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治水措施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楼井田内赋存有多个含水层(组)和隔水层(组),地下水会对矿井开采带来不利影响或灾害。通过对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的分析,认为煤系地层中砂岩裂隙水是煤矿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松散层第四含水层砂层孔隙水和古近系底砾岩孔隙裂隙水是主要补给水源,因断层影响或开采10、11煤层时,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水可能会对矿坑直接充水。采用地下水动力学公式法和比拟法分别预算了矿井涌水量,建议采用比拟法预算结果。  相似文献   

16.
长河煤矿为地质构造中等复杂区,其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表明,地表水、直接充水含水层煤系砂岩裂隙水、老窑水、构造断裂带水都可构成该矿井开采的充水因素,且其涌水量大小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针对矿井开采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煤矿水害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楼煤矿目前正在开采3上煤层,主要水害为顶板水和采空区积水。顶板水主要水源为3煤顶部砂岩水及侏罗系砂砾岩水,其中侏罗系砂砾岩水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主要对象。区内局部地段侏罗系砂砾岩含水层直接覆盖在煤层露头之上,成为3煤层开采的直接充水含水层。运用历年来的抽水试验成果及水位动态变化资料,对侏罗系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断裂构造对含水层及矿井充水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侏罗系下部砂砾岩段大部地区富水性弱-中等,是开采浅部煤层时矿井的主要补给水源之一;上侏罗统砂砾岩裂隙含水层与山西组3上煤层顶底板砂岩水存在较好的水力联系;在区内该含水层除二段上部富水性较弱外,其余的层段富水性均较强,主要接受上部岩浆岩含水层的补给;煤层开采造成的冒落裂隙带在局部地段影响到侏罗系含水层,从而使侏罗系含水层成为煤层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  相似文献   

18.
吴堡矿区首采地段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床充水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下水类型、含水岩组等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入手,对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吴堡矿区首期开采地段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区内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在首采区虽然分别较广,但水量相对较小,正常情况下与其下含水层贯通的可能性较小,对于煤矿开采影响较小;基岩风化裂隙潜水、太原组灰岩溶隙裂隙及砂岩裂隙承压水及奥陶系灰岩岩溶承压水是煤矿开采中最为主要的突水类型。从矿坑充水水源、充水通道和充水强度角度对首期开采地段进行了矿床充水因素的研究。研究认为,矿井充水水源为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灰岩裂隙溶隙承压水及奥陶系岩溶承压水;充水通道主要是煤层开采后顶板形成的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以及底板受其承压水的影响而产生的破坏带。建议在矿井设计前对首采地段进行三维地震勘探,进一步查明区内断层性质、规模和易发生矿井涌水的部位,为建井设计、矿坑底板的突水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朝阳煤矿矿区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含隔水性、断层水文地质特征、地表水体和老空区积水对矿床开采影响、主要充水因素的分析得出:矿区处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补给区,矿井充水主要受大气降水控制,随季节变化,充水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和赵家河水补给龙潭组裂隙水,矿井主要水害为老空区突水及地表水突入矿井,矿床为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中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井田内水文地质条件及可采煤层赋存情况的分析,对井田内含水层和隔水层进行了划分,并对各主要含、隔水层(组、段)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及水位、水质、富水性和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各含水层(组、段)之间的水力联系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研究了矿井的充水因素,指出在留设防水(砂)煤岩柱条件下,开采3~10煤层时,新生界第四含水层(组)为间接充水含水层,直接充水水源为二叠系主采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开采10煤层时,正常情况下太原组1灰距10煤底板较远,对开采10煤层无直接影响,但在由断层作用导致断层间距缩短或对口的部位有突水危险。此结果为矿井今后煤层开采过程中降低水害威胁、制定防治水对策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