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津巴布韦太古宙花岗-绿岩型金矿床受构造的控制,金矿可分为褶皱控矿型、剪切带控矿型、层控型、深成花岗岩控矿型和构造-蚀变岩型等5类。津巴布韦花岗-绿岩型金矿多产于花岗质片麻岩与绿岩带的接触带上,金以自然金或金的硫化物形式产出。金矿成矿时代大致分为(2660±50)Ma和(2410±70)Ma(米德兰德绿岩带北部白钨矿Sm-Nd测年)2个时段,分别与新太古代TTG事件和大岩墙侵入相关。津巴布韦花岗-绿岩型金矿较多,但发现的中-大型绿岩型金矿较少,具有较好的金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产于太古代条带状铁矿建造寄主岩中金矿床的后生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世界上太古代克拉通中绿岩带的矿床成因多种多样,但可发现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即在含有为数众多的小型金矿的地区内,总含有好几个大型金矿床(>50吨Au)产出.主要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津巴布韦,南非,巴西以及印度等国,绿岩带巳产出金20,000则吨以上(Woodwall,1979).如果说绿岩带是威特瓦特斯兰德金矿源这种说法可以被接受的话,那么,迄今为止,太古代区域已生产出世界上黄金产量的一半以上.这表明金的矿化作用是太古代绿岩带演化的一个基本部分.  相似文献   

3.
一、世界绿岩金矿概况太古代绿岩金矿是金最早的成矿期,也是金主要的成因类型之一。世界上许多重要的大型金矿,如加拿大的波丘潘金矿、澳大利亚的卡尔古里金矿、美国的霍姆斯塔克金矿、印度的科拉尔金矿等都产在太古代绿岩带内。太古代绿岩金矿不但规模大,而且分布非常广泛,所以有人把太古代绿岩带称为金矿带。  相似文献   

4.
莫桑比克黄金产区位于马尼卡绿岩带,该绿岩带是马尼卡(Manica)-穆塔雷(Mutare)-奥德兹(Odzi)绿岩带的一部分,从津巴布韦东部奥德兹经过穆塔雷一直延伸到莫桑比克西部马尼卡地区,使马尼卡地区成为莫桑比克最重要的金矿成矿带。金矿主要富集在太古代镁铁质和超镁铁质火山岩中的剪切带、条带状含铁建造或在表壳岩与周边花岗岩之间的断裂接触带中。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台是我国最重要的原生金矿产地,主要金矿类型是与太古代变基性火山岩(绿岩)有关的绿岩型金矿.本文对华北地台太古代绿岩型金矿床铅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认为铅同位素组成具有下地壳-地幔铅的演化特征.无论是太古代地层,还是重熔花岗岩及有关的金矿床,都具有低比值、低μ值、大模式年龄的特征.太古代地层(绿岩)、交代重熔花岗岩、绿岩型金矿三者铅同位素组成十分相似,揭示了一脉相承的演化关系,即花岗岩由太古代地层重熔形成,金矿成矿物质也来自太古代地层(绿岩).不同绿岩带的绿岩型金矿铅同位素组成有一定的差异,反映这些绿岩带应分属不同的绿岩地体.在同一绿岩地体,不同成因的金矿床铅同位素比值也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要介绍了双山子太古代绿岩带的基本特征,指出双山子绿岩带同加拿大阿比提比绿岩带有许多相似之处;论述了绿岩带中三期不同类型金矿的各自主要成矿地质特征,指出早期含金石英脉是太古代的产物,为冀东地区典型的太古代绿岩带金矿;毒砂型金矿可能是太古代最晚期的产物;晚期石英脉型金矿形成于燕山期.在该区东部南北长约30km的矿带中...  相似文献   

7.
塞拉利昂中部马卡利地区出露有大片的太古界花岗-绿岩带地质体,其金矿资源丰富。通过矿产勘查和成矿规律研究表明,金的来源与太古界花岗-绿岩带地体密切相关。岩金矿床类型为含铁建造金矿床,主要赋存于绿岩带的绿片岩中及含铁建造的片岩中,受褶皱和断裂构造控制;砂金矿的类型为河流冲积型砂金矿,主要分布在花岗-绿岩带内及其周边河流中的全新统冲积层中下部砂砾石层中。重砂异常和地球化学异常区内具备良好的岩金、砂金成矿地质背景和找矿前景,实施砂金-岩金综合找矿方法,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李泳泉  李杏春 《世界地质》2014,33(4):822-836
在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总结了刚果金矿的主要类型及地质特征。认为刚果金矿的主要类型为:1砂金,分为冲积和残积型,主要分布于刚果东北部的东方省、玛涅玛省和南北基伍省的河流和山谷中,含矿部位一般位于地表及以下2 m厚度范围内;2绿岩带型(greenstone belts)金矿,位于中非金矿带的中部,北西延伸到中非共和国,南东延伸到坦桑尼亚;此类型矿床一般规模大,常伴随铌钽矿产出,大多产出于太古代花岗岩与绿岩带的接触部位,矿体一般成陡倾斜产出,成矿流体为富含CO2的H2O--Na Cl流体,显示流体的不混溶作用与成矿关系密切,与世界上著名的绿岩带型金矿类似。  相似文献   

9.
孙武国  廉涛  刘冰 《地质与资源》2016,25(2):208-212
Bambari绿岩带是一个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位于刚果克拉通北部,呈北西向带状展布,长250 km,宽10~24 km.其主要组成岩性为太古宙花岗岩、条带状含铁建造(BIF)、角闪岩、绢云片岩、石英绢云片岩.在其东部的1/3地区已发现了一个大型的铁、金共生矿床,经对比研究认为,在Bambari绿岩带的中西部地区仍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0.
鱼洞子绿岩为笔者在西秦岭南缘地区首次发现的最老含金矿源层。通过阁老岭—鱼洞子地块的详细研究认为,其岩石组合由上壳岩系列的绿岩和花岗片麻岩系列组成。在绿岩建造下部的碎裂混合岩化斜长角闪岩中选获锆石,测得U-Pb年龄为2657±9Ma,因此确定其时代为晚太古代。绿岩建造是本区最主要的含金矿源层。金矿化与构造演化关系密切,大致分为3个阶段:(1)绿岩建造形成阶段。绿岩建造下部的基性火山岩及上部的磁铁石英等主要的金源岩形成。(2)低角闪岩相变质、深部熔融及花岗岩化阶段。伴随低角闪岩相变质及花岗岩化作用,使绿岩建造的金活化并向花岗岩化带的边部及顶部迁移、聚集。(3)褶皱造山和钾长花岗岩形成阶段。主要表现在区内韧性剪切和大型褶皱作用,并伴随有区域绿片岩相的退化变质作用,是本区重要的金的成矿期。此阶段并伴有角闪岩脉侵入,其全岩K-Ar释稀法年龄为2038±30Ma,标志地体克拉通化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