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带磷灰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东玉龙斑岩铜矿是我国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带。该铜矿带分布有大量的花岗斑岩体,这些斑岩体具有相似的全岩地球化学特征,仅小部分成矿,多数并未发现有工业价值的金属矿床。副矿物磷灰石除具有和全岩高度一致的地球化学属性外,其微量元素含量及比值等对反映成矿过程中的流体演化和岩浆来源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本文对玉龙铜矿带周缘的6个成矿和4个不成矿斑岩体磷灰石进行了主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含矿斑岩磷灰石富Sr、Ba、Th、Pb和Zr,贫Y,同时显示出富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和具Ce正异常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还显示,相对于不成矿斑岩,成矿斑岩磷灰石的Sr/Eu、Sr/Ce、Sr/Y和Th/U比值相对较低且变化范围相对较小,而Ce/Pb、Lu/Hf比值较高且变化范围较大,La/Yb比值及变化范围与不含矿斑岩接近。此外,成矿斑岩磷灰石高的Ce/Pb和Lu/Hf和低的Sr/Ce、Sr/Eu、Sr/Y和Th/U比值说明成矿斑岩形成于更高的氧逸度环境。  相似文献   

2.
纳日贡玛斑岩型铜钼矿床是西南三江地区继玉龙特大型斑岩铜矿之后发现的又一大型矿床。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含矿斑岩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S、O、Pb、Sr同位素等特征的研究,并探讨了成矿意义。结果表明:纳日贡玛成矿斑岩体大部分为高钾钙碱性花岗岩,部分为钾玄岩系花岗岩,Ti、Ta、Yb、Ba等元素亏损,富集Zr,Hf、Rb和轻稀土元素,中低初始锶比值结合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主要来源于青藏高原加厚的下部地壳熔融,具有幔源成分的混染。  相似文献   

3.
蒙西斑岩铜钼矿含矿斑岩体主要为斜长花岗斑岩。通过对含矿斑岩体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的研究,确立斑岩体为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岩石,富集Rb,Ba,U,K,P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h,Ta,Nb,Nd,Ti等高场强元素;具低的(87Sr/86Sr)ⅰ值(0.704 65~0.705 37)和相对较高的εNd(t)值(-2.2~6.6),且有较低的初始铅同位素比值(206Pb/204Pb)i=17.13~17.33,(207Pb/204Pb)i=15.47~15.54,(208Pb/204Pb)i=37.11~37.33。上述特征表明其形成于岛弧环境,岩浆物质来源以幔源为主,但也有少量壳源组分参与,岩浆的形成可能与洋壳的俯冲作用有关。东准噶尔琼河坝地区是形成和寻找斑岩型铜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前人对岛弧环境斑岩型矿床绿泥石主微量元素找矿指示研究的基础上,以陆内环境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的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为对象,利用LA-ICP-MS技术对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中绿泥石进行了主微量元素研究。结果显示,绿泥石中Ti、Ba、Co、K、Pb、Sr、Fe、V/Ni靠近矿化中心的位置含量高,Mn、Mg元素远离矿化中心的位置含量高。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中绿泥石元素含量分布主要受温度、被交代矿物、流体pH值和氧化还原环境、围岩性质影响。受交代矿物的影响,绿泥石中的有些元素(Si、Na、Mg、K、Al)的含量高低不能直接对矿化中心进行指示,但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绿泥石部分元素(Ti、Ba、Co、Pb、Sr、Fe)和元素比值(V/Ni)具有指示矿化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东山铜(金)矿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部,哈尔里克古生代复合岛弧带东段,带内矿床成因类型研究程度较低,南北两侧岛弧带内近年均发现较大规模斑岩型铜矿。东山铜金矿体呈脉状、网脉状产于花岗斑岩体边部花岗闪长岩节理裂隙中,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等,与典型斑岩型铜矿类似。主要含矿岩体花岗闪长岩SiO_2、Al_2O_3、MgO含量分别为64.3%~68.15%,15.6%~16.6%,1.29%~1.69%。岩体Y和Yb含量低但具较高的Sr值,具埃达克岩特征;岩体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U,K等元素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Zr等相对亏损,具明显的Nb,Ta,Ti负异常特征,表明其形成于岛弧环境。埃达克岩和岛弧环境是新疆北部斑岩型铜矿的两个典型特征,本文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及含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对比东山铜(金)矿与新疆北部斑岩型铜矿的成矿特征及构造环境,认为东山铜(金)矿的矿床成因类型应为斑岩型铜金矿床且区内具斑岩型铜矿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宁蒗地区喜山期斑岩带为扬子西缘构造活动带喜山期构造-斑岩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斑岩体岩石化学特征等的综合分析研究,得出了岩浆物质源于幔源,并有陆壳组分参与的壳幔混源型岩浆,斑岩体属含铜斑岩或铜斑岩。斑岩带具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与前景。  相似文献   

7.
位于东准噶尔北缘的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床是一个以钼为主的斑岩型矿床,形成于早石炭世。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床硫化物δ34S值介于+0.4‰~+7.6‰之间,平均为+4.1‰,其中黄铁矿δ34S值为+0.4‰~+7.6‰(平均+4.2‰)、辉钼矿δ34S值为+3.2‰~+4.7‰(平均+4.2‰)、黄铜矿δ34S值为+1.6‰~+2.5‰(平均+2.1‰),均显示出岩浆硫的组成特征。硫化物稀土元素特征与含矿斑岩类似,暗示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含矿斑岩;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及H-O同位素特征也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而含矿斑岩高的正εNd(t)值、低的87Sr/86Sr初始比值表明含矿岩浆可能主要来自于地幔源区。综合研究区硫化物硫同位素、稀土元素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等分析,本文认为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幔源区,且含矿岩浆可能经历了地壳深部壳幔物质混合均一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宝山铜矿床作为广西境内发现的首例隐伏斑岩型铜矿床,对于其研究尤为薄弱。本文通过对宝山斑岩铜矿床含矿花岗斑岩和矿石展开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以查明岩矿石主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等,探讨花岗斑岩与铜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其中,花岗斑岩主量元素显示,SiO2含量为73.94%~77.92%,K2O+Na2O含量为3.96%~8.51%,CaO含量为0.07%~1.49%,K2O/Na2O比值为0.25~35,可见岩体富硅富碱富钾贫钙;里特曼组合指数(δ)值为0.5~2.31,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石。花岗斑岩的Al2O3含量为12.27%~13.65%,铝饱和指数A/CNK为1.01~2.41,为弱过铝到过铝质。6件花岗斑岩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及部分高场强元素Ta、Nd、Sm、U、Th,亏损部分大离子亲石元素Ba、Sr及部分高场强元素Nb、Zr、Eu为特征,且Sr、Eu亏损明显,属于典型的低Ba-Sr花岗岩。宝山斑岩型铜矿石与宝山花岗斑岩体的配分图基本上保持一致,具有强烈负Eu异常,无明显Ce异常,LREE、HREE分馏均不明显,两者间也不存在明显的分馏的特点。这些特征表明宝山斑岩型铜成矿作用与宝山花岗斑岩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黄芮 《云南地质》2013,(4):447-452,462
马厂箐斑岩体与铜、钼、金等多金属矿成矿关系密切.斑岩体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显示斑岩体物质来源具有壳幔混合特征.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唐格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区位于南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西段,矿区内铜多金属成矿与石英斑岩体成岩作用关系密切,但对矿区内发育的石英斑岩体研究较少,对于进一步理解矿床成因与指导找矿勘查有一定制约.[研究方法]本文首次报道了矿区内石英斑岩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结果.[研究结果]石英斑岩表现出富硅...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对铜矿床模式的研究日趋成熟。赞比亚铜矿主要以砂页岩型为主,斑岩型较少见。通过对研究区内成矿标志的分析与比较,有望找到一个斑岩型铜钼矿床。研究区构造以及岩浆热液活动明显,地表发现有铜蓝、孔雀石化、大量铁帽以及较多的黄铁矿化、黄铜矿化,蚀变主要有钾化、绢云母化、硅化、高岭土化等,矿区内存在一个北东向与北西向剪切带转折端。赋矿的花岗斑岩有一定规模,斑岩的分布、矿化异常、磁异常和激电中梯异常相互吻合,蚀变发育。区内铜、钼异常与出露的斑岩体范围相近,磁法测量显示为低缓负异常,电法呈现出极化率高、电阻率低的特征。激电显示近北东向低阻高极化异常区内,化探异常微弱,推测深部存在斑岩体及矿化体。综合分析,铜、钼矿化为花岗斑岩及剪切带联合控矿。  相似文献   

12.
蒙古国查干苏布尔加大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查干苏布尔加斑岩铜钼矿床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深大断裂所夹持的南蒙古构造岩浆带内, 容矿围岩二长花岗斑岩与花岗闪长斑岩主量元素高SiO2(64.69?10?2~73.42?10?2), 高Al2O3 (15.33?10?2~18.35?10?2), 贫MgO(0.13?10?2~0.56?10?2), 微量元素Sr二长花岗斑岩略低(144?10?6~175?10?6), 花岗闪长斑岩表现为高Sr(样品>300?10?6, 476?10?6~720?10?6), 二者均低Y(Y<18?10?6, 2.21?10?6~ 10.20?10?6), 低Yb(Yb<1.9?10?6, 0.30?10?6~1.48?10?6), 高Sr/Y(Sr/Y>20, 21.8~63.52), 稀土元素特征为亏损重稀土, 无明显负铕异常, (87Sr/86Sr)i=0.70154~0.70397, (143Nd/144Nd)i=0.512290~0.512600,εNd(t)为+2.4~+8.5, 二长花岗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均具有埃达克质岩特征, 但二长花岗斑岩与花岗闪长斑岩主、微量和稀土元素又存在一定差别, 它们可能是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通过年龄测定, 获得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370.0±5.9)Ma, 二长花岗斑岩锆石SHRIMP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365.7±3.6)Ma, 铜钼矿形成时代与二长花岗斑岩形成时代相近, 均形成于晚泥盆世。铜钼矿床与二长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紧密共生, 矿区范围内二长花岗斑岩与花岗闪长斑岩多被蚀变并矿化, 表明二长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与铜钼矿化存在密切的时空关系, 为铜钼成矿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  相似文献   

13.
丁丽雪  黄圭成  夏金龙 《地质学报》2014,88(8):1513-1527
龙角山铜钨矿床是鄂东南地区典型的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及辉钼矿Re-Os法对该矿床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内的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144±1Ma,成矿作用发生于144.7±2.9Ma,成岩成矿作用近于同时发生,均为早白垩世。这意味着成矿作用与花岗闪长斑岩的演化存在密切联系。龙角山—付家山花岗闪长斑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高Al2O3(14.99%~16.16%)、Sr(751×10-6~1382×10-6)含量和Sr/Y(65~99)、La/Yb(40~48)比值,以及低Y(12×10-6~15×10-6)、Yb(0.93×10-6~1.23×10-6)含量,与典型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基本一致。全岩(87Sr/86Sr)i值为0.70603,εNd(t)值为-5.1,锆石εHf(t)值介于-0.5~-4.8之间。元素地球化学、全岩Sr-Nd同位素及锆石Hf同位素特征一致表明龙角山—付家山花岗闪长斑岩主要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作用,在成岩过程中可能伴随着镁铁质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此外,与铜山口成矿斑岩体相比,龙角山—付家山花岗闪长斑岩具有较低的氧逸度,这很可能是导致两斑岩体在矿化类型上(前者以铜钼矿化为主,后者以铜钨矿化为主)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罗卜岭斑岩铜钼矿床是紫金山Cu-Au-Mo浅成低温—斑岩矿田新近发现的大型斑岩铜钼矿床。我们在对罗卜岭赋矿斑岩体矿物组成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了斑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析了赋矿斑岩体时代、锆石Ce4+/Ce3+比值及氧逸度特征。这些工作对深入了解紫金山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田成矿系统形成机制及了解华南新近发现的一系列斑岩  相似文献   

15.
江西铜坑嶂钼矿和红山铜矿是在武夷山成矿带中最近发现的两个斑岩型矿床。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铜坑嶂花岗斑岩和红山含矿花岗斑岩分别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铜坑嶂岩体中花岗斑岩的锆石年龄为138±1Ma,代表斑岩体侵位的年龄;红山矿区含矿斑岩的锆石年龄,分作两期,分别为99Ma和49Ma,两期不同的年龄可能代表了两期热事件。研究表明,铜坑嶂钼矿的成岩成矿时代均发生在白垩纪,其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基本吻合。综合前人资料,认为铜坑嶂钼矿区的斑岩和红山铜矿区的斑岩可能分别形成于大陆弧后伸展带和岩石圈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16.
羌堆铜矿位于冈底斯斑岩型铜(钼)成矿带中东段的拉抗俄-吹败子铜(钼)矿集区内,是斑岩-夕卡岩复合型矿床,含矿斑岩体为花岗斑岩及石英斑岩,具全岩矿化特征,斑岩体与白垩系门中组灰岩的接触带形成夕卡岩型矿床.研究表明,地表和浅部出露的含矿斑岩体只是其岩枝,矿床剥蚀程度低,主斑岩体尚未出露,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四川地质学报》2015,(2):190-193
通过对光茅山1#、4#、9#、6#斑岩体岩石化学特征分析研究,以及与马厂箐斑岩型铜矿和扬子地台西缘含铜(钼)矿富碱斑岩的对比,认为光茅山斑岩体具一定的含矿性,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雪鸡坪矿区岩浆岩包括火成岩及侵入岩两类,该区矿体主要产出于侵入岩(斑岩)体的中—东部,该岩体由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等组成。矿区岩浆岩SiO2质量分数为56.61%~66.18%,A/NCK值小于1.1;里特曼指数大多小于4,在化学成分上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在岩石成因分类上为I型花岗岩。矿区斑岩体主要富集Rb、Ba、La、Hf、Ta和亲铜元素Cu、Pb等元素,亏损Th、U、P、Ti,在双变量协变图解上投点均落入火山弧花岗岩(VAG);微量元素、S-Pb同位素、Sr同位素初始比值均表明雪鸡坪矿区斑岩体为壳幔混合来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甘孜—理塘洋壳俯冲的造山作用机制是雪鸡坪矿区岩浆岩体演化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上杭县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承涛  周美进 《福建地质》1994,13(3):151-158
罗卜岭异常区处于成矿有利部位,本文通过对该区的热液蚀变分带、岩石化学特征、包裹体特征等的初步研究以及对化探异常进行深部验证,认为罗卜岭异常区存在着斑岩型铜(钼)矿床,是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20.
斑岩铜矿若干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斑岩铜矿是最重要的铜矿床类型,对其成矿作用的认识对找矿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文章通过收集和整理有关文献总结了近年来斑岩铜矿研究在构造和岩浆对成矿作用的控制、成矿金属和成矿流体来源、矿石伴生金属组分含量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近几年的研究工作揭示:斑岩铜矿的大规模成矿作用与洋壳高浮力块体(包括无震海岭和洋底高原)的俯冲有关,高氧逸度的岩浆活动有利于斑岩铜矿的形成,与无矿斑岩体相比,含铜斑岩体一般具有低稀土元素含量以及亏损Ho和Er等特征;斑岩铜矿中铜和金多由俯冲洋壳所释放的流体对地幔中硫化物的氧化作用释放而来;在部分斑岩铜矿中,岩浆来源流体可构成绢英岩化期流体的主体;斑岩铜矿伴生金属组分的含量受许多因素控制,其中包括岩浆源区地幔演化、火成岩岩石类型、岩浆侵位深度和成矿温度等多个方面。部分研究成果应作为找矿标志在实践中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