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音戈壁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音戈壁盆地位于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塔里木与中朝板块交接部位,受长期活动的走滑断裂构造控制。笔者将巴音戈壁盆地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分为三叠纪-侏罗纪拉分盆地发生、早白垩世拉分盆地全面发展、晚白垩世沉降拗陷和第三纪以来挤压抬升等4个阶段。以塔木素砂岩型铀矿为例,讨论了该盆地构造演化与铀成矿的关系,指出其断陷盆地构造格局控制着沉积相带的发育,构造反转有利于控矿断裂的形成,有利于层间氧化带发育和铀的活化迁移。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南部断裂反转构造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松辽盆地南部遭受了多期不同性质的断裂构造运动,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断裂反转构造.在断陷期,断裂反转构造主要表现为正断层;反转期,断裂反转构造发生逆冲,并在断裂的上盘形成了反转背斜带.在局部反转背斜构造上,由于地层褶皱隆升,形成了剥蚀构造天窗.其中,反转断裂切割了基岩至嫩江组地层,导致深部沙河子组、营城组等烃源岩所形成的油气、CO2和煤成气等还原性流体沿反转断裂向上运移,引起浅部较为疏松的泉头组和姚家组红色砂体发生后生还原蚀变,形成有利于铀成矿的灰色砂岩目的层.同时,反转作用形成的剥蚀构造天窗,使目的层裸露于地表,接受含氧含铀水的渗入和氧化作用,为层间氧化带及其铀矿化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划分为前中生代克拉通基底演化、晚侏罗世挤压火山穹窿演化、早白垩世伸展断陷、晚白垩世早期热冷却坳陷、晚白垩世晚期反转褶皱隆升萎缩剥蚀、古近纪伸展断陷隆升剥蚀及新近纪—第四纪挤压坳陷等7个演化阶段。本文系统讨论了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指出晚白垩世早期冷却坳陷、晚白垩世晚期反转褶皱隆升萎缩剥蚀、古近纪伸展断陷隆升剥蚀3个阶段为区内主要铀成矿阶段。铀矿化的分布受基底断裂及反转构造带联合控制。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演化对各构造分区铀矿床成矿类型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西部斜坡区以寻找"古层间氧化"型、层间氧化型砂岩型铀矿床为主要类型;中央坳陷区及东北隆起区应围绕大庆长垣、绥棱背斜带等构造剥蚀天窗寻找"钱家店"式砂岩型铀矿床;北部倾没区及东北隆起区盆缘以寻找层间氧化型砂岩型铀矿床为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4.
兴蒙地区发育多个盆地,盆地主要类型为叠合型和克拉通型,且盆地内发现了一系列铀矿床。在大量钻孔资料编录整理、编图研究等基础上,笔者阐述了各盆地发育的大地构造背景,盆地的构造、沉积充填、还原介质、流体作用和铀矿化等特征,讨论了铀成矿的构造动力学过程。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铀成矿作用发生于盆地特定的构造演化阶段,一定大地构造背景下发育的富铀基底地层、岩浆岩等控制了成矿物质来源,造就了规模宏大的铀成矿域、成矿省及成矿区带。盆地在断陷、坳陷及克拉通阶段发育了还原建造和铀储层的组合类型,构造反转使得盆地不同部位遭受剥蚀,形成剥蚀窗口;剥蚀窗口主要发育于盆地的边缘、凸起和凹陷的结合部位。随着剥蚀抬升,深部油气、煤成气等向剥蚀隆升区运移和逸散。在铀成矿流体与还原介质的氧化还原作用下,形成潜水、潜水- 层间氧化带和层间氧化带,同时形成铀矿体。盆地内铀成矿作用类型为①潜水、潜水- 层间和层间氧化作用;②同沉积成矿;③构造热事件叠加成矿;④多种流体混合作用成矿。在综合中新生代兴蒙地区不同阶段大地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特征研究基础上,作者阐述了各盆地的地质特征和相应的铀成矿机理,建立了兴蒙地区铀成矿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孙永河  白鹿  付晓飞 《地球科学》2013,38(4):797-806
松辽盆地北部T2反射层断裂与中浅层油气的运聚成藏关系紧密,揭示T2反射层断裂密集带的成因机制对指导油气勘探至关重要.基于松辽盆地北部区域地震解释,从分析断裂发育特征着手,以断裂形成演化过程为主线,系统剖析了盆地演化不同阶段断裂的变形机制,揭示了T2反射层断裂密集带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指示作用.研究表明,T2反射层断裂密集带是在断陷演化基础上,在断陷期断裂先存构造、泉一二段塑性泥岩盖层水平拆离作用和近EW向拉张应力场的控制下形成的,全区以近SN向拉张机制伸展型密集带为主,NE向、NW向和近EW向斜拉机制调节型密集带和走滑调节型密集带零星分布.盆地反转期受断陷半地堑、基底深大断裂和左旋压扭变形场控制形成反转构造带的同时,反转构造带内的断裂密集带被逆时针旋转改造而定型,呈NW-NNW向展布为主.反转构造带内T2反射层NW-NNW向断裂密集带边部断裂和未反转区带内T2反射层近SN向断裂密集带边部断裂长期活动,与油气大量生排烃时期匹配,是中浅层油气运聚成藏的油源断层.  相似文献   

6.
松辽盆地南部砂岩型铀矿找矿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地质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与之相比,盆地北部的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则明显薄弱。本文在松辽盆地北部蚀源区岩石含铀性、盆地构造演化、古气候、地层演化、沉积相展布、砂体发育情况及后生改造等铀成矿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松辽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潜力,探讨了其找矿方向。综合分析得出:松辽盆地北部整体铀源丰富,成矿条件较好;白垩纪以来,盆地存在4期明显构造反转,形成上白垩统姚家组和四方台组2个主要铀矿找矿目的层;在盆地内部,姚家组和四方台组发育良好的沉积相及砂体条件,局部地区氧化作用明显,氧化带和铀矿化也较为发育,是找矿的重要线索;松辽盆地北部整体铀成矿条件良好,东段应以姚家组为重点找矿层位,西段则应以四方台组为重点找矿层位,找矿类型为层间氧化带型。  相似文献   

7.
克鲁伦断陷盆地是海拉尔盆地内部的次级构造单元,位于海拉尔盆地西南缘,是一个近NE方向展布的长条形盆地,面积约2000 km2。克鲁伦断陷盆地北西缘是一个构造斜坡带,具有完整独立的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基底岩石不但原始铀含量高,而且其中大部分的铀经后生改造能够被活化释出;克鲁伦断陷盆地古气候经历了温湿干旱炎热的演化过程,是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有利古气候条件。克鲁伦盆地的找矿目的层是下白垩统大磨拐河组上段,该段存在较好的砂体条件。克鲁伦盆地存在潜水氧化带型和潜水层间氧化带型两种铀矿化类型。因此,克鲁伦断陷盆地存在较好的铀矿成矿条件,具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笔者将二连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划分为初始断陷(J1-2)与反转期(J3)、强烈断陷(K1a-K1t)与反转期(K1s1)、坳陷(K1s2)与强烈反转期(K2e-E2y)等3个断陷(坳陷)沉积作用与反转作用期的交替演化过程。在不同的反转构造期,其反转类型、反转形态和反转程度不一。研究发现,在反转背斜构造核部、反转鼻状构造及强烈反转单斜构造部位,赛汉组下段主要发育潜水氧化带型铀矿化;而在反转背斜构造的两翼、较强烈和中等程度的反转单斜构造部位,赛汉组上段古河道内发育潜水-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在微弱反转构造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作用不发育。据此,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反演和镜质体反射率反演,估算了赛汉晚期以来的剥蚀厚度,查明二连盆地反转构造的强弱分布,提出有利于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区段。  相似文献   

9.
西藏南木林盆地是一个经历多次构造活动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近年来在该盆地相继发现了一批铀异常点(带),主要产于第三系流纹岩、凝灰岩和喜山期花岗岩中。该盆地基底、蚀源区及盖层岩石的铀含量普遍较高,具有成矿的物质基础;盆地断裂构造也比较发育,中东部断裂带铀异常明显;铀异常具有点多、分布广的特点,是铀矿找矿的重点地区之一。笔者初步认为,南木林盆地具有形成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等构造热液型铀矿床的有利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海拉尔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37,自引:13,他引:37  
海拉尔盆地为海西褶皱基底上发育的晚中生代—古近纪断-坳陷盆地,控盆的边界断裂主要为北东向和北北东向,形成于早白垩世,之后经受了多期反转。海拉尔盆地的沉积可划分为3大构造层:兴安岭群上段、铜钵庙组和南屯组为断陷构造层,大磨拐河组和伊敏组为断-坳转换构造层,上白垩统青元岗组和古近系为坳陷构造层。该盆地在古近纪发生萎缩并闭合,在近东西向的挤压力作用下形成北东向的反转构造带,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圈闭。新近纪开始新一阶段的拉张和沉陷。该地的新构造运动相当活跃,本文论述了其主要表现为断陷湖盆的形成、地表径流的分布和断阶构造的发育,指出其特征为继承性和加强性,使盆地发育阶段的坳(凹)陷在新近纪内进一步沉陷。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海拉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1.
据松辽盆地的演化过程和演化阶段,将盆地盖层结构划分为断陷期、坳陷期、反转期和新活化期4个构造层;通过盆地盖层结构特征分析,认为嫩江组1,2段区域性泥岩层构成松辽盆地的特殊构造,由此形成了上部渗入水动力系统;两套水动力系统形成3种铀矿化类型:渗入水层问氧化带型铀矿化(I型)、渗出水改造型铀矿化(Ⅱ型)和混合型铀矿化(Ⅲ型)。  相似文献   

12.
热液型铀矿空间定位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华南热液型铀矿与区域断裂构造、区域岩浆岩的时空关系、成因联系进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中新生代断陷红色碎屑沉积盆地(简称断陷红盆)的控盆深源断裂构造、多期多阶段富铀岩浆活动中心联合控制了铀矿田的空间定位。铀成矿与晚白垩世区域拉张作用时间相耦合,区域铀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晚白垩世,与导致断陷红盆形成的控盆深源断裂构造关系密切,控盆深源断裂构造为铀矿区域控矿构造。铀成矿与中生代多期富铀岩浆岩(火山岩和花岗岩)关系密切,富铀岩浆活动中心指示深部地壳存在铀的高场;来源于地幔的流体交代富铀地壳及岩浆岩,形成铀成矿流体,而富铀岩浆岩则成为热液型铀矿的主要围岩。  相似文献   

13.
祁家明  刘斌  刘文泉  叶永钦  徐争启 《地质论评》2022,68(1):2022010011-2022010011
粤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集区,但长久以来,巨大的岩矿时差导致对铀成矿动力的厘定模糊不清,铀矿成因也就具有了多解性。本文在充分总结粤北铀矿已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区内中—新生代以来形成的特有盆山体系与铀矿的内在成因,以独特的视角梳理了岩体—断陷盆地的多次挤压—拉张耦合演化过程与铀成矿动力,认为区内热液型铀矿具有“非造山”成矿特征,其成矿过程受重熔型富铀花岗岩与NE向断陷带深源断裂活动的双要素联合制约,单独的花岗岩浆活动或区域断陷活动都无法独立成矿;同时认为95 Ma时期以NE向南雄断陷盆地为标志的深源断陷活动是铀成矿的主要驱动力,晚期脉岩岩浆并不直接参与成矿,但对铀的活化和沉淀具有较重要的作用;铀成矿流体来自岩体深部早期压扭性断裂韧性变质热流体与后期张扭性断裂大气降水混合,成矿流体受NW—SE向挤压—伸展构造应力转换易在NE向断陷带夹持的NW、NNW向断裂及断陷红盆基底不整合界面成矿,因而是需重点关注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反转构造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振强  桑吉盛  金成洙 《铀矿地质》2006,22(3):151-156,181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嫩江组沉积期末形成了大量的正反转构造,主要发育断陷和坳陷层序反转背斜型、断陷层序中断层下正上逆型、坳陷层序中断层上下皆逆型、断陷层序中断层上下皆逆型4种样式.构造反转改变浅部坳陷层的构造形态、物理性能、地下水的循环方式和岩石地球化学性质,导致深部油气和CO2向上运移,有利于形成砂岩型铀矿床.因此,盆地东南部找铀矿应注重由反转构造形成的剥蚀天窗地区.  相似文献   

15.
北金齐火山盆地具有较好的铀矿找矿基础和成矿潜力,其铀矿化特征在新疆北部火山岩带具有普遍性。文章以北金齐火山盆地南、北缘和中部的3条典型铀-多金属矿化带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各带地质、矿化及蚀变组合等特征,并通过总结分析区内主要控矿因素及其控矿作用,初步建立了区域铀成矿模式。北金齐地区铀-多金属成矿具多因素联合控矿作用,铀-多金属矿化整体分布受火山盆地及北东东向区域大断裂控制,且盆地南、北缘大断裂较中部火山机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盆地内大断裂两侧的次级断裂带、裂隙带为主要含矿构造;酸性火山熔岩与酸性凝灰(角)砾岩为主要赋矿岩性,并为铀成矿提供一部分铀源;花岗斑岩等岩浆岩侵入活动为区内铀-多金属矿化主要成矿作用,推测火山机构塌陷后,花岗斑岩等岩浆岩侵入活动带来的含矿流体沿断裂贯入,在有利的构造和岩性中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6.
江西相山铀矿田构造控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窦小平 《地质与勘探》2015,51(5):879-887
对江西相山铀矿田内断裂构造格架及火山构造特征做了研究,认为相山火山盆地和断裂构造的成生与发育受永丰-抚州深断裂演化控制。从构造控矿作用看,相山铀矿田受大型中心式塌陷火盆控制,北部的EW向断裂带和中西部的EW向构造断陷带控制着矿田内的矿集带,NE向与EW向断裂构造复合部位控制了矿床的位置,密集成群的断裂裂隙带控制着铀矿体,使各矿床中的铀矿体呈群脉型。这些铀矿田地质构造特征及控矿规律对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大庆油田油气勘探中获取的地质、地震、测井资料为基础,应用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分析认为:松辽盆地滨北地区靠近大小兴安岭富铀蚀源区铀源条件优良,盆地边部发育的斜坡带、中心部位形成的构造剥蚀天窗翼部,皆为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成矿的有利部位;该区处于松辽盆地北部五大物源区北部物源区的核心部位,沉积物供给充足,砂体发育,存在良好的铀储空间;区内发育的多条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深大断裂带,交织形成的网状断裂体系,是深部烃类还原剂向上运移的良好通道。  相似文献   

18.
江汉平原区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印支期以来江汉平原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和改造,中、古生界的构造特征总体以南北造山对冲挤压为特点,形成南部受控于雪峰-江南造山带的八面山-大磨山弧形构造带和北部受控于东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大洪山弧形构造带两大弧形构造体系,且以南部弧形构造带为主体.早燕山期是弧形构造的主要发育期,南部弧形构造带首先形成雏形,前缘断裂为问安寺-纪山寺-潜北-天门河断裂,随后秦岭-大别碰撞造山,产生自北东向南西的挤压应力,北部大洪山弧形构造带开始发育,并对南部弧形构造带产生叠加和改造作用,在荆州-大冶地区形成对冲干涉构造带;晚燕山-早喜山期,构造负反转,荆州-沔阳地区强烈断陷,使得对冲干涉构造带隐伏于江汉盆地白垩-新近系之下,成为隐伏前锋构造.多期次的构造作用,使研究区发育挤压收缩构造、走滑压扭构造及伸展反转构造三大类基本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北缘处于强断褶带,缺乏稳定平缓的斜坡带。以中侏罗统、上新统为主的砂岩型铀成矿目的层在断陷区、褶皱区发育不同的层间氧化带样式,形成的铀矿有所不同。已经发现的层间氧化带分为陡倾型和反转型。陡倾型层间氧化带定位于山间残留断陷盆地和山前断裂附近,多数地段氧化带已经剥蚀殆尽,局部有残留。反转型层间氧化带受盆内复背斜(或隆起)的抬升隆起影响使得层间氧化带发生反转掀斜,部分过渡带及铀异常体—矿体被剥蚀出地表。主要的铀矿体呈倒卷状,部分呈透镜状。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铀成矿有利地段为断陷区、盆缘第一级褶皱露头区和隐伏的褶皱带。   相似文献   

20.
相山铀矿田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陈贵华  陈名佐 《铀矿地质》1999,15(6):329-337
笔者对相山铀矿田的研究发现:矿田的形成不仅是因为其具备有利的区域构造背景,处于两条深大断裂(表现为花岗岩带和火山岩带)复合而成的巨型构造结上,重要的还在于其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环境,即矿田所处的是上叠式、简单二元结构的大型塌陷式火山盆地;有花岗岩侵入的富铀基底变质岩系与巨厚的富铀火山岩在空间上的叠置,为铀成矿准备了“铀源库”;切穿基底的主干构造、盖层构造、火山塌陷构造的复合为成矿(矿液运移及矿质堆积)创造了有利的空间;挤压逆冲构造形成的地质圈闭是相山铀矿田重要的保矿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